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谭嗣同的墨学思想体系探究,东方哲学论文摘要:在谭嗣同的思想体系中,墨学虽不如孔学、fo学和西学重要,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谭嗣同对墨学的接受实际上是他对历史处境和生命处境的感受与回应,青年谭嗣同只关注墨学中的任侠精神和自然科学部分,且对任侠精神的理解只限于游侠生活和游侠理想,至其作(仁学〕时才对墨学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墨学内部本无派系之别,但在谭嗣同的视界中则被划分为任侠格致两派,谭对这两派的理念推崇备至并亲身践行。除无条件服膺于孔学外,谭嗣同对包括墨家在内的其他诸子学讲均持批判继承态度,他基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考量,明确表示不赞同墨子尚俭非乐的主张,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实可视为对墨家思想的超越。本文关键词语:谭嗣同;墨学复兴;任侠;崇奢黜俭;Abstract:InTanSitongsideologicalsystem,MohismisnotasimportantasConfucianism,BuddhismandWesternlearning,butitisalsoanindispensablepart.TanSitongsacceptanceofMohismisactuallyhisfeelingandresponsetothehistoricalandlifesituation.YoungTanSitongonlypaysattentiontothespiritofChivalryandthenaturalsciencepartofMohism,andhisunderstandingofthespiritofChivalryislimitedtothelifeofknighterrantandtheidealofKnighterrant.OnlywhenhewroteBenevolenceTheory,didhehaveamore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understandingofMohism.TherearenofactionsinMohism,butinTanSitongsview,Mohismisdividedintotwofactions,namelyChivalryandThinkingwalking.Tanhighlypraisedthetwoconceptsandpracticedthempersonally.ApartfromunconditionallysubmittingtoConfucianism,TanSitongheldacriticalinheritanceattitudetowardsothertheories,includingMohism.Basedontheconsiderationofdevelopingnationalcapitalism,heclearlyexpressedhisdisapprovalofMohismsideaofthriftisnotpleasure,andcreativelyputforwardtheconsumptionconceptofadvocatingextravaganceanddepletingthrift,whichcanberegardedasatranscendenceofMohism.Keyword:TanSitong;therevivalofmohism;chivalrous;advocatingextravaganceanddepletingthrift;晚清时期墨学得以复兴,治墨者亦随之增加,包括梁启超、章太炎等,华而不实还存在一位虽谈不上治墨但又与墨学有着特殊渊源的士人谭嗣同。与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相比,谭嗣同既无(墨子〕的校勘着作,也无长篇阐述墨学思想的着述问世,其对墨学的叙述大多散见于(仁学〕当中。严格来讲,谭嗣同对墨学更多地只是一种认知和推崇,而非研究。不过,谭嗣同虽较少从学理层面研读墨学,但其对墨家任侠精神的践行和对墨学的推崇则非梁启超、章太炎等所能及。学术界当前对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等人的墨学研究关注较多,而对谭嗣同与墨学的关系则甚少牵涉1,这与墨学与谭嗣同之间的特殊关联不无关系。从谭嗣同甚少的叙述中探寻其与墨学的关系,似乎本身即存在着建构之嫌,但毕竟谭嗣同以身殉难之举和崇墨贬儒的倾向等都表露出了相当明显的墨学渊源,加之其在晚清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探寻谭氏烈士精神背后的墨学因素亦显得相当必要。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概念具有不同性质,概念必须在特定的框架中获得意义[1]。墨学对于晚清不同士人亦有着不同的意义,谭嗣同的言行思想并非像某些学者讲的那样无不本之于墨学,宗之于墨学[2]。譬如,其以身殉道的侠义精神就不唯受墨家思想的影响,还与儒家杀身成仁的思想和fo教明心见性,见性成fo的生死观有关。把谭嗣同所言所行皆归因于墨学的结论不仅过分拔高了墨学在谭嗣同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还掩盖了谭嗣同思想体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基于谭嗣同思想体系及其对墨学认知的特殊性,在研究谭嗣同思想中的墨学渊源时,要着重注意开掘其思想萌生的原初环境,并与谭思想体系中的其他思想以及同时代治墨者的研究相比拟,若不注意这点,就很容易出现过度解读的情况。有鉴于此,笔者拟立足西学东渐、墨学复兴的时代大背景,以谭嗣同思想体系中的儒、释、耶等思想因素为参照,分析谭对于墨学的认知和推崇,挖掘烈士精神背后蕴含的墨学渊源,这无论是对于了解谭嗣同的思想体系,还是把握当时墨学复兴的时代潮流,均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一、谭嗣同早年对墨学的接受与认知转向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墨学占据重要地位。墨学由隐到显,由微到着,直至清末构成复兴潮流,蔚为壮观。墨学在近代的复兴或可视作霍布斯鲍姆笔下的被发明的传统2,是西学冲击与学术变革交相作用的结果。在晚清变局下,墨学这一传统资源被充分挖掘,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适应了社会需要,被时人用来振世救弊和回应外来文明的挑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墨学在近代的重现虽然是时势使然,但也与晚清学人的推崇休戚相关。晚清士人对墨学的认知表现为两种,一是开展学理研究,二是对墨学精神的提倡和弘扬,当然,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互为条件,互相包含。不过,即使是对墨学纯粹的学理性研究,晚清的知识分子们也会将墨学中的传统因素与时势相结合,且不能完全摆脱对墨学的认同与推崇。譬如,梁启超就曾论道:今欲救中国,厥惟墨学。[3]章太炎亦以为:墨子之学诚有不逮孔老者,其道德则非孔老所敢窥视也。[4]毫无疑问,救亡的时代旋律促使知识分子从传统资源中寻求一种精神气力以改造萎缩的心灵,墨学正好契合了这种需要,进而推动了当时的墨学研究。对墨学的研究与推崇使得墨家的人格精神进一步为世人所认知和接受,并将其发扬光大。谭嗣同对于墨学的接受更多表现为后者,他在变法失败后的以身殉道之举即为例证。在对谭嗣同思想体系的建构上,墨学虽不如孔学那般对其影响至深,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谭的书文中能够看出,他不仅对墨家思想有着独到见解,而且对弘扬墨学精神表现出极大兴趣。谭嗣同开场接触墨学是在1883年,其时谭只要19岁[5],但〕中明显看出。(学篇〕共七十七则,系谭嗣同的读书札记,凡经、史、子、集、理、化、数、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这显然与其所倡导的墨家格致理念不无关系。先秦墨学只要前后之分,并无派系之别,所谓的墨有两派,一为任侠、一为格致实际上是谭嗣同的主观诠释,这与其对孔学和儒学的区分相差无几。墨有两派无疑奠定了谭嗣同对墨学的认知基础,不过,格致之学实际上还与谭嗣同对西学的兴趣有关,墨家当中真正使他心仪的还是任侠精神,这种任侠思想和他的游侠经历以及豪爽的性格极为相契,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相当影响。三、谭嗣同对墨学的推崇与崇奢黜俭的提出谭嗣同对墨家任侠与格致两派的划分更多的只是一种认知,其对墨学的推崇则集中表现为崇墨贬儒的取向。当然,基于谭嗣同对孔学和儒学的区分及其对孔学的服膺,此处的儒并不包括孔学。谭嗣同以为墨家思想除了尚俭非乐,似未足见于大同[7]289之外,其所蕴含的兼爱理念足以与孔子的大同理想相媲美。和历代封建统治者崇儒抑墨不同,谭氏在关于仁的学讲上把墨家提高到与儒家一样的高度,实则具体表现出了他崇墨贬儒的倾向。1894年前后,他就曾与梁启超、夏曾佑等发起过排荀运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贬儒观念。当他历经世事,心智较成熟之际,救世理念促使他运用兼爱理想抨击纲常名教,为墨家正名。谭嗣同引兼爱之旨大胆针砭时弊,指出了士大夫之才窘文字之祸烈王道圣教典章文物之亡[7]341等种种乱象。针对历来把墨子兼爱思想讲成是乱亲疏之言的观点,谭嗣同发出了墨子何尝乱亲疏哉的质问,并辩护道:亲疏且无,何况于乱?不达乎此,反诋墨学,彼乌知惟兼爱一语为能超出体魄之上而独任灵魂,墨学中之最合以太者也。[7]312最合二字不仅阐发了兼爱和以太的统一性,且进一步表现出他对墨家兼爱之旨的推崇。他对儒家纲常名教的批判以及对墨家兼爱之旨的推崇,正是为了冲决各种阻碍通仁的网罗,到达一则通,通则仁的境界。谭嗣同在很多方面对墨学推崇备至,但在某些方面也会有自个的理性考虑。谭赞同墨家的任侠兼爱思想,并亲身践行,但同时又以为墨子的尚贤非乐是苦人的思想[7]289。不过,即使谭嗣同把墨子的尚贤非乐主张断为苦人之策,他也没有围绕其展开批判,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儒家封建伦理纲常的消费观,明确提出了崇奢黜俭的主张。墨子的尚俭非乐是针对儒家所倡厚葬和礼乐建设等现象提出的,谭嗣同批判的主题亦围绕儒家俭而有礼思想展开。能够看出,尽管谭嗣同不认同墨子的主张,但在批判对象上却与墨子站在了同一战线,此中缘由与谭嗣同崇墨贬儒的倾向不无关系。崇俭戒奢是中国传统社会共推的美德,俭甚至被推崇为决定朝代兴衰的重要因素。谭嗣同一反中国传统文化中崇俭戒奢的主张,提出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实是基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考量。在详细的批判内容上,谭嗣同揭露了封建君主一边自我标榜节省,一边过着奢靡生活的真面目,将对崇俭的批判与君主专制联络起来。谭嗣同讲道:自俭之名立,然后君权日以尊。[7]326谭嗣同随后的批判亦紧紧围绕这种言行不符的现象展开。谭氏将士大夫俭者,美德也的讲教斥为乡愿之所以贼德[7]322,以为他们所吹嘘的俭是以奸猾桀黠之资,凭藉高位,尊齿重望,阴行豪强兼并之术,以之欺世盗名焉[7]322。更有甚者,谭把俭归为统治者的愚黔首之惨术[7]325,而民众拂性之本然,相率出于俭[7]326。封建统治者自我标榜的俭固然具有欺骗性,但也绝不可能是民众思想落后的根本源头。显然,谭嗣同在这里表现出了激进的、不理性的一面,他为了给其所倡导的经济政策立论,给俭强加了很多罪名。批判之余,谭嗣同亦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他将奢与俭的利害进行比照,以为俭只是独室家子孙之为计,而奢固然为害甚烈,但是害止于一身家,而利十百矣[7]322-323。谭嗣同还警告保守派假如仍然坚持崇俭戒奢的老观念,那么不出数十年,人皆饿殍,而人类灭亡之一日[7]325。谭在这里无疑有把消费的作用过度夸张之嫌,不过,也正是这种激进的批判为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营造了声势。随即,他设想出将来世界的蓝图:有矿焉,建学兴机器以开之有田焉,建学兴机器以耕之,凡木材、水利、畜牧、蚕织咸视此。[7]324他甚至还鼓励富人投资,以为富人们与其守财以节省,不如用于发展实业,富人所设机厂使得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钱币赖以流通[7]324,最终最大的盈利者还是富人。谭氏鼓励富人投资办厂,以带动流通,同时他也支持与外国全面通商,针对通商致贫的讲法,提出了通商相仁通商两利的主张。谭嗣同崇奢黜俭消费观的提出或可视作其对墨家思想的一种超越。从谭的阐述中能够看到,其之所以不认同墨子的节用节葬观念,批判儒家俭而有利的消费观,实是基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考量。在他看来,假如人人都力行节省,自然也就无法带动社会消费。谭嗣同在批判经过中虽然有创造性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也显露出资产阶级的不成熟,如他把传统的节省美德贬低得一无是处,并把中国经济的落后完全归结于节省。除此之外,谭嗣同对帝国主义心存梦幻想象,希望外国资本能够对建设中国予以帮助,他并未认识到帝国主义强行开埠的侵略性,反而将其讲成是仁义之举。不过,我们又不得不成认他这种激进观点充满了爱国因素,谭嗣同崇奢黜俭的主张主要是为了冲决网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尽管谭嗣同的主张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却符合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潮流。四、结束语相比同时代的其他士人,谭嗣同的思想体系较为特殊,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是庞杂,梁启超就曾形象地形容他欲将科学、哲学、宗教冶为一炉[10];二是兼及改进和革命的成分。而在其庞杂的思想体系中仍然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墨学在谭嗣同的思想体系中不占主要地位,谭嗣同对墨学阐述最多的无疑是其调燮联融于孔与耶之间近各孔、耶,远探fo法[7]289的中介功用,但墨学到底怎样发挥这种中介功用,谭在篇幅有限的(仁学〕中并未给出明确答案:,相关研究也未对这一问题深切进入讨论。不过,我们或可从谭嗣同一段关于仁和以太的阐述中窥得墨学这种中介学讲的运作机制。谭曾经集中阐发过各家关于仁的学讲与以太的联络,他以为以太能够有多元化的表述:孔谓之仁,谓之元,谓之性墨谓之兼爱fo谓之性海,谓之慈善耶谓之灵魂,谓之爱人如己视敌如友[1]293-294。由此观之,谭嗣同在阐述仁的时候并非独尊一家,而是牵涉到了孔、fo、耶、墨各家关于仁的学讲,这种广泛涉猎、博采众长的做法无疑就是其所推崇的墨家格致派的特征,格致是一种手段,也是墨学作为中介学讲的本质。除此之外,谭嗣同在其着述中也对庄、列、老等其他诸子学讲有所牵涉,但在关于仁即(仁学〕核心义理的阐发上,除了孔、释、耶三种主要思想外,只选取了墨家的兼爱,足以看出墨学这种中介学讲在其心中的地位要远高于孔学以外的其他诸子学讲。谭嗣同在两次写给唐才常的信中提到了他对待传统学讲的态度,即:诸子百家,其言道有不相入者,亦有道同而异术者,要在善取之罢了。[7]529他对墨家也持这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在谭嗣同的视界中,墨学可分为格致和任侠两派,二者是沟通诸家的中介,其兼爱理念与以太的本质最为相契,甚至能够与孔子的大同理想相媲美。谭嗣同对墨家任侠与格致两派的划分更多地只是一种认知,他对墨学的推崇则集中具体表现出在崇墨贬儒的取向上。不过,谭嗣同虽在多方面对墨学推崇备至,但在某些方面也会有自个的理性考虑,他不赞同墨子尚俭非乐的主张,并创造性地提出崇奢黜俭的思想,实是对墨家思想的超越。谭嗣同对墨学的认知有其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关于谭嗣同对墨学的认知与推崇甚至是超越,也只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脉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以下为参考文献[1]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52.[2]李禹阶.谭嗣同的墨侠精神与墨家思想[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70.[3]梁启超.子墨子学讲[M].上海:中华书局,1937:1.[4]刘小新.章炳麟箴言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98.[5]杨廷福.谭嗣同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2.[6]梁启超.谭嗣同传[J].清议报,1898(4):2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