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秋教学课件_第1页
梨园春秋教学课件_第2页
梨园春秋教学课件_第3页
梨园春秋教学课件_第4页
梨园春秋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园春秋教学课件第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为什么叫“梨园”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园中设有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第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源头(萌芽)—傩戏二、完备—宋南戏三、成熟—元杂剧与昆曲四、繁盛—京剧梳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历史线索知识之窗第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古代有一种驱鬼逐疫的风俗叫“傩”(nuó),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舞者要戴木刻假面,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表演非常古朴、粗犷、夸张、简练,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联合国定其为“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正准备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一、大傩之舞----中国古老戏剧的源头之一第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所以,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第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其实,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事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其它地区都有存留,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但是,似乎只有中国独生出来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戏曲。第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黄梅戏《女驸马》二、宋代南戏—完备

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历史原因: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肆。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第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元代戏曲的繁荣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2)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又不在元朝做官,将才学纳入戏剧创作中。三、元曲—成熟第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古蛮族入主中国后,元政府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级。元代知识分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文学艺术水平。第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观察:元朝的娱乐场所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元曲四大家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代表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窦娥冤》:窦娥7岁被父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10年后死了丈夫。地痞张驴儿和他父亲借口救了蔡婆婆,强行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要强迫她为妻,窦娥不肯,后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成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转而诬告窦娥,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为婆婆免于受刑,屈招了药死人的罪名。在赴法场的路上,她对天地大加斥责。窦娥的冤屈感动了天地,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月大雪纷飞,三年不雨,草木干枯,最后她的父亲为她昭雪报仇。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西厢记《西厢记》描写相国小姐崔莺莺私毁与家长所定的未婚夫郑恒之间的婚约,挣脱母亲的管束,与一见钟情的书生张珙相爱并委身。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由而抗争。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张生的热烈执著、莺莺的含蓄蕴藉,红娘的锋利俏皮,都写得活灵活现。红娘这个晶莹亮丽的形象,在后世成了热心撮合男女恋爱婚姻者的共名。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昆曲的兴盛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名副其实的“国剧”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了。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昆曲是当时的“国剧”。(由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惊叹”百戏之祖”—曾经的“国剧”昆曲明代声腔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昆曲的特点: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乐不舞;声腔婉转,极其细腻,格律、宫腔极其考究;故事至情至性.

成为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表演艺术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汤显祖和《牡丹亭》《牧丹亭》的女主角杜丽娘是福建南安郡太守的女儿,天生丽质,自幼接受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后读了《诗经》中的爱情诗篇,激起了她对爱情的憧憬,在梦中与一少年幽会,梦醒后因相思得病,恹恹而亡。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郡,拾得杜丽娘画像,深为爱慕,得杜丽娘幽魂再现,一见钟情,订立婚约。冥府判官同情杜丽娘的遭遇,让他死而复生,后来几经曲折,终于与柳梦梅结为终身伴侣。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清代乾隆年间,昆曲和地方戏曲争雄,昆曲由于多为上层社会服务,逐渐脱离群众,日趋衰落。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乾隆末年,安徽徽剧进京;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京剧。四.”国粹”京剧的形成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京剧之美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称为“四大徽班”。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四、戏曲的繁盛——徽班进京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1、背景: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电视版乾隆皇帝与和珅京剧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京剧”2、产生:3、特点: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昌盛期。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同光十三绝》: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战北原》诸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四郎探母》杨延辉)。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由于几代皇帝的推崇加上百姓爱戴与艺人的革新努力,京剧终于成了中华国粹。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畅音阁是紫禁城中最大一座戏台,始建乾隆三十七年。清代皇帝自乾隆开始,无一不是戏曲爱好者。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的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梅居其首。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梅兰芳17岁在女起解中演苏三女起解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到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另有"正旦"之称,端庄、严肃、知书达理,在旦行里占据重要位置。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