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北辛堡乡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辛堡乡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辛堡乡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辛堡乡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辛堡乡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辛堡乡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单选)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参考答案:A2.(多选)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体从A端由静止开始滑到B端,然后将A端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体从B由静止开始下滑到A端。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物体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体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C.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体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参考答案:AB3.如图所示,在倾角=30o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B.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m/sD.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J参考答案:BD4.(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转台转轴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并计时,在t1时刻转速达到n,物块即将开始滑动.保持转速n不变,继续转动到t2时刻.则()A.在0~t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零B.在0~t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μmgRC.在0~t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2μmgRD.在t1~t2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2μmgR参考答案:考点:动能定理.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物体即将滑动时已经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求出线速度;又由于重力和支持力垂直于速度方向,始终不做功,只有静摩擦力做功,故可以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摩擦力做的功解答:解:A、在0~t1时间内,转速逐渐增加,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由动能定理可知,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μmg=m解得v=

①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过程Wf=mv2

②由①②两式解得Wf=mμgR,故AC错误,B正确;D、在t1~t2时间内,物体的线速度不变,摩擦力只提供向心力,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根据摩擦力等于向心力,然后由动能定理列式求解.5.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

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A、B的

时间和,则小车加速度a=

.

(2).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参考答案:(1)

---(3分)

(2)B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为了研究电阻RX的伏安特性,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同种仪器的规格都相同,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池的电动势E=6V,忽略内阻。接通电路,调节变阻器R的滑片P,电阻RX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6V的是

图;当两电路中变阻器的滑片P都滑到最右端时,发现甲、乙两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1,则此时RX的阻值为

Ω。

参考答案:

答案:甲、

407.(4分)如图为某报警装置示意图,该报警装置在一扇门、两扇窗上各装有一个联动开关,门、窗未关上时,开关不闭合,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该报警装置中用了两个串联的逻辑电路,虚线框甲内应选用_________门电路,虚线框乙内应选用_________门电路(填与、非、或)。参考答案:或,或解析:题意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结合或门的特点因此虚线框甲内应选用或门;虚线框乙内应选用或门。8.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通过夹子和重物相连接。(填“a”或“b”)(2)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数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参考答案:9.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任意1s内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从出发点开始在第1s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cm.7.5cm.12.5cm.17.5cm,图乙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4s内的轨迹;(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

m/s2;(3)t=2s时蜡块的速度v2=

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参考答案:解:(1)依据运动的合成法则,则蜡块4s内的轨迹,如下图所示:(2)蜡块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每相邻1秒位移差值△x=7.5﹣2.5=12.5﹣7.5=17.5﹣12.5=5(cm)△x=at2则加速度a==5×10﹣2m/s2(3)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0.1m/s水平分速度vx=at=0.1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m/s=0.14m/s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5×10﹣2;(3)0.14.1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用a/g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1)6,7或7,6(2)1.00,1.20(3)2.00,偏大11.(实验)(2013?朝阳区一模)(2)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①其中甲同学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运动,图5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②乙同学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123456h/cm10.020.030.040.050.060.0s/cm9.512.528.539.048.056.5

乙同学在图7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h关系图线.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则根据s﹣h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参考答案:①2.0;0.2;偏大.②0.4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①、由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0.1s,进而由逐差法可得加速度为:物体受摩擦力作用而减速运动,可得:μMg=Ma解得:由于实际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②、如图:B下落至临落地时根据动能定理有:在B落地后,A运动到Q,有:解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在s﹣h图象上任取一组数据h=10cm,s=9.5cm,代入可以得:.答:①2.0;0.2;偏大.②0.4.12.质量为2吨的打桩机的气锤,从5m高处白由落下与地面接触0.2s后完全静止下来,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则在此过程中地面受到气锤的平均打击力为___________N。参考答案: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冲量定理可得,由机械能守恒可得,解得=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受到气锤的平均打击力为N。13.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该核反应的方程是

氡衰变半衰期为3.8天,则1000g氡经过7.6天衰变,剩余氡的质量为

g;参考答案:①

②250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由于生成物质量数减小4,电荷数减小2,所以放出的粒子是α粒子.该核反应的方程是:氡核的半衰期为3.8天,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得:,其中m为剩余氡核的质量,m0为衰变前氡核的质量,T为半衰期,t为经历的时间。由于T=3.8天,t=7.6天,解得: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及内阻r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电路中添加了一个未知阻值的保护电阻R0,本实验的器材有:待测电池E,保护电阻R0,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K1,单刀双掷开关K2,导线若干.①据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把图2所示的实物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整.②该同学先将K2扳到

(填“a”或“b”)来测量定值电阻R0,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并记录;再将K2扳到

(填“a”或“b”)来测定路端电压和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并记录.③将两次记录的数据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得保护电阻R0=Ω,被测电池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