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篇_第1页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篇_第2页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篇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能正确进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力量。

3.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精确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

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46+50×[(900-90)÷9]

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是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教学实施

(5)分析运算挨次。

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让学生答复,并说明运算挨次。全班同学各拘束练习本上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2.稳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学生说明运算挨次。

3.变式练习。

学生可以先争论怎样计算,再明确挨次进展计算。

教师说明:一般状况下,在分数、小数混合的式子里,通常把小数化成分数进展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思维训练

1.d2.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33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挨次

(1)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算式里,假如只

含有同一级运算,根据从左到右的挨次计算;假如含有两级运算,先算其次

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2)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假如既

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例3以吃药片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看到已经把握的混合运算挨次,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例3下面的“做一做”是需要用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堂设计说明

1.加强意义理解,加强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分数乘法的联系,加强复习,使学生利用已有学问进展自主探究。

2.通过解决问题,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挨次。

教学例3时,可以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挨次。出例如题后,可以让学生先说出已知条件与问题,再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可以从问题入手想,也可以从条件动身思索。列出综合算式后,让学生说说运算挨次,再进展计算。

3.注意直观操作,渗透数学的思想和学习方法。

直观操作——主要表达在计算方法的理解过程中。在例题教学和习题练习中,关注学困生的状况,需要屡次演示,强化数量关系的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悉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量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教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教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教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漂亮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熟悉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

(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翻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

(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稳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其次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其次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洁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育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盘,还剩()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盒,还剩()元。

看来大家把握的真的很棒!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教师?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感谢你,解释的很清晰,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教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假如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当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现: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现: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还余下2人。

生3展现: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感谢你们为我们供应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依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师:为什么用除法?生:由于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生1:5条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当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当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余下的2人假如是你,不让你去,你愿意吗?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预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学生展现:27÷8=3(次)……3(箱)3+1=4(次)

师:为什么要加1?生:由于剩下的3箱还得单独再运一次。

师小结:像这种处理余数时,给商加1,我们称为进一法。

3、买面包

师:同学们,王叔叔还给我们预备了肉松面包。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个。

师:出示问题。我拿1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说说理由

生:10÷3=3(个)……1(元)由于剩下的1元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像这样余数对商没有影响,直接去掉了,我们称为去尾法。

4、比照总结

划船和买面包这两种状况对余数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生:由于划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却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小结:也就是这两个是不同的实际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处理余数。

三、稳固练习

1、推断(说明理由)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5(件)……3(个)

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2、下面各题是选“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1)做一张床单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几张床单?()

(2)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3、旋转木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几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对余数的处理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处理余数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p2---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熟悉万以内数的根底上,进一步熟悉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帮忙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把握-系列的计数学问,从而培育

3.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舞学生在科学领域中讨论与创新。

三.重点难点

1.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2.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分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预备

挂图,投影仪。

创新点:注意以旧知带新知,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备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挨次

5.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

p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6.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常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熟悉。并进展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看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连续往下读呢?

(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看,思索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依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5)从刚刚数数的过程中,你发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挨次表:

(1)引导学生观看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挨次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分。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4)熟悉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

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看书质疑。

问: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答复下面的问题。

(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有34560783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2.课本p4页的做一做。

3.推断题:

(1)十个一千是一万。()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四)课后延长

看书:p2---4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熟悉到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2、熟悉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育学生观看比拟的力量。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其次组

7+83+3

6+4+35+5+5

7+2+6+14+4+4+4

1+3+4+5+2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一样,其次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一样)

2、像其次组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我们叫它求一样加数的和

第1题3+3,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问题.

2、出例如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终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一样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表达:像这样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拟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一样加数是几,一样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一样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其次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争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3)两种方法比拟,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假如每堆摆4个圆片,摆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假如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肯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三)稳固反应

1、根本练习。

出示复习预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32;5+5+553;4+4+4+444;2+2+2+2+2252。嬉戏

(1)拍手嬉戏.教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嬉戏.教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一样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6+6+6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很多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xx解题,很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娴熟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泼,但计算力量较差,推理力量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力量也略显缺乏。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局部学问较为抽象,假如离开感性熟悉,简单使学生陷入逆境,降低学习热忱.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加教学,在轻松开心的环境中发觉、猎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娴熟把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敏捷应用xx解决问题;娴熟把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根本学问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细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帮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7

课题:熟悉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初步熟悉单位“米”,帮忙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忙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争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争论法。

教学预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拟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学问。

(板书:熟悉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熟悉“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熟悉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存运用,拓展延长

(1)推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熟悉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3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识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