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申报》曾称红军“共匪”,对长征多用“逃窜”“西窜”字眼;后来称红军“共军”,使用“长征”等词。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国民党政策的转变C.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D.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参考答案:C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中日民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了主要矛盾,所以才出现了材料所述的表现,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转变和日本侵华有关而和国民革命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党政策尚未转变,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侵华的推动而非抗日救亡运动推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推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B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东南互保”局面。这一现象共同说明:A.中央失去对有效地方控制B.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C.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近代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地方督抚权力逐渐扩大,“东南互保”事件中部分督抚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宣战后竟然违背清政府意愿而与列强缔结“互相保护”条约,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力。故选B。4.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参考答案:D5.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为此A.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 B.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C.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分析材料信息可见,1980年邓小平在接见外国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落实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任务,为此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了以修订的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选D。A、B、C三项均出现于新中国之初的过渡时期,故排除。6.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共产党宣言》④《国际歌》的诞生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C7.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参考答案:B【详解】宋代理学兴起,注重主观意志力量,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与汴京“自由之风”不符,排除A;唐代城市的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打破坊市界限,更显自由,故选B;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虽然出现松动,但毕竟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C;长安和汴京深处内陆腹地,外贸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8.如图箭头所暗示的是近代史上某一项军事行动的历程,对这一军事行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道光30年~同治3年B.武昌起义新军:宣统3年C.中国国民党:民国15年~17年D.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24年参考答案:考点:9M:国共的十年对峙.分析:本题以近代史上某一项军事行动的地图考查国民大革命中的北伐战争.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地图的分析.解答:太平天国北伐是从天京出发,与地图不符,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新军没有进行北伐,故B项错误.民国15年~17年是指1926﹣1928年,此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符合地图所描述的,故C项正确.民国23年~24年是指1934﹣1935年,此时处于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最后到达陕北,与地图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9.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侵略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C.没能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方式

D.西方列强的破坏参考答案:C10.《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剧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

A.浪漫主义者形象

B.蒙昧主义者形象

C.人文主义者形象

D.悲观主义者形象参考答案:C11.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肖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参考答案:C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策略D.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参考答案:A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正确;《共产党宣言》并没有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故B错误;《共产党宣言》提出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故C错误;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与《共产党宣言》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学生需要对选项逐一分析,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3.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会,列出下列讨论课题:狄更斯的文学创作、《人间喜剧》赏析、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据此确定,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A.异彩纷呈的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参考答案:B14.二战后,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

B.京都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合作组织会议参考答案:A15.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D略16.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上奏《谏迎佛骨表》,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险被唐宪宗处死,宰相极力劝谏,才免了韩愈死罪,贬他到南方潮州做刺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佛教成为唐朝前期统治思想 B.韩愈视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C.此抗争恢复了儒家主导地位 D.唐朝时儒家地位一直不稳固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传统文化的发展。唐代佛教并未占据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韩愈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故B项错误;材料中这一抗争最终是韩愈被贬斥,并未能恢复儒家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韩愈反对朝廷在中原宣扬佛教险遭处死,说明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在唐朝地位并不稳固,故D项正确。17.古代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这种做法所体现的精神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一原则最为相似

A.执政为民

B.以人为本

C.民主集中

D.权力制衡参考答案:C18.右图《松江第一张土地证》有“苏南区松江县土地房屋所有证,一九五一年五月”字样,作为一手史料可以印证A.土地改革运动的展开

B.农业合作化运动推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参考答案:A19.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A.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参考答案:A20.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参考答案:B21.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史实的是A.吸收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

B.吸收佛教思想以丰富道教教义C.形成了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

D.开始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参考答案:C22.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批判教会的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对封建社会中最“神圣”的事物进行揭露和批判。当时启蒙思想家们使用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A.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和自由

C.自然科学成果

D.人权与法制参考答案:C2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它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参考答案:D24.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参考答案:C25.《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完善

B.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监察

C.汉代官僚队伍廉洁高效

D.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和“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说明司隶校尉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同时三公的权力被削弱,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无从体现廉洁高效

,排除C;司隶校尉地位的改变,反映了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繁琐但无法体现完善,排除A;材料反映了中枢权力的变化,不是中央对地方,排除B。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26.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①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②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抵制外国商品倾销③列强攫取更多的经济特权④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近代运输业的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该题以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的转变过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有着顽强的抵制作用,而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致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这利于列强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所以①正确;中国近代工业是受外商企业的引导示范而产生的,虽对外国商品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符合题中所述的“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这一要求,故②错误,由此排除含有②的所有选项,即B、D两项,④符合题意,由此除A项,故该题答案为C。27.托克维尔说:“一个国家,如果它原来是个人集权管理,并且习俗和法律也都接受这种管理,而现在它想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那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在这种共和专制下,会比欧洲任何一个完整的君主制更难以忍受。”依据托克维尔的言论,辛亥革命后中国A.应该继续实行传统制度B.建立民主政治的时机并不成熟C.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D.借鉴欧洲的民主制度容易成功参考答案:C据材料“在这种共和专制下,会比欧洲任何一个完整的君主制更难以忍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托克维尔既反对共和制也反对君主制,那么,依据托克维尔的言论,辛亥革命后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制度指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建立民主政治的时机的问题,故B项错误;欧洲的民主制度既有君主立宪制也有共和制,故D项过于笼统,故D项错误。故选C。28.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参考答案: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工商业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项错误,错误在“必要条件”。2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它们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参考答案:B解析:美国不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问题,故A错误;英国、法国不存在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的问题,故c错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反对殖民统治,体现不出D;三个文件的相同点是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故B正确。30.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在旧制度因环境变迁和危机恶化而发生断裂或崩溃的“关键节点”时期,掌控创制主导权、决定政制走向的往往是政治博弈场城中的强势行动集团。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政制变迁史上打破了王朝循环的路径锁定状态,把中国政制强行拉出了帝制轨道,引入宪政共和的探索之路。——张娟《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政制变迁》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与所学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变迁的方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论题:制度变革需要同本国国情相适应。阐述:民主共和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并非每个国家向民主过渡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这主要和各国的国情有关。纵观世界历史,各国向共和制国家过渡无非是是通过改革或者革命两种方式。由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充分,国王权力相对弱小,因此通过所谓的光荣革命,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就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沙皇俄国由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因此只能通过改革的方式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但是法国由于受到启蒙运动的洗礼和封建制度的压制,因此采用的革命的道路。中国也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压制,改革道路如戊戌变法走向失败,最终也是通过革命的方式确立共和制,因此制度变革需要同本国国情相适应。【详解】根据材料“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在旧制度因环境变迁和危机恶化而发生断裂或崩溃的“关键节点”时期,掌控创制主导权、决定政制走向的往往是政治博弈场城中的强势行动集团”可提炼出论点是制度变革需要同本国国情相适应,阐述需要从西方及中国确立民主政治的方式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制度变革需要同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结论。32.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材料四、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大事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分)(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3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与妥协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推进: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任答2点,2分)(2)依据: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2分)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分权与制衡。(2分)(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大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理由: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为帝制复辟埋下祸根。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革命派的斗争策略。理由:“大妥协”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覆灭;保存了革命力量,适当的“妥协”是武装斗争的有益补充。(选择—个观点评述:观点1分,理由任答1点2分)(4)理解: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明确表达出来(或“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领导者和主力军更加先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任答3点,3分)(5)认识: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2分)考点:本题意在考查(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试题分析:第(1)问本小问考查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抓住设问“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和“妥协”,据材料一“民主依赖妥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可知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据材料二“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可知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第二小问抓住设问角度“国家结构形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政府、国会和法院之间分权与制衡,可知两大原则分别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和分权与制衡。第(3)问属于观点论述题,考查获取与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首先要明确观点是什么,据材料三“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和“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可知观点有两个,分别是“大妥协”是消极的,“大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革命派的斗争策略,其实是要结合论据,即史实论述理由,支持第一种观点,可结合材料三“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和“‘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论述,支持第二种观点,可结合材料三“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和“《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论述。第(4)问据材料四“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可知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明确表达出来,据材料四“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和“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可知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群众基础更加广泛,同时可知领导者和主力军更加先进,据材料四“被监禁的学生获释”和“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体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据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5)问属于对历史史实和规律的认识题,据材料一“民主依赖妥协”可知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据材料二“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可知妥协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据材料三“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可知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据材料四“被监禁的学生获释”和“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33.材料一、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固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迭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6分)(2)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9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小农经济的发达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儒家思想(理学)的僵化阻碍了思想解放;古代科技的发达并没有催生近代自然科学。(任答3点给6分)(2)经济: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并出现短暂的春天;(任答1点给3分)政治: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提出新政和预备立宪;(任答1点给3分)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实业救国思想传播;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任答1点给3分)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