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单篇梳理7 课文5 阿房宫赋_第1页
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单篇梳理7 课文5 阿房宫赋_第2页
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单篇梳理7 课文5 阿房宫赋_第3页
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单篇梳理7 课文5 阿房宫赋_第4页
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单篇梳理7 课文5 阿房宫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走”“复”“幸”“族”“怜”五字及次常用字“取”。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一、基础夯实第1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毕()②兀()③覆压()④隔离()⑤构()⑥走()⑦缦()⑧回()⑨抱()⑩钩心()⑪斗角()⑫霁()⑬冥迷()答案①完了,指为秦国所灭②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③覆盖④遮蔽⑤架房建屋⑥趋向⑦萦绕⑧曲折⑨随⑩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⑪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⑫雨后转晴⑬分辨不清2.理解性默写①文章开篇运用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阿房宫占地广阔、遮天蔽日的宏伟气势。②文中写楼阁依地势而建,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④文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宫中楼阁的密集程度。⑤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③高低冥迷不知西东④五步一楼十步一阁⑤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第2段①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乍()②惊()③杳()④之()⑤态()⑥妍()⑦缦立()⑧幸()⑨剽()⑩倚叠()答案①忽然②震响③远得踪迹全无④到⑤姿态的美好⑥美丽⑦久立⑧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⑨抢劫,掠夺⑩积累4.理解性默写①文章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宫女们清晨梳妆打扮时头发如同乌云一般纷纷扰扰。③文中用互文的方法写六国宝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②绿云扰扰梳晓鬟也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5.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吟唱弹奏,成为秦国的宫人。(得分点:辇,“辞楼下殿”“朝歌夜弦”互文的翻译)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得分点:鼎、玉、金、珠、逦迤)第3段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6.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纷奢()②庾()③参差()④九土()⑤呕哑()⑥独夫()⑦骄固()⑧举()⑨可怜()答案①繁华奢侈②露天的谷仓③长短、高低不一④九州⑤声音杂乱⑥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⑦顽固⑧拔,攻占⑨可惜7.理解性默写①文中从最普遍的民心和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人,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抨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质问秦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描写秦始皇喜爱繁华奢侈,连梁柱上突出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③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第4段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8.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族()②使()③递()答案①灭族②假使③传递,顺着次序传下9.理解性默写①文中用假设指出六国、秦国不灭国亡族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答案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0.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却使后代人为他哀叹;如果后代人为他哀叹却不以他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得分点:自哀、鉴)记忆导图二、重点梳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走走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走”是会意字,金文上边是“大”字的变形,像人奔跑时甩动双臂,下边是“止”字,像人脚,合起来指人在奔跑。表示跑、行路。义项例句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②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③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答案①趋向②跑,疾行③奔向,趋向④逃跑识记方法“走”的本义是“跑,逃跑”(古代的走叫“行”),后来引申出“行走”“奔向”等义。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趋向)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环柱而走(跑),何其狼狈,遂叹历史之无情。”(2)复複復复甲骨文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复”是形声字,甲骨文从“攵”部,畐(fú)声。后来写作“復”,表示回来、返回。複複复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复”字又是“複”字的简化字,音fú。“複”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即衤),复声。表示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夹衣。后引申为“多层的、繁复的”。义项例句①复道行空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③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④有复于王者曰(《孟子·梁惠王上》)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⑥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答案①双层的,夹层的②又,再③回答,回复④禀报,告诉⑤恢复识记方法“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出“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费心觅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之,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3)幸幸幸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幸”古字写作“”。上面的“夭”指半途“夭折”,就是过早去世的意思;下面的“屰”就是“逆”的本字,有相反的意思。两形合一,表示“免去早死的灾祸”,后指“免去灾祸”。义项例句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③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⑤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①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②宠幸,宠爱③幸亏,幸而④希望⑤侥幸⑥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识记方法“幸”的本义是“逢凶化吉,免于灾祸”,故引申出“运气好,境遇好”之义。“天子所至”当然是运气好;天子在宫里常常到“宠爱,宠幸”的妃子处,故又引申出“宠爱,宠幸”之义。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沛公克咸阳,是其幸(幸运)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诛灭之心。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欲趁其不意而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4)族族族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族”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字,像飘扬的旌旗,右下边是“矢”字,像箭,合起来指军队。表示军旅。义项例句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③士大夫之族(《师说》)④每至于族(《庖丁解牛》)⑤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答案①灭族②家族,指同姓的亲属③类④(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⑤众识记方法“族”的本义是“同姓的亲属”。作动词是“灭族”。亲属都是同一“种类”(同姓直系亲属)。物以类聚,所以又引申出“聚结”之义,进一步引申出“众,一般”之义。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类,辈)俯首称臣。秦王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5)怜憐憐怜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怜”本来写作“憐”,是形声字,小篆从“心”部(即忄),粦(lín)声(声母相同,韵母相近)。表示怜悯。义项例句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②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③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④复合词,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答案①复合词,可惜②怜悯,同情识记方法“怜”的本义是“怜悯”,怜悯不就是有爱心吗?故引申出“爱怜”之义。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陌上有丽人,可怜(可爱)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爱惜)之。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怜悯)之。祸后归家,可怜(可惜)焦土一片。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②气候而气候不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③精英齐楚之精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出类拔萃的人④可怜可怜焦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值得怜悯;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答案①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②天气③金玉珍宝等物④可惜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意义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③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④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答案①夺取②攻下,夺取③采取④通“娶”,娶妻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③朝歌夜弦④鼎铛玉石,金块珠砾⑤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⑥辇来于秦⑦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⑧六王毕,四海一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答案①名词作动词,云,出现云/龙,出现龙②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③名词作动词,歌,吟唱/弦,弹奏④名词作动词,鼎,把宝鼎看作/玉,把美玉看作/金,把黄金看作/珠,把珍珠看作⑤名词作动词,变为焦土⑥名词作状语,乘辇车⑦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都指金玉珍宝等物⑧数词作动词,统一⑨意动用法,以……为鉴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戍卒叫,函谷举答案被动句举:被攻占6.互文修辞请在右边一栏写出对左栏句子的正确理解。例句意思①烟斜雾横②直栏横槛③朝歌夜弦④辞楼下殿⑤五步一楼,十步一阁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答案①烟雾缭绕②栏杆纵横③早晚吟唱弹奏④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⑤每走五步或十步,就有一楼阁(楼阁很多,到处都是)⑥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玉珍宝等物以上句子都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形式为: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的是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它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理解这类句子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7.文化常识(1)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妃”指________,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和“嫱”都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是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锱铢:古代________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人”即“民”,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民”为“人”。所谓避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避讳分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________又叫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祖名。(4)鼎: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________的象征。答案(1)皇帝的妾(2)重量(3)国讳家讳国讳家讳(4)国家政权三、高考考过的背诵名句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全国卷Ⅲ)(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2019年全国卷Ⅱ)(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全国卷Ⅰ)答案(1)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特别小练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某每见君臣治乱之间,兴亡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则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惟此二者,不思中道。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A.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B.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C.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D.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答案C解析“者”,……的情况,“怒谏而激乱生祸”均为“者”的定语,且与“纳谏而悔过行道者”句式一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丑恶”作“指射”的宾语,应在“丑恶”后断开,排除D项。故选C。参考译文我每每读到君主与大臣在太平与动荡间进谏的方式,(就)遥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舔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达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只有这两种(方式),不思考折中的办法。然而激切进谏从而激发政乱、发生灾祸的情况,常常可见;接受进谏从而悔改、奉行正道的,不能达到百分之一。为什么呢?都因为进谏的话迂腐、耸人听闻,抨击缺点、弊端,(从而)造成这个样子。拓展训练走进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注]!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注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答案B解析原文标点: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第”指应科举考试未中榜。“及第”则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B.“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C.“侍郎”是汉代的官名,地位次于尚书。“进士”指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D.“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贬官。答案D解析“迁”一般指升官,“左迁”为贬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