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历史教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1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教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2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教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3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教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第二十五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授课人课型新授课题名称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1节课学习目标1.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特征及其原因;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3.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重难点内容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难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一、导入新课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在近代却被西方列强欺压蹂躏。伴随着列强入侵的一步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等企业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各项发明,如火车、电话、电报等,也纷纷涌入中国。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课堂互动,三、传授新知知识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阅读教材P120和P121前四段,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答案提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2.仔细阅读教材P121第二段,思考: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等。3.仔细阅读教材P121第三段,思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工业陷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除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4.活动观察图片《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图》,思考:民族工业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提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较少。总体发展滞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等。教师点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诞生起就深受殖民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造就了中国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特点。知识点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结合教材P122的内容,思考:(1)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些?答案提示: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2)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答案提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结合教材P122、P123的内容,思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还有哪些变化?答案提示:剪发辫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易服饰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改礼节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称呼。习洋俗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流行,时装、烫发流行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四、课堂小结近代的人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的年代,不断求新求变,创办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改变以往社会中的陈规陋习,使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