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了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B.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C.针对春季传染病频发的客观实际,湖北省药监局、教育厅联合召开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D.《红海行动》通过表现国力强盛和大国威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看来能否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取决于电影的质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脏款执拗跋涉文质彬彬B.碟片焕然谛结昭然若揭C.荫庇磊落懈怠相德益彰D.馈赠逞强褪色沥尽心血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能唱的诗,属于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B.《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作者是西汉刘向。C.《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B.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C.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怀疑的?D.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5.古诗文默写天空。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晓雾将歇,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叔书》)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____集。鲁迅在《_____》一文里,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_____》一书后,才可去玩。《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_____》之事,我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二、阅读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②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5.《爱莲说》但给了你哪些做人方面的启示?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农夫与行者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②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③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①息:呼吸。②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③术:方法。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行者解衣下田/下见小潭B.一锄尽一身之力/一食或尽粟一石C.乃子之术谬矣/久而乃和D.数息而后一锄/大雪深数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3.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9.(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简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官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多称尔举止大方/不以千里称也(《马说》)B.余服官二十年/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薄雾冥冥,虎哺猿啼(《岳阳楼记》D.自此十许年/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父兄当以为忧A.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曾国藩家书》)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4.曾国藩和陆游对后辈的劝诚中,他们共同强调的是哪些品行?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获得了哪些感悟?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出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理性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1.选文多次写李叔同先生的仪表,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段看,李叔同先生留学日本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3.请简要品析句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中加着重号的词。4.李叔同先生给你带来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写出亮点。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①古往今来,月亮——________?②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③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千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④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乙)”。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⑤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造成这种“(丙)”的人已经比较少了。⑥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但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2.第②段加点字“太空悬案”具体指的是________。(不超过8个字)3.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_。A.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B.俘获说分裂说同源说C.同源说俘获说分裂说D.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4.联系全文,第③段加点字“很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5.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以下哪一句更适合放在第①段画线处?请简要说明理由。A.曾经引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深情吟咏?B.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我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三、应用12.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中文网2018年3月16日报道日媒称ofo将自3月28日起在日本提供服务,首先在和歌山县和歌山市启动。共享单车服务可通过APP轻松使用,有助于减少自行车的闲置率和提高各地区的流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ofo将以和歌山市为开端,逐渐扩大在日本的服务区域。27日,ofo将在和歌山市与该市政府共同举行记者会,届时将宣布出租地点和费用等使用方案详情。和歌山在大阪附近,将成为ofo进入关西的切入点。据悉,ofo已经在海外70余座城市开展运营,投放超过12万辆共享单车,为海外用户提供骑行服务累计超过2500万次。标题: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按要求作文。请以“阳光下,奔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
B.语序不当,可将关联词前后内容进行调整,改为:不仅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也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D【解析】
D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A“脏款”应为“赃款”。B“谛结”应为“缔结”。C“相德益彰”应为“相得益彰”。3、B【解析】试题分析:B“作者是西汉刘向”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西汉刘向是编者,原作者不详。4、C【解析】
A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我”是一个人,自然不能说是“芸芸众生”。B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D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使用语境明显错误。5、(1)便引诗情到碧霄(2)潇潇暮雨子规啼(3)猿鸟乱鸣沉鳞竞跃【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潇,鳞。6、(1)旧事重提,散文(2)二十四孝图(3)鉴略(4)山海经【解析】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着重分析“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3)《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鉴略》,“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4)《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二、阅读7、1.①多②树立或立2.D3.(1)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4.应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品质。5.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或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此题中注意:蕃:多。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植:树立。2.A.少/鲜艳。B清香/清澈。C.通气/通向。D.都解释为“听说”。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注意: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出:长出。淤(yū)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zhuó):洗涤。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与写作特色的能力。解答时,必须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内容,体会写作技巧,并联系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活经历,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正面衬托”,是指两物属于同类物,作者评价倾向一致,比如本文中作用对“菊”和“莲”都是持肯定的态度,所以前者是对后的正面衬托;而作者对“牡丹”是持否定态度,“牡丹”对“莲”就是“反面衬托”。“写法的作用”,不外乎是为了强化所写物的形象特点,或对文章主旨起到“突出”作用。即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菊作正衬,牡丹作反衬,突出莲的高洁,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5.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本文作者表现的情操,联系生活实际,从“洁身自好”等方面感想即可。如莲不慕荣利、洁身自好、正直、美名远扬,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具有君子之德,保持高洁的操守,不随波逐流。【点睛】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8、1.D2.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3.行者开始看见农夫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时,认为农夫“惰”;经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告诉他不是耕田困难,而是方法不对,行者于是“服而去”。【解析】1.A下到/向下。B全/一顿。C你的/才。D都表示数量多。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故句子划分为: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疏通文章的大意,再结合相关句子来分析。行者开始认为“农之惰也”,于是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可见过路人,不懂种田的规律,没有正确分析田地和人的有限体力之间的矛盾。他只知道蛮干,企图在一瞬间就把土地全部翻完,没干多久,就干不动。可见不是内行不了解行情。最后行者“服而去。”【点睛】译文道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就说:"你这个农民啊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到了年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急急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农夫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呢?不过对于你这样快速耕种的人来说,恐怕就显得难些吧。你喘一口气连刨几锄头,这样干下去,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少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却常常是很多的;我喘几口气刨一锄头,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多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常常是很少的。用你耕作的时间与我耕作的时间比,再用你休息的时间与我休息的时间比,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呢?哪一个轻松哪一个疲劳呢?"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9、1.D2.D3.大凡做官的人家,(生活)由节俭到奢侈容易,但是由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太难了。4.强调的品行:“读书明理”或“熟读经书”“持之以恒”。感悟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A.称赞/著称。B.做/名词作动词用,穿戴、穿衣服。C.轻浮/逼近,就到了。D.都解释为“大约”。故选D。2.D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都是“作为”。A.当。B.被。C.向,对。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奢:奢侈。俭:节俭。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个性化表达。通读文章,由“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令熟读经书”分析,曾国藩和陆游对后辈的劝诚中,他们共同强调的是“读书明理”“熟读经书”。由“读书写字不可间断”“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分析,强调了“持之以恒”。解答第二问时,立足于对文意的理解,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及自己的学习实际,从“勤奋、苦读、持之以恒”方面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家中的人来军营的,大多说你举止大方,我感到些许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你们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俭自持,习惯劳苦,既能身处安乐之中,又可身处俭省之中,这就是君子。我做官二十年,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是遵循简朴的家风,可以非常节俭,也可以略微丰裕,而过分的丰裕我就不敢享用了。凡是官宦人家,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相当难。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你读书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和我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乙】才思敏锐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认为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认为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件。我这些话,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诫,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10、1.反复表现他对仪表的讲究,突出他是修养很深的美术家,他用时代的服装表现出时代的思想与生活,更突出了他认真的特性。2.原因是对祖国山河破碎痛心疾首,目的是全面钻研西洋艺术,学成以后报效祖国。3.“轻轻”“慢慢”写出了他坐下前谨慎小心的情态,体现了他生活害怕压着小虫的心理,表现了他做事非常认真,有作为出家人不杀生(慈悲为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敬爱之情。4.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要求学生结合外貌描写的作用分析即可。外貌描写的作用是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在人物刻画时又起到加强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第二段“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这些外貌描写都突出了李叔同对于仪表很讲究,突出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的身份特征。他时代的服装,表出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也体现他的性格的特性:认真。2.要求学生结合李叔同的《金缕曲》“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分析即可。《金缕曲》表现了祖国惨痛的现实,和他的爱国热情;同时说明他学习西洋文明的原因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3.要求学生结合“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分析原因。“轻轻”“慢慢”写出了他坐下前谨慎小心的情态,体现了他生活害怕压着小虫的心理,表现了他做事非常认真,有作为出家人不杀生(慈悲为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敬爱之情。4.答案不唯一,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如:李叔同先生青年时期好学上进,认真做有志青年;留学日本,刻苦研究西洋文化,认真做一个报效祖国的学生;回国后认真教学;出家后,认真做人,做事情一丝不苟,表现了李叔同的性格特征:认真。这些都是关于“成长”的启示。11、1.拟人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好感2.月亮的起源3.A4.“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也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5.示例:选B,形式上:运用了设问,内容上: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对于“月亮的起源”的三种可能,结构上: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解析】1.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题干问“修辞手法”,意味着要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效果。“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将月亮当做人来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词语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词语,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悬案”泛指未解决的问题。“太空悬案”指的是前文“月球的起源”问题。3.根据“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可知甲处是“俘获说”,乙处是“同源说”,故选A。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很”,表示程度极深,“可能”指“估计、推测”,同时呼应前文。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故而不能删去。5.根据文章内容与句子所在的语境,选择一句,并阐述合理的理由。如,选A,形式上:设置悬念,内容上: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月亮的起源”的三种可能。三、应用12、标题:ofo将于3月底首次登陆日本理由:该标题从整体概述了新闻的核心内容,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让人印象深刻。【解析】本题考查对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的要求:1.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4.生动活泼。要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根据要求,标题可拟写为:ofo将于3月底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四川省苍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2025年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完整
- 2024-2025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
- 2025公司及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黄金题型
- 2024-2025工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审定
- 2025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预热题】
- 25年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点梳理】
- 2025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1套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劳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
-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
- 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Ⅲ试题和答案
- 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课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儿童长期卧床的护理
- 投标书细节美化教程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