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教育:促进、提高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高等教育的主体性。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P17-20)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推动科学技术发展;3.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四、选择题:(P19页)182023,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性?ﻩ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二、选择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三、选择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四、选择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重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六、选择题(P30),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七、选择题(P32)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八、选择题(P34)192023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九、选择题(P36)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十、选择题(P37)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十一、选择题(P38)从1999年开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标语的推动下,开始了3年扩招。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论述题(开放性)(P58)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连续发展?第十七章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一、论述题(开放性)(P320)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如何理解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生成机制?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变革与创新的主线目的是什么?你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有何建议?后记:由于第四章和第十七章也许出的题目为开放性论述题,因此大家需要通读一下教材,对所有内容有个大约的印象,在自行整理回答上述参考题目。第五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规定性(简答题P59)教育目的的一般规定性围绕人的发展,教育目的的规定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所培养的人具有何种社会功能,即在社会上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之所以必须作出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为受教育者可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并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发明条件。同时也是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为此我们将这方面的规定表述为服务方向。其二是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素质,或者说培养具有何种质量规格的人。这种规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作为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其结构提出总的规定;第二个层次,是将教育目的的总规定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对教育目的所作的功能分析,总是要随着一定的结构设计,因此不存在没有结构的功能和没有功能的结构。表现在教育结果中的人的社会功能,规定了他的内部素质构成,人的一定素质结构也总是决定了他在社会上所发挥功能的性质及水平。”教育目的系统的规定性(简答题P61)教育目的是由多种发展要素、多种发展层次所构成的具有可检查性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一般的标语与原则规定。教育目的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定:(1)具体身份的规定,是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后所获得的身份,如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身份,以及中小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文化身份。这种规定是对“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具体化。(2)质量规定,是与上述职业身份与文化身份相应的素质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规定,这是教育目的体系的核心部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其质量规定是不同的,但都必须有自已的质量规定。(3)时间规定,指为了达成质量规定所需要的时间,涉及学制的规定,培养计划中各种环节的时间规定、课时规定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时间条件。层次规定,教育有高等、中档、初等教育层次之分;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分。各级各类教育皆有自已特定的教育目的,在制定教能目的时必须有明确的层次类型定位。3、教育的功能(简答题P69-70)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四因素)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个体的人。影响个体发展的有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个体生存的条件并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教育在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此为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一,教育的文化功能其二,教育的经济功能其三,教育的政治功能4、教育的双重价值(选择题P70)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当教育的这种双重功能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时,便会形成教育的双重价值,即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教育的社会价值中,同功有相相应,可分为教育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教育的这三种社会价值,既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又不是可互相取代的。我国的教育方针(名词解释P74)《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原有教育方针作了重要的补充。第六章高等教育目的系统的构建高等教育目的系记录的原则(简答题P78、79)(一)全面性原则(二)适应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四)可测性原则(五)统一规定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2、全面结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简答题P79-81)1.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性2.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3.高级专门人才的发明性高等教育目的系统构建四要素:(P83)1.知识2.能力3.思想品德目的4.体质知识:知识是人类发明的结识成果,在长期积累过程中被客体化,成为庞大的知识体系。知识素质是个体对人类知识的掌握,有选择地将客体知识转化为个体所需要的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必备知识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决定知识素质规定的内容,科学知识的分类则是设计知识素质规定的根源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完毕一定活动任务的心理特性或本领,是智力的外化或外显。智力同一定的活动任务相结合就表现为能力。能力有独立性(独立完毕任务)、适应性(随环境变化而应变)、发明性(创新能力)和差异性(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等特点。从心理结构上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发明能力,从结识与实践的功能上可分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品德:以心理的情感因素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由具体行为到自觉信念的逐步递进,具体分类涉及健康的情感与意向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内容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四种(4)体质:人类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性,涉及体格、体能和身体适应能力,可通过观测和测量身体形态、生理和心理功能的一定指标和医学检查判断。知识的分类(简答题P83)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及其下属分支学科。按同实践的关系,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或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按学科之间的交叉,可分为综合学科、边沿学科与横断学科,此种分类打破了上述两种分类的边界,反映了现代科学的特点。按学科的历史发展,可分为经典学科(过去的学科)、发展中的学科(现在的科学)、新兴的学科(未来的科学)。按知识的形态与复杂限度,可分为事实的知识,即描述性知识;解决具体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即技术性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即理论知识,能理与智力的关系(简答题、论述题P84)智力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结识能力,涉及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记忆,观测、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完毕一定活动任务的心理特性或本领。智力是内在的,能力是外显的,是智力的外化,智力同一定的活动任务相结合就表现为能力,所以能力同能力是不可分的。为了便于观测、培养与检测,因而提出能力素质。6、高等教育目的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P86-P89)1.学习与发现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德与才的关系4.身与心的关系7、普通素质(简答题P91)普通素质:指不分专业和层次,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具有的素质,反映了对人与人才素质的普遍规定,涉及a科学素质(科学知识、信仰、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科学伦理的总体体现)、b人文素质(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统一)、c身体素质三项。其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8、专业素质(简答题P92)专业素质:指学生为适应本专业的工作所必须具有的素质,重要规定涉及:a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b掌握专业方法技能,c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的能力,d了解和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e对本专业价值的认同和热爱,f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须的职业道德,g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心理和身体条件。9、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简答题P92)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不可分割性。两者的结合是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普通素质是专业素质的基础,专业素质是普通素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化和提高。10、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中的发明性(简答题P92)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中的发明性:两者中都涉及对科学创新精神、科学研究能力与方法的规定,即是受教育者发明性的培养。发明性渗透于两者之中,又是两者的最高表现。第七章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1、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名词解释、选择题P93)ﻫ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体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结构重要涉及: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涉及: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2、层次结构(名词解释P93重点,其它几个结构了解)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为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限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互相关系。(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3、科类结构(名词解释P94)即不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4、形式结构:(名词解释P94)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5、能级结构(名词解释P94)重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规定和培养目的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6、地区结构(名词解释P94)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结成状态。7、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简答题P95)
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从内部联系、外部联系两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的整体功能取决于它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限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一方面表现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虽联系紧密,但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相应的关系。8、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简答题P96-98)ﻫ1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诸多制约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ﻫ2文化、传统要素。重要涉及社会文化的总体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ﻫ3科学技术因素。重要涉及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结构等。ﻫ4教育因素。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各级普通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结构。5区域因素。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化。9、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简答题P110-113)1.专科层次独立性不强一方面,要改变人们对专科层次教育的结识。另一方面,要突出专科层次教育的办学特色。第三,要调整专科内部的科类比例。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10、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的优化(简答题P119)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点:1、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2、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3、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4、提倡部分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5、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6、规定高等学校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11、从1996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专业进行第四次重大调整。这次调整旨在减少一级学科设立不够规范、二级学科划分过细的弊端,以科学、规范、拓宽为基本原则,做出学科专业大调整:一级学科坚持按学科体系设立,力求宽窄适度,扩大了15%,二级学科由本来的654种调整到近380种,比原先压缩40%;75.4%的二级学科范围得到不同限度的拓宽,增大了学科容量。在本、专科专业教育中则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专业数由本来的504种减少到249种。(P117)第八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本章结构内容:名词解释现代学校制度(参见结构图或教材P122)简答和论述试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意义。答: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可连续发展,有助于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国际化。教材P1222、如何对的结识和解决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答: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三个层次来看,学校举办的制度和政府管理学校的体制,重要涉及的是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而学校内部的管理治理结构,则涉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学校”、“社会”,如同三角形同样,共同制约高等教育的运营。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仅仅涉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社会”这一要素基本上没有积极介入高等教育领域,只是被动接受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科研成果。通过数年教育改革后形成的“政府宏观调控,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这一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社会”通过中介组织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比如,部分社会评估机构已经建立起来,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向社会提供高等教育的信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明确规定在高校推动专业评价,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将把发挥地方评估机构、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第三方力量的作用,促进管、办、评三者分离。教材P124-125如何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参见结构图或教材P126-128)第九章大学的学术追求和科学研究本章结构内容:名词解释:大科学(现代科学):教材P140-141或教辅P1061963年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在其名著《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这样阐述“大科学”的概念:“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并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的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也使科学骤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现代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不得不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相对于传统的小科学而言,大科学科研难度大,需要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庞大的信息支持系统,依赖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资金资助,表现出高度的创新性、探索性、综合性、组织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基础研究:教材P137或教辅P105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前者的目的在于结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后者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和发明世界(第二自然)。两者是源与流的关系。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带来科学与技术的革命,甚至从主线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研究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有赖于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周期长,需要“十年磨一剑”。应用开发研究:教材P138或教辅P10520世纪以前欧洲大学的科学研究为纯学术研究,即基础研究。二十世纪初,美国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州立大学通过社会服务,开拓研究领域,从纯学术研究扩展到应用开发研究。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部分大学参与雷达、原子弹等军事科学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进一步增强了各国大学开展应用开发研究的信心。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人数的增长,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的加盟,大学在保持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展应用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社会法阵和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问题研究:教材P148或教辅P109高等教育研究有两条途径,一是学科建设,一是问题研究。问题研究是大学管理干部和教师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空前发展,但也存在相称问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围绕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因素,提出对策,最终能所有或部分地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研究”。简答和论述:如何理解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教材P136或教辅P105答:大学学术追求有追求意识和追求行为两个层次。学术追求意识指大学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求真的理念,能将科学精神、科研方法自觉地引进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术追求行为是指学校拥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和科研条件,可以争取足够多的科研经费,承担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学术追求的意识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所谓隐蔽性,是指学术追求寓与校园文化、教师观念、教学过程之中,但却很也许被人视而不见,错误地认为只有教学而没有科研的教师就不存在学术追求。所谓普遍性,是指所有大学生和大学教师都应当有学术追求,也可以做得到,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条件。学术追求的行为具有外显性和条件性的特点。所谓外显性,指学术追求的成果是以论文、著作、专利、科研开发等形式表现,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谓条件性则指的是学术追求的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人员条件和物质条件,如科研团队、课题经费、手段设备等。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大发展时期,各大学在解决科研与教学关系时要特别慎重,不要盲目地追求科研课题和经费,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对学术的追求应重要体现在学术追求的意识这一层次上。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有哪些?教材P140-141答:(1)高度创新性(2)高度探索性(3)高度综合性(4)高度组织性(5)高度风险性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教材P141-142或教辅P106答:(1)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组织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2)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能满足大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需要;(3)大学是信息集散地,能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4)大学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适宜于原创性研究;(5)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是小科学的研究基地。大学科学研究应遵循什么原则?教材P143或教辅P107答:第一,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原则。教师在科研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科研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教学需要,问题来自于教学,使科研与尽也许与教学保持一致;(2)将科研成果引进到教学之中。充实教学内容,将科研方法、科学精神寓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为学生参与科研发明条件,特别是要吸取研究生进入科研过程,通过科研实践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课题中心原则。以课题为中心,保持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第三,团队原则。大科学时代的科研需要团队协作才有竞争力,才也许出大成果。大学教师应积极地融入一个团队,以团队利益为重,齐心合力,最终实现多赢。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教材P146-147或教辅P108答:现行的评价标准是,评价一所大学、一个教师的工作绩效,首当其冲是科研课题、经费、成果等。政府和社会在评价大学时强调的是科研,大学科研水平高,政府的投入就多,大学科研水平与社会对大学的排名直接相关。相应的,大学在评价教师时也是如此。总结起来就是政府专项投入与科研挂钩,大学教师职称评聘以科研成果唯一。事实上,这种看似重视科研的做法在某种限度上恰恰损害了科研的正常发展,这种评价机制一方面滋生助长了当前的学术腐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形成,并且轻教学的结果必然会拖科研的后腿。解决办法是,对大多数大学和大学教师的评价,应以教学质量为主,科研成果为辅,回归“教学为本”,真正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总的来说,评价标准要有助于提高科研水平,推出重大成果,同时要保证学校上下对教学的重视,保证科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为什么要研究自己?教材P147或教辅P108答:西方高等教育至今已有800数年的历史,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从西方移植来的,至今才100余年。中国办高等教育,总体上还是摹仿和借鉴他国。然而,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高等教育又关涉千家万户,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是一项好大的系统工程,任何照搬照抄都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所以说,中国的大学必须要研究自己。6、为什么说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性?教材P134-136或教辅P104答:学校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性就在于它的知识性,学校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大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学校,则在于它的知识的高深性,大学通过传播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高深知识。传播和发现高深知识离不开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所以说,学术追求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组织本质特性的表现。青年教师如何对的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材P149-152答:一方面要站稳讲台。青年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充满活力,对自身发展的盼望值很高,但对教学往往缺少足够的结识,课堂经验局限性,有的过度依赖现代多媒体教学而导致对课堂的掌控力不够好。如何提高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引起高等学校的普遍关注。对此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改良,一是解决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教什么”属于学科专业知识,“如何教”属于教育专业知识,但学科专业知识还不能完全和课堂教学知识划等号,“教什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作教学设计,要精心备课,实现知识从书本到课堂的转化。而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也不能仅仅依靠课时量有限的教师岗前培训,还需要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积累和总结。因此,青年教师要站稳讲台,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潜心探索和刻苦钻研。第二,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助教制度可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学团队也可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以课题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无止境,青年教师在站稳讲台后,要尽快进入科研之中。在这方面要注意如下几点:(1)要形成明确稳定的科研方向;(2)要增强自信心,发扬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3)要多争取学术交流和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4)填写项目申报书要做到精益求精;(5)项目申报要紧扣项目申报指南,做到有的放矢。因此,青年教师做研究要通过项目尽快凝练自己的研究方向。第十章大学教学特点与教学整体改革本章内容结构:名词解释:教学:教辅P55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教学过程:教辅P55-56教学过程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结识和发展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其特点是阶段性和联系性。简答和论述:如何理解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辅P54答: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属于教育途径的范畴。教学条件构成的因素有哪些?教辅P56答:重要涉及: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互相关系、课程(即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如何理解教学条件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辅P56答:一方面,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所需的条件,即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并创设所需的教学条件;同时,实际的教学条件又决定学生现实发展的结果,即教学目的实现的实际强度。为什么说大学教学是在改革中发展的?教辅P57答: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规定越来越高,势必规定教学作出相应的的变革;第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内容出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因此使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锋利;第三,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必然促进奇偶学手段的更新。第四,教育与教学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必然推动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说大学教学改革必须通过实验?教辅P59答: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的原则与设想,拟定改革的目的与措施,即设计出改革实验的方案,然后创设必要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环节来实行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修正和完善实验方案,最后依据实验的结果作出科学的结论形成对的的决策,将改革由点到面推广开去。假如改革主张是错误的,未经实验而全面推行,势必带来损失。实验由于范围小而不至导致重大损失,易于纠正。通过实验可以鉴别正误,否认错误面,完善并推广对的的方面。若改革主张基本对的,不实验势必增长摸索时间,乃至出现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误。实验可增强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加速改革进程,少走弯路,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大学教学过程有何特点?教材P164-165或教辅P57答:围绕大学教学的专业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三方面展开论述。(1)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的专业性教育,可用“高”、“专”二字概括。大学教育的专业性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解决好专门化和综合化的问题。(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研结合是实现大学生学习和发现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教学古城特殊本质的重要表现。大学教学中的教研结合涉及两个层面的含义,一针对教师而言,一针对学生而言。针对学生者具体表现在:a、在教学过程注意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精神;b、大学教学的内容要反映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研究动态;c、实行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密切集合;d、大学生直接进入科研领域。(3)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只有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充足结合,才干实现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重要表现在自主性、自制力和批判性三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动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教材P167-169教辅P58答:围绕教学改革的五项目的和两条策略来回答。教学改革的五项目的:(1)在教育思想上,结识和解决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使大学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2)在教育目的上,对的结识和解决全面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发展和平均发展的倾向,确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3)在教学内容上,对的结识和解决科学的拟定性和不拟定性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4)在教学方法上,对的结识和解决讲授与自学、学习和科研的关系,使教学方法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并使科研真正进入大学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学习到科研,由自学达成治学。(5)在教学管理上,对的结识和解决统一规定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教学改革的两项策略:(1)整体改革与单项改革相结合;(2)教学改革必须通过实验。第十一章大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互相关系论述题:如何看待大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P185-188)(一)师生关系的重要类型1.传承关系2.导学关系3.合作关系4.相长关系(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对的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积极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第十二章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名词解释课程:教学科目和教学进程的总和。(P191)课程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课程指课程计划,也称为显性课程,是通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行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程即是这类课程;广义课程除涉及课程计划外,还涉及非计划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包含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人际关系等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课程的作用:课程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P192)课程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蓝图;课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依据;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限度,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具体尺度。二、简答题1、编制课程的四要素?或者制定课程的依据?(P192-195)(1)高等教育目的(2)科学知识体系(3)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与接受能力科学知识体系(4)课程设立的内在逻辑2、课程设立的内在逻辑:(P195)课程的完整性、条件性、稳定性、发展性。3、课程结构的优化(P195-201)(也许为简答题或者论述题,每个课程名称又也许是名词解释)(1)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a.两类课程皆应重视而不可偏废b.两类课程应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主(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4)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a.应以理论学习为主b.在坚持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同时,必须使学生不断积累与扩大实践经验(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6)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7)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8)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4、教学内容的更新(P201)(1)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a.论证材料的更新b.理论观点的更新c.学科体系的更新(2)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a.讲授内容的更新b.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c.教材的更新(3)应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纳入教学内容第十三章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名词解释教学方法概述(P205-209)教学方法是为完毕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一)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1.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联系的方式2.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结识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3.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二)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1.直接影响教学目的能否实现2.直接影响教学目的实现的限度和效率。(三)大学教学方法的结构1.与教学结识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2.与学生结识独立性限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3.教学结识活动中的智力方式和方法以上是教学方法的一般结构,它反映了教学方法系统共同的本质特性,而作为大学的教学方法,在其结构上还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统一2.教学方法与学科研究方法的统一3.大学教学应以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2、讲授法(P21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从学生角度讲,听讲是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二、简答题1、什么是讲授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与贯彻?(P211-216)(1)讲授方法的作用(2)讲授内容的解决a.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流运输合同违约责任及赔偿标准3篇
- 2025年水电装修与节能灯具更换合同3篇
- 2025年新能源充电桩用地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私人游艇转让合同包含船舶交易后的售后服务承诺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客运合同标准版4篇
- 2025年度铝矿石质量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电力工程合同履行监督补充协议3篇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窗帘定制与节能环保材料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南京家庭装修室内空气净化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码头土地开发与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白熊效应(修订版)
-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
- 立项报告盖章要求
- 2022年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 被执行人给法院执行局写申请范本
- 主变压器试验报告模板
- 安全防护通道施工方案
- 视觉元素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 柴油供货运输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