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第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青霉素类特点:杀菌作用强、毒性低新品种抗菌谱广、价廉青G大剂量CSF浓度高青G不耐酶过敏反应率高第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天然青霉素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得:
X、F、G、K
青霉素G(penicillinG)〔性状〕干燥粉末,水溶液中极不稳定。剂量用U表示。青霉素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第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体内过程〕不宜口服,im吸收快而完全。c.s.f中浓度低,炎症时可达有效浓度,几乎全部以原型经尿排泄。延长作用时间可制成混悬液制剂。〔抗菌作用〕窄谱
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体。〔临床应用〕敏感菌感染的首选:
1.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蜂窝织炎、丹毒、扁桃体炎、心内膜炎……;第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肺炎、脓胸、支气管肺炎……;
3.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4.脑膜炎;
5.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6.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需同时应用相应的抗毒素以中和外毒素。第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皮肤过敏、血清病样反应较多见;
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表现有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和中枢抑制。
2.局部刺激症状:红肿、疼痛、硬结;
3.大剂量iv可引起精神错乱、抽搐;高血钾症或高钠血症。
4.赫氏反应第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2.耐酶青霉素-苯唑青霉素、萘夫西林、双氯西林等,可注射和口服。
3.广谱青霉素-耐酸、可口服,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氨苄西林,阿莫西林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
不耐酸,注射。哌拉西林
第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应用青霉素类的注意事项无论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前必须详细询问青霉素类、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试。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第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特点:对G+(除肠球菌、MRSA外)有良好抗菌作用;对G-作用较差,少数大肠、肺炎克雷伯菌等有活性。
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血半衰期大多较短,不易进CSF。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药物: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临床应用:第一代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第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代头孢菌素特点:对G+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似,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活性。对酶较稳定。头孢呋辛等在CSF中达一定浓度。肾毒性轻。药物: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头孢尼西。临床应用:可用于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第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代头孢菌素特征: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二代弱,对G-菌包括肠杆菌科中的耐药菌具强大抗菌作用,部分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良好。对β-内酰胺酶稳定。脑脊液中达一定浓度。基本无肾毒性。药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临床应用:用于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尿路的严重感染,有效控制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第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代头孢菌素特点:化学结构在头孢烯C3位都有一个四价氮原子。与三代头孢相比抗菌谱更广,对枸橼酸、阴沟、摩根、普鲁威登、沙雷作用强,多数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活性,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MSSA作用强。对多种ß-内酰胺酶稳定,尤其是染色体介导BushⅠ组酶的抗菌作用强。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强。药物: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适应证:用于对第三代耐药的细菌感染。第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各代头孢菌素特点
G+G-绿脓肾毒性酶稳定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第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应用头孢菌素类的注意事项
有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
第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其他ß-内酰胺类抗生素拉氧头孢类头霉烯类:对厌氧菌作用强。头孢西丁。
氧头孢烯类:具有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对产
ß-内酰胺酶的G-菌作用强。拉氧头孢、氟氧头孢。可引起出血和戒酒硫样反应。
单环类
抗菌谱窄,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具强大作用无肾毒性,可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氨曲南、卡芦莫南第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Clavulanic)舒巴坦(Sulbactam)他唑巴坦(Tazobactam)特点:
对ß-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增强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2-8倍扩大对金葡菌及厌氧菌的抗菌谱诱导AmpC酶能力: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ESBLs抑制能力:三唑巴坦>克拉维酸、舒巴坦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适应证
本类药物适用于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重症感染者或不能口服者应用本药的注射剂,轻症感染或经静脉给药后病情好转的患者可予口服给药。第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特点: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与PBP1、PBP2结合使细菌细胞溶解;対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稳定。药物:目前在国内应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美平、倍能)、帕尼培南、多利培南。适应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抗菌作用差。
第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碳青霉烯类注意事项
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制成分过敏的患者。本类药物不宜用于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第二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四、氨基糖苷类特点:
抗菌谱广,主要作用于G-菌,对葡萄球菌有一定作用;对溶链、肺球作用不强;对厌氧菌无作用。胃肠道吸收差,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耳毒性和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药物:1、由链霉菌属发酵滤液提取:卡那、链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新霉素。2、由小单胞菌属发酵滤液提取:庆大。3、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大观霉素、异帕米星。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氨基糖苷类注意事项
对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禁用。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均具肾、耳毒性(耳蜗、前庭)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严密观察听力,注意观察神经肌肉阻滞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先兆时,须及时停药。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本类药物不可眼内或结膜下给药,因可引起黄斑坏死。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
喹诺酮类特点:
抗菌谱广,新品种对G-菌具强大抗菌作用,包括对铜绿假单孢菌、金葡菌亦具良好作用,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有作用。口服吸收好,部分可静脉给药。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不良反应轻,恶心、呕吐、肝酶升高、偶有头晕、抽搐。第一代:萘啶酸第二代: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第三代:左氧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作用机制:
1、通过外膜孔蛋白和磷脂渗透进入细胞;2、作用DNA旋转酶,干扰细胞DNA复制、修复和重组。适应症:G-菌所致尿感、肠道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呼吸道、骨、关节、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比较药物绿脓血浓度半减期(h)排泄肾功能↓
环丙沙星++++3-4肝、肾轻度不减氧氟沙星++++5-7肾减量左氧氟沙星++++5-7肾减量莫西沙星++++12粪不减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喹诺酮类注意事项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大环内酯类特点:
主要作用于需氧G+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厌氧菌。细菌对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血浓度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药物: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作用机制: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位上,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新大环内酯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靶位的结构改变
3.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新大环内酯类特点药物: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抗菌谱广,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良好作用,对非结核分支杆菌有作用。药代特点:吸收良好,组织浓度高,半减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胃肠道反应明显低。服药方便,每日一次。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大环内酯类注意事项
禁用于对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止与特非那丁合用,以免引起心脏不良反应。肝病患者和妊娠期患者不宜应用红霉素酯化物。妊娠期患者有明确指征用克拉霉素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采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七、氯霉素
特点:
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造血系统有肯定的抑制作用。适应症:流感嗜血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所致伤寒、肠道感染、腹腔、盆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林可霉素类特点:
抗菌谱窄,对金葡菌等G+C菌具抗菌作用;对厌氧菌亦具良好作用。在胆汁、骨与骨髓中浓度较高。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完全。副作用较轻微,偶可引起伪膜性肠炎。药物: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八、多肽类抗生素
抗菌谱窄、抗菌作用强属杀菌剂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主要适用于对其敏感的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重症感染
药物: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类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万古霉素特点:
主要作用于各种G+菌:耐药金葡菌、肠球菌。体内分布广,可透过血脑屏障,CSF中达有效浓度。有明显耳毒性和一定肾毒性。药物: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适应症:金葡菌(包括MRSA)及肠球菌所致败血症、心内膜炎及口服治疗难辨梭菌所致伪膜性肠炎。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万古霉素注意事项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不宜用于:(1)预防用药;(2)MRSA带菌者;(3)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4)局部用药。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九、磺胺类药1、全身感染用药肠道易吸收,短效类:不良反应较多,不用中效类:磺胺嘧啶(SD)长效类:不单独应用2、肠道感染用药
柳氮磺吡啶(SASP)3、外用磺胺药
磺胺米隆(SML,甲磺灭脓)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硝基呋喃类
有呋喃妥因和呋喃唑酮,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主要是阻断细菌的代谢。但由于本类药物口服吸收后在体内很快被代谢灭活,不适于治疗全身感染而用于肠道、尿路感染和外用药。
十、合成的抗菌药物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硝基米唑类
对革兰阳性、阴性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需氧菌无效。主要是阻断细菌DNA合成,阻止DNA的转录、复制,导致细菌的死亡。临床上有甲硝唑(灭滴灵)和替硝唑。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对G+菌,是细菌蛋白合成的抑制剂。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AST)的目的和意义
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指导临床选择用药进行耐药菌监测评价新药的效果第四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抗生素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药物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给药方案微生物学抗菌机制抗菌谱感染部位浓度对细菌MIC对细菌MIC药效学时间/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抑菌剂组织渗透抗菌时效结果临床效果细菌清除患者依从性耐受性耐药产生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注意:
1、只有怀疑分离菌为感染病原菌时才做药敏试验。2、一定要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规定的药敏试验方法或厂家提供的说明来操作和解释报告结果。3、只选择合适于靶细菌及感染靶位的抗菌药进行测试和向临床报告。4、要频繁的进行质控工作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5、要加快向临床或感染部门报告无菌部位、全身感染发现的病原菌、耐药类型和药敏信息以及致病性强或有意义的不常见的菌株。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毒株;诺卡菌、分枝杆菌、放线菌、侵袭性真菌等。同时还要报告院内多重耐药株的爆发流行。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药敏试验抗菌药物的选择
药敏试验选择依据:CLSI标准,分A、B、C、U、O、Inv组。
A组常规首选药物,全部报告B组医院感染重要药物,选择性报告C组用于A、B组耐药或过敏的患者U组用于尿道分离细菌O组一般不允许常规试验并选择的药物Inv组对该菌群作研究用且尚未经FDA批准的药物。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肠杆菌科青霉素类
A:氨苄西林B:哌拉西林0:羧苄、美洛、替卡西林,Mecillinam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B:氨苄/舒或阿莫/克、哌拉/他、替卡/克头孢类(注射用)
A:头孢噻吩,唑林B:头孢孟呋辛、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噻肟或唑肟或曲松C:头孢他啶O:拉氧头孢、头孢孟多、头孢替坦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口服用)B:头孢呋辛酯
U:氯碳头孢O:头孢克洛,地尼,克肟,泊肟,丙烯Inv:头孢他美,布烯碳青霉烯类
B:厄他培南,亚胺或美洛培南单环内酰胺类C:氨曲南氨基糖甙类A:庆大霉素
B:阿米卡星C:卡那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O:链霉素四环素类C:四环素
O: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吉米沙星U:加替沙星,罗美或诺氟或氧氟沙星O:依诺沙星,格帕沙星Inv:氟罗沙星喹诺酮类U:西诺沙星
O:萘啶酸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B:甲氧苄啶/磺胺甲唑U:磺胺药,甲氧苄啶PHENICOLSC:氯霉素硝基呋喃类U:呋喃妥因磷霉素类U:磷霉素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纸片琼脂扩散法
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目前各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广泛采用的标准纸片扩散法是由Kirby和Bauer所建立的纸片琼脂法,即Kirby-Bauer法(K-B法纸片琼脂扩散法)。(一)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关系。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MIC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关系
Log2.MICD1d2抑菌圈直径(mm)v耐药中介敏感RIS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培养基和抗菌药物纸片
1.抗菌药物纸片专用药敏纸片:直径-6.35mm吸水量-20微升2.培养基水解酪蛋白(M-H)琼脂,琼脂厚度4mm链球菌属、肠球菌属、脑膜炎奈瑟菌:加5%脱纤维羊血嗜血杆菌属:Ⅴ、Ⅹ因子第五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菌液比浊管-0.5麦氏比浊管的制备:1%氯化钡:0.5ml1%硫酸溶液:99.5ml625nm处吸光度值为0.08~0.10,相当于1.5×108cfu/ml用前混匀有效期:6个月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实验方法1.校正菌液浓度无菌挑取孵育16~24h的血平板上4~5个菌落,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用0.5麦氏比浊管校正菌浓度。纸片扩散法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纸片扩散法2.接种细菌-涂布法用无菌棉签浸入细菌悬液中,将拭子在试管上壁轻轻挤压以挤去过多的菌液。棉签在三个方向均匀抹琼脂表面(每次转60℃)使菌液均匀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纸片扩散法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贴药敏纸片室温干燥3~5min各抗菌纸片中心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纸片扩散法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用精确度为10mm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参照标准解释结果.根椐常规剂量给药后测定药物能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将抗菌药物敏感性标准分为以下三级:
敏感(susceptible,s):表示测试菌能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所抑制或杀灭。
中介度(intermediate,I):不是敏感性的度量,这一范围作为“缓冲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导致的结果偏差,因而其临床意义是不确定的,故不应作临床报告.对于K-B法测得的结果在中介度的药物,如没有其他替代品,使用前应作定量(稀释法)药敏试验(MIC)以确证其敏感性。
耐药(resistant,R):表示测试菌不能被在体内感染部位可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四)结果解释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纸片法药敏试验纸片含药量和结果解释
抗菌药物纸片含药量抑菌圈直径(mm)耐药中介敏感阿米卡星30ug≤1415~16≥17庆大霉素10ug≤1213~14≥15青霉素10单位≤28-≥29苯唑西林1ug≤1011~12≥13氨苄西林10ug≤1314~16≥17哌拉西林100ug≤17-≥18头孢唑林30ug≤1415~17≥18头孢呋辛30ug≤1415~17≥18头孢他啶30ug≤1415~17≥18氨曲南30ug≤1516~21≥22亚胺培南10ug≤1314~15≥16环丙沙星5ug≤1516~20≥21万古霉素30ug--≥15克林霉素2ug≤1415~20≥21复方新诺明1.25/23.75ug≤1011~15≥16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五)影响因素1.培养基质量,如PH,深度,硬度,表面湿度等。商品化或自制MH平板须标准质控菌株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2.药敏纸片的质量,含药量和保存方式。3.接种菌量正确与否,取决于麦氏比浊标准的配制,正确使用和保存。4.实验操作的质量。5.孵育条件,温度和时间。6.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7.质控标准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是否合格,有无变异
。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采用标准菌株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等与测试菌在同一条件下做药敏试验。标准菌株的抑菌圈应落在预期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则不应发出报告,及时检查原因,予以纠正。每日标准菌株的测定结果应以抑菌圈直径为纵坐标,天数为横坐标绘制室内质控图,要求每天抑菌圈变化数不得超过2mm。标准菌株应每周在MH琼脂上传代一次,4℃保存
。(六)质量控制第六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稀释法稀释法是把培养基内抗菌药物的含量按几何级数稀释并接种适量的细菌,经孵育后,观察能引起抑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浓度(即MIC),从而确定被检菌对某抗菌药物的最低敏感度。稀释法所获结果比较准确,常被用作校正其它方法的标准。但因操作繁杂,作为常规应用尚有一定的困难。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分类:
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肉汤稀释法有宏量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原理:以M-H液体培养基将抗菌药物做不同浓度稀释,然后接种待测菌,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杀菌浓度(MBC)。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MIC: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单位:μg/ml
或U/mlMBC:抗菌药物能够杀灭99.9%接种菌所需要的最低浓度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
培养基离子校正M-H肉汤(CAMHB):Ca2+、Mg2+2.
药物稀释(1)配制抗菌药物原液:1000μg/ml重量(mg)=溶剂(ml)×浓度(μg/ml)/药物效价(μg/mg)体积(ml)=重量(mg)×药物效价(μg/mg)/
浓度(μg/ml)稀释法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菌液菌液的准备:0.5麦氏比浊标准(同纸片法)最终菌液浓度:5×105CFU/ml稀释法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实验方法1)抗菌药物稀释:取试管10支,另取3支标记上“肉汤对照”、“测试菌生长对照”、“质控菌生长对照”。除第1管外每管加肉汤2ml,1、2号管加待测最高浓度药液(128μg/mg
)2ml,依次对倍稀释至10管。2)测试菌的准备:0.5麦氏比浊标准,10倍稀释3)接种细菌:取0.1ml待测菌依次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加到10支管中。4)孵育:35℃孵育16~18h稀释法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结果判断:
肉眼观察,含最小药物量仍呈明显不混浊的一管所含的抗菌药物浓度即为MIC。优点:稀释法所获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常被用作校正其它方法的标准,用于研究。缺点:劳动强度大,操作繁杂,作为常规应用尚有一定的困难。
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琼脂稀释法
原理
将待测菌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的琼脂平板上。经培养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第七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优点比液体稀释法重复性好每个平板同时可测定多株细菌可观察被检菌集落生长良好与否可发现污染菌落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培养基:M-H琼脂2.含药琼脂的制备配制抗菌药物原液稀释抗菌药物加到融化MH琼脂中贮存日期:5天接种菌液的准备0.5麦氏标准,10倍稀释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
细菌接种(1)画格编号(2)点种待测菌:1~3μl/格直径5-8mm
(104CFU/点)(3)培养18~24h观察结果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结果判读先读质控平板的MIC,再读待检菌平板的MIC;在前后二个不同梯度浓度的抗生素M-H琼脂平板上,细菌生长数量由80%~90%突然减少为结果终点,即MIC值。结果报告:MIC(μg/ml)或敏感(S)、中介(I)、耐药(R)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优点:①金标准,精确可靠。比液体稀释法重复性好。②每个平板可同时测定多株细菌。③可观察被检菌菌落生长是否良好。④可发现污染细菌。⑤可引入机械化手段,提高效率。
缺点:
测多个药时劳动强度大制备平皿费时费力。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E-test法
E试验(Epsilometertest)是一种对于微生物药敏试验直接定量的技术,它结合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特点,克服了上述二种方法缺点,能直接定量出药物对测试菌的MIC,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同扩散法,简便易行。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Etest法
细菌生长区Etest塑料条椭圆形细菌生长抑制区2561288016判读抑菌浓度(MICug/ml)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优点;连续浓度梯度,与琼脂稀释法相关性好。影响因素少,稳定性高。操作简单,省时。缺点:昂贵。用途:快生长菌,苛养菌,厌氧菌,酵母菌, 分枝杆菌。第八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1.目的:用于病原菌尚未确定的急、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预防或推迟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对于某些耐药菌可取得协同抗菌效果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结果与类型无关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拮抗作用:两药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药活性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之和。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联合抑制试验棋盘稀释法—定量试验(1)原理
将甲乙两药的各种稀释度加以组合,组成联合药敏管。同时两种药物每一稀释度都有一只加单一药物的单独药敏管。根据单一药物对被检菌的MIC和联合药敏管中的抑菌情况,可精确测定两药在适当浓度比例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结果判读FIC: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甲药联合时MIC乙药联合时MICFIC=+
甲药单独时MIC乙药单独时MICFIC<0.5协同作用
0.5~1.0相加作用
1~2无关作用
>2拮抗作用
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1.结核杆菌的药敏试验2.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3.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其他药敏试验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当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时应该记住以下四点1.测定那些可能导致感染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2.应用标准化的药敏试验方法3.测定并报告对人体和感染部位合适的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的结果4.质量控制以确保药敏试验的正确性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三节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
细菌耐药性(Bacterialresistance)
指病原体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什么原因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趋势第九十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2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3抗生素渗透障碍4药物主动外排系统一、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一)水解酶-β-内酰胺酶是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水解底物的多种同类型的降解酶。包括广谱内酰胺酶、超广谱酶β-内酰胺(ESBLs)、金属酶、AmpC酶等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特异性打开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ESBLs阳性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钝化酶产生1.氨基糖苷类钝化酶2.氯霉素乙酰转移酶3.红霉素和其他灭活酶(三)修饰酶1.乙酰转移酶AAC2.核苷转移酶ANT3.磷酸转移酶APH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ProducinganEnzymetoDestroyorInactivatetheAntibiotic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例:链霉素作用靶位菌体核糖体30S亚基的结构改变。
2、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抗生素渗透障碍微孔蛋白例:oprD2基因发生缺失突变时,微孔缺失,对亚胺培南耐药。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外排系统由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外排系统由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第一百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特殊耐药菌检测
(一)-内酰胺酶检测原理:β-内酰胺酶是一类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灭活酶;该酶位于G+球菌菌体外,G-杆菌周浆间隙。检测方法: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头孢硝塞吩纸片法
头孢硝塞吩的内酰胺环被β-内酰胺酶打开,基质由黄色变为红色。G+菌直接取培养物G-菌取细菌裂解液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超广谱-内酰胺酶检测
筛选试验:头孢泊肟≦17mm、头孢他啶(10ug/片)抑菌圈≦22mm或头孢曲松≦25mm、氨曲南、头孢噻肟(30ug/片)≦27mm确认试验:头孢他啶(30ug/片)、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ug/10ug)和头孢噻肟(30ug/片)、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ug/10ug)两组,加克拉维酸比不加的抑菌圈增大≧5mm为阳性。
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三)AmpC酶检测
AmpC酶初筛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AmpC酶的表型筛选,凡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18mm,即认为是可能产AmpC酶菌株。AmpC酶确证试验
将0.05麦氏单位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均匀涂布于MH琼脂平板,待表面干燥后,在平板中央贴一头孢西丁纸片,用环挑取2~3个过夜培养的待检菌落,并稍用力沿纸片边缘划向平板边缘,置35℃孵箱培养18h,观察待检菌周围头孢西丁抑菌圈的变化,如果抑菌圈变化≥2mm,则提示产AmpC酶阳性。质控菌株:阴沟肠杆菌O29M作为产AmpC酶的阳性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阴性对照菌。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一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碳青霉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租赁合同模板解析
- 2025年异环磷酰胺项目发展计划
- 设计权转让协议二零二五年
- 低价整屋改造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酒店婚宴协议合同
- 免责招商合同样本
- 产品代加工合同合同样本
- 个人对公材料合同样本
- 公司扣押员工合同样本
- 桥梁加固施工方案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安全和隐私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电动车骑行免责协议书范本
- 质量检测工程合同范本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群设计
-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04 人文地理(选择题专项80题)(原卷版)
- 金华2024年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招聘7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2023年10月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JJG 393-2018便携式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