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呼吸作用对植物体本身的重要意义是()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与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D.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下列成果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是()A.试管婴儿 B.抗虫棉 C.太空椒
D.袁隆平的超级水稻3、关于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B.家兔有发达的盲肠,有助于消化植物纤维C.家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适于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形成贝壳,起保护作用4、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水稻种子的萌发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A.水保持在②处,O℃B.水保持在①处,25℃C.水保持在①处,O℃D.水保持在②处,25℃5、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初步被消化:A.口腔、胃、小肠B.胃、小肠、大肠C.胃、口腔、小肠D.小肠、口腔、胃6、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B.产生了有利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D.产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7、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这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A.家蚕的繁殖 B.莲藕用地下茎繁殖 C.蛙的生殖 D.鸟类的繁殖8、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生理活动都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①呼气②出汗③排便④排尿.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为黑色,白天很可能是在()A.干燥的地方休息B.潮湿的地方休息C.黑暗的地方休息D.明亮的地方休息10、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的是()A.青蛙B.蜜蜂C.蝗虫D.螳螂11、下列动物中,与猫不属于同一目的是A.狼B.虎C.黑猩猩D.豹12、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13、当动脉瓣处于开放,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是()A.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B.心房、心室同时收缩C.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14、下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弹射种子是依靠自身力量来传播种子C.①是种子,②是果皮 D.形成该果实的花的子房中最少有5个胚珠15、下列各组,均为免疫器官的是()A.淋巴结和胸腺B.脾脏和溶菌酶C.淋巴细胞和脊髓D.脾和白细胞16、生物体内残留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生物体甲乙丙丁有毒物质浓度0.068781.23A.甲 B.乙 C.丙 D.丁17、若患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A.患急性支气管炎B.患急性肠胃炎C.患心肌炎D.因体内废物不能排除,患尿毒症18、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染色体的数目是()A.30对、30对 B.30对、30条 C.30条、30条 D.30条、30对19、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细胞都有细胞核B.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20、图为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A.A B.B C.C D.D21、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鲫鱼、麻辣鸡丝、黑椒杏鲍菇。你认为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更合理()A.凉拌豆角 B.牛奶咖啡 C.肉末鸡蛋 D.小米稀饭22、“寨卡”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B.伊蚊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C.伊蚊可能是传播途径D.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3、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进入体内的茶多酚,部分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茶多酚主要由小肠绒毛吸收入血 B.茶多酚随血液回心,最先到达右心房C.肺部血管的血液中不含茶多酚 D.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可检测到茶多酚24、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A.制造工具 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25、下列物质中,不构成人体细胞、不供能、需要量小,但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的物质是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26、如图所示的是某科学小组制作的生态瓶:将几株健壮的水草、1条健康的小鱼、2颗螺蛳和少量泥沙放入盛有池水的大玻璃瓶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记录水草的生活状况、颜色变化、鱼及螺的活动情况。瓶子已密封,除阳光、热能外,任何物质都无法进入瓶内,那么,瓶内动植物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是怎样获得的?______。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时间更长些,除了保持光照、温度适宜外,你还有的办法是:_____。27、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图),并做以下实验: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释放_____.光合作用的公式:_____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不久将死亡,原因是_____;若取出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小白鼠死亡时间将会_____,由此可见在黑暗环境中绿色植吸收了环境中的_____.28、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便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性和流行性的特点。(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免疫。(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5)近些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大大增加。图中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填序号)。29、根据下列资料分析答题:2018年进入襄阳四中学习的王子豪,有着超越同龄孩子的坚强。当年在父亲大面积烧伤、生命垂危时,他两度割皮救父。当选2017中华慈孝人物。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将外来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的外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_________A.淋巴细胞B.疫苗C.抗体D.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_________,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建立起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30、阅读,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正在遭受着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以生态保护为理念,多管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红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年增加了。红树林有“绿肺”之称,是因为红树能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_____。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鸟类这种迁徙行为属于______行为。迁徙的鸟类获取氧气能力非常强,这与鸟身体里有发达气囊与_____相通,起到辅助呼吸作用有关。在资料一中提及的动物种类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从目前红树林的状况看,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______________。海南省除了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_______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31、阅读下列资料,请分析回答问题:资料一:水葫芦是一种我国作为青饲料从南美引入植物。观察到水葫芦的叶是平行脉,叶柄呈葫芦状,根为须根系,在两棵水葫芦之间,有一根直而硬的根状茎相连,在茎上长有5-6个芽,每个芽将发育为一个新植株。水葫芦夏季开花,穗状花序,花冠蓝紫色。资料二: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不同水质水葫芦生长情况:水槽内容物第14天整体生长情况及水质测定12000ml河水(PH值在4.7-5.6)1、2号水葫芦生长良好,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22000ml自来水+60mg尿素32000ml自来水+30mg尿素正常生长,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42000ml自来水4号生长缓慢,然后枯萎,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资料三:水葫芦还能将酚、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它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优质青饲料,还可当绿肥,生产沼气,作为造纸原料等。资料四:云南科学家曾尝试将水葫芦的干物质做成饭盒、茶杯等一次性用品。从资料一可知水葫芦属于(______)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绿色开花植物从资料一还知道了水葫芦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帮助这个生物小组分析水葫芦泛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云南科学家的尝试是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根据对水葫芦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活史的了解提供治理水葫芦泛滥的良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呼吸作用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详解】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意义。2、B【解析】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转基因,B正确;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点睛: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3、C【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详解】A、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A正确;
B、家兔的盲肠发达,适于植物性生活,有助于消化植物纤维,B正确;
C、家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C错误;
D、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形成贝壳,起保护作用,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4、D【解析】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置可知,实验①与②存在的变量--充足的空气,除此之外,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据此解答。【详解】水保持在②处,O℃,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水保持在①处,25℃,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B不符合题意;
水保持在①处,0℃,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C不符合题意;
水保持在②处,25℃,具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D符合题意。【点睛】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5、A【解析】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6、A【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有利变异)生存与不适者(不利变异)被淘汰的结果。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所以生物进化的内部因素是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7、B【解析】
有性生殖指的是生物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生物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详解】家蚕的繁殖、蛙的生殖、鸟类的繁殖,都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有性生殖。莲藕用地下茎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无性生殖。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8、A【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详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而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9、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详解】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其体色黑暗,动物的体色在缺乏光的环境中多为灰色或白色,这种动物为了在白天不被天敌捕食,所以依照自己的体色,会躲到暗处,形成保护色,这样生存的几率才会更大,所以白天很可能是在黑暗的地方休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0、B【解析】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详解】A、“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即不是完全变态发育,也不是不完全变态发育;B、“蜜蜂”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D、“蝗虫”、“螳螂”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所以,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的是“蜜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1、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猫属于食肉目,猫科;狼、狐、豹都属于食肉目;黑猩猩属于灵长目,人科,因此与猫不属于同一目的是黑猩猩。考点:动物的分类。12、D【解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详解】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故A正确;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故B正确;C、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故C正确;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特征。理解掌握生物的七大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D【解析】
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详解】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当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发状态,说明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此时心房是舒张的。D正确。【点睛】此题考查了心脏内瓣膜的作用,了解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方向是解题的重点。14、A【解析】
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详解】A.图中的②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A错误。B.豌豆的果皮各层细胞的含水量不同,成熟干燥后,收缩的程度也不同,因此种子是依靠自身力量来传播种子,故B正确。C.图中的①是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②是果皮,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故C正确。D.图中的①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形成该果实的花的子房中最少有5个胚珠,故D正确。故选A。【点睛】明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即能正确答题。15、A【解析】
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详解】人体的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故选A。【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人体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16、D【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从少到多依次是甲0.06、丁1.23、乙8、丙78,食物链是甲→丁→乙→丙,丁是初级消费者。点睛: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17、D【解析】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二、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三、维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肾衰竭病人不能形成尿,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危及生命。【详解】双肾功能衰竭,人体不能排尿,就不能使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平衡,也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健康会受到危害。【点睛】排尿的意义应从尿的形成和尿素对人体的危害来分析。18、D【解析】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详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30条、30对。故选:D。【点睛】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19、A【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A错误;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噬病菌。因此,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正确;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C正确;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正确。20、C【解析】
图中的A是胃,B是大肠,C是小肠,D是肛门。【详解】A.蛋白质的最初消化是在A胃,胃液中有蛋白酶,把蛋白质消化为多肽,A不符合题意。B.B是大肠,没有消化功能,能吸收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C.在小肠中有胆汁、肠液和胰液,是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C符合题意。D.D是肛门,排出食物残渣,D不符合题意。【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能够识图并能理解食物的消化情况。注意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只能将脂肪变成脂肪微粒。21、A【解析】
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详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该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成分是糖类,红烧鲫鱼、麻辣鸡丝、黑椒杏鲍菇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根据人体平衡膳食的要求,还需要提供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豆角主要提供维生素等。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22、C【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
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据此解答。【详解】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A错误;
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B错误;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的概念。23、C【解析】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详解】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分析可知,茶多酚经过消化道的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内,进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内(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说明肺部血管的血液内有茶多酚。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尿的形成过程。24、B【解析】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详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所以说,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直立行走。25、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可见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6、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分解者分解部分有机物提供无机盐和植物所需二氧化碳也可以由其中消费者提供增加生产者的数量,为生态瓶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解析】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详解】(1)瓶子已密封,除阳光、热能外,任何物质都无法进入瓶内,那么,瓶内动植物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分解者分解部分有机物提供无机盐和植物所需二氧化碳也可以由其中消费者提供。(2)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时间更长些,除了保持光照、温度适宜外,你还有的办法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为生态瓶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难度不大。27、氧气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在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和小白鼠一样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延长氧气.【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详解】(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因缺氧而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在黑暗处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而小白鼠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植物和小白鼠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使小白鼠因缺氧而死;如果将植物取出,只剩下小白鼠,容器内的氧被消耗的慢,所以存活的时间要长些。由此可见在黑暗环境中绿色植吸收了环境中的氧气。【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28、传染特异性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ACD【解析】
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详解】(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2)接种疫苗后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因此,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特异性免疫。(3)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病原体。(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AC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有类型,传染病的特点。29、D抗体三特异性【解析】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1)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的外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体,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故选D。(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特异性免疫。【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抗原的概念和特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0、氧气先天性肺血蚶、蚝、对虾、青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霸王岭海南黑冠长臂猿【解析】
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的意义、动物的行为特点、动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识记本省的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对象等知识点,可依据以下内容进行解答:(1)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2)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3)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详解】(1)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灼口综合征病因介绍
- 涎石病病因介绍
- 沃纳综合征病因介绍
- 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
-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高考模拟最后十套:数学试题(七)考前提分仿真卷
- 山西某中学水电安装施工方案
- 开题报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融合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 《货物运输实务》课件 1.2运输商务谈判
- 2024二手货车交易免除过户手续合同版B版
- 2024年专项资产委托担保服务协议范本版
- (完整版)企业破产流程图(四张)
- JJF 1617-2017电子式互感器校准规范(高清版)
-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自查表
- 第六讲-爱情诗词与元好问《摸鱼儿》
- 学习贯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稿
-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题库
- 模拟真实天平(flash模拟型课件)
- 初三化学上册实验通知单
- 芭蕾舞介绍-PPT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