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_第1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_第2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_第3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_第4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复式交分道岔铺设主要是根据地理环境、位置减少占地,降低站场造价,可以减少咽喉区长度和站场长度,减少运营费用,相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道岔组数,设备维修量也相对减少。但是在结构上复式交分道岔较复杂,由菱形交叉的2组锐角辙岔、2组可动心轨钝角辙岔,8根尖轨、4根可动心轨、4根导曲线和4根护轨组成,而且在检查及维修中较困难。在日常作业中,不少班组作业负责人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掌握不多,尤其年轻工班长层人员对交分道岔掌握的更少,甚至对交分道岔的前后锐角部位都分不清楚,导致作业时对各级检查发现的超限处所不能准确定位,对作业组织及劳动效率造成极大的浪费。由于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存在问题

2、,本人就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共同交流检查方法,以确保证今后对复式交分道岔的及维修提供便利条件。全面检查复式交分道岔几何尺寸状态,发现病害状况,即时处理,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首要前提。交分道岔保持状态良好首先是几何尺寸符合要求,需做好如下检查: 首先检查几何尺寸中的轨距、水平(包括三角坑)是保证车辆顺利通过的关键尺寸,需用道尺按从头至尾的顺序检查;道尺的检查位置修规的附表上只有检查名称,没有具体位置,致使实际操作时,难以把握标准。经过核查资料只有道尺放置位置准确,所测轨距、水平数据才有标准,才能正确反映轨道的实际质量状态;其次复式交分道岔导曲线半径小、长度短,保持其

3、位置的正确、方向的圆顺,也决定着列车能否平顺通过。导曲线的位置、圆顺度是按支距的偏差检查;最后检查各主要组成部位的伤损及零配件情况。一、交分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交分道岔岔跟端面向车站、分左右(简单来说左手方向为甲股,右手方向为乙股)、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交分道岔检查的前、后锐角辙叉方向确定,与甲乙股方向相同,始端为前锐辙叉,末端为后锐角辙叉。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和

4、位置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序号检查地点测点实际轨距尺寸水    平备    注9号12号测点9121甲股前锐角辙叉跟S114351435H10 2甲股前锐角辙叉中S21435 91-481435 91-48××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3甲股前尖轨距顺坡终点S314351435H20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5、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4甲股前尖轨尖S414491445H30 5甲股前尖轨中S5直1435直1435××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曲1450曲14456甲股前尖轨跟(直股)S614351435H4-6该处有构造水平-67甲股前尖轨跟(侧股)S714501445H5+6该处有构造水平+68甲股前可动心轨跟(直股)S814351435H6-5-3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9甲股前可动心轨中(直股)S914351435××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10短轴S10144

6、51442H70该处以甲股检查走向的右侧为水平基准股11甲股导曲线中S1114501445H8+6在甲股中部的导曲线上量取,该处有构造水平+612甲股后可动心轨中(直股)S1214351435××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13甲股后可动心轨跟(直股)S1314351435H9-5-3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14甲股后尖轨跟(直股)S1414351435H10-6该处有构造水平-615甲股后尖轨跟(侧股)S1514501445H11+6该处有构造水平+616甲股后尖轨中S16直1435直1435××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线尖轨切点处

7、量取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曲1450曲144517甲股后尖轨尖S1714491445H120 18甲股后尖轨尖轨距顺坡终点S1814351435H130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19甲股后锐角辙叉中S19143591-48143591-48××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20甲股后锐角辙叉跟S2014351435H140 21乙股后锐角辙叉跟S3914351435H270 22乙股后锐角辙叉中S3814351435××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91

8、-4891-4823乙股后尖轨尖距顺坡终点S3714351435H260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24乙股后尖轨尖S3614491445H250 25乙股后尖轨中S35直1435直1435××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曲1450曲144526乙股后尖轨跟(直股)S3314351435H23-6该处有构造水平-627乙股后尖轨跟(侧股)S3414501445H24+6该处有构造水平+628乙股后可动轨跟(直股)S3214351435H22-5-3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

9、、12#为-329乙股后可动心轨跟(直股)S3114351435××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30乙股导曲线中S3014501445H21+6在乙股中部的导曲线上量取,该处有构造水平+631乙股前可动心轨中(直股)S2914351435××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32乙股前可动心轨跟(直股)S2814351435H20-5-3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33乙股前尖轨跟(直股)S2614351435H18-6该处有构造水平-634乙股前尖轨跟(侧股)S2714501445H19+6该处有构造水平+635乙股前尖轨中S25直1

10、435直1435××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曲1450曲144536乙股前尖轨尖S2414491445H170 37乙股前尖轨尖轨距顺坡终点S2314351435H160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38乙股前锐角辙叉中S22143591-48143591-48××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39乙股前锐角辙叉跟S2114351435H150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检查项目12号9号检查位置甲

11、     股始  端开口端尺寸376.5369.8曲尖轨尖端两基轨作用边距离E1尖轨动程152152离尖轨尖端380mm处直尖轨支距153152直尖轨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距离E2曲尖轨支距144139曲尖轨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距离E3(跟端)心轨动程9090离心轨尖端450mm处终  端心轨动程9090 曲尖轨支距144139 直尖轨支距153152 尖轨动程152152 开口端尺寸376.5369.8 乙  股始 端尖轨动程

12、152152 直尖轨支距153152 曲尖轨支距144139  终 端曲尖轨支距144139 直尖轨支距153152 尖轨动程152152 左    侧始端曲尖轨跟端开口尺寸704676曲尖轨跟端两尖轨作用边距离导曲线正矢始端216-12 P50(75)5341mm、P60(92)5291mm始端132349#   P50(75)  4388mm、P60(92)  4330mm中轴3743.533

13、7mm终端13234 终端216  上股外矢距332342上股钢轨作用边至钝角辙叉实际尖端距离下股外矢距335347下股钢轨作用边至钝角辙叉实际尖端距离右   侧下股外矢距335347 上股外矢距332342 导曲线正矢始端216- 始端13234 中轴3743.5 终端13234 终端216- 终端曲尖轨跟端开口尺寸704(352×2)674曲尖轨跟端两尖轨作用边距离      甲、乙两股导曲线

14、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P60AT12#所示。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检查日期     前锐角辙叉前双转辙器钝角辙叉后双转辙器后锐角辙叉叉后端叉心中查照间隔护背距离顺坡终

15、点尖轨尖尖轨中尖轨跟可动心短中轴导曲线中曲中外矢可动心尖轨跟尖轨中尖轨尖顺坡终点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叉心中叉后端直股曲股跟端中间由间跟端直股曲股 甲股轨距                         水平 ×××  ×   ×&#

16、160;  ×   ×  ××× 乙股轨距           ×             水平 ×××  ×   &#

17、215;×  ×   ×  ××× 其他及临时补修日期  甲股轨距                          水平 ××× 

18、; ×   ×   ×   ×  ××× 乙股轨距           ×              水平 ×××  ×   ××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