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及项梁度淮,信乃杖剑从之。梁败,又属项羽。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初,阳武人陈平事魏王咎于临济。人或谗之,平亡去。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仗剑亡渡河,归汉王于修武,汉王召入,赐食,遣罢就舍。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眛等。扬子《法言》:或问“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曰“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仗剑亡/B.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仗剑亡/C.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仗剑亡/D.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仗剑亡/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王策安所决耳”和“君臣相顾”(《伶官传序》)中的“顾”含义相同。B.拜,是指授予官职,任命。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常用“辟”“除”“授”等词表示授予官职。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要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不游乐等,以表示虔诚庄敬。D.参乘,即“骖乘”。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称“参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慧眼识英杰,认为韩信是个奇才。韩信猜测萧何等人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但自己未能得到刘邦的重用,就逃离了汉营。B.萧何认为,汉王刘邦无论是在汉中称王,还是想夺取天下,都得依靠韩信。刘邦最终也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任命韩信为大将。C.陈平最初在临济魏王咎手下做事,后来侍奉项羽,因立下战功,被任命为都尉。最后陈平到修武去投奔了刘邦,并得到重用。D.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拿出了四万斤黄金,让陈平自由使用,不加过问。陈平成功地实施反间计,让项羽疏远了钟离眛等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2)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5.扬雄认为刘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能做到“群策群力”,文中哪里能体现刘邦的“群策群力”?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随何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强,以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随何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随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者,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汉王入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悉九江之兵渡准,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乃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观其孰胜。夫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然而大王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楚人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汉坚守而不动,楚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曰楚兵不足恃也。使楚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臣非以九江之兵足以亡楚也,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奉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楚使者在九江,舍传舍,方急责布发兵。随何直入,坐楚使者上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布曰:“如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因起兵而攻楚。(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B.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C.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D.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宰,官职名,简称宰。相传殷朝设置,为百官之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为执掌国政的主要大臣。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思是“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常用于中国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C.义帝,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孙子,项梁拥立他为“楚怀王”,项羽尊其为义帝,后被项羽派人追杀而死。D.传舍,泛指供重要官员办理公事的处所,原为贵族供门下食客们食宿的地方。除传舍外,还有幸舍、代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何到九江劝说黥布叛楚归汉,起初并不顺利,黥布只派下属官员与随何周旋,另一面还在接待项羽的使者。B.随何先承认楚国比汉国强大,再指出黥布的私心,然后阐明汉国的优势,最后以分封土地的许诺引得黥布动心。C.随何并不要求九江王黥布与项羽直接对抗,只希望黥布归汉能牵制项羽滞留几个月,为汉王刘邦夺取天下创造机会。D.随何勇谋兼具,不仅成功劝说黥布叛楚归汉,而且直接前往楚国使者的驻地,果断将其斩杀,以断黥布的退路。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2)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高祖元年冬十月,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既定河北,率诸侯兵欲西入关。先是,诸侯吏卒繇使、屯戍过秦中者,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章邯以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怨,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已而项羽至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B.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C.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D.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官名,初置于战国时,为百官之首。汉初置相国,后复改丞相,与太尉、太仆合称三公。汉末改丞相为大司徒。B.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天子政令,向天子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C.繇使:服徭役的人。“繇”同“徭”。徭役,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如筑城、开河、建造皇宫及陵寝等。D.黥布:黥,古代五刑之一,在犯罪者前额刺字,并染上墨色颜料。黥布即英布,因早年犯法被处黥刑,故又名黥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识见卓越,谋深虑远。破关入秦后他不与诸将争分财物,而是独取秦国图籍,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形势。B.刘邦忍性制欲,爱民恤民。他虽贪恋秦宫室宝器及宫中美女,但能听从樊哙和张良建议,与百姓约法三章。C.项羽轻信寡谋,鲁莽残忍。他听到诸将传来的秦卒言论,虽与部将商议却草率决断,在新安城南坑杀降卒20万。D.张良头脑清醒,善于进谏。他认为刘邦不应“助桀为虐”,应当听取逆耳忠言,穿上白色衣服为天下除残贼。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2)秦吏卒多怨,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14.沛公破秦入关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获得民心?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答案1、B句意:过了不久,汉王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准备杀掉那些参与平定殷地的将领和官吏。陈平很害怕,便把他所得的黄金和官印封好,派人送还给项羽,随即持剑逃亡。“项王怒“,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排除AC;“金与印”作“封”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D。2.A“含义相同”错误。前者是“只是”的意思,后者是“看”的意思。句意:只是看您作哪种抉择了。/君臣相互看着。3.B“萧何认为,汉王刘邦无论是在汉中称王,还是想夺取天下,都得依靠韩信”错误。原文为“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萧何认为,刘邦如果只想在汉中长久称王,没有必要任用韩信;但如果想夺取天下,那就非重用韩信不可,其他没有人能共谋大业。4.(1)汉王说:“我也想要向东进军,怎么能沉闷地在这里长期居住呢!”项王为人心中多疑并相信谗言,这样一定会使他们内部相互残杀,汉王趁机率领军队攻打楚军,打败楚军是一定的了。5.①刘邦采纳萧何的建议,重用韩信。②刘邦用陈平的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君臣。参考译文: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善行,不能被推选担任官吏。等到项梁率起义军渡过淮河北上时,韩信于是带着剑追随他。项梁失败后,又追随项羽。汉王刘邦进入蜀地之后,韩信逃离楚军归属汉王。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不同寻常。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一直没有重用自己,于是就逃亡离开。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自己便去追赶他。有人对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萧何的离去如同失去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惊喜。萧何说:“汉王您如果只是想在汉中长久称王,没有必要任用韩信;但如果您想夺取天下,那就非重用韩信不可,其他没有人能和您共谋大业。只是看您作哪种抉择了。”汉王说:“我也想要向东进军,怎么能沉闷地在这里长期居住呢!”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授予他官职。萧何说:“大王平日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如同招呼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汉王您如果要任命他官职,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设置坛场,举行授职的仪式才行。”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很多将军都很欢喜,人人都以为自己能升上大将。等到授官时,没想到被授予大将的是韩信,全军都无比惊讶。起初,阳武人陈平在临济侍奉魏王魏咎。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后来侍奉项羽,项羽赐封给他卿的爵位。殷王司马卬反楚时,项羽就派陈平去攻打并降服了殷王。陈平领兵返回,项羽就授予他都尉之职。过了不久,汉王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准备杀掉那些参与平定殷地的将领和官吏。陈平很害怕,便把他所得的黄金和官印封好,派人送还给项羽,随即持剑逃亡。陈平渡过黄河,到修武去投奔汉王。汉王于是召见了陈平,赐给他酒饭,然后就派人送他到客舍歇息。陈平说:“我是因有要事才来求见您的,所要说的不能够延迟过今日。”于是汉王与他交谈,并喜欢他的言论,问道:“你在楚军中任的是什么官职?”陈平说:“任都尉。”这一天,刘邦就授予陈平都尉之职,并让他做自己的陪乘官。汉王对陈平说:“现在天下动荡不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王身边刚直的大臣只有范增、钟离眜、龙且、周殷这些人,不过几个人罢了。大王您如果能够拿出几万斤的黄金,施行反间计,就能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让项王怀疑他们的忠心。项王为人心中多疑并相信谗言,这样一定会使他们内部相互残杀,汉王趁机率领军队攻打楚军,打败楚军是一定的了。”汉王说:“好!”于是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他任意使用,不过问钱的去处。陈平用大量的金钱在楚军中施行反间计,扬言说钟离眜等将军担任项王的大将,功勋卓著,却得不到分封土地及称王的机会,所以他们想和汉王联合起来,将项羽消灭并且瓜分他的土地而称王。项羽果然心存猜忌不再信任钟离眜等人。扬雄《法言》写道:有人问“楚王兵败垓下,将要死的时候说‘是上天亡我’,能相信这种说法吗?”回答说:“汉王刘邦尽量发挥、利用众人的计谋,这些计谋调动了众人的力量。楚王项羽憎恶采用众人的计谋,只发挥个人的作用。善于发挥、利用众人智谋和力量的人就能取得胜利,只凭一己的智谋和力量的人就会失败,这与上天有什么关系啊!”6、A句意:黥布听了大吃一惊。这时楚国使者便起身要走。随何乘势劝黥布说:“事已至此,可以就杀掉楚使者,不要让他回去,而您即火速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楚”意为楚国,在句中是定语,用于修饰“使者”,不能断开。“何”在句中指随何,是“因说布曰”的主语,应放在其前。若跟在“起”后,则是“起”字的宾语,且句子语义不通,排除BD。句中“无使归”代表的是“楚使者”的行为,若“而疾走”跟在其后,则修饰的是楚使者了。但根据前文“杀楚使者”的假设看,这一说法不能成立,故“而疾走”应与“汉并力”放在一处,用以表明随何想让黥布做的事,排除BC。7.D“泛指供重要官员办理公事的处所”说法有误。传舍泛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原为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客有上、中、下之分,舍也分传舍、幸舍、代舍。8.D“直接前往楚国使者的驻地,果断将其斩杀”说法有误。原文信息是:布曰:“如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因起兵而攻楚。意为:黥布道:“就按您指教的办。”于是杀掉了楚国使者,趁机起兵攻打楚国。故应该是黥布接受了随何的意见,主动杀死了楚使者。9.(1)就把我们二十人押解到九江街市斩首示众,这足以证明大王背离汉国而亲近楚国。(2)运来蜀、汉中的粮食,深挖壕沟,坚固营垒,分兵坚守边防要塞。参考译文:(十一月,癸卯日)汉军使者随何来到九江王(黥布)处,九江的太宰出面接待他,连过三天仍未能见到黥布。于是随何便劝太宰说:“九江王之所以不接见我,必定是由于他认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而这正是我此次出使的原因啊。假如能让我见到九江王,若说得有理,就是大王想要听到的;倘若说得不对,就把我们二十人斩首在九江国的街市上,这将足够表明九江王背叛汉王而与楚王相交好了。”太宰便把这些话报告给了黥布。黥布于是召见随何。随何说:“汉王派我敬呈书信给大王您,是因为我们私下里有些疑惑,不知大王您和楚王是个什么关系。”黥布道:“我是面朝北以臣子的身分侍奉他。”随何说:“大王您与楚王项羽同列诸侯,地位相等,而您却面北向他称臣,肯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作为九江国的靠山了。但当项王攻打齐国,背负修筑营墙的墙版和筑杵,身先士卒地冲杀时,您本应出动九江国的全部兵力,亲自率领他们去为楚军打先锋,可如今却只调拨四千人去支援楚军。面向北侍奉他人的臣子,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吗?汉王攻入彭城时,项王还没离开齐地回师,您理应率领九江国的全部兵力抢渡淮河,奔赴彭城投入与汉军的日夜会战,可您却拥兵万人,而无一人渡过淮河,只是袖手旁观人家的胜负。把江山社稷托付别人的人,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吗?您这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而想要行独立自主之实,我私下里认为您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然而您还不背弃楚国,不过是因为您认为汉国弱小罢了。但是,楚国的军队虽然强大,天下的人却给它背上了不义的恶名,这是由于它既违背盟约又杀害义帝的缘故。而汉王联合诸侯,率军回守成皋、荥阳,运来蜀和汉中的粮食,深挖壕沟,加固营垒,分兵把守边防要塞。楚军则因反攻荥阳、成皋,深入反楚的梁地八九百里,老弱残兵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汉军却只坚守不出战。这么一来,楚军进不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所以说楚军是不足以依赖的。如果楚军战胜了汉军,各诸侯便会人人自危而相互救援。这么一来,楚军的强盛,倒恰好招致天下的军队都来与它抗衡了。所以楚国不如汉国的形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您不与万无一失的汉国交好,却要把自身托付给将要灭亡的楚国,我暗中对您的这种做法困惑不解。我并不是认为九江国的兵力足够用来消灭楚军了,而是觉得您如能起兵反叛楚国,项王就必定得留下来,只要拖住项王几个月,汉王夺取天下就会万无一失了。我请求随您一起提剑归汉,汉王保证会划分一块土地封给您,又何况九江国必定也仍旧归您所有啊。”黥布于是说:“那就遵命了。”即暗中许诺随何叛楚归汉,只是一时还不敢走漏风声。楚国的使者在九江,住在客舍中,正加紧督促黥布发兵援楚。随何径直闯入客舍,坐到楚使者上面的座位上,说:“九江王已经归汉,楚国凭什么能来征调他的军队?”黥布听了大吃一惊。这时楚国使者便起身要走。随何乘势劝黥布说:“事已至此,可以就杀掉楚使者,不要让他回去,而您即火速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黥布道:“就按您指教的办。”于是杀掉了楚国使者,趁机起兵攻打楚国。10、A句意:于是派人与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视各县、乡邑,向老百姓说明情况。秦地的民众都非常高兴,争相牵着牛羊,拿着酒食慰间刘邦的官兵。刘邦又推辞不肯接受,他说:“军中仓库的粮食还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百姓们破费。”“县乡邑”为各级行政区域,为“行”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献飨”为一个词语,“犒赏”的意思,“军士”为其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11.A“汉初置相国,后复改丞相,与太尉、太仆合称三公”错误,应是汉初置丞相,后复改相国,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12.B“能听从樊哙和张良建议”错误,文中是“樊哙谏曰……沛公不听。张良曰……沛公乃还军霸上”,可知,刘邦没有听从樊哙建议。13.(1)况且我领兵返回到霸上的原因,是为等待各路诸侯到来之后,订立规章制度罢了。(2)秦军中的官吏和士卒多产生怨恨情绪,他们私下议论说:“章邯将军欺骗我们投降诸侯军。”14.(1)封存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2)与百姓约法三章;(3)派人与秦吏一起到县乡邑,宣传他的政策;(4)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参考译文: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冬季十月,刘邦率军向西攻进咸阳,众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奔进秦朝贮藏金帛财物的府库瓜分财物;只有萧何率先独自进入宫内丞相府,将府内秦朝的图书、户籍档案收藏起来,刘邦得以全面了解秦国的山川要塞、人口多少,以及财力、物力强弱的分布情况。刘邦亲眼看到秦朝宫室、帷帐、狗马、各种钟鼎宝器以及数以千计的宫中美女,便准备留下来居住。樊啥劝阻他说:“沛公您是想夺取天下呢?还是想做个富翁?这些豪华奢侈华丽之物,都是些促进秦朝灭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