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讲座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1.gif)
![高考复习专题讲座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2.gif)
![高考复习专题讲座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3.gif)
![高考复习专题讲座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4.gif)
![高考复习专题讲座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438612f8b88292bf17aa8298c88e909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得分技巧80分的水平为什么只考50分的成绩?80分的水平能不能考出100分的成绩?心有灵犀一点通
80分的水平为什么只考50分的成绩?不是因为知识水平不够,而是在考场的特定环境中,由于审题不清,对问题的落点,对设问的角度把握不准,从而造成思考点错误,解题的切入点错误,或是对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把握不准,从而造成失分。80分的水平能不能考出100分的成绩?10年前我把它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等许多高考题不读原文可以把题做对,考生都是因为读不懂原文,如果不用读原文就可以把题做对的话,那80分的水平不就可以考出100分的成绩了吗?得分技巧研究古典诗歌得分技巧现代文阅读得分技巧文言文阅读得分技巧句子衔接得分技巧作文得分技巧现代文阅读得分技巧抓住题干设问的落点巧解题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抓住关键词语迅速解题根据事理逻辑推断选项利用相关信息解题做选择题应注意的问题文言文阅读得分技巧古文直译得分技巧保留法增补法删除法替换法调整法还原法随境直译法不读原文巧解题利用语境判断选项利用语法关系推断根据事理逻辑推断抓住古今异义解题利用对应词语解题抓住关键词语解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句子衔接得分技巧句子衔接题尽管考了多年,也考了多种形式,不管考哪种形式,年年有人在这上面丢分。分析丢分原因大多是因为对题干和选项的认知不够,尤其是对选项的认知不到位,分辨不出4个选项之间的区别点,如果强化对选项的认知,能识别出选项间的区别点,许多题目不用看题干照样能看把题做对,关键在于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例题(1)
(2)
(3)诗歌鉴赏高考方向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展望》)对诗歌形象的赏析诗歌重在抒情言志,而情感、思想都要寄托在艺术形象中。只有分析其形象,才能把握诗人的感情脉搏。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不能单纯地说形象,必须和诗人的情感、思想结合起来。人物形象赏析练习(1)
(2)
(3)景物形象赏析练习(1)
(2)
(3)对语言艺术的赏析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诗歌中,语言是形象、感情、思想的载体。要赏析诗歌,首先必须读懂诗的语言。诗歌语言具有凝炼性、形象性、音乐性等三个突出的特点,中国古代诗歌非常注重炼字、炼意。赏析诗歌的语言必须准确把握诗歌语言的意蕴、音律,必须和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表达技巧乃至语言风格等结合起来进行。赏析练习(1)
(2)
(3)对思想内容的评价诗歌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却是通过形象完成的,也就是说,诗歌的主旨及思想内容蕴含在意境和形象之中。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必须和艺术形象等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同时需要注意,有些诗歌仅仅传达一种情绪,在评价时不能任意拔高。赏析练习(1)
(2)
(3)抓住题干设问的落点巧解题(1)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面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D、散文应该形式多样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桎梏抓住题干设问的落点巧解题(2)文中“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意思分别是什么:A、“良性循环”指因新知识的输入而爆发思想火花,“恶性循环”指知识陈旧,缺乏创造力。B、“良性循环”指加速知识的新陈代谢,“恶性循环”指思维形成惰性排斥新知识的输入。C、“良性循环”指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恶性循环”指思想的盲目性、主观性和片面性。D、“良性循环”指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恶性循环”指切断智力能源而导致思想僵化。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1)文中划线句子“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D、(他的名声)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没。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2)“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这里的“调整”是指: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3)文中“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是指:A、低投入势必造成高成本B、低投入造成的成本逐渐增加的趋势C、煤电成本低的优势难以持久D、煤电成本高于核电成本抓住关键词语迅速解题(2)文中指导中山大学图书馆称作“大学服务中心”的真正含义是:A、藏有很多数量、很多品类的各国图书。B、管理者搜集了各种图书资料,并以最方便的方式提供使用。C、收藏有很大数量、很多品类的中国图书D、外借时只需履行电脑手续、借阅极其方便。抓住关键词语迅速解题(3)第三段“这种因文生想也就是平时说的联想”一句中“因文生想”的含义是:A、由作品的内容诱发,想象到作品之外的相关内容。B、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C、凭主观推测,联想到作品之外的内容。D、由作品的内容诱发,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根据事理逻辑推断选项(1)第二段中,引鲁迅这段话,意在说明他的杂文创作的成功在于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创作中花费了许多精力,反复推敲,精心提炼,写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B、创作中花费了许多精力与物力,精心构思,反复锤炼,写作态度一丝不苟。C、创作中绞尽脑汁,写作态度一丝不苟,再加上买了许多好书,善于借鉴旁人的写作经验。D、创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平日的广泛涉猎,有深厚的思想与知识修养。根据事理逻辑推断选项(3)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A、本文主要写平凡的村女,用小草衬托村女,赞扬村女勇挑重担的精神。B、本文主要写平凡的小草,用村女衬托小草,赞扬小草鄙弃一切的精神。C、既写小草又写村女,相互映衬,赞扬鄙弃一切的精神。D、借小草、村女形象,选择鄙弃一切浮夸、孑然担当一切的精神。利用相关信息解题(1)“由于教育部门为国民经济部门输送大批适应技术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和各种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使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一句中“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意思是:A、“潜在的知识形态”指科学技术,当它们一旦和物质生产相结合,就会转化为直接生产力。B、“潜在的知识形态”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进入生产第一线后,就成为直接生产力。C、“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指科学技术,当它们还没有被利用进行物质生产时,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D、“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在与物质生产结合以前,其作用尚未得到体现,所以称为潜在的。抓住题干设问的落点巧解题(1-2)题干问的是“心”,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散文的“神”,是主题、内容、思想、情感。所以答案为AC。BDE皆为形式方面的。抓住题干设问的落点巧解题(2-2)题干问的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其落点是“循环”。“循环”是动态的、可以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过程,所以选B。A项“知识陈旧”等都是静态的结果。C项“思想的盲目性”等同样是静态的结果。D项“导致思想僵化”与“循环”意矛盾。抓住题干设问的落点巧解题(3-2)题干问的是“纵横延伸”,其落点其实是“延伸”。必须用动态的词语来表示,所以选A。B项“边缘科学的出现”和D项“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都是动态的,但并没有体现出“延伸”,C项是静态陈述,距离更远。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1-2)简单分析划线句子的语法就会发现:“就像……一样”是状语,“不留姓名”“被人”等都是“埋葬”的状语。所以题干就是在问“他被埋葬”是什么意思。所以选C。AD项讲的不是他,另A项曾有的战斗,不是消失。D项讲的是“吞噬”,和死亡无关。所以排除。B项讲的是融为一体,也不是消失。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2-2)题干问的是“调整”的含义,分析四个选项的语法,只有选项B“心境”与调整搭配,与原文中的自我调整相和。所以选B。AC两项的“环境”只能改造、改变,D项的情趣亦只能改变,不能调整。利用语法关系巧解题(3-2)题干的中心词是名词“走向”,其余的都是定语。“走向”就是一种趋势,所以选B。抓住关键词语迅速解题(1-2)转基因的关键词就是“转”,转就是“转移”,所以排除AB两项,CD两项前半句都表现了“转”,而C项的后半句却说“形成的杂交作物”,“杂交”一词误用,所以选D。抓住关键词语迅速解题(2-2)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服务中心”而不是“图书馆”,所以排除AC,BD两项中D项又比较片面,仅回答了借阅的一个方面。所以选项为B。抓住关键词语迅速解题(3-2)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因文生想”,其意义明显为想是从文生发的。所以BC两项没有讲“因文”,所以排除,选项D所说的具体形象,是文中的内容,不是从文生发的,所以亦排除。答案选A。根据事理逻辑推断选项(1-2)题干问的是“成功的原因”,而四个选项分别从“花费精力”“花费物力”“写作态度”“善于借鉴”“深厚修养”等方面加以陈述,综合考虑,应该选择“深厚修养”。根据事理逻辑推断选项(2-2)题干问照应的作用,讲的是形式对表达效果的作用,可以使结构紧凑、主题突出、感情强烈,但与文章内容的充实是无关的。所以选B。根据事理逻辑推断选项(3-2)分析选项,求同存异,可以发现其区别点有二:文章写的是一事物还需要二事物,二是文章是赞扬鄙弃一切还是仅赞扬鄙弃浮夸。从事理上略加思考就会看出:鄙弃一切绝不是赞扬的的,所以排除BC。选项ABC所采用的陈述方式都是以鉴赏艺术手法的形式切入的,所以,选D。利用相关信息解题(1-2)题干问“潜在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和这一落点相关的信息是:“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使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是施事者,“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受事者,BD项颠倒了施事受事关系,所以首先排除。A项又答非所问,所以选C。利用相关信息解题(2-2)题干问“潜存着、暗示着”的含义,与之相关的信息是“形象化的意境”(是主语)再往前是“象形的”,“形象化的意境”即象形的意境,只有B项表达了这个意思,所以选B。A项的“主要”明显与“潜存”“暗示”相悖,C项从反面讲“不易辨识”,实为偷换了概念,D项“抽象为表意符号”即为没有了象形色彩,明显相悖。利用相关信息解题(3-2)题干问的是“概念”,与之相关的信息就是括号中的内容,所以,选B做选择题应注意的问题从注释中获取有效信息利用相关试题解题抓住设问的角度解题带绝对化字眼的选项一般是错误项保留法增补法删除法替换法调整法还原法随境直译法利用语境判断选项利用语法关系推断根据事理逻辑推断抓住古今异义解题利用对应词语解题抓住关键词语解题文言文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在于抓住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多年高考实践证明,我们的考生在低层次的问题上失分太多,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夺得奥运会冠军的问题,而是如何冲出亚洲的问题。不仅在作文上,基础知识上也是。一提能力题大多数人都感兴趣,其实真正毁了你的不是能力题,而是基础知识题。你的作文在基础等级上就丢盔弃甲,发展等级对你来说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我们我说,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抓基础等级。(王自如)五强化强化主题意识主题要明确单一:集中写一件事,把某一个闪光点表现充分。强化线索意识线索是体现主题的标志:明晰,贯穿始终,升华主题。强化悬念意识是尺水兴波的艺术:巧设误会,起变化,兴波澜。强化细节意识该实的实,该虚的虚:描写要具体,概括性议论要画龙点睛。强化增色意识给评卷人一个又脆又香的花生米:结尾要有含蓄美。立意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命题立意截然不同材料作文是针对所给与文章,是从材料中概括出一个观点来作文章,所怕的是以所给材料作引子,引出一个类似的话题。话题作文恰恰相反,它不是针对所给材料作文章,也不是从材料中概括出一个观点来作文章,而是以材料作引子,从材料导入一个话题。话题实际上是写作内容的范围。这个范围是很宽泛的,在写作时需要展开联想。但这个范围仍有限制,联想不能任意展开。不得超越这个范围。例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由四种图形联想到社会上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来加以描写,就会造成跑题。话题作文不能从材料中去提炼观点,也不必把材料用于去。如果仍按照材料作文的写法,拘泥于材料,有可能造成跑题。如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抓住“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这句话作为观点,大谈记忆不能移植成功,就会跑题。本论一篇合格的议论文不能是一个观点加几个材料,必须用分论点来组织文章,在观点确立后就应当整体上把一篇文章构思好,设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是从哪个角度来解释总论点的等问题都要考虑清楚,列一个提纲。每个分论点实际上都是回答总论点的“为什么”的,所以“为什么”就是跑不跑题的试金石,列提纲时所想到的分论点如果是回答为什么的,可以放心地往不写,如果不是,那就是跑题了。议论文要材料丰富,但更重要的是每个材料都要和观点一致,使其能充分证明观点。一个材料往往有多个角度,应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把手里的例子变活,根据不同的观点通过分析把角度切向观点,即事例的落脚点必须扣题。人物形象赏析练习(1)简要分析下面一首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人老身退、壮志未酬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人物形象赏析练习(2)简要分析下面小令中游子的艺术形象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浪迹天涯、思念家乡的游子形象。一、三两句凄凉的冷色调与二、四两句温馨的暖色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写出了一个典型的环境,这样,最后一句表达的乡愁就显得加倍愁苦,力达千钧。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人物形象赏析练习(3)简要分析下面绝句中渔翁的艺术形象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风雪中独自垂钓的孤傲的渔翁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独战风雪的凛然傲气。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景物形象赏析练习(1)简要分析下面绝句中的“瀑布”的艺术形象瀑布联句[唐·黄檗&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参考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心向大海、不辞万难的瀑布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冲破一切阻力,实现壮美人生的雄心。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景物形象赏析练习(2)景物形象赏析练习(3)语言艺术赏析练习(1)请简要分析下面一首诗的语言艺术。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参考答案:首句一个“丽”字点染江山,写出了春日阳光普照的秀美。二句一个“香”字写出百花初放的明媚春光。三句一个“飞”字写出燕子衔泥筑巢的闹春景象。四句一个“暖”字引出鸳鸯沐浴阳光的悠然自得。首二句勾勒出一幅景象,与后二句的动太描写相照应,从而动静结合,构成一幅秀美的春光图。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语言艺术赏析练习(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参考答案:首句一个“都”字透露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二句一个“初”字富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惊”字描摹了见到春天的欣喜之态。三四句“却嫌”、“故穿”以拟人手法,刻画了雪通人心的灵性。全诗朴实无华,全为常语常景,却层出新意,别开生面,借雪抒发了盼春之情。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语言艺术赏析练习(3)简要赏析下面一首诗的语言艺术。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参考答案:诗歌语言清丽、精炼而富于意蕴。首句“半”字及二句的天象写出了月夜的静谧。三句“偏”字、四句“新”字蕴含着久盼春来的欢愉,“绿”字也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细腻隽永。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表达技巧赏析练习(1)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后两句的艺术特色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参考答案:后两句表面写蜡烛,实际写挚友别前相伴,彻夜未眠。诗歌语言看似平淡,却凝练含蓄、内蕴丰富,将挚友别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本诗一定要注意诗题)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表达技巧赏析练习(2)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称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参考答案:首句的“知”字和三句中的“潜”字,赋予春雨以活脱脱的灵性,把春雨人格化了。而“细”字则传神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尾二句想象雨后城中的景色,使意境更加清新明丽。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表达技巧赏析练习(3)简要分析下面唐诗的艺术特色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样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参考答案:全诗用语自然,比喻新巧。诗歌由树的全貌写到柳条,再到柳叶,一步步写出春柳的妖媚风姿。末尾把春风比作剪刀,把柳枝想象为经巧手剪裁的艺术品,使全诗增加了盎然生机,产生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感。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思想内容评价练习(1)请分析下面一首词的思想感情,要求结合绿色字体的两句。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参考答案:“浓睡”句表面指酒意未消,实际上是指消不尽的伤感与哀愁。“绿肥红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从而表现了惜花伤春的愁绪。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思想内容评价练习(2)试分析下面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题竹石画[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参考答案:本诗通过写竹子生长条件的艰苦、生长环境的恶劣,突出地表现了竹子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坚定进取、奋斗精神的赞美。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思想内容评价练习(3)试简要分析下面一首诗中人物的情感。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参考答案:书中主人公长期浪迹天涯、急盼回乡,可在接近家乡时心中却既胆怯又不安、内疚自愧的真挚感情。需要逐句解析诗歌,请点击这里《诉衷情》的逐句解析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词的前二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此二句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已经不知在哪里了,(意为已经脱离抗金前线)眼前只看见盖满了尘土的从军时穿过的皮大衣。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三句表达了敌人尚未消灭,自己“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慨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生谁料”可见对命运多舛的深沉感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沧州代指隐居之地。《天净沙·秋思》的逐句解析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形象勾画出一幅悲凉的深秋晚景。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形象勾画出一幅温馨的乡村图景。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形象合成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夕阳西下一个形象弥漫整个空间:这是该回家了。断肠人在天涯两种读法读的是一种无奈的乡愁。《瀑布联句》逐句解析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此二句为黄檗所写。首句以拟人手法写瀑布曲折艰难的形成过程,二句以观者语赞瀑布立足高,视界远。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二句为宣宗李忱所写。首句亦以拟人手法写瀑布的坚定决心,二然写此决心的具体内容,足见其“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志。《江雪》逐句解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首二句写典型的环境:山无飞鸟,路无行人,写出的风雪之大,也营造了一个空寂的环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尾二句写典型人物:孤舟蓑笠,独钓寒江,写出了渔翁的孤独,也显示了他凛然的傲气。《绝句》逐句解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雪》逐句解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月夜》逐句解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赠别》逐句解析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春夜喜雨》逐句解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称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咏柳》逐句解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样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梦令》逐句解析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妊娠期母体变化讲解
- 2025年西师新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延边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国高压防水自粘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滋润洗发露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标准型天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万永霞
- 粘液腺肺癌病理报告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评报告范文
- 巡察档案培训课件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第六章 物流营销策略制定
- 上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列表
- PDCA提高患者自备口服药物正确坚持服用落实率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家谱人物简介(优选12篇)
- 2023年中智集团下属中智股份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 1409-2017警用服饰硬式肩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