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课程课件_第1页
走近新课程课件_第2页
走近新课程课件_第3页
走近新课程课件_第4页
走近新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新课程路桥教育局教研室韩月红2003.8.3问题一:关于新课程,你了解哪些内容?问题二:你将要成为中学或小学教师,你对自己接受的中小学教育有哪些印象?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训练

在学生尚未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未搞知识的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急忙忙地把他们推入茫茫题海,以期“熟能生巧”,应付考试。一.课程改革

——历史与时代发展

的必然要求1.时代发展对

教育的要求我们的孩子不能无备而战。他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一个变化日趋迅猛、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职工和家庭成员。

需要准备什么呢?可准备些什么呢?2.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为了人的发展教育为人的四十岁作准备3.学习理论、教学

理论的进展“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古代→教育学→心理学→信息论→认识论知识智慧知识技能、能力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主观冗余明确知识默会知识知识的冰山模型明确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默会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M.Polanyi(1956):“缄默的认识”,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科学创造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经合组织)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重点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三个镘头的故事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被告知的。体现这种思想的例子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只要你善于发现。(你的思想和观念左右着你的发现)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教材中关于“地球的形状”如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科学》教材中关于“认识地球的形状”介绍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几种假设(沿着历史的足迹

孩子们的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否类似于人类的童年呢?)———人们“船只离岸远去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生活经验(提出怀疑)———活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对比(参与、体验)———呈现从人造卫星上拍下的地球照片(现代科技测量得知的地球形状充分证明)二.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的

革命性变革本次与以往历次课程

改革的最大区别(1)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2)反映了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

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1课程功能(目标)一维三维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课程结构

综合性学科本位弹性多样性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联系生活、社会、科技偏重书本关注兴趣经验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例:数学教学设计:

要求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风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 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组织讨论、研究,通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数学模型。

有的版本的数学教材没有一道例题,只有数学情境,已改变了由老师讲解例题,学生模仿练习,再大量解题的模式。有的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先学后做”,例题严格区别于习题吗?5课程评价

选拔与甄别发展性鼓励性评价

筛子

泵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6课程管理集中三级管理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三.课程改革

——我们在行动

中研究1.以研究的心态进入课改实验课程实验的目标验证课程设置及学科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检验新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和适用性探索课程管理体制的运作规范等等把自上而下的课改实验与自下而上的研究结合起来实验区,很重要的功能是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先走一步,作为排头兵,把课程改革中成功的经验,遇到的困难找出来、找准,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部分的办法。——引自北师大副校长董奇2002年11月在《全国新课程实施中教学与评价研讨会》上的讲话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不是来自专家或者图书馆,而是来自一线的教研员、校长和教师。课程改革具有探索性,这对我们的专家和教师都有很大的难度。专家也许看的材料比较多,但是在了解一线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难度方面,就比你们差很多了。你们和任何大学的专家是平等的,你们也是专家,从这个意义上,大家应该更多创造性地研究,创造一些新的经验。形怪状——董奇求真求实,在教育情景中,在真实的课堂上研究提倡搞研究课、实验课,避免上成示范课、表演课2正确认识教科书的作用课程改革不只是教材的变更,而是一场革命性的教育变革未来的课堂上,知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教科书只是教学资源之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3实行教师角色的转换4.客观看待考试的作用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吗?考试改革,解决课程改革中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考试改革,阻挡课程改革的拦路虎?考试改革不等同于评价改革。学生发展的很多方面无法通过考试的方法加以考查。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

考试技术有限性与教育追求无限性的矛盾考什么教什么是一种被异化了的考试文化刘老师之教学生涯

《实话实说》1999年6月13日说的是一个叫刘平的新教师两年的工作经历。开始第一学期,教初一语文。这样培养写作能力:台上放个实物,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它怎么样,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内容都说出来,通过你的语言逻辑力,把它表达出来。第一次摆地球仪,有的说,他想到了,我们的祖国在这个地球上,像一个大公鸡,昂立东方;有的说就是一个地球仪。说得多的与少的差别很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直观法)教标点符号,用形象化的方法;教造字方式,要学生理解其中味,什么叫会意字。出期刊,把学生的习作登上去。然而,期末考班级名次排在68个班的学区里排在第四十三名挺后面的。人家一学期奖金拿一千百多,他却只得到四百。下学期,学校里调整了一下,原二个班语文,现一个班语文,两个班政治。他教语文采用传统的方法:背书、记生字生词、做练习。教政治方法更绝。先把试卷发下,生看了以后回家看书,第二天上课后考试。考85分以下的回去统统给抄3到5遍。三天后再把同样的卷了发给这些抄了的同学考,一直考到每人都能达到90分为至。十套八套下来,结果期末考成绩排在学区第一名。语文排在第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