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_第1页
治未病理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_第2页
治未病理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_第3页
治未病理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_第4页
治未病理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治未病理论_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治未病理论_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关键词治未病理论研究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发展的逐渐深入,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地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传统中医“治未病”思想恰好契合于当前这种健康理念“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本文就中医“治未病”思想,溯其源流综述其现代研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现代中医治未病事业作抛砖引玉之用。理论研究《素问・�枢・��问・�上古天真论》蓝氏[1]对中医“治未病”的源流进行疏理,认为《内经》是治未病理论的奠基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叶天士《温热论》在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上均有新发展。边氏[2]则从五脏相关的角度探讨治未病的临床意义。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这段论述是张仲景治未病“既病防水,即先以汗法治之。《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这段论述体现了“防其复发”的治未病思想。故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内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现代卫生学角度而言,汉前基本上处于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阶段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对于素体阴虚者,则指出“须要顾其虽息,灰中有火也”。即患者体质不同,则用药有别。喻嘉言《医门法律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未雨绸缪之计。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反复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均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均包含了治未病的思想。[3]着重探讨了“治未病”的含义,认为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几个方面。胡氏等[4]对《易经》与《内经》的“治未[6]对[7]分析了造[8]将“治未病”在中[9]以中医“治未病”预防思想积极的指导意义。们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应用[10]对[11]在阐述“治未病”理论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的基思想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其二,诊察手段局限落后,缺少客观检测依据;其三,宏观辨证的意义常被忽略,应有作用不能发挥;其四,临床科研落后,不能促进“治未病”临床实践。并针对主要困难,提出设想建立“亚疾病”概念,[13]综述总结了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14]研究指出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13[15-20]。[22]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以扶正为主,补肾为辅,扶本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