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传感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传感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传感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传感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一、传感器行业发展历程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结构型传感器、固体型传感器以及智能型传感器三个阶段。传感器行业发展历程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研发和设计技术、软硬件以及相关测试技术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各类传感器的制造和封装等,从传感器种类来看,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传感器下游主要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传感器行业产业链二、传感器行业现状从全球来看,2010-2019年期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2059亿美元,同比增长5.32%。预计2019年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265亿美元左右。2010-2019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我国传感器市场的也得到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472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1691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015-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相关企业正努力追赶国外企业,并出现区域的传感器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以杭州、上海、南京、深圳、沈阳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空间布局。其中,主要传感器企业有接近一半的比例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其他依次为珠三角、京津地区、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等。中国传感器行业区域分布情况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三、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传感器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及市场规模的庞大,引来了各传感器企业纷纷布局,导致传感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要不断了保持自身产品的不断的创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目前,全球科技发展情况以人工智能、5G通信、光电芯片、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日趋成熟,正驱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当前全球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厂商有霍尼韦尔、意法半导体、飞思卡尔、博世、飞利浦等。全球传感器行业主要企业营收方面,在2019年传感器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营收TOP10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海康威视、歌尔股份以及大华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351亿元和261亿元。可以看出,这十家上市公司里,浙江地区的就有3家,上海地区有1家,江苏地区有1家,长三角区域的总共有5家。综合来看,经营业绩较好的传感器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市场集中度较高。2019年传感器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营收TOP10四、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一)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成为企业发展重心在结构型传感器、固体型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于数据采集、处理等流程的高需求之时,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最近几年都十分热门,在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在2019年底,上海启动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重点发展MEMS工艺,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多种类传感器,这也标志着未来国内将在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领域发力。(二)传感器与集成电路融合发展将成为我国传感器制造重要趋势传感器属于集成电路的细分领域,但是区别甚大,传感器的柔性化定制需求较大,并且研发周期较长,材料以及工艺较为复杂,大规模生产能力较弱。在未来,通过设计工具、模型表达、可测性设置以及工艺整合等途径向集成电路靠拢,可利用MEMS和集成电路Ansys、Candence定制仿真平台的集成融合,同时,建立传感器生产制造的IP模型,实现规模化量产;再而采用素质化测试方式,实现数模的机理转化;通过利用这些适合国内国情的发展模式,实现传感器从设计到制造的快速升级。(三)传感器的定制化方案更深、更广由于功能以及应用场景等因素,传感器本身自带定制化特性。传统的标准型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OEM的设计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终端用户的偏好。在物联网应用场景逐渐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更多的功能和设计细节将会出现,具有传感器的定制方案以及柔性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会在未来获得OEM厂商的青睐。(四)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风头逐步显现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即使马斯克在2019年,怒怼激光雷达又贵又鸡肋,但是还是逃不脱自家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的组合使用。自动驾驶安全性需要传感器的冗余支持,以及多种传感器协同提升容错率,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自动驾驶的多传感器融合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