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获奖论文一等奖《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_第1页
小学获奖论文一等奖《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_第2页
小学获奖论文一等奖《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_第3页
小学获奖论文一等奖《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_第4页
小学获奖论文一等奖《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系统的分支,它与成人文学关系密切,又由于其主体的特殊性,因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关于儿童文学的概念,历史上层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说法,但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儿童文学观、儿童教育论的儿童文学观及20世纪80年代会出现的多元文化儿童文学观。尽管各个流派对于儿童文学的界定和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儿童”二字是儿童文学的关键所在。儿童文学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儿童,离开了“儿童”,儿童文学的概念也就无从谈起。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独特的精神需求和成长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因此儿童文学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儿童文学必须是“儿童”的文学。也就是说,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对象主要是儿童而不是成人。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成人大相径庭。因此儿童文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是儿童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2、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儿童既然是文学就必须符合文学的基本的审美特征或艺术特性,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只有当儿童文学具备了文学的基本特征,才能使儿童产生聆听和阅读的兴趣。3、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科知识的融化贯通,新的文学作品种类独断出现,例如儿童影视文学等。作品所描写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虽然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但其功能与成人文学的以审美为核心的功能相比,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儿童文学的主要接受对象以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学生为主,除了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和娱乐功能外,儿童文学不可避免的具有相应的启蒙或教育功能,以促进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儿童文学作品的分类鉴于文学分类约定俗成的客观事实和儿童文学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当代儿童文学文体发展变化趋势,儿童文学的文体分类大致可以有两种方法:1、按照儿童文学年龄层次的三大块:幼儿文学(以0~6岁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童年文学(以6~12岁儿童(小学阶段)为主要接受对象为主)、少年文学(12~17岁的少年(中学阶段)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但是这种文学分类会存在各种文体上的交叉重复,另一方面,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无法被界定为某一特定年龄层次的文学,例如《西游记》。鉴于此,当前,在儿童文学的研究中较少使用这种分类法。2、结合文学体裁特点和儿童的接受特点,可以做以下分类:诗歌(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报告文学、儿童科学文艺、图画书、儿童戏剧文学以及儿童影视文学等。三、各类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以及在教材中的应用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及其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决定了儿童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同与成人文学。儿童文学作品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聆听和阅读的兴趣,在语言上呈现出浅显易懂的特点,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形象化和生活化;在表达上,强调作品的故事性;在审美上,儿童天性中的稚拙、纯真、幻想渗透于各类文学作品中。(一)诗歌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诗歌主要包括儿歌和儿童诗。1、儿歌是采用韵语的形式,适合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儿歌是最具“人之初文学”意义的文体,它是儿童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儿童文学历史中最悠久、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儿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它独有的文体特征。(1)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在儿童文学中语言的而音乐性是区别娶她文学的非常重要的特性。由于儿童对音乐非常敏感且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识别能力,而儿歌是儿童文学中最注重音乐性和节奏和一种文学形式,因此,儿歌适用于年龄非常小的儿童来聆听和阅读。儿歌在小学一、二年级中应用较多。儿歌的音韵和谐主要是是通过句子的押韵、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拟声词的使用等手段而形成的音乐感,其中押韵是造成儿歌音韵和谐最主要的手段。儿歌的押韵一般有四种情况:一是句句押韵。如以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人有两个宝》为例: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有用脑,才能有创造。这首儿歌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句尾的“宝”、“脑”、“考”、“造”,是儿歌句式工整,节奏性强,易于小学生阅读和背诵。第二种是偶数行押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欢迎台湾小朋友》《小小竹排画中游》,以《小小竹排画中游》为例:小竹排,顺水流,鱼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首儿歌节奏鲜明,并且错落有致,音韵流畅。竹排、流水、鸟儿、鱼儿树木等在画中,也在小朋友的眼中,在小朋友脑海中呈现出了一副风景秀丽的江南鱼米乡的景象。第三种是在儿歌内容的表述中不断变换韵脚,称为“中途换韵”多用在“连锁调上”。在小学教材中较少出现连锁调的儿歌,但在一些诗词中会出现顶针连锁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顶针续麻”,例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送陈嘉会》)和“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第四种是用一个字押韵,称为“一字韵”,在中小学教材中未出现这种形式的儿歌,一般多用于传统儿歌中。(2)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依靠直觉来感知外界,因此儿歌通常通过比喻、拟人、夸张以及想象等手法来塑造生动的形象。同时,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词汇量较少,对世界的理解比较单纯,浅显易懂的儿歌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满足了儿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尖尖的草芽、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大肚子的雪人,在成人的眼中只是四季中最平凡的景色,但在小朋友的眼中却是春夏秋冬的代言人。儿歌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生命,浅显、活泼调皮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热情奔放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和银装素裹的冬天。(3)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这就要求儿歌的篇幅与其他的文学样式相比要短小一些。另一方面,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儿歌的主题应比较单纯,并且能够简单而完整的叙述一个故事。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在儿童的世界里,下雪时一件很快乐和奇妙的事情。小朋友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战,欢乐的笑声洋溢在银色的雪地里。下雪的日子,小小动物都出来“画画”啦!这首儿歌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4)歌戏互补,富于情趣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儿童往往通过游戏来学习交往和掌握规则。儿歌的韵律和节奏不仅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游戏的内容,还能增强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例如传统儿歌《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2、儿童诗儿童诗是诗歌中另一种重要的文体。儿童诗是以儿童为抒情主体并抒发儿童情感,表达儿童情趣,篇幅相对短小,形式自由活泼,意境优美、清新,适合儿童吟诵的诗歌。好的儿童诗总是于清浅之中寄寓遥深,于朴拙之中蕴藏睿智和机趣。对于儿童诗的文体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讨论:(1)饱满的儿童情感在儿童的世界里,处处充满着快乐、纯真。这种快乐和纯真在儿童诗中充分显露出来。儿童诗的作家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年人,但以成年人为主,这就要求作家站在儿童的角度上用儿童的眼光去感受和体验生活。无论儿童诗的创作者是成人还是儿童,它所抒发的都是儿童天然率真的情感。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一株紫丁香》: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这是一首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的儿童诗,孩子们对老师的爱和敬佩流露在字里行间。当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花香不仅香甜了老师的梦,更温暖了我们的心。孩子们单纯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的善良、单纯和感恩之心。(2)天真奇妙的想象想象是一切艺术的翅膀,儿童诗更离不开想象。儿童诗的想象带有明显的夸张性,但内容十分简单。在儿童的世界里,何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合理并有趣的。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秋天》: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里闪耀。走在秋天,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有一个孩子,走在秋天里,他看到了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更热闹的是连瓜果都淘气起来了: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玉米举着红缨乐了,连高粱都红着脸笑了。这首诗充满着儿童童真奇特的想象,这样快乐的秋天不仅能孩子们喜欢,就连成人也被秋天这种欢快的气氛所感染了!(3)巧妙而自然的构思“最高的技巧就是不讲技巧”,好的儿童诗在构思上总有其新颖之处,但不论构思多么巧妙,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又是非常自然和贴切的。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谜语诗。语言简洁,构思巧妙。当儿童初读诗歌时,肯定会思考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当得知结果时,便恍然大悟。(4)简洁的语言、节奏明快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种类,鉴于儿童的接受能力,语言是简洁明了的。间接地语言加上明快的节奏,是儿童诗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也赋予了儿童诗音乐感。儿童诗的语言决定了它能否被儿童所接受,如果一首儿童诗中充满了晦涩难懂的词语,必然不会引起儿童吟诵的兴趣。例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一首悦耳的少儿歌曲。语言简洁,长短错落有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也是悠扬动听。孩子们放学后,做完了功课,在平静的湖面上荡起双桨,小船轻轻地飘在湖面上,凉爽的风迎面而来,就连小鱼儿也在听我们歌唱,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内心的欢快。(5)优美的意境儿童诗常常通过新颖独特的想象,创造出清新、优美的意境。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鲜花和星星》: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到了夜晚,花儿睡了,我数着满天的星星:这里一颗,那里一颗,又比地上的花儿还多。这是一首来自儿童诗人金波先生的儿童诗。这首儿童诗的意象看起来比较简单:鲜花和星星。诗歌将鲜花比作星星,鲜花像星星一样多,一样美丽。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意象,却为我们营造了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或许这首诗会让我们想到童年记忆中的路旁不知名的野花,让我们想到夏夜数星星的天真浪漫。(二)童话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故事,因为它是以儿童为对象,并贴近儿童心理,所以它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童话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较多,主要集中在小学中低年级段。小学教材中童话的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幻想和现实的结合幻想是童话的核心,是童话区别于其他问题的主要特征。童话是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所创作的,童话中的幻想也融入了儿童独特的心理、独特的情感和思维方式。童话中的幻想总是会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童话往往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常人体童话。阅读这篇童话时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先后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的幻想充满着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最后跟着奶奶“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些都是借助想象虚构出来的,表现了穷人渴望摆脱黑暗,追求光明和幸福的强烈愿望。2、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表现手法在童话中经常出现在现实生活不可能出现的情景,但这些神奇、荒诞、诡谲的场景在儿童的眼里却是合理的并且能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这些场景主要通过拟人、夸张、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来表现。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将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物体拟人化,使他们具有人的思想和行为。这些被拟人化的动植物或者物品一般都具有两种性格:一是人类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儿童的性格特征:而是它们本身就具备的特点。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小鸟和牵牛花》。这是一篇超人体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院子里的榆树上,住了一只小鸟。有一天,小鸟生病了,他想邀请凤仙花、小草来自己的小窝里玩,可是凤仙花和小草即不会飞也不会爬树。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善良的牵牛花借助自己的藤蔓爬上了树,和小鸟开心地玩了起来。这样一个简单的童话中,“人”和“物”的统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小鸟住在树上的习性和他生病时的孤单、渴望朋友的情感,凤仙花和小草作为植物生长在地面和他们对小鸟的抱歉,牵牛花长长的藤蔓和他的善良和真诚。这些动植物所具有的“人”的性格,我们都可以从小朋友身上找到。第二,夸张就是借助奇妙的想象,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里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皇帝的新装》。童话里的那个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荒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的意义。第三,对比就是将性质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对照以突出他们的差异,或者是将同一事物前后的不同进行比较对照以突出其变化和发展的表现手法。《皇帝的新装》中不敢讲真话的绝大多数人和那个敢于讲话真话的孩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小枣树和小柳树》。童话通过过对小柳树与小枣树对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的不同态度之间的对比,让小朋友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相比起传统的说教这种方式更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更易被儿童所接受。第四,象征就是借助某种具体的可视可触的食物表现某种抽象的观念、思想、情感等。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雨点儿》。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而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大雨点象征的是奉献的形象。《丑小鸭》中的丑小鸭象征着的是出身卑微但敢于忍受,最终赢得辉煌的成功者形象。(三)寓言寓言就是讲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而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寓言由三个要素组成:教训、故事和寓示。寓示是沟通寓言故事与寓意的桥梁,是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中小学教材中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应社会,揭示人生的真谛,歌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由于寓言故事性强,篇幅短小,加之寓言的结果往往荒诞可笑,所以很适合儿童阅读。寓言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鲜明的教育性寓言的要旨就是为了阐明教训或哲理,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寓言的教育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寓言往往通过揭示生活中的丑恶现实或者事物发展的主要规律来实现教育的功能。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积极想解决办法,认真思考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的道理。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蘑菇该奖给谁》。这篇寓言篇幅短小,采用对话的形式,故事性强,是一篇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