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心理健康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心理健康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心理健康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心理健康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心理健康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D)D)B)A)E)D)C)A)B)~~岁~~岁~~岁~~岁D))D))C)2~3~3周A)周周3)D)C)D))))D)C)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1.【答案】D【解析】大脑的功能活动分为三个基本功能系统:①感觉功能系统;②运动功能系统;③联络功能系统详见基础教材第201页。2.【答案】D【解析】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详见基础教材第201页。3.【答案】D【解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心理健康描述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并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①心、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②有幸福感;③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详见基础教材第205页。4.【答案】B【解析】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①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②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③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⑤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⑥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⑦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⑧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保持一致。详见基础教材第205页。5.【答案】A【解析】祖国医学提出“病由心生”,即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情志”有关。不同心理情绪可直接影响人的不同脏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社会因素不仅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发展,还影响到躯体疾病的转归,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如幸福、爱慕、愉悦、希望等,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充实且富有意义,机体的抗病能力会增强;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愤怒、悲伤等,往往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存在感,变得无助失落,机体的抗病能力则削弱。详见基础教材第206页。6.【答案】E【解析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理卫生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仅从当前中国心理卫生工作的状况来看理卫生工作的范围可概括为如下四大方面:第一,从优生学的角度指导婚姻、配偶、受孕等过程,提高个体的心理卫生素质;第二,研究各年龄阶段(如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心理卫生特点与规律,指导各年龄阶段的人们搞好心理卫生;第三,研究各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人们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业余团体中能良好的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以便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与生活;第四,研究个体主动积极讲究心理卫生的机制与措施,指导人们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调节控制的主人,改正不良行为与性格特征,掌握一至几种身心放松技术,以便随时调节身心平衡,讲究心理卫生。详见基础教材第207页。7.【答案】D【解析】儿童期的心理健康主要关注:①合理安排学习,处理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可以减少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性困难童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及老师应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防止不良心理及性格的产生,儿童不良心理和性格的产生常和家庭、学校教育不当有关,应注意避免以下情况:过分照顾、过于溺爱、过分冷漠、过分严厉、忽冷忽热、反复无常等。③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儿童入学后,接触的范围逐渐扩大,应及时教给儿童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帮助儿童适应新环境。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学习了解、关心体谅他人,多与同伴进行交流,要以诚待人,其次,要教育儿童在游戏中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增加儿童与家人以外的其他人相处的机会,从中学会人际交往,发展友谊感、同情心和责任心。详见基础教材第208页。8.【答案】C【解析】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和发育的快速阶段。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相继出现,性功能开始成熟,又称为性成熟期心理健康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②保护自信心和自尊心;③保持情绪稳定;④适当的性教育。详见基础教材第209页。9.【答案】A【解析】这个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个体,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成熟。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趋于成熟:形成十分稳定和概括化的观察力忆效果也进入最佳时期汇掌握丰富,且内容日渐深刻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基本成熟绪情感内容丰富、深刻、但容易激动:青年人富于热情,表现为奔放、果断等,但有时青年的清绪、情感容易激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提高;意志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由于认识能力的发展和逐渐成熟,个体行动的果断性增强,动机斗争过程也逐渐内隐、快捷,并富于坚待精神;人格基本形成,行为倾向趋于稳定。详见基础教材第209~210页。10.【答案】B【解析】更年期是生命周期中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是生育能力由旺盛走向衰退的时期。女性在45~55岁,男性则为50~60岁。详见基础教材第210页。11.【答案】D【解析】老年期出现生理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心理方面表现在老年人感知觉功能下降。老年人情绪趋于不稳定,表现为易兴奋、易激惹、喜欢捞叨,情绪激动后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人格易于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猜疑、顺从性等特点,老年期的心理健康主要关注:①尽快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还应该保持必要的人际交往,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学会寻找快乐。②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积极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不回避,不幻想,才能克服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心理,丰富生活内容,详见基础教材第211页。【解析】影响家庭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角色、家庭的结构等。详见基础教材第211页。13.【答案】D【解析校心理健康服务应该以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处于潜在危险或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分的保护性支持和无条件的关注,并以这样的教育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做好应对各种心理健康的挑战和心理问题的准备时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当充分明确心理健康不仅仅只是意味着没有心理或行为问题是一种充满幸福、心理满足、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要通过教学和管理,让学生体会到自尊、自我接纳,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复原力,教会学生足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应对技能,培养良好行为规范。详见基础教材第212页。14.【答案】D【解析】心理健康是健康这一宏大范畴的一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康促进的重点已从侧重个体疾病预防转而投向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健康促进不仅仅关注个体,更关注群体、社会和人的生活背景。因此,制定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营建心理健康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帮助、提升个人技能成为当前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详见基础教材第213页。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15.【答案】C【解析】一般心理问题持续存在的负性情绪一般仅为数日或数周,持续较久的可以长达1~2个月,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多种不同的事件连续发生,逐渐引发或间断出现的负性情绪超过2个月。详见基础教材第213页。16.【答案】A【解析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或一过性事件引发的心理反应一般仅持续数日,不超过1个月;但连续发生的应激事件,或事件持续存在难以脱离或改变,心理反应可以持续长达2~3个月。情绪反应缓解后常可以恢复到事件发生前状态。详见基础教材第214页。17.【答案】C【解析】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倾向对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和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心理问题通常具有如下特点:①由较强烈的现实应激事件引发,该因素对当事人来说相当意外,难以接受;或者事件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当事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较严重的伤害,出现极度的恐惧、紧张、悲伤,或是强烈的愤怒等,反应强烈,应对不够理性具有失控趋势心理反应不仅表现为情绪焦虑张、烦恼、恐惧、自责、忧伤、愤怒等,且往往伴随明显的行为失控,造成一定的客观后果;心理反应除针对该事件外,同时会涉及其他不相关的人或事,难以妥善面对或处置。③对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或一过性事件引发的心理反应一般持续数日或数周;但连续发生的应激事件,或事件持续存在难以脱离或改变,明显的心理反应可以持续较长达3个月。④强烈的心理反应往往会影响到当事人的职业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因而其社会活动或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当事人往往曾经发生过不少一般心理问题,有些是一般心理问题未能及时处理而引发的。⑥当事人不够保待理性的思考,难以接受发生应激事件的现实。⑦应激事件刺激前后当事人的人际关系及行为模式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周围人对当事人在应激事件中的态度和感受多数不能理解和接受见基础教材第215页。【解析】危害健康的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倾向的一类行为,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危害行为的主要特点:①危害性:行为对人、对已、对社会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作用,如吸烟;②稳定性:行为并非偶然发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③习得性损健康的行为都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中习得的自我制造危害因素”之嫌。详见基础教材第216页。【解析】目前把不良行为分为四类:①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类持续的定势化的不良致病行为习惯类行为习惯已经渗透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具有个体差异大、影响持久、广泛存在,有成瘾性等特点,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吸烟、酗酒、偏食、蜗居、游戏或网络成瘾等。②致病性行为模式又称疾病相关行为,是易于导致特异性疾病的一类行为模式。目前看法比较一致有: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又被称为“冠心病易发性行为,行为倾向特征为做事有时间紧迫感,动作快,好竞争,易急躁,少耐心等。C型行为模式: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又称为“肿瘤易发性行为"。行为倾向特征为情绪压抑,处处忍让,回避与人冲突,易生闷气等。③不良疾病行为是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疾病到康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非理性康复治疗性行为。如:不遵医嘱,讳疾忌医,疑病恐病,自暴自弃,求治于迷信活动等。④违规行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冲动控制障碍等。详见基础教材第217页。【解析】网络成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痴迷状态,成瘾者沉溺于网络活动,其思维、情绪和行为都被上网活动所控制,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一旦上网就会出现时间失控。②欣快感与虚空状态,上网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略。通过上网成瘾者可暂时摆脱现实的焦虑验到一种因自我错位带来的欣快感和解脱感,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③成瘾性,当成瘾者被迫停止上网时,会产生挫败的情绪体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焦躁不安以及颤抖、乏力等症状,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④与现实的冲突,由于对网络过多的精力与时间的投入,成瘾者无暇顾及现实生活,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如家庭矛盾的增多,社会活动减少,工作学习无法完成,个人的其他兴趣丧失等。详见基础教材第217页。21.【答案】D【解析】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类持续的定势化的不良致病行为习惯,这类行为习惯已经渗透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具有个体差异大、影响持久、广泛存在,有成瘾性等特点,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吸烟酒食居戏或网络成瘾等见基础教材第216页。【解析】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据其心理活动的表现、可能引发的因素及对个体本身和社会活动的影响一般分为以下几类:①焦虑障碍;②心境障碍;③应激障碍;④心理生理功能障碍;⑤人格障碍;⑥精神病性障碍。详见基础教材219页。23.【答案】B【解析般人很难确切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需要寻求医疗或健康咨询机构帮助而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方法来评估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