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实用类文本(访谈、传记)阅读的命题与应对_第1页
专题十一 实用类文本(访谈、传记)阅读的命题与应对_第2页
专题十一 实用类文本(访谈、传记)阅读的命题与应对_第3页
专题十一 实用类文本(访谈、传记)阅读的命题与应对_第4页
专题十一 实用类文本(访谈、传记)阅读的命题与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一实用类文本(访谈、传记)阅读的命题与应对突破一人物访谈的考查方式及答题模式《考试说明》中虽然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只有“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这一总体要求的表述,可理解为包含“人物访谈”,但实际上并没有将“人物访谈”与“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并列作为一个基本的文体考查对象。然而“人物访谈”由于话题的多跨度和可变性,非常契合“非连续”这一特征,既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组合考查,多省单独命题的试卷曾数次考查“人物访谈”,2020年高考,“人物访谈”阅读赫然出现在全国Ⅲ卷,值得考生重视。“人物访谈”阅读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一、概括访谈内容或人物观点【提问模式】2007年广东卷: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2007年广东卷: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2009年山东卷: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2012年广东卷: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2014年广东卷: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2014年广东卷: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答题模式】通览全文,理清结构层次;筛选内容信息,明确人物观点;结合关键词语,依次分条概括。【典例分析】(2014·广东卷)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分析】解答此题,考生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中,找出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如罗哲文对保护古建筑的观点“中而新”的进一步阐释;再如“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另外就是材料”等语句。【答案】①保护好古建筑便于新建筑借鉴其优秀传统。②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要学好基本理论,掌握好基本技能。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和工匠的培养。④古建筑是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要保护。二、分析访谈人物形象【提问模式】2014年广东卷: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答题模式】通览全文,筛选出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言行外貌、精神品质等);结合关键词语分条表述。【典例分析】(2014·广东卷)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分析】解答本题,考生可着眼于全部文本,从主持人与罗哲文的对话中,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概括罗哲文先生的形象特征。考生可从罗哲文的身份、爱好、工作态度、付出与贡献、工作成就、对新人和技术传承的建议等方面逐步概括,还可以从文本中的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中概括。【答案】①学习古建筑包括师承的基本情况,写他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兴趣,并突出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对长城的研究,表现他对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求实和献身精神。③对“大师”称号的推辞,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品质。④对古建筑保护和建筑的看法,表现出他见解独到深刻。三、评价访谈人物观点【提问模式】2007年广东卷: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2009年山东卷: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12年广东卷: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答题模式】首先明确人物观点,再根据要求,或结合文本(言论、事例等),或联系现实,表达自己的理解或看法,做到有理有据。【典例分析】(2009·山东卷)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人物观点的评价,自由度较大。答题时,考生可以谈要保持中文的纯粹性,为汉语的纯粹性而奋斗,规范网络语言,保持中文特色;也可以谈网络语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予以包容。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来谈,也可以面面俱到,注意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论,做到言之成理,不偏离中心即可。【答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又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突破二人物传记信息筛选及归纳技巧一、筛选整合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对主要信息进行整合。选择题常见的错误项采用的转换方式:①义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发生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发生变化;⑦不成因果。问答题要从文本中找准答题区间,认真理解,抓住特点,分点概括。二、概括分析形象①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②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③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在分析传主特点时,考生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分析。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考生对传主特点的分析。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评议概括等方法向考生传递其意图。三、理解句子含意①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中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②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原文中所处的位置。③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搜索上下文,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就能从原文中“抠”出答案。四、评价选材剪裁方法:看材料和中心、人物、主题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要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五、把握结构安排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①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②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③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六、分析表现手法1.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传主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②第二人称: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角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引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传主的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等。作用:①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加深作品历史深度和增强作品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3.记叙(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②起强调作用,如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在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精神、品质。(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④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3)插叙内容上:①(如果引述的是他人的话,或是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使文章内容更充实。②深化了文章主题。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④(如果引述的是他人的话等就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了传主的什么精神、品质。⑤(如果插叙的语段是拿传主和其他人对比)通过对比,衬托出传主的什么精神、品质。结构上:①避免了结构的平铺直叙,使行文起伏多变,使结构更紧凑集中。②做了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七、探究疑难问题1.解答探究题的原则:有文本意识、“小论文”表述意识、条理意识①有明确的观点,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②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论证要分点列出依据。③联系社会现实适当展开,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④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⑤语言通顺,表述规范,书写工整。2.探究题的答题格式第一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第二步,联系文本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①……②……③……”,把理由分点罗列,并且联系生活。第三步,可加总结句,句式是“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和范围,可不写总结句。(见学生用书P110)一、(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答案D解析“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这种想象不是背离现实逻辑的,而应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答案D解析“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分析有误。根据原文“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等内容可知,“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只是文学创作者应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

答案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解析先审清题干,题干中有“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的要求。因此答题时先要弄清钟红明的提问,然后概括其提问的内容,再分析是如何提问的。钟红明提问的内容涉及为什么创作《钟南山:苍生在上》、为什么要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为什么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等。从中可以看出,作为责编的钟红明是熟悉对方的写作的,因此从作者的作品开始,再利用对方作品中的说法来提问,然后提问写这些的动机、方式、内容以及文学观。经过这样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二、(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做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答:

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的检索区间,再加以提炼。这篇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答:

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解析这一观点在采访之初就已提到,采访末段还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做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答:

答案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人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面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解析本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三、(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相关链接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答案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B“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说法不准确。《信任》获奖后,陈忠实只是“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而真正标志陈忠实走向专业作家的是“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C“错误判断”错。这不是陈忠实的错误判断,而是他受到刺激后的真实体验,是正确判断,这也是陈忠实后来痛感要在生活上、思想上打开自己的主要原因。E“一帆风顺”错。全文都在讲陈忠实的“剥离”“寻找”,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不满意,文学创作之路不顺利,才会有这样不断地剥离和寻找之举。另外,从陈忠实的创作经历来看,40岁才成为专业作家,50岁奠定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也很难说这算得上是文学生涯“一帆风顺”。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

答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上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解析解答此题,先要回到原文,找到题目的对应信息。细读全文可以发现,文章第3段中说“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然后可以以此为基点从上下文中寻找关键信息。涉及的相关材料在第3~5段:1985年陈忠实写了小说《蓝袍先生》,使自己的创作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确定自己的风格;1985年出访泰国,开阔视野,使他从家乡剥离出来,从生活上与思想上打开自己;同时他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在文学上确立自己,并重建自我,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这几个方面的信息归纳起来,就是认识与思想、确立文学地位、重建自我三个方面。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

答案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解析先要进行题干转换,明确答题方向。“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指陈忠实的文学作品。“永留人间”是指其文学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然后,分析文中这样表述的原因。答题时要从陈忠实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地位、价值等方面进行思考。回答本题要找对答题区间,能够反映陈忠实文学作品地位的内容全部集中在相关链接①中,如《白鹿原》“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是独树一帜的”。筛选其中的信息即可得出答案。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答:

答案“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解析答题时,应注重分析“剥离”和“寻找”在文中的意思和具体表现。材料中讲了陈忠实的三个“剥离”:①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②从封建残余桎梏中剥离出来,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打开自己,获得精神解放;③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在文学上确立自己。陈忠实又在“寻找”什么呢?材料第5段讲了他在寻找新的创作结构,寻找“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并寻找到了“文化心理结构”学说,最后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写出确立自己文学地位的作品。因此“剥离”和“寻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剥离”促成“寻找”,“寻找”要求必须先“剥离”。答题时先要依据文本内容确定两者的关系,然后用文本内容论证观点。四、(2016·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相关链接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的分析不准确。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他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是说“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于文无据。虽然吴文俊在数学研究上方法独到,硕果累累,并对创新、数学基础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文中并没有说这些就是“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D“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的表述偷换概念。从文中“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可知,吴文俊不认同的是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

答案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意思答对即可)解析题目要求分析吴文俊的数学研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原因,作答时要找到文中叙述、评价吴文俊数学研究事迹的相关文段,答案要点在原文第2、5、6段和相关链接②中。可从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奖时的评语、吴文俊的学生高小山对其数学研究总结的话语、吴文俊本人对数学研究的看法和做法及他广泛的兴趣对他研究的影响等内容切入,概括时要分点作答。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

答案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和训练数学思维。(意思答对即可)解析应先找到答题区域,题干“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是对答题区域的提示。文章第4段开头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这说明答案就在这一段。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从吴文俊的看法中提取关键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答:

答案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探究时,要先到文中找到吴文俊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分析这些广泛的兴趣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组织答案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论述。(见学生用书P114)★人物访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本次访谈完成于2010年1月21日。访: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但今天已经是需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您以前进私塾时,经常吟诵吗?周:我们那时读古书,都喜欢吟诵,那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音律,用不着教就会的,因为常常听到某个人吟诵。每个人吟起来不完全一样,它是很自由的,等于是唱山歌啊。唱山歌有一个音乐的调子,这调子用不着教,他就会了。唱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点改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访:我们现在要把这种吟诵传承下来,要教孩子去学习,有没有要掌握的规则呢?周:什么东西都是从没有规则到有规则的。我看你们可以自己创造吟诵的规则,但首先要把它保留下来,甚至可以用五线谱把它记下来。我做了一次试验。苏州的评弹非常有名,我就想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万一将来失传,可以根据记录来恢复。记录它的语言呢,要用汉字,要用国际音标,还要另外设计一种吴语拼音,可以方便打字;记录音乐呢,要用五线谱,用简谱。每一句都有5个方法记录下来。隔了许多年以后,就算完全失传了,学者也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把它恢复。访:我们也可以做这个工作。周:现在世界上的语言共同化很厉害,许多语言都失传了,中国许多方言都失传了。怎样来保留文化,保留古代的东西,很值得研究。访:周先生,诗的体裁不一样吟诵就不同吗?律诗和绝句它的吟诵是否一样?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不是不同?周: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文字的内容,你吟诵时会感觉到对于这种意义有共鸣的时候,可以用调子表达。可是你的表达人家不一定理解。所以说吟诵主要是给自己听的。小时候,我父亲有个小书房特别雅致,常听到他一个人在那边吟诵古书。他念给自己听,自己觉得舒服。访:周先生,刚才您在吟诵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这有摇晃,这个摇,是该前后摇,还是左右摇?周:是很自然的。唱山歌的时候自己会手舞足蹈,就是这个道理。他的语言、手和脚、身体的运动,是会发生共鸣的,都是自然的现象。访:现在的老师教学生读书,已经没有这个姿态。已经不用了吗?周:在课堂上面,老师念,很少摇。可是,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边念边摇头晃脑。所以这些都是自己表达的需要,自己发现里边情绪的需要,不是给人看的。访:中国古代私塾的这种读的方法,只求把文章记熟,不去追求理解它的深意,就是您刚才说您小时候老师这样教你们读书的方法,您说好不好?周:我们那时候念书就是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这是一笔糊涂账。那时几乎没听到教学法这个名字,反正是你跟着我学就是了。还有个有趣味的事情。我们中学有个同学从小就读古书,会背许多古书。我很羡慕他,我家里没有古书,他会背,我不会。他很用功,早上五点钟就起来吟诵念书,我也五点钟起来跟着他学,我会背的好多古书就是跟他学的,现在也忘不了。那时候的教育跟今天完全不一样。我们那时候中学上午上三节课,九点钟上课,每节课是五十分钟。下午没有正课,有许多课叫作游艺课,你可以去学,也可以不去学。你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游艺课什么都有,有古文,有历史,有写字,有音乐。音乐有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还有打拳,打拳还有南拳和北拳。随便你去学,你高兴学什么都行。就这随便学的当中出了许多人才,有一个叫储师竹的,他就是把精力放在下午的游艺课上面,去学胡琴,变成“胡琴圣手”。还有一个叫刘天华,是音乐家,那时他已经在我们那里教书了,可是他下午还是上游艺课去学。游艺课这个制度很有意思,这里面出了很多人才。所以现在用强逼的方法叫学生考试,不一定好。随便他自己学,会学出好东西来。(摘编自《我读书时如何学习中国古诗文——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吟诵是文学、音律和肢体语言的结合,为防止其失传,可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B.周有光读私塾时吟诵是没有规则的,也不用专门去学习,但他不反对给吟诵制定规则。C.周有光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他认为记录一种文化可综合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手段。D.周有光认为吟诵的调子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吟诵是给自己听的,完全可以自由表达。答案D解析原文为“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选项中“周有光认为吟诵的调子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曲解文意。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围绕“吟诵”这一话题,从吟诵的规则、记录的方法、吟诵的调子、身体摇晃的姿势等方面提出问题。B.吟诵这种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周有光认为今人可以自己为其创造规则,目的是将其规范化,更有利于传承。C.周有光谈到用科学方法记录苏州评弹的一次试验,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这表明周有光保留传统文化的方法对采访者深有启发。D.周有光发现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念书时常摇头摆脑,而在课堂上就很少摇。长此以往,吟诵的姿态就无法得以传承,学生在吟诵时也不知该怎样摇晃了。答案B解析A采访者没有就“记录的方法”提问。C“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理解有误。采访者说也可以做的工作泛指记录传统文化。D“吟诵的姿态就无法得以传承,学生在吟诵时也不知该怎样摇晃了”曲解文意。3.这篇访谈围绕“吟诵”这一话题展开,但最后周有光为什么会谈到“游艺课制度”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答案①两者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教育,周有光想借此说明传统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②吟诵是自由的,游艺课也是如此,说明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学生成才,启发大家对当今的教育进行反思。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3D打印技术助力制造业从传统走向智能访谈时间:2017年9月26日访谈嘉宾:三迪时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培学中国网:在您看来,3D打印技术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李培学:3D打印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性化定制、复杂的生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产品的生产速度,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举个例子说,我们整个的航空航天、军工的零部件,如果按传统的做法就需要去开模做,但如果是用3D打印技术来做,则可以设计好了直接上机,直接生产出需要的零部件。这个周期是非常短的,而且成本是非常低的。它还实现了可以说是互联网、物联网全球生产的功能。假如说我们在北京设计,那么我们可以在湖南生产;假如说我们在上海设计,那么我们可以在南京生产。这样实现一个全网的线上设计、线下生产,即时设计、即时生产的功能。中国网:3D打印的产品什么时候能够像手机、电脑一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李培学:了解过计算机发展史的都知道,当时计算机在刚出现的时候体积非常庞大,很难普及,我们上大学时的电脑,包括苹果机都是非常大的,但随着Office、CAD这样的软件的出现,电脑越来越小,它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现在不光是电脑,就连智能手机都已经普及千家万户。其实3D打印技术也是处在这样一个阶段,3D打印技术发展有30年了,到最近这四五年才开始快速发展。其实大众不是特别清楚,在航空航天、军工方面我们早已广泛地运用3D打印技术,而这几年又迅速渗透到了医疗和传统的制造业,像汽车制造、模具制造、饰品制造,其中珠宝、饰品制造方面现在已经渗透得非常广了。政府的重视、新的软件系统的不断推出,甚至包括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新材料的不断研发,这都会大大加快3D打印技术进入千家万户的进程。中国网:中国的3D打印技术从2017年开始进行国际化的战略布局,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李培学:中国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这几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的趋势,跟国际是基本接轨的。但对我们来说,在某些高端的技术方面,像金属机的高端设计和金属机的原材料方面,我们还是需要向德国、以色列、美国这样的国家学习。但是我们自己的生产也有它的优势,像我们的高分子材料,尼龙、光敏树脂机的生产设备和产品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所以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为了“走出去”和“引进来”,我们就开始全球布局。去年我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和柏林设了办事处,今年六月份我们在德国的汉堡正式成立了公司,这是我们国内企业在德国成立的第一家平台公司。作为一项全球的新兴技术,必须要全球化,必须要有全球的互联互通,我们走出国门也是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网:我国政府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你们将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作用?李培学:七月份G20峰会在德国汉堡刚刚落幕,其中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全球的互联互通,尤其是制造业的互联互通。这与3D打印技术的终极梦想是高度契合的。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也是刚刚被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的服务型制造业示范平台,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基于整个3D打印技术生态圈的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平台,为国内甚至全球的3D打印技术企业与传统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做一个整合,提供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一带一路”范围的不断扩大会给我们这样的3D打印技术企业走向全球,甚至说全球化的合作提供更好的契机。(摘自中国网,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3D打印技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完成复杂的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智能”的特征。B.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3D打印技术各有优势,因此我国3D打印技术公司开始全球布局,与其他国家互联互通。C.3D打印技术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3D打印技术已运用到了航空航天、军工制造、医疗、传统制造业等领域。D.基于整个3D打印技术生态圈的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平台,能帮助传统产业完成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答案C解析“3D打印技术已运用到了航空航天、军工制造、医疗、传统制造业等领域”是“3D打印技术最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表现这一说法不对。原文说“在航空航天、军工方面我们早已广泛地运用3D打印技术”。2.下列对访谈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网线上设计、线下生产,即时设计、即时生产功能的实现,能让3D打印技术行业实现全球合作生产,将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B.计算机并非一诞生就能普及,与计算机的普及过程相同,3D打印技术的普及也需要依靠政府的重视、新软件的开发、新材料的研发。C.该访谈从3D打印技术的核心价值、3D打印技术与生活的关联和3D打印技术行业国际交流合作及其前景三个方面入手,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多方位的介绍。D.该访谈采访者的提问言简意赅,能让受访者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受访者的回答浅显易懂,这让普通大众也能对3D打印技术这项复杂的技术有一定的认知。答案B解析3D打印技术的普及“与计算机的普及过程相同”这个说法不对。文中并未说计算机的普及是依靠政府的重视、新软件的开发、新材料的研发实现的。3.3D打印技术前景广阔,请根据材料揭示其原因。(6分)答:

答案①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产品周期短、成本低,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实现全球生产,非常便捷。②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广,在航空航天、军工方面已经广泛地运用3D打印技术,这几年又渗透到了医疗和传统的制造业,将来在生活中会被广泛应用。③3D打印技术在全球发展迅速,尤其在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全球互联互通形势下,3D打印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全球化。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林清玄访谈录(节选)《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我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的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的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多年前我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林清玄:某些部分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的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元素,而且,苏东坡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的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不是我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产生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都很从容,很轻松地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定见和对人生的长久规划。《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上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有删改)相关链接①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②观照文学哲学中的精神,沉默是重要的,因为“敛于中而发于外”,只有最坚挚的沉默后,才有最伟大的作品。这也便是朱子所说的“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如果未经深沉默想,所发出来的也一定是浮光掠影,不足为道了。(林清玄《灵性深处开莲花》)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访谈包括林清玄的作品风格成因、作品热卖原因,林清玄对国学热的看法、对慢生活的理解、对出版界商业炒作的态度方面的内容。B.“清净心”“欢喜心”“平常心”“柔软心”是林清玄坚守的人生心态,也是他能写出清雅的文字的根本原因。C.林清玄觉得作品受欢迎和被理解是两回事,受到什么样的理解和欢迎无法预期,但让人读懂比受到欢迎更有意义。D.访谈中记者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以直切主题、直接发问为主,兼有推问、旁问,形式有是非问、特指问。答案C解析“林清玄觉得作品受欢迎和被理解是两回事”错,原文中并没有将作品受欢迎和被理解截然分开。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失去快乐的成功没有多大意义,这给予人们深深的思索: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B.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而一旦忽视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没自信。C.林清玄喜欢却不认同周作人的作品,他认为其太喜欢掉书袋,缺少对古典的深沉默想,发出来的一点点意见是不足为道的。D.对于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答案A解析B“一旦忽视传统”错。原文是“完全放弃传统”。C“缺少对古典的深沉默想,发出来的一点点意见是不足为道的”错,曲解了文章的相关内容。D“各种商业炒作现象”错,仅仅是出版界的商业炒作现象。3.从文本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①清醒的人生认知。快乐比成功重要,提倡从容的慢生活态度——林清玄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这两点。这对其清新、淡雅的文字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②阅读名家名著。林清玄注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③新闻工作经历。受新闻从业经历的启发,林清玄写文章重点突出,使文字浅显易懂。解析关于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文本专门有一节谈到哪些作家对林清玄的影响比较大,其中谈到苏东坡,还有其他作家,但显然题干要的不是或者说不只是这个答案,“哪些因素”已经提示,这不是影响林清玄文学创作的全部因素,还有其思想和经历。考生不要局限于一点。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对话杨庆祥: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访谈嘉宾:杨庆祥(评论家、学者、诗人)凤凰文化:是怎么想要提出“新伤痕文学”这个概念的?杨庆祥:一方面,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大量的作品在书写改革开放这段历史,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涉及伤痕的问题。这些作品包括前辈作家余华的《第七天》,阎连科的《炸裂志》和最新的作品《日熄》,还包括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另一方面,我又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只是从非常简单的社会学角度——比如“70后”“80后”等——来划分的。我恰恰认为中国当下所谓的“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其实都是同一代人,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阵痛。他们分享了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在他们的表达里面有共同的诉求。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凤凰文化:既然今天主要聊“新伤痕文学”,那我们先从“旧”的伤痕文学说起。伤痕文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它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文学现象。当时比较重要的作品如《班主任》《伤痕》,现在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那么属于“新伤痕文学”范畴的文学作品,也会具有相似的局限或者说遗憾吗?杨庆祥:20世纪80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述大于对人的描述,这就导致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当然,它当时被终结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新伤痕文学”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比如余华的《第七天》,在我的定义范畴里面它一定是“新伤痕文学”。但如果“新伤痕文学”止步于余华的《第七天》,它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短暂的文学现象。《第七天》的内在书写模式非常接近于当年旧伤痕文学的模式。其实在我看来,应该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不能上升到这个高度,必然就会很短暂,也不能够提供更多的意义和路径。凤凰文化:你提到“新伤痕文学”不仅仅是发现和揭露,对这个时代也是有照亮和疗愈作用的。这个“疗愈”怎么体现?杨庆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在社会转型的撞击过程当中积累了太多负面的情感性的东西。个人跟世界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出现了问题。而我们又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对这些东西进行整合和改造,这就导致很多人会盲目地去追求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对于真正的现代人来说,其实更需要一种理性的途径。凤凰文化:“疗愈”就是表达出这种感情吗?杨庆祥:不仅仅是表达,还是通过一个“语言化”的过程将这种情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书写可以把这种社会的创伤表达出来,个人的创伤和社会的创伤是互为一体的。这种创伤表达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凤凰文化:那么就你的观察,哪些作家或者哪些作品是让人满意的,能够担当起“新伤痕文学”的疗愈作用的?杨庆祥:有很多人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地写,但完美的作品目前可能还不存在。我觉得更年轻的作家们的写作方向是对的,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对话的视角,没有简单地将伤痕“他者化”。老一代的作家容易把伤痕轻易地归结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新伤痕文学”不是。更年轻的作家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每个人只可能从自我出发然后抵达他者,疗愈他者。这就首先要反思和批判自己,然后重建自我这个现代概念的主体性。比如张悦然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茧》便做了一些尝试。(摘编自凤凰网)1.下列对访谈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庆祥认为,“50后”到“00后”有着共同的心理结构和共同的表达诉求,这是“新伤痕文学”出现的重要原因。B.由于写作上太着力于具体事件,不能上升到哲学和美学高度,旧伤痕文学因缺乏文学价值而成为短暂的文学现象。C.“新伤痕文学”对时代具有疗愈作用,可以通过书写创伤使现代人以理性的途径去对待自己在时代中遇到的问题。D.年轻作家在写作“新伤痕文学”作品时采用对话的视角,先反思和批判自己,重建自我的主体性,再达到疗愈他者的目的。答案B解析“旧伤痕文学因缺乏文学价值而成为短暂的文学现象”错。原文是“20世纪80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述大于对人的描述,这就导致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现在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不能说因“缺乏文学价值”而短暂。2.下列对访谈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记者在对“新伤痕文学”提问时,一方面与本国文学中相似类型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另一方面也对其现实价值进行了追问。B.杨庆样认为余华的作品《第七天》在内在写作模式上仍未摆脱旧伤痕文学的影响,因而不能属于“新伤痕文学”。C.杨庆祥认为,虽然完美的“新伤痕文学”作品还未出现,但还是有青年作家做了好的尝试,譬如张悦然的作品《茧》。D.杨庆祥认为老一代作家在创作上容易将作品中的伤痕简单地“他者化”,作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识不足。答案B解析“《第七天》在内在写作模式上仍未摆脱旧伤痕文学的影响,因而不能属于‘新伤痕文学’”错。从文本看,杨庆祥是把《第七天》定位在“新伤痕文学”范围里的。3.杨庆祥为什么说“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请根据访谈材料加以分析。(6分)答:

答案①不同年代的人都在面临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阵痛,已经有大量作品涉及伤痕问题;②目前文化界还没有对这种创作倾向做出准确的判断;③“新伤痕文学”的书写有助于发现问题根源,对时代起照亮和疗愈作用;④年轻作家已经在“新伤痕文学”的创作方向上做了积极尝试,值得我们重视。解析文本的话题是关于“新伤痕文学”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它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学自身的原因。“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一是有了伤痕文学,二是目前没有“说”好,三是“说好了”有意义,四是怎样“说好”是关键。考生围绕这个思路,可以做较好的分析。★人物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孙家栋:航天赤子心宋雅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求学时,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1958年,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1967年又被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与中国卫星结下不解之缘。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于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戚发轫对这位老朋友敬佩不已: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善于综合,敢于决策;大胆放手,勇于负责。戚发轫的总结令人信服。在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为了确保核心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孙家栋紧紧抓住“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着”这四个要求,凡与此无关的技术试验,全部取消。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得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欧阳自远对孙家栋的这一“特点”感受颇深,他曾和孙家栋、栾恩杰一起被誉为“探月工程铁三角”。在欧阳自远看来,“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绕月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则是如何去实现、去完成‘绕’的目标。孙先生常说,科学家往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工程师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娥’要在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的话,什么目标都达不到”。建设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有两条路摆在了大家面前:一是一步建成全球乃至世界主流系统,但这不符合中国实际;二是分步优先建成区域系统,但世界尚未有此先例。中国的导航系统如何建设?孙家栋独具慧眼,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先,卫星的数量可以少,我们先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和周边服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情。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务实”,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是搞科学该有的精神。“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求全求大,不能好高骛远。他虽然说话慢吞吞的,但总能运筹帷幄,统领全局,是个睿智的老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女神”徐颖如是说。孙家栋经历了中国航天的很多个第一。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