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油层物理习题_第1页
2023年自考油层物理习题_第2页
2023年自考油层物理习题_第3页
2023年自考油层物理习题_第4页
2023年自考油层物理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题1.粒度组成:岩石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含量。2.不均匀系数(n):n=d60/d10,式中:d60——在颗粒累积分布曲线上颗粒累积重量百分数为60%的颗粒直径;d10———在颗粒累积分布曲线上颗粒累积重量百分数为10%的颗粒直径。3.粘土:直径小于0.01的颗粒占50%以上的细粒碎屑。4.胶结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及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5.岩石的比面(S):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孔隙总的内表面积。6.岩石的孔隙度(φ):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7.岩石的绝对孔隙度(φa):岩石的总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8.岩石的有效孔隙度(φe):岩石中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9.岩石的流动孔隙度(φf):在含油岩石中,能在其内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10.岩石的压缩系数(Cf):Cf=ΔVp/Vf*1/ΔP,Cf是指油层压力每减少一个大气压时,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的变化值。11.油层综合弹性系数(C):C=Cf+ΦCl;C=Cf+Φ(CoSo+CwSw)当油层压力减少或升高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油层内,由于岩石颗粒的变形,孔隙体积的缩小或增大,液体体积的膨胀或压缩,所排出或吸入的油体积或水体积。12.岩石的渗透率(K):K=QμL/A(P1-P2)岩石让流体通过的能力称为渗透性,渗透性的大小用渗透率表达。Q=K*A/μ*ΔP/L13.达西定律:单位时间通过岩芯的流体体积与岩芯两端压差及岩芯横截面积成正比例,与岩芯长度、流体粘度成反比,比例系数及岩石的渗透率长。14.“泊积叶”定律:Q=πr4(P1-P2)/8μL15.迂回度(Υ):τ=Le/L,式中:Le—流体通过岩石孔隙实际走过的长度L—岩石外表长度16.岩石的含油饱和度:So=Vo/Vp17.岩石的束缚水饱和度(Swi):存在于砂粒表面和砂粒接触角隅以及微毛管孔道中档处不流动水的饱和度。18.天然气的摩尔组成(Ni):Yi=Ni/Σ式中:Ni—组分的摩尔数,n—气体组分数19.天然气的分子量(M):M=Σn(YiMi)式中:Mi——组份i的分子量,n——组成数,Yi——天然气各组分的摩尔组成。20.天然气的比重(γ):γ=ρg/ρa式中:ρg—天然气的密度;ρa—空气的密度。21.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天然气与抱负气体之间的偏差值。22.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Bg=Vg(油气藏条件)/Vo(标准状况下)23.天然气的压缩系数(Cg):Cg=-1/V(V/P)T当压力每变化一个单位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率。24.流体的粘度:流体在流动时由于内部摩擦而引起的阻力25..接触分离:分离过程中分出的气相始终与液相接触,系统组成不变,气、液两相平衡,到分离完时才排出气。26.多级分离:降压过程中,每一级脱出的气定压排走后,液相继续下一级脱气,油气来不及建立热力学平衡,系统组成不断改变。27.地层油溶解油气比(Rs):单位体积地面原油在地层温度和压力下所溶解的天然气的标准体积。28.天然气在石油中的平均溶解系数(α):当压力增长一个单位时,单位体积地面油所溶解的气量。α=(Rs2-Rs1)/(P2-P1)29.地层油的体积系数(B0):B0=VF/Vs地层油与它在地面标准状况下脱气后体积的比值。30.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Bt):本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在某一压力下,地层油和释放出气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条件下脱气油体积的比值。31.地层油的压缩系数(Co):Co=-1/VF(V/P)T定温下单位体积地层油在压力改变一个单位时体积变化率。32.地层油的饱和压力(Pb):油藏中开始出现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33.地层油的比重(d204):在20oC下的原油密度与4oC下水的密度之比。34.地层油的析蜡温度:原油降温时,开始有了蜡结晶析出的温度。35.比界面能:σ=R/S式中:R——自由界面能,S——界面层的面积,单位面积界面上所具有的自由界面能。36.选择性润湿:当固体表面有两种流体存在,某种流体自发地驱开另一种流体的现象。37.斑状润湿:同一岩样表面上由于矿物组成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润湿性。38.混合润湿:同一孔道中不同位置的润湿不同,在小孔隙的砂粒接触处常是亲水的,而在大孔隙的砂粒表面常是亲油的。39.毛细现象:湿相流体在毛管中的上升现象。40.毛管力:毛管中平衡弯液面两侧非湿相和湿相压力差的一种附加压力。41.球面上的毛管压力Pcs=2σ/R=2σcosθ/r42.阀压(Pr):非湿相流体进入已饱和湿相流体的岩样,驱替开始时的起始压力。43.饱和度中值压力(P50c):驱替Pc曲线上饱和度为50%时相应的Pc44.最小湿相饱和度(Sw)min:驱替压力达成最大时,未被非湿相充满的孔隙体积百分数。45.驱替:非湿相驱湿相的过程。46.吸吮:湿相自动驱开非湿相的过程。47.有效渗透率:当多相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48.相对渗透率:每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49.产水率(fw):fw=Qw/(Qw+Q0),是产水量与产液量的比值。50.末端效应:两相流动时,在岩样末端,由于毛管孔道间断引起的湿相饱和度富积和见水滞后的现象。51、油层物理:是研究储层岩石、岩石中的流体(油、气、水)以及流体在岩石微小孔道中渗流机理的一门学科。52、水力沉降法:是基于大小不同的颗粒在粘性液体沉降速度不同进行分离的原理。53、粒度中值:在累计分布曲线上相应累计重量百分数为50%的颗粒直径。54、分选系数:代表碎屑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的分选的好坏。55、孔吼比:孔隙与喉道直径的比值。56、孔隙配位数:每个孔道所连通喉道数。57、孔隙迂曲度:用以描述孔隙弯曲限度的一个参数。58、比热:把一克岩石的温度生高一度所需的热量叫做比热容量,简称比热。59、泡点:是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温度。60、露点:是温度一定是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的压力。61、天然气:是指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自然形成、运移,并以一定的压力储集在地层中的气体。62、地层有的密度:单位体积地层油的质量。63、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原油由能流动到不能流动的转折点。64、界面:截面是非混溶两相流体之间的接触面。65、润湿:是指流体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沿岩石表面流散的现象。66、不均匀系数:指累积分布曲线上某两个重量百分数所代表的颗粒直径之比值。67、孔吼比:孔隙与吼道直径的比值。68、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指岩石的总孔隙体积Va与岩石外表体积Vb之比。69、交接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70、临界凝析温度:当体系温度高于最高温度CT时,无论加多大的压力,体系也不能液化,此温度称为临界凝析温度。71、油气分离:随着着压力减少而出现的原油脱气现象。72、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天然气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73、矿化度:地层水中含盐量的多少,代表矿化度的浓度。74、润湿性:当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其中某一相流体沿固体表面延展或附着的倾向性。75、接触角:过气液固三相交点对液滴表面所做切线与液固界面所夹的角。76、附着功:将单位面积固-液界面在第三相中拉开所做之功。77、润湿反转:我们把固体表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互相转化叫做润湿反转。78、部分润湿:也称斑状润湿,是指油湿或水湿表面无特定位置。79、静润湿滞后:油、水与固体表面接触的先后顺序不同时所产生的滞后现象。80、动润湿滞后:在水驱油或油驱水过程中,当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时,因移动的延缓而使润湿角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动润湿滞后。81、拉普拉斯方程:82、相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时,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的通过能力大小。83、三次采油:针对二次采油未能采出的残余油和剩留油,采用向地层注入其他驱油工作剂或引入其他能量的方法。84、阻力系数:是指在有油存在的多孔介质中,水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的流度只比。二、综合题和计算题答案1、试论述粘土遇滤水膨胀因素和消除的方法。答:因粘土中具有蒙脱石等遇水易膨胀的矿物。蒙托石晶层是分子间作用力联结,其联结弱,水分子易进入层间引起膨胀。此外蒙托石表面呈负电性,易吸附阳离子形成水化层。粘土膨胀性还和水的性质有关,水中电解质浓度增长,膨胀性减弱,粘土在酸性水中解离,晶层表面带正电就不会吸附阳离子形成水化层,因此可以通过注盐水、注酸水(需有防腐措施)、注聚合物等方式消除粘土的膨胀。2、设某断块砂岩体积为14.4*107立方米,孔隙度为20%,地层油的压缩系数Co=1*10-4/兆帕,水的压缩系数Co=4*10-4/兆帕,砂岩的压缩系数Cf=1*10-4/兆帕(以岩石体积为基础),油层压力20.0兆帕,饱和压力19.0兆帕,束缚水饱和度25%,原油比重为γo=0.86,体积系数Bo=1.2,向这个断块油层弹性能量驱油,可以采出多少油?C=Cf+Ф(CoSo+CwSw)=1*10-4+0.2[(1-25%)*10*10-4+25%*4*10-4]=2.7*10-4(1/Mpa)地层油:Vo=C*Δp*Vf=2.7*10-4(20-19)*14.4*107=3.89*104m3地面油:Go=Vo*Vo/Bo=3.89*104*0.86/1.2=2.79*104T3、为什么说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是岩石自身固有的属性?答:岩石自身固有的孔隙结构,其让流体通过的能力是一定的。此外外界条件如流体粘度压差等到改变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是不变的。4、用空气测定岩心渗透率,岩心直径d=1.9cm,L=2.54cm,空气在常温下的粘度μa=0.0183毫帕.秒,岩心入口处的压力P1=1500毫米汞柱,出口压力P2=750毫米汞柱,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在标准情况下(常温,大气压)为Qo=35厘米/秒,求所测岩心的渗透率为若干?答:K=2ρoQoμL/A(P21-P22)=2*1*35*0.0183*2.54/{3.14*1.92/4[(1500/760)-(750/760)]}=0.393D5、试论述岩石的渗透率具有面积因次。答:(1)、K=QμL/(FΔP)=L3/T/F*T/L2L2/(L2*FL2),可见K的因次为面积因次(2)、K=Фr2/8由数也可看出具有面积因次。(3)、岩石中孔道截面积越大,K6、如何根据孔隙大小分布曲线判断孔隙的均匀限度和渗透率的好坏?答:孔隙大小分布曲线尖峰越高表达孔隙越均匀,若曲线尖峰越向右移表达渗透率越高。7、试论述油层综合弹性系数的物理意义?答:当油层压力改变0.1MPa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和液体总的体积变化。它代表岩石和流体弹性的综合影响,是考虑地层中弹性储量和弹性能量的重要参数。8、用同一块岩心测定岩石含油、水、气饱和度,岩石渗透率,岩石的孔隙度,岩石的比面和岩石的碳酸盐含量,其先后顺序应如何安排?答:顺序:(1)岩石含油、水、气饱和度(S0、Sw、Sg);(2)岩石孔隙度(Ф);(3)岩石渗透率(K);(4)岩的比面;(S比);(5)岩石的碳酸盐含量。9、写出渗透率(K)、孔道半径(r)、孔隙度(Ф)和比面(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指明合用范围。答:K=Фr2/8,K=Ф3/2S2,其合用范围是等径毛管所组成的假想岩石。10、画出地层油相态示意图,并结合代表的油、气藏类型加以说明。答:(1)一般气藏:临界凝析温度和下露点线右侧如F点(2)反凝析气藏:温度介于临介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上露点线上侧,如A点(3)带有反转凝析气顶的油藏:两相区内;上露点线下面阴影区(4)未饱和油藏: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泡点上方如J点(5)饱和油藏:两相区内如L点以及泡点线上如I点(6)易挥发油藏: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泡点线上方,如M点。11、什么是反凝析气藏,其形成的因素和开发中应注意什么?答:反凝析气藏的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上露点线的上方,其形成的因素是液相溶于气相中呈非液非气的雾状,开采时应使开采压力高于上露点压力。12、未饱和油藏原始饱和压力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答:未饱和油藏原始饱和压力是压力减少开始出现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重要性:(1)它是区分油藏烃类以单相油或油气两相同时存在和渗流的界线;(2)反映和控制油藏驱动方式的重要标志;(3)地层油物性发生突变的转折点。影响因素:(1)油气的性质;(2)温度和压力影响,特别是温度的影响;(3)断层隔档的影响。13、试述地层油九个物性参数和压力的关系曲线。(见图)14、大庆长垣地层油的物性参数(原始饱和压力Pb、平均溶解系数α、粘度μo、密度ρo、体积积系数Bo、压缩系数Co)由北至南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其因素。答:由于北部油重气轻不易溶于油中、易分离,在较高压力下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故高,因气不易溶于油中,故平均溶解系数(α)低。油中气得少使油的粘度(μo)高。也是由于油中气少,而使体积系数(Bo)和压缩系数(Co)都小。南部的情况与此相反。15、影响选择性润湿的因素有哪些?答:(1)岩石矿物组成的影响;(2)油藏流体性质的影响;(3)岩石微观结构的影响;(4)活性物质的影响;(5)温度的影响;(6)岩石表面粗糙的影响。16、毛管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阻力及其对采油的利。如何减少该阻力。答:静毛管效应产生的第一种附加阻力:P1=2σwocos/r-σwo/r动毛管效应产生的第二种附加阻力:PⅡ=2σwo(1/R``-1/R`)贾敏管效应产生的第三种附加阻力:PⅢ=2σwo(1/R`1-1/R`2)运用毛管效应的例子是用乳状液、泡沫等堵水以及“三采”中的泡沫驱等。毛管效应的害处是液滴和气泡引起的阻力额外地消耗能量,甚至使位于低渗透的层油井不能也油。17、试判断左图中亲水岩和的孔道大小(r)、孔道均匀限度、渗透率(K)、束缚水饱和度(Swi)、阀压(PΥ)、油水过渡带的厚度(h)、粗歪度或细歪度,并画出岩石Ⅰ和Ⅱ的孔隙大小分布曲线。答:岩石Ⅰ:r大、r均匀、k大、Swi小、PΥ小、h小粗歪度岩石Ⅱ:r小、r不均匀、k小、Swi大、PΥ大、h大细歪度18、在一油藏中,若其气体渗透率为0.060达西,而油的渗透率为0.250达西,气体粘度为0.015厘泊,而油的粘度为1.25厘泊,试求(1)气和油的流度各为多少?(2)气驱油之流度比为多少?答:(1)气的流度:λg=Kg/μg=0.060/0.015=4D/mpa*s油的流度:λo=Ko/μo=0.250/1.25=0.2D/mpa*s(2)气驱油的流度比:M=λg/λo=4D/mpa*s/(0.2D/mpa*s)=2019、简述油水两相渗流时相界面的物理化学现象及其对渗流过程的影响。答:当岩石中存在油水两相时,其两相之间都存在界面能、油水和岩石之间会产生选择性润湿现象,继而产生毛细管压力。当水驱油发生在亲油孔道时,毛管压力是水驱油的阻力;当发生在亲水孔道时,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动力,但当驱动压力较大时,弯液面会发生反转现象,毛管压力也会变成水驱油的阻力。由于水粘度低会向前突进,当通过孔隙喉道时,会形成水滴。此外,当水驱并联孔道中的油时,不管速度大还是速度小,都会在小孔道或是大孔道残留油滴。一旦形成上述水珠和油滴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毛管效应,会有PⅠ=2σ/R-σ/r,PⅡ=2σ(1/R”-1/R’)和PⅢ=2σ(1/R’1/R”2)的毛管附加阻力。还会产生念式流动,使渗滤速度大大减少。此外,孔隙表面存在的具有异常粘度和强度的吸附层,也使渗滤阻力大大增长。20、试论述岩石有效渗透率小于绝对渗透率。答:由于多相流动时,每两相之间都存在界面能,流体和岩石之间会发生选择性润湿和毛管压力,在一般的驱动速度下,毛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流体通过孔隙喉道或在并联孔道中流动时会产气愤泡和液滴,这就产生了静和动毛管效应以及贾敏效应引起一系列毛管附加阻力。此外,念珠式流动,孔隙表面反常粘膜和高强度的液膜都使渗滤阻力大大增长。在多相流动时由于其它相的存在,也使该相渗滤面积减少,因此,岩石的有效渗透率小于绝对渗透率#。21、设有一块砂岩岩心,长度L=3cm,截面积A=2cm2,在压差ΔP=2大气压下,粘度为1cp的盐水和粘度为3cp的油通过该岩心的流量为别为0.5cm3/s和0.167cm3/s,通过计算证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K为一常数。证明:根据达西定律,盐水通过该岩心时油通过该岩心时显然K1=K2,无论哪种流体流过该岩心,算得的岩石绝对渗透率都是同样的,即:岩石的渗透率不随流过其流体的改变而改变,为一常数。22、已知一假想岩石,设其单位面积中有n根半径为r的毛细管,截面积为A,长度L,根据达西定律与泊稷叶定律推导渗透率与孔隙半径的关系。推导:根据泊稷叶定律得单根毛管流量为:则面积为A的假象岩石总流量为:根据达西定律,流量为:上述二式右端相等,即:又假象岩石的孔隙度为带入上式整理得:23、已知标准状况下温度为T0,压力为p0,试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压力p温度t的油层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推导:在标准状况下,气体近似服从抱负气体的状态方程,那么在实际地层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可按真实气体状态方程求出,其中T=273+t,根据气体体积系数的定义:24、什么是接触角,根据其定义划分岩石的润湿性。所谓润湿角是指极性大的流体在三相周界面处的切线与该相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界面所夹(包含该项流体)的角,一般用θ表达。根据接触角的定义,可将油-水-岩石系统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θ=0时,岩石是强亲水2)θ<90时,岩石亲水憎油3)θ=90时,岩石中性润湿4)θ>90时,岩石亲油憎水5)θ=180时,岩石强亲油25、什么是物质的自由界面能,有哪些性质?物质表面分子同时受内不物质分子和外部空气分子的作用力,由于内不物质分子的引力远大于空气分子的引力,所以表面层分子受合力的方向指向物质内部并与表面垂直,因而分子具有向物质内部运动的趋势,即水相表面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表面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使得这些表面层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自由界面能。具有以下性质:1)界面越大,自由界面能也越大2)两相分子的极性差越大,自由界面能也越大3)自由界面能并不限于截面上的单分子层,而使存在于两相界面到分子力场达成平衡时的整个界面层内4)自由界面能与两相的相态有关26、已知,有一块岩样长3㎝,面积为2cm2,用单相油或水测得岩石绝对渗透率为0.375μm2。若在同一岩样中饱和70%的盐水和30%的油并保持饱和度在渗流过程中不变,当压差为0.2Mpa时,测得盐水的流量为0.3cm3/s,油的流量为0.02cm3/s。油水的粘度分别为3mPa·s和1mPa·s,根据达西定律求油水的相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解:根据达西定律得:根据相对渗透率的概念:27、论述胶结物的胶结类型及各自的特点。答:胶结类型指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及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分为以下三种:1)基底胶结:胶结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孤立地分布与胶结物中,彼此不相接触或很少颗粒接触。胶结物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故称原生胶结。其胶结强度很高。2)孔隙胶结:胶结物含量不多,充填于颗粒之间孔隙中,颗粒成支架状接触。这种情况胶结物多是次生的,分布不均匀,多充填于大的孔隙中,胶结强度次于基底胶结。3)接触胶结:胶结物含量很小,一般小于5%,分布于颗粒互相接触的地方,颗粒呈点状或线状接触,胶结物多为原生的或碎屑风化物质,最常见者为泥质,胶结得不结实。28、论述两组分相图的特点。答:1)关于临界点: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纯组分的临界压力,混合物的临界温度则居于两纯组分临界温度之间;两组分的性质(如分子量、挥发性),差别越大,则临界点轨迹所包围的面积也越大;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长,临界点向右迁移。2)关于两相区:所有混合物的两相区都位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线之间;两组分的分派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就越大;两组分中只要有一个组分占绝对优势,相图的面积就变得狭窄;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势,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蒸汽压线;两组分性质差别越大,两相区越大。29、论述天然气的粘度在低压和高压下的影响因素。答:在低压下,气体的粘度与分子平均运动速度,平均自由程和密度有关。由于气体分子的非定向热运动,随温度增长,运动速度增长,所以粘度增大。当压力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增多,但是由于分子平均自由程减短,而使两者的互相影响抵消,所以在接近大气压的低压条件下气体的粘度与压力无关。此外在低压下同一族类的范围内,气体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长而减小。气体在高压下的粘度不同于在低压下的粘度,它将随压力的增长而增长,随温度的增长而减少,同时随分子量的增长而增长,即具有类似于液体粘度的特性。这是以内:在高压下对粘度的影响由气体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力起重要作用。压力增高,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增大,气层间产生单位速度梯度所需的层面剪切应力很大,使得粘度也增大。30、论述油气分离的分类,各自的特点。答:油气的分离通常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接触分离,一种是微分分离。接触分离:即一次或分几次将系统的压力降到指定的脱气压力,但在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气体与石油始终保持接触,系统的组成不变。微分脱气:在脱气过程中,分多次将压力降到指定压力。每一次降压后,分处的气体都从容器中排出,使气液分开,亦即脱气是在不断降压,不断排气,系统组成也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31、注水开发油田饱和压力如何变化,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由于注入水与原油的相和作用,原油中一部分轻质组分溶解于水中,使油气比和饱和压力下降;2)水和原油互相作用的结果使原油性质变差,使油气不易互溶,因而饱和压力上升;3)由于注水中往往溶有一定量的空气,其中氧气与原油发生氧化,使天然气中增长来氮气,使饱和压力升高。由于以上三个因素的互相影响,就导致了原油含水后饱和压力变化的复杂性。32、论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分区及特点。答:一般分三个区:1)单相油流区2)油水同流区3)纯水流动区。特性可归纳为:1)无论湿相还是非湿相都存在一个开始流动的最低流动饱和度值,当流体饱和度值小于该最低饱和度值时,流体不能流动。2)非湿相饱和度未达成100%时,其相对渗透率可以达成100%;而湿相饱和度则必须达成100%,其相对渗透率才也许达成100%。3)两相同时流动时,两相相对渗透率之和小于1,并且在等渗点处到到最小值。33、以空气-水界面为例论述自由表面能产生的因素。水相内分子层的每一个分子,由于它们同时受到周边同类分子的作用,所以其分子力场处在相对平衡状态,即周边分子力的合力为零。而水表面层的分子,由于它们一方面受到液体层内分子力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又受到空气分子的作用,由于水的分子力远远大于空气的分子力,所以表面层分子就会自发地力图向下沉入水中,表面层分子受到周边分子力的作用合力不再为零,力场也不再平衡。表层分子比液相内分子储存有多余的“自由能”,这就是两相界面层的自由表面能。34、论述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1)研究岩石孔隙结构;2)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评估岩石储集性能的好坏;3)应用毛管压力曲线拟定油层的平均毛管压力函数;4)拟定油(水)饱和度随油水过渡带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5)运用毛管压力回线法研究采收率;6)毛管压力资料拟定储层岩石的润湿性;7)用毛管压力曲线可计算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8)应用告诉离心机所测得的毛管压力曲线可在室内快速评估油井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或增产增注措施的效果。35、推导原油采收率与波及系数及洗油效率间的关系。在同时考虑波及限度及洗油效率两个因素时,原油采收率可为:三、简答题颗粒组成分布和累积分布曲线表达什么?答:(1)能表达岩石重要由多大的粒径所组成,在颗粒组成分布曲线上尖峰和累积分布曲线陡峭部分相应的数值即是。(2)能表达颗粒均匀限度。颗粒组成分布曲线上尖峰越高和累积分布曲线上曲线越陡,表达颗粒越均匀。孔隙大小分布和累积分布曲线表达什么?答:(1)能表达岩石重要由多大的孔径所组成。(2)能表达孔隙的均匀限度。砂岩胶结物的敏感矿物及其特性。答:(1)粘土及其遇水膨胀的特性;(2)石膏及其高温失去结晶水的特性;(3)碳酸盐遇酸反映和酸敏矿物伤害地层的特性。简述几种胶结类型。答:(1)接触胶结;(2)孔隙胶结;(3)基底胶结简述几种孔隙的简化模型。答:(1)等径球形颗粒所组成的假想土壤模型;(2)等径,不等径,变径等毛管模型;(3)网状模型;(4)用记录学方法研究多孔介质。简述岩石孔隙度的测定原则。答:φ=Vp/Vf=(Vf-Vs)/Vf=1-Vs/Vf只要测量Vp和Vf;Vs和Vf这两组数值的任何一组,就可求得φ值。简述达西定律的合用条件。答:(1)岩心中所有为单相流体所充满,(2)岩石与流体不发生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3)层流简述气体滑动效应。答:沿岩石孔道壁仍有气体流动的现象称气的滑动效应。气体愈稀薄,其分子量愈小,滑动现象愈严重。写出达西公式并标明单位。答:K=0.1QμL/(FΔP)=0.1Cm3/s*mPa*s*cm/(cm2*Mpa)=D=μm2砂岩孔隙度大时,其渗透率是否也大?为什么?答:孔隙度大,不一定渗透率大。由于孔隙度是单位岩石体积中总孔隙体积的大小。孔隙度大,孔道直径不一定大,故渗透率不一定大。写出等径毛管模型渗透率(K)、孔隙半径(r)和孔隙度(φ)的关系式。答:K=φr2/8写出等径毛管模型渗透率(K)、孔隙主度(φ)和比面(S)的关系式。答:K=φ3/(2S2)高才尼对等径毛管组成的假想岩石作了哪些修正?答:根据方程对等径毛管组成的假想岩石孔道长度做了修正,孔道半径仍视为的园形。简述岩石油、气、水饱和度的概念。答:岩石油、气、水饱和度是单位孔隙体积内油、气水所占的体积百分数:So=Vo/Vρ,Sg=Vg/Vρ,Sw=Vw/Vρ.什么是岩石的压缩系数?答:油层压力每变化1个单位,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的变化值。Cf=ΔVp/(Vf/Δp)什么是油层的综合弹性系数#答:当油层压力减少或升高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油层内由于岩石颗粒的变形,孔了隙体积的缩小或增大,液体体积的膨胀或压缩所排出或吸入的油的体积或水的体积。简述影响岩石孔隙度的因素。答:(1)颗粒越均匀,孔隙度(φ)越大;(2)埋藏越深,一般φ下降;(3)油层压力增大φ增大或温度升高,流体热膨胀φ增大;(4)胶结物含量增大,φ下降;(5)磨园度增大,φ增大。写出气测渗透率公式,并标明单位。答:K=2PoQoμaL/[A(P21-P22)]*DPo:当时大气压力,Pa;P21-P2;岩心前后压力,PaQo:大气压下的体积流量写出单根毛管流量公式。答:q=πr4Δp/(8μL)简述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答:(1)颗粒直径d增大,K增大;(2)对同粒径岩石,φ增大,K增大;(3)颗粒不均匀,K下降;(4)埋藏深,一般K下降;(5)油层压力增长或油层温度升高,流体膨胀,阻碍压实,使K下降的趋势减弱;(6)胶结物含量增大,K下降;(7)人为因素如工作液和岩石不配伍产生沉淀,生产压差过大形成砂堵等都使K下降。写出原始含油饱和度(Swi)和束缚水饱和度(Wwi)的关系式。答:Soi=1-Swi写出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公式。答:地面储量(以重量计),Go=Ahφ(1-Swi)ro/Bo常温、常压下天然气、石油、地蜡的化学组成。答:C1——C5,天然气烷烃,C5—C16,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C17——C64地蜡、烷烃24、简述地层油饱和压力的重要性。答:(1)区分油藏烃类以单相油或油气两相同时存在和渗流的界线;(2)反映和控制油藏驱动方式的重要标志;(3)地层油物性发生突变的转折点;简述影响未饱和油藏原始饱和压力的因素。答:(1)油气性质;(2)温度和压力影响特别是温度的影响;(3)断层隔档的影响;写出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并指明各符号的涵意。答:PV=ZnRT,Z——压缩因子,n——摩尔数;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试述天然气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答: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和抱负气体体积之比。Z=V实/V理试述天然气体积系数(Bg)的用途。答:天然气在油藏条件下和在地面标准状况下体积的换算。写出天然气压缩系数(Cg)的公式,并说明负号的涵意。答:Cg=-1/V(ЭV/ЭP)T,由于P增大,天然气体积减小,(ЭV/ЭP)T为负值,要使Cg为正值,必须加负号。写出流体粘度的公式,并解释各符号的涵意。答:μ=F/A/(dv/dy),其中μ——两流动气层相对移动的阻力系数,即绝对粘度;F/A——气体内摩擦阻力;dv/dy——速度梯度。写出粘度标准化单位和实用单位的关系。答:1mPa*s=1cp简述压力、温度、分子量和非烃含量对低压下和高压下天然气粘度的影响。试绘出天然气的溶气量()和压力()的关系曲线,并解释之。答:P增大,先是天然气中重烃溶解,然后是较轻的烃溶解,最后是烷溶解,P>Pb,Rs不变。P减少时与此相反。影响天然气溶气量(Rs)的因素有哪些?答:(1)油气性质;(2)温度;(3)压力;油藏天然气的溶气量(Rs)如何取得?答:保持压力从油藏中取出油样,在实验室中进行一次脱气实验,用分离出的气量来表达油藏形成时所溶的气量。简述两种油气分离方式的区别?答:接触分离:系统组成不变,脱出的气多而重,剩油少而重,脱气油比重大多级他离:系统组成改变,脱出的气少而轻,剩油多而轻,脱气油比重小。试述油藏枯竭状态,天然气饱和度很低时,脱气方式是什么方式?答:脱气方式是微分脱气。采油井井口的流体直接进油罐分离,此时的脱气方式是什么方式?答:脱气方式是接触分离。写出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Bt)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个参数的名称?答:Bt=Bo+(Rsi-Rs)Bg,其中:Bo——地层油体积系数,Rsi——原始溶解油气比,Rs——低于Pb时某一压力的溶解油气比,Bg——气体体积系数。写出地层油压缩系数(Co)的公式,并说明负号的含意。答:Co=-1/Vf(Эv/Эp)T=-1/Bo*(Bob-Bo)/(Pb-P),因P>Pb时才有/Co,Pb-P为负值,要使Co为正值必须加负号。写出天然气在油中溶解系数(α)的公式,并指出它的单位?答:α=(Rs2-Rs1)/(P2-P1)其单位是压力的倒数。简述地层水有哪四种类型?答:重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四种类型。写出毛管压力公式,并说明其中各符号的涵意?答:Pc=2σcosθ/r其中:σ—两相流体间的比界面能,r—岩石喉道半径,θ——岩石和上述两相流体间的润湿接触角。什么叫做表面活性剂?答:溶解于两相界面系统中的物质,自发地浓集于两相界面层上并显著地减少该界面层表面张力,这种物质表面活性剂。画出三种选择性润湿的典型情况。答:θ〈90o亲水,θ〉90o亲油,θ=90o中间润湿写出润湿张力A的公式,并说明其中各符号的涵意?答:A=σcosθ,σ——两相流体间比界面能,θ——两相流体和岩石间的润湿接触角。说明润湿张力A的物理意义?答:润湿张力表达润湿相粘附在固体表面以及沿固体表面渗浸的能力。什么叫做附着功W?答:使润湿的液体从固体表面脱开,在单位界面上所做的功。简述岩石的润湿性对无水和最终采收率的影响。答:水湿岩石无水采收率高。润湿性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众说不一。亲水和亲油岩石在注水后期残余油分布有何不同?答:亲水孔道在注水后期残余油呈弧滴状分布,亲油孔道残余呈油膜状分布。亲水和亲油孔道的毛管压力在水驱油过程中有何不同的作用?答:亲水孔道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动力;亲油孔道毛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简述毛管压力曲线的三个特性量。答:(1)阀压:非湿相流体进入已饱和湿相流体的岩样,驱替开始时的起始压力。(2)饱和度中值压力:非湿相充满孔隙体积一半时所必须的压力。(3)最小饱和度:当驱替压力达成最大时,未被非湿相充满的孔隙体积百分数,对亲水岩石来说,即为束缚水饱和度,若岩石亲油则为残余油饱和度。润湿反转的限度受什么因素影响?答:润湿反转的限度与固体表面性质,活性物质性质以及活性物质浓度有关。什么叫前进角?答:湿相吸吮非湿相时所形成的接触角称前进角(θ1)。什么叫后退角?答:非湿相排驱湿相时所形成的接触角称后退角(θ2)。何为退效率WE,它有什么用途?答:WE=(SHgm-SHgr)/SHgm退泵效率近似地当作是非湿相的采收率。什么是函数J(Sw),它有什么用途?答:J(sw)=Pc/σ(K/φ)0.5用毛管压力函数(J函数)对实测毛管压力资料,进行解决,可以求出同一类型岩石的平均毛管压力曲线,还可以找出不同类型岩石的物性特性。什么是K有效?答:当多相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称有效渗透率。什么是K相对?答:当多相共存时,每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测量K相对有哪两面种方法?答:(1)稳定法;(2)非稳定法。61、简述粘土的重要成分。答:粘土的重要成分涉及:1)粘土矿物2)非黏土矿物3)金属,碱土矿物4)铝和铁的氧化物62、粘土矿物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分为:1)高岭石型2)蒙脱石型3)水云母型4)绿泥石型63、实际岩石中的孔隙按大小可分为哪几类?答:1)超毛管孔隙2)毛细管孔隙3)微毛细管孔隙64、裂缝性储集岩石由哪种孔隙系统组成?答:1)岩石颗粒之间的孔隙空间构成的粒间系统2)裂缝和孔洞的空隙空间形成的系统65、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答:1)粒度组成2)胶结物含量3)胶结物成分66、粘土矿物的产状分为哪几种类型?答:1)分散型2)薄膜型3)搭桥型67、简述束缚水产生的因素。答:束缚水的存在与油藏形成有关:在水相中沉积的砂岩层,当油气从生油层运移到该砂岩层中,由于油气水的润湿性不同和毛管力影响,而使运移的油气不也许把空隙中的水完全驱出而残存下来,形成束缚水,也称残余水。68、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涉及哪些?答:1)岩石的抗压强度2)岩石的抗拉强度3)岩石的抗剪强度69、简述天然气的分类及重要成分。答:1)气藏气:重要成分是甲烷2)油藏气:也称伴气愤,它涉及溶解气和气顶气,它的特点是乙烷和乙烷以上的烃类含量较高3)凝析气藏气:除了具有大量的甲烷外,戊烷和戊烷以上的烃类含量也较高70、天然气的组成有哪几种表达方法?答:1)重量组成2)体积组成3)摩尔组成71、按照比重可将油气藏分为哪几种?答:1)气藏2)凝析气藏3)临界油气藏4)油藏5)重油油藏6)天然沥青矿72、简述相应状态原理。答:对于对比压力Pr、对比温度Tr相同的两种气体,它们的Vr也近似相同,则称这两种气体处在相应状态。当两种气体处在相应状态时,气体的许多内涵性质如压缩因子Z,粘度也近似相同。73、简述油气分离方式的分类。答:1)接触分离(也叫一次脱气)2)微分分离(也叫多次脱气)74、简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和压力的关系。答:1)当p>pb时,地层有以受压缩为主,随压力的增长,地层油体积缩小,故体积系数减小2)当p=pb时,油中具有最大的溶解油气比,体积系数最大3)当p<pb时,随地层压力的减少,溶解气量减小,地层油体积减小,故体积系数随压力减少而减小75、简述地层油粘度的影响因素。答:1)地层有的化学组成2)地层压力3)地层额外浓度4)地层有的溶解气量76、简述原油析蜡温度的影响因素。答:1)原油性质2)石蜡含量3)原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4)压力77、简述地层水的苏林分类。答:1)硫酸钠水型2)重碳酸钠水型3)氯化镁水型4)氯化钙水型78、为什么界面分子具有与物质内部分子不同的性质?答:在物质内部,分子周边受相同分子的作用力在各个方向上是对称相等的,因而作用在分子上的合力为零;而在物质的界面层上,分子受周边分子的作用力在各个方向上并不是完全对称相等的,因而作用在该分子上的合理不为零。因此,界面层分子具有与物质内部分子不同的性质。79、什么是自由界面能?答:物质表面分子同时受内不物质分子和外部空气分子的作用力,由于内不物质分子的引力远大于空气分子的引力,所以表面层分子受合力的方向指向物质内部并与表面垂直,因而分子具有向物质内部运动的趋势,即水相表面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表面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使得这些表面层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自由界面能。80、简述自由界面能的重要特性。答:1)界面越大,自由界面能也越大2)两相分子的极性差越大,自由界面能也越大3)自由界面能并不限于截面上的单分子层,而使存在于两相界面到分子力场达成平衡时的整个界面层内4)自由界面能与两相的相态有关81、对于液—固系统而言,为什么液体中活性物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经常会产生边界层?答:1)固体表面力场的诱导作用2)吸附层分子的作用82、简述影响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因素.答:1)岩石矿物组成的影响2)原油组成的影响3)活性物质的影响83、非均匀润湿重要有哪几种形式?答:1)斑状润湿2)混合润湿84、测量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方法重要分为哪几种?答:1)直接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3)其他方法85、用接触角法测量油藏岩石润湿性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幻灯应有滤热器2)磨片表面应足够光滑3)液滴不能过大4)测量环境要无尘没有污染86、简述岩石润湿性如何影响油水的分布?答:一般来收,岩石孔道亲水部分,其表面被水覆盖;而岩石孔道的亲油部分被油覆盖。在孔道中各种界面张力作用下,湿相流体总是力图附着于砂岩颗粒表面并尽也许占居孔隙中较小的角隅,而把非湿相流体推向更宽阔的孔隙中间部位。87、什么是驱替过程和吸吮过程?答:一般将非湿相流体驱替湿相流体的过程称为驱替过程;把湿相流体驱替非湿相流体的过程称为吸吮过程88、简述岩石润湿性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答:岩石的润湿性对无水采油期水驱油效率影响较大,而对最终水驱油效率影响较小。在水驱油过程中,亲水岩石由于注入水自动吸入,可以减少粘滞引起的不同孔隙中流体流动速度的差异,克服粘性指进,并且使油水分布有助于水驱油,因而无水采收率高。亲油岩石水驱油时,非活塞性强,注水沿大孔道突进,残余油滞留在不吸水的孔道以及吸水孔道的边角上,油水分布不利于水驱油,因而无水采收率低。89、什么是毛管压力?答:它是毛管中弯液面两侧非湿相与湿相的压差,是为了平衡弯液面两侧压差而产生的附加压力,因而其方向是朝向弯液面的凹向,大小等于毛管中水的自重产生的力。90、简述什么是毛管滞后现象?答:驱替过程中得到的毛管压力曲线(即驱替曲线)与吸吮过程测得的毛管压力曲线(即吸吮曲线)不重合,即驱替曲线总是位于吸吮曲线的上方。这种现象称为毛管滞后现象。91、简述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答:1)定量拟定岩石的孔道半径2)定性评价岩性3)拟定油藏过渡带流体饱和度的分布4)研究水驱油效率5)判断岩石润湿性92、简述导致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答:由于地层岩石的孔隙结构非常复杂,因而油水在这种多孔介质中流动时,每个孔道中碰到的阻力不同。所以在各个孔道中的渗流速度不同,油水界面在各个孔道参差不齐,使得在纯水流动区和纯油流动区之间产生了一个油水同时流动的混合区,这就是导致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93、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有哪些?答:1)岩石润湿性的影响2)油水饱和顺序的影响3)岩石性质和孔隙结构的影响4)温度的影响5)流体粘度的影响6)其他因素影响94、简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答:1)拟定油藏中流体饱和度的分布2)分析油水产水规律3)估算水驱最终采收率95、计算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可以归纳为哪几类?答:1)毛管模型2)记录模型3)经验模型4)网络模型96、简述天然油藏中也许具有的能量有哪些?答:1)含油区岩石和液体的弹性能2)含水区的弹性能和露头水柱压能3)含油区溶解气的弹性能4)气顶区的弹性膨胀能5)油流自身的位能97、写出地层油的等温压缩系数的表达式,并指出各项的含义。答:Co---原油等温压缩系数Pb;P----分别为原油的饱和压力和地层压力Nb,Vf----分别为在压力Pb和P下的地层油体积。98、写出地层水的体积系数表达式,并指出各项的含义。答:Bw=Vw/VwsBw---地层水的体积系数Vw---在地层条件下,地层水的体积Vws---该地层水在地面条件下的体积。99、写出气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100、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是什么?答:1岩石的矿物成分2颗粒的排列方式及分选性3埋藏深度的影响101、写出原油溶解气油比的表达式,并指出各项含义。答:Rs=Vg/VsRs----在PT时,原油的溶解气油比;Vg---地层油在地面脱出的气量;Vs---地面脱气原油或称储罐油102、什么是天然气的溶解度?答:是指地面1m3水,在地层压力,温度条件下所溶解的天然气体积。103、写出五个以上P—T相图的特性参数。答:泡点、露点、临界点、最高临界凝析温度点,最高临界凝析压力点、泡点线、露点线、液相区、气相区、两相区。104、写出牛顿内摩擦定律的粘度表达式,并指出各项的含义。u---流体的粘度F/A---单位面积上的剪应力dv/dz---速度梯度105、写出地层水的粘度和温度,压力的变化关系。答:随温度的增长而大大减少,随压力的增长却几乎不变。106、什么是物质的“体积性质”和“表面性质”?通常,把由相内分子所引起的一些性质叫做“体积性质”;而把由于两相界面层分子所引起的一些性质叫做“表面性质”。107、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有那些?1)岩石的矿物组成;2)油藏流体组成的影响;3)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4)矿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08、简述润湿滞后的概念及分类。所谓润湿滞后,即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迟缓而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分为:静滞后和动滞后两类。109、导致接触角之后的因素有哪些?1)表面粗糙度;2)表面非均质性;3)表面宏观分子垢的不可流动。110、岩石润湿性对水驱油的影响有哪些?1)润湿性影响油水在孔道中的微观分布;2)润湿性决定孔道中毛管力的大小和方向;3)润湿性影响地层中微粒的运移;4)润湿性影响采收率的大小。111、简述末端效应的实质及特点。所谓末端效应的实质是多孔介质中两相流动在出口端出现的一种毛管效应。其特点是:1)距多孔介质出口末端面一定距离内湿相饱和度过高;2)出口端见水出现短暂的滞后。112、简述蒸汽吞吐法的操作环节。1)注入蒸汽;2)关井浸泡;3)开井生产。113、进行蒸汽吞吐的油层应满足哪些条件?1)油层要厚、要浅;2)原油要稠,含油饱和度要高,使降粘效果显著,避免热量浪费;3)地层压力要高,使原油容易流入井。114、简述驱油存在的问题。1)在低压下,的粘度很低,容易过早地从生产井突破,发气愤窜,减少扫油效率;2)混相后,原油粘度比地层油粘度底得多,很易产生指进,提前窜流到生产井中。3)需要的注入量太大。四、填空题1、粒度中值是指在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上累积重量百分数为(50%)的颗粒直径。2、粒度组成的歪度为正值,表达粒度组成分布为(粗)歪度。3、砂岩中粘土遇水(膨胀)。4、石膏在高温下(脱水)。5、粘土是直径小于(0.01)mm的颗粒占50%以上的细粒碎屑。6、砂岩中的胶结物重要是(泥岩)。7、砂岩的胶结类型有基底胶结、孔隙胶结和(接触)胶结三种。8、砂岩中细颗粒越多,其比面就越(大)。9、孔隙配位数是指每个孔道所连通的(喉道)。10、孔隙迂曲度总是(大)于1。11、流动孔隙度除与岩石的孔隙结构有关外,还与(压力梯度)、液体的物理一化学性质等有关。12、毛细管孔隙是指孔径介(0.5—0.0002)mm之间的孔隙。13、对于绅岩,颗粒大小越不均匀,孔隙度就越(小)。14、不均匀系数越接近于1,岩石的粒主度组成越(均匀)。15、孔隙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长而(减小)。16、绝对渗透率是右石的自身性质,它只取决于岩石的(孔隙结构)。17、气测渗透率(大)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18、液测渗透(小)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19、对于同一岩石,在同一平均压力下,用不同气体测定的渗透率(不同)。20、对于同一岩石,同一气体,平均压力越大,测定的渗透率(小)。21、水敏指数是指用蒸馏水测定的渗透率与(气测)渗透率的比值。22、一岩石水敏指数为0.2,该岩石为(强)水敏。23、一岩石水敏指数为0.5,该岩石为(中档)水敏。24、一岩石的渗透率为0.05μm2,孔隙度为15%,该岩石的物性(一般)。25、平行于岩石层理方向的渗透率(大)于垂直于层理方向的渗透率。26、一裂缝的宽度为0.001mm,该裂缝的渗透率为(8.37)27、若计算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必须知道(束缚水)饱和度。28、束缚水饱和度随岩石中泥质含量的增长而(增大)。29、束缚水饱和度随岩石渗透率的增长而(减少)。30、对于砂岩,颗粒形状越规则,其孔隙度越(大)。31、孔隙度是度量岩石(储集)能力的参数。32、渗透率是衡量岩石(渗流)能力的参数。33、某油藏的束缚水饱和度为25%,该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为(75%)。34、某油层孔隙度为25%,岩石的压缩系数为1.5*10-51/atm,流体的压缩系数为4.2*10-51/atm,油层的综合弹性系数为(2.55*10-5)1/atm。35、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体积(增大)。36、地层压力下降,岩石孔隙体积(减小)。37、地层压力下降,地层流体体积(增大)。38、粘土矿物在盐水中的膨胀性(小)于在淡水中的膨胀性。39、粘土矿物中,(蒙脱石)遇水的膨胀性最大。40、在砂岩油藏中,(孔隙)重要的储油空间。41、孔隙度分为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42、孔隙度是计算油田(储量)和评价油层特性的重要指标。43、在裂缝一孔隙双重介质中,(裂缝)是重要的油流通道。44、一岩石的孔隙度为20%,平均孔隙半径为4μm,该岩石的渗透率为(0.4)μm2。45、岩石的比面越大,渗透率越(小)。46、孔隙越小累积分布曲线越陡,孔隙大小分布越(均匀)。47、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重要是由于气体存在(滑动孔隙度)。48、气体分子量越(小),平均压力越小,滑动现象越严重。49、渗透率的单位具有(面积)的因次。50、对于颗粒大小均匀的砂岩,其孔隙度随颗粒直径的增长而(不变)。51、比面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它们分别是以岩石外表体积、岩石孔隙体积和岩石(骨架)体积为基准。52、蒸馏法测油水饱和度时,所用的溶剂沸点不易太高,重要是为了防止(结晶水脱出)。53、渗透率的测定原理是测出单位(压差)下通过岩心的流体流量,然后根据达西公式计算。54、粘土在水中的膨胀限度用(膨润度)衡量。55、地层综合弹性系数是指地层压力每减少0.1MPa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和液体)总体积变化。56、基底胶结砂岩的孔隙度(小)于孔隙胶结砂岩的孔隙度。57、接触胶结砂岩的孔隙度(大)于孔隙胶结砂岩的孔隙度。58、粒度组成有(筛析)和水力沉降两种分析方法。59、岩石的渗透率越(低),气体的滑动效应越严重。60、油藏烃类涉及石油、天然气和(石蜡)。61、天然气的组成有重量组成、体积组成和(摩尔)组成三种表达方法。62、天然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3,空气平均分子量为29,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9)。63、抱负气体的压缩因子(等于)1。64、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大于1,表白天然气比抱负气体(难)压缩。65、对于两种组成不同的天然气,假如它们的对比温度、对比压力相同,则它们的粘度(相同)。66、抱负气体和等温压缩系数只取决于(压力)。67、抱负气体在压力为10atm下的压缩系数为(0.1)1/atm。68、低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压力的增长(不变)。69、低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增长而(增大)。70、低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长而(减少)。71、运动粘度等于动力粘度与(密度)的比值。72、接触脱气时的系统组成(不变)。73、接触脱气分离出的气量(大于)微分脱气的脱气量。74、接触脱气比微分脱气得到的气体密度(大)。75、地层油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溶解大量的气体)。76、影响地层油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溶解油气比)。77、原始溶解油气比就是(偿和压力)下的溶解油气比。78、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小)于1。79、地层油的体积系数(大)于1。80、本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最大。81、本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增长,地层油体积系数(增大)。82、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最小)。83、地面油的压缩系数(小)于地层油的压缩系数。84、地层压力越大,地层油的平均压缩系数越(小)。85、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的密度最小。86、地层油的粘度取决于化学组成、温度、压力和(溶解气量)。87、影响地层水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地层水的(矿化度)。88、天然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0。用体积组成表达,甲烷的含量为80%,若用摩尔组成表达,甲烷的含量是(80%)。89、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68,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9,天然气的平均分子量是(19.7)。90、沉积岩是由各种不同大小矿物颗粒用不同(胶结物)以某种限度胶结而成。91、地层油压缩系数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才成立。92、地层油的溶解油气比越大,其体积系数越(大)。93、双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临界凝析温度)是液气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94、双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临界凝析压力)是液气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95、岩石的绝对孔隙度(大)于流动孔隙度。96、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大)于流动孔隙离。97、在砂岩中,双重孔隙介质重要由孔隙和(裂缝)两种孔隙系统组成。98、(饱和压力)是原油从单相转变为油气两相的压力界线。99、地层油开始脱气的最高压力是(饱和压力)。100、地层油物性发生突变的转折点是(饱和压力)点。101、在开采凝析气藏时,常采用注气等方法以保持地层压力高于(上露点)压力。102、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油气比随压力的增长(不变)。103、地层油的密度(小)于它在地面脱气后原油的密度。104、按苏林分类法,地下水分为(重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四种水型。105、天然气在水中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106、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才存在。107、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随压力下降而(升高)。108、矿化度表达地层水中含(盐量)的多少。109、天然气在原油中的平均溶解系数随压力的增长而(减少)。110、天然气中非烃类气体含量越多,其粘度越(大)。111、当压力等于(1atm)时,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最大。112、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大)于地层水的压缩系数。113、地层油中溶解气量越多,其压缩系数越(大)。114、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地层油粘度(最小)。115、本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少)。116、随着溶解气量的增长,地层油中石蜡的结晶温度(减少)。117、在泡点压力,烃类系统中(液)相的含量接近100%。118、油气溶解曲线与(接触)脱气得到的分离曲线相重合。119、在露点压力,烃类系统中(气)相的含量接近100%。120、两相分子的极性差越大,自由表面能(大)。121、润湿的实质是界面能的(减少)。122、油藏岩石的润湿性重要取决于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原油中(极性物质)的含量等。123、亲油岩石中,毛管力为水驱油的(阻力)。124、岩石中毛管直径越大,毛管力越(小)。125、在相同条件下,驱替毛管压力总是(大于)吸允毛管压力。126、油藏中孔隙分选性越差,油水过渡带厚越(大)。127、岩石中各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之和(小)于绝对渗透率。128、自由水面为100%(含水)的水面。129、油水界面为100%(产水)的水面。130、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重要受岩石的(孔隙结构)影响。131、天然气和原油的组成越接近,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大),132、Pc50(饱和度中值压力)越大,说明岩石越偏(细)歪度。133、Pc50(饱和度中值压力)越大,油层产能越(低).134、若油藏的束缚水饱和度为,注水开发后残余油饱和度为,则水采收率为(60%)。135、任何多相流体一岩石体系中,在流体条件下,各相相对渗透率之和在(等渗点)处达成最小值。136、强水湿岩石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等渗点饱和度值大于(50%)。137、水湿岩石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共存水饱和度一般大于(20%)。138、亲水岩石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上最大含水饱和度时,水相相对渗透率一般小于(0.3)。139、对于亲水岩石,注水时,毛管力为水驱油的(动力)。140、强水湿岩石的退汞效率为80%,孔隙度为25%,则该岩石的水驱油采收率为(80%)。141、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越多,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小)。142、岩石润湿接触角(小)于90o时,岩石亲水。143、岩石润湿接触角(大)于90o时,岩石亲油。144、地层渗透率越(大),自由水面和产水水面的位置越接近。145、毛管压力曲线的排驱压力(阈压)是岩石表面(最大)喉道半径相应的毛管压力。146、岩石物性越好,毛管压力曲线的阈压越(小)。147、油藏岩石物性越好,油水过渡带厚度越(小)。148、油水在岩石中的分布重要受岩石(润湿性)控制。149、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越长,说明岩石喉道的分布越(均匀)。150、在岩石中,(润湿)相流体总是力图附着于砂岩颗粒表面并尽也许占据孔隙中较小的角隅。151、岩石越趋向于亲水,水驱油的无水采收率越(高)。152、当油水接触角大于90o时,毛管力为水驱油的(阻力)。153、同一岩石,油水过渡带的厚度比油气过渡带的厚度(大)。154、阈压是非湿相流体开始进入岩样的(最小)压力。155、在相同条件下,压汞法测得的毛管压力值(大)于半渗透隔板法测得的毛管压力值。156、毛管滞后现象重要是由毛管中的(润湿)滞后引起的。157、对于亲水岩石,毛管压力曲线中最小湿相饱和度就是(束缚水)饱和度。158、油水密度差越大,油藏中油水过渡带的厚度越(小)。159、油层中水驱油为非活塞式驱替,重要是由于油层岩石的(非均质)性导致。160、产水率随油流度比的增长而(增大)。161、亲水油藏中,注水采油是(吸允)过程。162、对于同一砂岩,用盐水测出的渗透率值(大)于用蒸馏水测出的渗透率值。163、两相界面层的界面能是由界面层的(分子力场)不平衡所致。164、静润湿滞后是由于(饱和顺序)不同所引起的。165、油藏岩石的润湿性重要有混合润湿和(斑状)润湿两种形式。166、润湿是指流体在(界面张力)作用下沿岩石表面流散的现象。167、当不互溶的两种流体同时存在于固体表面时,某一流体能否驱开另一种流体取决于各(界面张力)的大小。168、某一流体润湿固体表面是各(界面张力)互相作用的结果。169、在亲水岩石,水驱油时接触角为(前进角)。170、动润湿滞后是由于一水界面各处(运动速度)不同引起的。171、“人工复原”岩心是指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岩石的(润湿性)和流体饱和度的岩心。172、毛管力的方向是朝向弯液面的(凹向)。173、毛管力是为了平衡弯液面两侧湿相和非湿相的(压差)而产生的附加压力。174、一油藏中,油水密度差为0.27g/cm3,油藏条件下的毛管力为0.2MPa,油水过渡带的厚度为(80)175、岩石中气泡碰到孔喉时,(界面)产生变形,从而形成贾敏效应。176、假如水驱油的流度比大于1,则水的流动能力(大)于油的流动能力。177、随着油层渗透率的减少,产水水面逐渐(升高)。178、末端效应使距岩石出口端一定距离内(湿相)饱和度增大。179、稳定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时重要是基于(达西定律)和相对渗透率定义。180、非稳定法测定相对渗透率时规定流速足够高,从而使流动压力梯度远大于(毛管力),以减小末端效应。181、润湿相的最低流动饱和度值一般(大)于非润湿相的最低流动饱和度值。182、岩石孔隙中液滴处在静止状态时,产生静毛管阻力效应,静毛管阻力效应的方向指向(管壁)。183、前进角与后退角的差值Δθ(=θ2-θ1)越(大),静润湿滞后现象越严重。184、界面张力是三相周界接触点上的(自由表面能)共同作用的结果。185、地层水的矿化度越高,水中所溶解的天然气量越(少)。186、地层水体积系数随矿化度的增长而(减少)。187、粘度是流体在流动时由于内部(摩擦)而引起的阻力。188、在开采凝析气藏时,当压力降到(上露点)压力时,气相中将有液相凝析出来。189、对于饱和油藏,其饱和压力等于(油气分界面)处的压力。190、测定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重要有(半渗透隔板)压汞法和离心机法。191、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是基于(高才尼)方程。192、相应状态原理只对一些(化学性质)相近的气体才有较好的效果。193、在注入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减少油水界面张力,结果使毛管力(下降)。194、表达孔隙大小分布的方法有孔隙大小分布曲线和(孔隙趔小累积分布曲线)两种。195、原油采收率重要取决于注入工作剂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196、油水流度比越大,水驱油采收率越(低)。197、聚合物驱油机原理就是通过提高注入水的粘度,减少油水(流度比),减弱粘性指进,从而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及采收率。198、测定岩石孔隙度时,只要测出岩石的外表面体积和孔隙体积或者(岩石骨架)体积就可计算出孔隙度。199、胶束溶液驱油机理之一是运用油外相胶束增溶水的特性,消除(油水界面)提高有采收率。200、热力采油涉及火烧油层、(蒸气吞吐)和蒸气驱三种方法。201、随着混合物中重质组分含量的减少,其相图中临界点向(左)移动。]202、对于单组分,(饱和蒸气压)线是该组分泡点和露点的共同轨迹线。203、双组分相图中,两相区都位于两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线之间。204、两组分的分派比例越接近,其混合物相图中两相区的面积越(大)。205、石蜡原油是指含蜡量在(2%)以上的原油。206、与轻质油相图相比,重质油相图中的等液量线更靠近于(露点)线。207、两组分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高于)各纯组分的临界压力。208、混合物中两组分性质差别越大,则混合物相图中临界点的轨迹所包围的面积越(大)。209、附着功大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水)。210、阈压是相应于岩样(最大)孔隙的毛管压力。211、界面张力的大小等于(比表面能)。212、地层油的相对密度为0.82,则API其重度为(41)。213、沉积岩是由各种不同大小矿物颗粒用不同(胶结物)以某种限度胶结而成的。214、大部分含油岩石重要是由(1~0.01)mm的颗粒所组成。215、粒度中值指在累计分布曲线上相应累计重量百分数为(50)%的颗粒直径。216、胶结类型在储层中往往不是单一出现,而是(混合式)胶结217、测定孔隙介质比表面的最通用和经典的方法是(吸附法)。218、岩石中除有固体物质外,尚有未被固体物质所占据的空间,称为(空隙或孔隙)。219、所谓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220、对于颗粒大小相近的输送砂岩来讲,一般是颗粒越小,孔隙度越(大)。221、与孔隙胶结相比,基底胶结的孔隙度更(低)。222、液体在孔道中流动时,在孔壁处速度为零,对于气体来说,此处速度并不为零,沿孔壁仍有气体流动,形成所谓的(滑动效应)。223、大量的现场取心表白,即使是“纯”油气层,其任何部分都具有一定数量的不流动水,通常称之为(束缚水)。224、使岩石的温度身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叫做岩石的(热容量)。225、岩石的温度传导系数与热传导系数成正比,而与比热及密度成(反比)。226、石油重要由两种原素组成—碳和(氢)。227、我们所研究的天然气指气田气和(伴气愤)的总称。228、天然气的比重定义为: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天然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之比。229、抱负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关系可用抱负气体的状态方程来表述:()。230、对于非抱负气体,气体状态方程可写成:()。231、当气体压缩系数Z小于1时,该气体较抱负气体更易于压缩,体积较抱负气体(小)。232、气体压缩系数定义为当压力每变化一个单位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率)。233、粘度越大气体的流动就越(困难)。234、在低压下同一族类的范围内,气体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长而(减小)。235、在自然界的低温条件下,天然气可以与水结合,形成(结晶水合物)。236、单组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服从亨利定律,即温度一定,溶解度和压力成(正比)。237、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增长而(减小)。238、与一次脱气相比,多级脱气分出的气量(少)。239、一次脱气比多次脱气脱出的气体多且比重(大)。240、地层油溶解油气比的单位是(标米3/米3)。241、当油藏压力降至泡点压力以下时,溶解油气比将随压力的减少而(减少)。242、地层有的溶解油气比越大,其体积系数也越(大)。243、地层油的体积系数始终(大于)1。244、地层温度越高,石油越轻,密度越小,弹性越大,其弹性压缩系数也(越大)。245、压力增长,原油密度增长,其弹性压缩系数(减小)。246、在低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地层油的密度随压力增长而(减小)。247、原油比重是指在(20)℃下原油密度与4℃248、热力采油方法其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机理就是以温度增高能大幅度(减少)原油粘度为基础的。249、决定原油凝固点高低是原油的组成,特别是(石蜡)的含量。250、地层水中含盐量多少常用(矿化度)来表达。251、在较低温度时,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252、对于单组分体系,表面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重要由同一物质在不同相中的(密度)差所引起。253、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长,油气的界面张力(减小)。254、在液气系统中,假如液相和气相的性质相近,则界面张力(小)。255、由于活性物质在界面层上的吸附,使得油水的界面张力(减少)。256、当岩石表面同时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由于界面张力的差异,一种流体会自动驱开另一种流体占居岩石表面,这种现象称为(选择性润湿)。257、根据润湿性的定义,可将组成砂岩的矿物分为两类:亲水矿物和(亲油矿物)。258、我们把岩石表面活性物质吸附的作用下润湿性发生转化的现象称为(润湿反转)现象。259、流动实验分析表白,岩石的润湿性不同,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分布也(不同)。260、一般将非湿相流体驱替湿相流体的过程称为(驱替)过程。261、一般把湿相流体驱替非湿相流体的过程称为(吸吮)过程。262、流体饱和岩石的先后词语也称(饱和历史)。263、湿相流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264、非活塞现象重要有两种形式:舍进现象和(指进现象)。265、相对渗透率是多相流体在岩石中同时流动时,某一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266、已知一油田原始含油饱和度为0.84,水驱结束后的残余油饱和度为0.20,则该油田运用水驱能达成的最大采收率为(76.2%)。267、测量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有很多,从原理上讲可分为两类:(稳定法)和不稳定法。268、原油采收率是采出地下原油原始储量的百分数,或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269、原油采收率(ER)与波及系数(EV)和洗油效率(ED)之间的关系为:(ER=EV·ED)。270、当流度比M(<)1时称为有利流度比。271、碱水重要与原油中的(有机酸)反映,生成表面活性物质。272、聚合物驱油是把聚合物加到注入水中,提高水的(粘度),从而减少驱替谁的流度。273、(粒度组成)是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含量。274、(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275、岩石的(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岩石的储集性和渗流特性。276、随着油层开发能量的衰竭,即使是通过注水后,地层孔隙中存在着尚未驱到的原油,称为(残余油)。277、研究储层时,人们最关心的是岩石的(储集性)和(可渗性)。278、渗透率越(高),多孔介质孔道面积越大。279、同一岩石的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280、石油和天然气是多种(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混合物。281、气体(滑动现象)对气测渗透率有较大的影响。282、在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进行开采时,一般认为油层中的脱气过程接近于(微分脱气)。283、通常一次脱气比级次脱气分离出的气量(多)。284、(相态)方程对研究地下凝析气藏动态计算是十分必要的。285、天然气体积系数Bg(小)于1。286、流体的粘度为单位面积的(剪切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287、气体在高压下的粘度,随压力的增长而(增长)。288、原油中含蜡量越(高),其凝固点越高。289、真正影响和控制地层水高压物性的是(矿化度)的高低。290、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291、地层水的体积系数随温度的增长而(增长)。292、地层水的体积系数随压力的增长而(减少)。293、溶解有天然气的水比纯水的体积系数(大)。294、达西定律中,流量与流体的粘度成(反比)。295、平均压力愈小,所测渗透率Ka愈(大)。296、疏松砂岩的粒度越细,分选越差,渗透率越(低)。297、(干气)气藏指甲烷含量占70%~98%并无液相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