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防控方案20160317课件_第1页
h7n9防控方案20160317课件_第2页
h7n9防控方案20160317课件_第3页
h7n9防控方案20160317课件_第4页
h7n9防控方案20160317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7N9疫情通报与防控方案内容全国疫情概况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第三版)国卫办疾控发〔2014〕9号全国疫情概况湖北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广西贵州河南河北上海5地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84%3地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11%流行特征无明显变化暴露危险因素活禽市场的暴露仍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致病性禽低致病,人高致病(病死率40.4%)传播途径禽及环境——人有限人传人高危人群有活禽暴露史的老年人(≥60岁),特别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主要内容病例的发现、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信息管理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疫情形势研判建议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与督导检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病例定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国卫办医发〔2014〕6号)。聚集性病例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聚集性病例: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责任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监测对象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询问要点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病例“早发现”的核心内容病例的采样与检测没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尽快利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将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一步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各医疗机构采集的血清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由当地网络实验室将血清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开展相关抗体检测。各级疾控中心要加强对活禽市场和家禽养殖场等重点地区环境标本的采集与检测工作。具体操作要点参见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甲型抗原快速检测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H7N9核酸检测阳性当地流感网络实验室复核阳性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注:对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不高或者降低的病例,应当行甲型流感或H7N9禽流感病原学检测ILI对患者,病情早期应迅速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县级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信息管理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19流调表主要实现对流调表的查询、添加和编辑。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报告单位、病例情况、个人信息等)发病就诊经过职业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标本采集情况职业情况、暴露史等具有相似的功能(添加、修改、删除、返回)每日填报确诊病例的病情转归信息在其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网上填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临床部分》(附表1)对于死亡病例,要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相关内容,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转院病例转出医疗机构要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操作“转出”。接受医疗机构要通过上述系统对该病例信息进行查询核实,并操作“收治”。病例转院流程H7N9流感病例转院流程转入病例的诊治医疗机构转出病例的诊治医疗机构转出病例中国CDC“H7N9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将该病例进行“转出”操作结束需转院的已住院H7N9流感病例开始中国CDC“H7N9监测”转出列表中查询该病例转入病例确认病例信息进行“收治”操作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医疗机构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卫发明电〔2013〕6号),落实病人隔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医务人员防护等措施。疾控机构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并指导涉禽从业人员和染疫禽类处置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密切接触者管理定义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或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者管理管理要求进行追踪、医学观察,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测量可由密切接触者自己进行或由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实施。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一旦密切接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