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测试 获奖作品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测试 获奖作品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测试 获奖作品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测试 获奖作品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测试 获奖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繁荣假象的幻灭2、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3、1931年,斯沃普向胡佛建议将全国工商业强制动员进联邦控制下的贸易协会,以管制物价和生产,指导贸易经营活动。胡佛指责该计划是“法西斯主义”。这表明胡佛()A.已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 B.赞同由政府来管制生产C.维护企业经营的自主性 D.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4、自大萧条以来,股市上下起伏很多次,但对收入趋势并未产生像大萧条那样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下列推论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没有关系B.经济危机是无规律的C.单纯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D.1929年股市情况特殊5、“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段材料显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社会生产率持续增长B.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工人工资水平下降D.企业内部劳资矛盾尖锐6、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7、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帝国特惠制”的建立()A.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初雏形B.表明英国放松了对殖民地控制C.加剧了本来很严重的贸易摩擦D.成为缓和经济危机的成功典范8、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这说明了()A.经济危机的蔓延 B.市场调节的失灵C.工业经济的弊端 D.世界市场的无序9、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10、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1、某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釆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A.铁犁牛耕的应用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12、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 B.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C.建立更全面合理的劳资关系 D.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13、1936年6月,美国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新政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争议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曾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15、《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C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16、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民主制度遭破坏 B.金融市场被扰乱C.失业人口增多 D.政府财政赤字加剧17、《管子.乘马数》中,管子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年岁凶歉是时候,人们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罗斯福新政中也有类似措施,该措施是指()A.削减农业产量B.改革银行体系C.健全社会保障D.推行“以工代赈”18、1935年,学者马星野评价新政时说:“如果我们拿社会主义做经济演进必趋的阶段,则美国的蓝鹰运动,是向前进半步,倒退两步。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努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该评价反映出()A.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B.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C.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D.对新政评价全面客观19、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有学者试图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探究,选出以下几个话题1.坚持“自由主义市场原则”,反对国家干预2.无产阶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3.改良社会主义提出在不改变现有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实时一定的福利制度安排该学者探究的主题是()A.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B.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D.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21、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22、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2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A.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B.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D.是基于美国总统里根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后提出的24、有学者称: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第Ⅱ卷非选择题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要从实际出发制止对小房产和农场取消偿还抵押所造成的悲剧和日益严重的损失;要坚持由联邦和各州以及各地方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支持大量削减抵押的要求;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由于煤的开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以及用煤的各种工业之间的缺乏协作,因而矿工们——他们是工业金字塔的真正基础——在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处于极恶劣的境地。这是一个悲剧。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国人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的言论材料三: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措施与材料二、材料三中的措施有什么不同?这些措施不同的背景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了艾德礼主张煤炭工业国有化,其主要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2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艾德礼和戴高乐的相同主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4)、你认为上述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已经决定,我们要站稳脚跟,通过严格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直到我们达到预算的平衡为止,以使美国政府的信用坚不可摧。我们已经决定,如果需要,我们应把这样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政府全部信用,用来帮助私人机构以保护债权人和我国人民的储蓄。我们已经决定,在联邦储蓄体系范围内做些调整,以使我们的黄金在贸易中发挥经济作用。同时,我们将保持美元在美国每个城市和世界中的可靠价值;我们将扩大信用以抵消由于我国人民贮藏和外国人提款带来的收缩。我们还决定,联邦政府在保持那些贫困的地方社区问题上要发挥作用,我们还将以政府的信贷援助,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摘自胡佛《在艾奥瓦州得梅因演说谈大萧条形势》(1932年10月4日)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罗斯福为了“应付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主要特点是什么?(8分)27、(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的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我认为,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戴高乐(法国1959—1969年总统)《战争回忆录》材料二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同时赋予国家一种作用,国家必须为竞争秩序确定一个框架和秩序,并不断的保护维持这一秩序,并强调干预、公平、合理和正义。……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折衷。——朱敏《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归纳二战后法国国有化工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指出二战后法国与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大萧条。由“20世纪30年代”“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可知,唐老鸭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危机下人们的心理,A项正确。对理性王国的失望产生了浪漫主义,B项错误;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可排除。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题中材料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所给时间:1931年。此时正处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产品“相对过剩”,刺激消费有利于推动生产的发展,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B。3、【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胡佛政府的政策。斯沃普的建议是想依靠贸易协会直接管制生产,其意图在于使政府的行政权力深入到企业经营中,这违背了自由放任政策规定,故胡佛指责其是“法西斯主义”,表明胡佛主张企业应该有经营的自主权,政府不应破坏企业的自由,故选C项。A项无关;B项“赞同”与材料核心意思相悖;D项,胡佛并不反对政府的干预,而且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故错误。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可知,作者认为单纯的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本题选C。A项表述错误,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有关系。B项错误,证券业改革并没有避免经济危机发生。D项错误,股票市场仍有波动。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显示生产率的增长55%远远超出工资2%的增长,这样工人就无力购买产品,于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严重,B项符合题意。A、C选项都只强调了一个方面,没有顾及另一方面。D选项与此无关,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6、【答案】C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以判断此时并没有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不能反映出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可以看出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是贸易保护,因此加剧了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帝国特惠制”是帝国之间的优惠,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并且加剧了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8、【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应对措施,经济危机的蔓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各国措施,不是市场调节,故B项错误;各国不能协调处理经济危机,这不是工业经济的弊端,故C项错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不是协调处理危机,而是各自为政,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说明世界市场的无序,故D项正确。所以应选D项。9、【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看出,工程振兴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很显然工程振兴局就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思路:以工代赈,就是给你提供就业机会,来代替赈灾,避免不劳而获.所以A项符合;材料中“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说明重点在兴建项目,而不金融干预,故B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控制市场的含义,故排除.故选A.10、【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A、B、D三项推理错误。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釆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可知,该创新没有改变原有的事务,而是对其调整与发展,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故B正确.AD涉及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D错误.“新经济”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故C错误.故选B.1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罗斯福新政主要是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从自由放任到大力干预.题干材料“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调控,不是增强自由,故A项错误.调整劳资关系、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属于政府经济职能内容之一,故C项排除,D项排除.故选B.1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可采取排除法解答。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但并未从根本上摆脱危机,排除④。答案为A项。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法适合于罗斯福新政,可以排除。放弃市场机制对于两者都不符合,B项说法错误。两者的做法都属于拉动内需,刺激生产和消费,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适合于后者,可以排除。15、【答案】B16、【答案】D【解析】材料中“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故D正确;ABC三项说法错误正好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相反,排除.故选D.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镇“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属于社会保障措施,故C项正确;A属于农业;B市金融;D是救济的方式。1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可知对新政的评价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问题的根本是制度本身造成的,所以C正确;A没提及对中国的影响;B材料没体现;D全面客观错误,评价没涉及积极影响。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A项错在时间上,凯恩斯主义被证明不合时宜是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以后。C项与题意无关,题干是讲胡佛政府的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它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D项与史实不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是罗斯福新政,所以答案选择B项。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福利国家是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在施瓦茨的《美国法律史》一书中,福利国家是指从罗斯福新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历史阶段.社会福利思想体现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福利思想缓和阶级矛盾,与上述话题有关,故A项正确;民族民主运动与材料(1)(3)话题无关,故B项错误;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材料(2)(3)话题无关,故C项错误;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上述话题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主要考查对西方福利制度和欧洲一体现化的理解.根据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已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修正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意图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A项中世界银行与修正民族国家不符;建立联合国也不是修正民族国家;成立北约是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在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立时,就出现了这种性质组织,不属于修正民族国家性质,故ABD排除.故选C.2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材料“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可得出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所以A、B、D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2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76年”“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后,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