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1.gif)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2.gif)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3.gif)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4.gif)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23ab7e4eb10986fb6b5adcdd9d7ca28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节概括分析题
解题技巧2023高考一轮文言文阅读威远中学高2023届一轮复习2/7/2023一、题目怎么命此题为单项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从身世、爱好、才华、品格、治事等方面概括传主形象)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错只在某一小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的部分文字。“概括分析题”解答步骤细读选项表述快速圈定解答区域和具体出处比照选项与原文相应语句的异同关键:注意选项的转述是否等值二、正误怎么判从5个角度思考、10个设误点上判断比对角度设误点角度一:比对人物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角度三:比对关键词语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角度五:比对关系误解形象张冠李戴时序颠倒空间错位曲解文意归纳不全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改变因果事件杂糅年份卷别篇名/文体题干(第12题)设题角度表述选项2022全国乙卷(节选自《说苑•贵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曲解文意2021全国甲卷(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张冠李戴2020全国III卷《晋书·王彪之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无中生有考情微观
2014年1卷曲解文义2卷无中生有2015年1卷曲解文义2卷
强加因果
2016年1卷无中生有2卷曲解文义3卷张冠李戴2017年1卷张冠李戴2卷无中生有3卷无中生有2018年1卷张冠李戴2卷无中生有3卷曲解文义2019年1卷时序颠倒2卷曲解文义3卷无中生有考情微观角度一:比对人物1、命题设误:(1)误解形象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2)张冠李戴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2、比对方法
比对人物就是要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三、具体比对方法1.【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解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A.“孟尝君表示……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错误,由文中“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张冠李戴。真题示例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2021全国甲卷,有删节]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解析】D“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错,原文“遣李兴议和”的主语是“契丹”,偷换了主语,导致张冠李戴。例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文]
(2016·全国乙卷)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选项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张冠李戴。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故C项与原文内容不符。1、命题设误(1)时序颠倒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2)空间错位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2、比对方法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1.【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解析】“同时又…防备疫病”错误。由原文“明年春,…乃裒(póu)羡缗(mín])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知,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是苏轼到杭州后第二年春天做的事。真题示例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2019·全国Ⅰ卷)(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解析】C有两处错误。一是时间有误,“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是在“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之前;二是强加因果,从“居顷之”来看,“拜……太傅”与“汉文帝感慨……鬼神之事”没有鲜明的因果关系。例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文]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选项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空间错位。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的地点不是在“滑州”,而是在“并州”。1、命题设误
(1)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2)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2、比对方法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角度三:比对关键词语1.【2021·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解析】B.“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由原文“安用重法耶”可知,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认严刑峻法的作用,选项概括不准确,曲解文意。真题示例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2021新高考卷Ⅱ,有删节]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解析】曲解文意。A.“仍然尽力支持”错。原文是“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只给了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连军队都没给,让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尽力支持”。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1)无中生有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错误选项(2)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
2、比对方法: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就是辨析时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1、命题设误1.【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解析】从无中生有角度设误。由原文“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和“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可知,官员并非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而是不符合朝廷要求,不能到任。真题示例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2[2021全国乙卷,有删节]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解析】D
以偏概全。据原文中“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可知,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皇帝无道和大臣不尽忠,而不仅仅是大臣的原因。真题示例角度五:比对关系(1)改变因果命题人或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2)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以致事件关系出现错误2、比对方法:比对关系就是辨析时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特别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关系的词语。遇到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1、命题设误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管内构求过失。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解析】C
因果失当。“密令捏造吕的过失”,并不是因为“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原文中“密令捏造吕的过失”的原因是“惧其重入”。真题示例例9.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文]
(2015·山东高考)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选项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B项改变因果。四、小结从5个角度思考、从10个设误点上判断比对角度设误点角度一:比对人物误解形象张冠李戴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时序颠倒空间错位角度三:比对关键词语曲解文意归纳不全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无中生有以偏概全角度五:比对关系改变因果事件杂糅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解答概括和分析内容题需要对全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把握,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①传主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不明确。②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③人物的对话。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④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解或误译。答题步骤2.关注细节,依文索义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3.仔细比对,反复推敲概括和分析内容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1.比对人物,看是否误解形象或张冠李戴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误解形象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原文: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选项:季布身处危难,得到众人保护。朱家给他穿上粗布的衣服,用一辆运送货物的大车把他送给周氏。周氏把他买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答案:张冠李戴。“朱家”和“周氏”应该对调。原文是“季布匿濮阳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巩固练习2.比对时间、地点,看是否时序颠倒或空间错位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时序颠倒或空间错位的错误。原文: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选项:方岳贡善于应对。被召应对,皇帝提出有关治理朝政以何为先的问题,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的心意,第二天他就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答案:时序颠倒。“第二天……大学士”错,方岳贡是在第二次应对后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的。3.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或归纳不全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曲解文意或归纳不全的错误。原文:[2021新高考卷Ⅰ,有删节]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机分离膜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限价房交易政策范本
- 2025年度厂区门卫智能化升级改造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高压清洗车合作协议书
- 社团活动反馈与改进方案计划
-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策略计划
- 企业未来发展的创新思考计划
- 财务企划管理计划
- 建立健全院内沟通反馈机制的计划
- 资本运作管理策略计划
-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四篇)
- 白酒业务员考勤管理制度
- 小班班本课程《吃饭这件小事》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 会议纪要督办管理制度
-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及应用技术 第3版 课件全套 王震坡 第1-11章 动力电池及其驱动的电动车辆- 动力电池充电方法与基础设施
- 2024云南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五 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课件)
- JB∕T 9006-2013 起重机 卷筒标准规范
- 家庭法律服务行业市场突围建议书
- 高一数学同步优品讲练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3.2 函数的基本性质(课时3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