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第六章节测评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第六章节测评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第六章节测评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第六章节测评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第六章节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1.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草原退化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图示反映了农业文明时期的人类生产活动,人地关系思想是征服自然。由于扩大耕地,可能导致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案:读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完成第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4.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3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4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答案: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5~6题。5.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发生在a环节过程中的是()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6.人类活动引发酸雨属于()环节环节环节环节解析: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答案:导学号51350102(2023·北京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北京市计划打开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并形成10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据此并结合北京市风频玫瑰图,完成第7~8题。7.北京市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A.根治北京市的雾霾B.缓解城区热岛效应C.增加城区降水量D.增加城区生物数量8.判断北京市一级通风廊道应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解析:第7题,通风廊道系统构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的风热环境,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在污染物排放量不减、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单靠通风廊道不能根治雾霾问题;通风廊道建设对于降水量和生物数量的影响均不大。第8题,根据风频玫瑰图,北京市的主体风向冬季为北风,夏季为南风,所以一级通风廊道为南北走向时与主体风向一致,有利于通风。答案: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昂贵。渔民说,刀鱼前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去年能打到6、7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完成第9~10题。9.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④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10.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③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养殖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9题,影响长江鱼类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排污入江和不合理的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第10题,减少洪涝灾害和减少水土流失对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无直接影响,科技养殖和合理捕捞是刀鱼可持续生存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答案:2023年3月25日,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发布《202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报告称,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北京排名第二,天津、江苏、吉林分别位列其后。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城市()A.只注重生态持续发展B.减弱了经济持续发展C.过分强调社会持续发展D.符合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共同持续发展的要求12.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发展指数中,不可能出现的做法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B.废弃物的合理处理C.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D.发展“低碳”生产模式解析:由可持续发展城市定义可知,发展指数涉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城市在进行发展时不能片面地扩大城市的面积,而应该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废弃物的处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答案:导学号51350103(2023·江西南昌模拟)下图示意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完成第13~14题。1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14.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解析:第13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作出判断。①指向酸生产厂,应该含有大量的硫;②指向火电厂,应该为燃料气;③指向炼油厂,并有余热产生,应为冷却水;④指向墙板厂,应为除尘渣;⑤指向水泥和道路,应为粉煤灰。第14题,该工业园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循环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实现了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答案: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第15~16题。15.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16.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解析:第15题,依据各字母所代表环节的前后联系可解答。第16题,该工业园以服装产业为核心,处于工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不属于高科技产业园。该工业园重视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达标排放,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答案: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图为我国福建省某地农庄生态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17.图中字母X、Y、Z所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能源、沼气、水生植物B.沼气、能源、水生植物C.沼气、水生植物、能源D.能源、水生植物、沼气18.该农庄()A.只有从牧草种植开始,方能调节小气候,美化农庄环境B.青枣、桂花等果树花卉之间只能套种牧草C.没有一点点臭味、没有一点点污水排放,真正实现了立体种养、生态循环D.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解析:第17题,从图中可知:畜粪、禽粪输入X,X输出沼液、沼渣,故X为沼气,Y为能源;鱼塘养鱼指向Z,结合选项可知Z为水生植物。第18题,从图中可知该农庄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答案: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第19~20题。19.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0.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9题,从图中所给的循环农业模式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水稻、甘蔗种植和沼气等信息,所以最适宜该模式的是位于亚热带的闽浙丘陵。第20题,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是对乡村的作用,而②是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答案: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第21~22题。2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22.下列属于该湖区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是()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①② B.①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21题,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第22题,读图可知,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而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23.下图为某“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公顷多获利5600元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解析:由图可知,利用公顷蔗田的副产品,可饲养两头奶牛或两头肉牛,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可多收入5600元,即每公顷多收入10566元;菇泥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但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饲养奶牛对交通的要求较高。该循环经济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衔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既有利于保护生态,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答案:C(新课标理念题)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完成第24~25题。24.下图中表示节能标志的是()25.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C.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D.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解析:第24题,A为生产许可标志,B为节能标志,C为绿色食品标志,D为节水标志。第25题,小汽车的运输效率低,用小汽车代步,相对而言排放的废气较多,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要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方式。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读人类社会演化(图甲)和人地关系(图乙)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甲图乙(1)图甲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4分)(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4分)(3)下列问题属于图乙中箭头①引起的是,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4分)

A.太湖蓝藻污染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解析:第(1)题,图甲反映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社会形态下人口的增长情况,图乙说明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从农业社会开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出现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开始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第(2)题,以人们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为例,分析生态环境的反馈作用。第(3)题,箭头①表示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箭头②表示的是人类在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3)B、C、E、FA、D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到2023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材料二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石油天然气美国日本美国日本法国%%%%倍倍倍(1)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6分)(3)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5分)解析: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要从历史、人口现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分析。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的现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答案:(1)从历史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现状看,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2)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3)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28.导学号5135010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材料二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1)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乙。(2分)

(2)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6分)(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3分)解析:第(1)题,甲和乙的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即可判断。第(2)题,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该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要结合该地区特点来合理安排。答案:(1)电力工业建材工业(2)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础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3)荒漠化地区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29.导学号5135010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