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DB/T 85-2021 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是一项针对地震监测领域内台站及其相关设施进行统一编码的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编码体系,促进地震监测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与高效共享。根据此标准,地震监测台网中的每一个观测点、仪器设备等都应被赋予唯一标识码,这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并支持跨区域乃至国际间的数据交流。

标准详细规定了编码结构,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地理区域代码、功能类型代码、顺序号等。其中,地理区域代码反映了监测站点所在地理位置;功能类型代码则指明了监测对象或所用技术手段(如地震波速测量、地壳形变观测等);顺序号用于在同一类目下区分不同的个体。这种分层设计不仅便于计算机系统识别与检索,也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1-11-11 颁布
  • 2022-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DB/T 85-2021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_第1页
DB/T 85-2021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_第2页
DB/T 85-2021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_第3页
DB/T 85-2021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DB/T 85-2021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9112025

P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DB/T85—2021

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

Codingrulesforearthquakemonitoringnetwork

2021-11-11发布2022-04-01实施

中国地震局发布

DB/T85—2021

目次

前言

…………………………Ⅰ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编码原则

4…………………2

编码方法

5…………………2

代码结构

5.1……………2

组网单位代码

5.2………………………2

组网观测类型代码

5.3…………………4

地震监测台网代码示例

5.4……………5

参考文献

………………………6

DB/T8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文件由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广东省地震局

:、、、、

江苏省地震局中震华创深圳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少林樊春燕康英梁建宏周中红王俊黄文辉张锐陈继锋何玉杰

:、、、、、、、、、。

重要提示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建议发送至jcybfbw@163com并抄送

:,.

biaozhun@ccagovcn或寄送至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

..,(:

5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邮政编码100045并注明联系方式

,;:),。

DB/T85—2021

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震监测台网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地震监测台网代码的编制用于地震监测台网的管理以及产出产品的标志其

,,。

他行业地震监测台网代码编制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0—2007

地震测项分类与代码

DB/T3—201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地震监测台网earthquakemonitoringnetwork

由若干地震监测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络体系

/。

注组成地震监测台网的地震监测台站不受行政区划管理的限制

:。

来源有修改

[:GB/T18207.1—2008,4.17,]

32

.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注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

来源

[:GB/T10113—2003,2.2.5]

33

.

代码长度codelength

一个代码中所包含的有效字符的个数

来源

[:GB/T10113—2003,2.2.11]

34

.

数字代码numericcode

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码

注为了增强直观性有时可引入一些其他符号如空格等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