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肌肉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202X汇报人:XXX汇报时间:202XCONTENTS202X目录一、指南概述二、肌少症的流行病学三、肌少症的诊断五、肌少症的临床不良结局四、肌少症的治疗0102030405一、指南概述01202X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以肌肉含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可增加衰弱、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疾病负担沉重。据报道,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0%~27%,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预计到2050年肌少症的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人。肌肉减少症的定义与危害遵循《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等指南制订指导文件,遴选出肌少症领域最为关注的12个重要临床问题。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价、制定及评估(GRADE)体系评估证据强度,并运用德尔菲共识法确定推荐强度,最终形成18条关于肌少症诊疗的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指南的制定方法与流程我国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肌少症临床诊疗指南,规范肌少症的诊断及治疗对开展临床工作和促进我国健康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牵头,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下,遵循相关指导文件制定。指南制定的必要性010203指南背景与意义二、肌少症的流行病学02202X年龄因素年龄与肌少症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高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指南工作组纳入6项亚洲人群队列研究(其中3项为中国人群)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肌少症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合并后比值比(oddsratio,OR)为1.39,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interval,95%CI)为1.04~1.74。体质指数(BMI)因素低体质指数(BMI)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BMI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共纳入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含中国人群)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低BMI与肌少症发病风险升高有关(OR=1.89,95%CI:1.11~2.67)。体力活动水平因素低体力活动水平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一项对2775名中国香港6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4年跟踪随访的研究,使用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hysicalActivityScalefortheElderly,PASE)测量体力活动水平后,发现基线PASE得分高者随访时肌少症发病风险显著降低(OR=0.995,95%CI:0.991~0.999)。营养不良因素营养不良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一项在中国5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中开展的前瞻性研究(n=1907)发现,肌少症发病风险随老年营养不良风险指数评分升高而降低(OR=0.36,95%CI:0.31~0.43)。危险因素全球患病率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0%~27%。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预计到2050年肌少症的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人。我国患病率一项基于我国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SarcopeniaWorkingGroup,AWGS)制订的诊断标准,60岁以上人群的肌少症患病率为14.7%,其中男性肌少症患病率为17.3%,女性为12.5%。患病率的意义肌少症可显著增加跌倒、衰弱、残疾及随后的住院风险,并与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甚至过早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患病率三、肌少症的诊断03202X低肌量的诊断工具与标准推荐采用四肢骨骼肌肌量指数作为肌量测量指标;双能X线(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测量男性肌量<7.0kg/m²和女性肌量<5.4kg/m²,或多频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impedanceanalysis,BIA)测量男性肌量<7.0kg/m²和女性肌量<5.7kg/m²可诊断为低肌量。DXA评估肌量具有准确和可重复性高的优点,是既往肌少症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肌量检查方法。DXA测量的全身骨骼肌肌量和四肢骨骼肌肌量与MRI测量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r=0.91~0.94,P<0.001)。低肌力的诊断工具与标准推荐采用握力作为肌力测量指标;男性握力<28.0kg和女性握力<18.0kg可诊断为低握力。既往研究表明,握力与下肢肌力均可反映整体肌力状况,鉴于握力测量的便捷性,通常采用握力反映整体肌力和诊断肌少症。躯体功能障碍的诊断工具与标准推荐采用日常步速、5次椅子站坐试验、简易体能测试量表(shortphysicalperformancebattery,SPPB)作为躯体功能测量指标;步速<1m/s、5次椅子站坐试验≥12s、SPPB评分≤9分可诊断为躯体功能障碍。步速因其简便性及临床意义,推荐首选;如无测量场地或患者不方便步行,5次椅子站坐试验可作为替代方案。诊断工具与标准小腿围联合握力筛查工具推荐采用小腿围(男性<34cm,女性<33cm)联合握力(男性<28.0kg,女性<18.0kg)作为肌少症筛查工具。小腿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人体测量学方法,被测者坐在椅子上,测量者把卷尺绕在小腿较粗处,上下移动,垂直于小腿长轴寻找并测量最大周长作为小腿围。01Ishii评分筛查工具推荐采用Ishii评分(男性>105分,女性>120分)作为肌少症筛查工具。Ishii评分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使用年龄、握力和小腿围三个指标来筛查肌少症的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男性得分=0.62×(年龄-64)-3.09×(握力-50)-4.64×(小腿围-42);(2)女性得分=0.80×(年龄-64)-5.09×(握力-34)-3.28×(小腿围-42)。02筛查工具的意义进行肌少症社区普查或开展大样本量快速筛查时需要简便易行且相对可靠的工具,小腿围和Ishii评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中等偏高,提示其可作为有效的肌少症筛查工具。03筛查工具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筛查推荐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通过小腿围和握力进行肌少症筛查,如发现疑似肌少症患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后续处理方式。考虑到社区医院普遍未配备测量肌量的设备,推荐社区医院医务人员使用小腿围联合握力进行肌少症的筛查。专业医疗机构诊断推荐使用肌量联合肌力和(或)躯体功能诊断肌少症;对于有明确病因的患者,可进一步进行病因分型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经过标准的肌力、肌量和躯体功能检测后,如患者满足“低肌力+低肌量”或“低肌力+低肌量+躯体功能障碍”标准则诊断为肌少症;如患者仅存在低肌力而无低肌量,则可诊断为肌少症前期。诊断流程的意义肌少症起病隐匿,大多数可疑患者和已患肌少症者通常不会因自觉肌力下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表现而主动前往医院就诊,规范的诊断流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肌少症患者。诊断流程四、肌少症的治疗04202X推荐根据肌少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共病情况制订个性化、以抗阻训练为核心的训练计划,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适当营养补充。肌少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已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肌少症患者,推荐同时进行病因治疗。继发性肌少症患者的肌少症症状可能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因此在治疗肌少症的同时,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科学合理的治疗原则有助于提高肌少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个性化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的意义治疗原则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肌少症患者肌量、改善肌力和躯体功能。抗阻训练是一种通过抵抗外力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对于肌少症患者来说,抗阻训练可以刺激肌肉生长,提高肌肉力量和功能。抗阻训练中国传统心身运动中国传统心身运动可有效改善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中国传统心身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具有调和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于肌少症患者的躯体功能改善有一定的帮助。运动治疗的意义运动是肌少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状况和身体功能。运动治疗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补充推荐使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等营养补充剂治疗肌少症,因其可有效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力,且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是肌肉合成的重要原料,补充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力。维生素D联合蛋白质补充推荐对维生素D缺乏的肌少症患者,采用维生素D联合蛋白质补充治疗肌少症,因其可有效改善肌力和肌量。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肌肉功能的维持,维生素D联合蛋白质补充可以更好地改善肌少症患者的症状。营养补充联合运动干预推荐营养补充联合运动干预治疗肌少症,因其改善肌少症患者肌力和肌量的效果优于任一单独干预方式。营养补充和运动干预是肌少症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好地改善肌少症患者的症状。营养补充治疗的意义营养补充是肌少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为肌少症患者的肌肉生长和修复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营养补充治疗0102肌肉电刺激其他治疗的意义推荐对存在运动困难或主观运动意愿较低的肌少症患者,必要时使用肌肉电刺激作为补充治疗手段,目前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来促进肌肉收缩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无法进行主动运动或运动意愿较低的肌少症患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除了运动治疗和营养补充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如肌肉电刺激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少症患者的症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其他治疗五、肌少症的临床不良结局05202X0102死亡风险的意义了解肌少症患者死亡风险的升高,有助于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风险。死亡风险的升高肌少症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减少和功能障碍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导致死亡风险升高。死亡风险跌倒风险的升高肌少症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力量下降和躯体功能障碍会导致身体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的发生风险。跌倒风险的意义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跌倒会导致骨折、脑外伤等严重后果,了解肌少症患者跌倒风险的升高,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跌倒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升高肌少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减少和功能障碍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意义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了解肌少症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升高,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肌少症患者发生残疾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减少和功能障碍会导致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增加残疾的发生风险。残疾风险的升高残疾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了解肌少症患者残疾风险的升高,有助于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减少残疾的发生。残疾风险的意义残疾风险肌少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减少和功能障碍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了解肌少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升高,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意义心血管疾病风险女性肌少症患者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升高女性肌少症患者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新准则解读及解题技巧与备考策略模拟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患者心理护理策略试题
- 2025年宠物美容师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实操考核重点与难点解析试题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异地就医结算实时结算系统操作试题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突破试题集
-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下期初联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桐城市2025年初三3月联合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宁夏理工学院《药用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四川雅安城投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招聘1名合同制员工考察事宜阅读模式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初三一诊练习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课件
-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规程
- 重庆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 民族瑰宝-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全球松子分析预测报告
- 英国FBA超重标签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环境艺术与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课件(图文)
- 混凝土缝之宅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警察查缉战术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