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与《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 更新了部分地区的行政区划信息。随着我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一些新的市、县(区)被设立或原有单位名称发生变化,《GB/T 2260-2007》对这些变动进行了相应更新,确保编码能够准确反映最新的行政区划情况。

  2. 对于某些特殊区域如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地方等,在新版本中对其编码规则做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使得这类地区在使用标准时更加方便且规范统一。

  3. 在结构上,《GB/T 2260-2007》可能还增加了对港澳台地区处理方式的说明,虽然这三个地区不直接适用此国家标准,但考虑到实际应用需求,新版标准或许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原则。

  4.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GB/T 2260-2007》也可能对原版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行了修正,并优化了一些表述以提高文件的清晰度和易用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7-11-14 颁布
  • 2008-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_第1页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_第2页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_第3页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_第4页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犐犆犛35.040

犃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260—2007

代替GB/T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犆狅犱犲狊犳狅狉狋犺犲犪犱犿犻狀犻狊狋狉犪狋犻狏犲犱犻狏犻狊犻狅狀狊狅犳狋犺犲犘犲狅狆犾犲′狊犚犲狆狌犫犾犻犮狅犳犆犺犻狀犪

20071114发布200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0—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http://www.spc.net.cn

http://www.gb168.cn

电话:(010)51299090、68522006

2008年2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30605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22006

犌犅/犜2260—2007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数字代码的编制原则和结构!!!!!!!!!!!!!!!!!!!!!!!!!!!!!1

4字母代码的编制原则和结构!!!!!!!!!!!!!!!!!!!!!!!!!!!!!1

5代码表!!!!!!!!!!!!!!!!!!!!!!!!!!!!!!!!!!!!!!2

表1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代码表!!!!!!!!!!!!!!!!!!!!!!!3

表2北京市(110000BJ)代码表!!!!!!!!!!!!!!!!!!!!!!!!!!!!4

表3天津市(120000TJ)代码表!!!!!!!!!!!!!!!!!!!!!!!!!!!!5

表4河北省(130000HE)代码表!!!!!!!!!!!!!!!!!!!!!!!!!!!6

表5山西省(140000SX)代码表!!!!!!!!!!!!!!!!!!!!!!!!!!!11

表6内蒙古自治区(150000NM)代码表!!!!!!!!!!!!!!!!!!!!!!!!15

表7辽宁省(210000LN)代码表!!!!!!!!!!!!!!!!!!!!!!!!!!!19

表8吉林省(220000JL)代码表!!!!!!!!!!!!!!!!!!!!!!!!!!!23

表9黑龙江省(230000HL)代码表!!!!!!!!!!!!!!!!!!!!!!!!!!26

表10上海市(310000SH)代码表!!!!!!!!!!!!!!!!!!!!!!!!!!31

表11江苏省(320000JS)代码表!!!!!!!!!!!!!!!!!!!!!!!!!!!32

表12浙江省(330000ZJ)代码表!!!!!!!!!!!!!!!!!!!!!!!!!!!36

表13安徽省(340000AH)代码表!!!!!!!!!!!!!!!!!!!!!!!!!!40

表14福建省(350000FJ)代码表!!!!!!!!!!!!!!!!!!!!!!!!!!!44

表15江西省(360000JX)代码表!!!!!!!!!!!!!!!!!!!!!!!!!!!47

表16山东省(370000SD)代码表!!!!!!!!!!!!!!!!!!!!!!!!!!!51

表17河南省(410000HA)代码表!!!!!!!!!!!!!!!!!!!!!!!!!!56

表18湖北省(420000HB)代码表!!!!!!!!!!!!!!!!!!!!!!!!!!62

表19湖南省(430000HN)代码表!!!!!!!!!!!!!!!!!!!!!!!!!!66

表20广东省(440000GD)代码表!!!!!!!!!!!!!!!!!!!!!!!!!!70

表21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GX)代码表!!!!!!!!!!!!!!!!!!!!!!75

表22海南省(460000HI)代码表!!!!!!!!!!!!!!!!!!!!!!!!!!!79

表23重庆市(500000CQ)代码表!!!!!!!!!!!!!!!!!!!!!!!!!!80

表24四川省(510000SC)代码表!!!!!!!!!!!!!!!!!!!!!!!!!!!82

表25贵州省(520000GZ)代码表!!!!!!!!!!!!!!!!!!!!!!!!!!88

表26云南省(530000YN)代码表!!!!!!!!!!!!!!!!!!!!!!!!!!91

表27西藏自治区(540000XZ)代码表!!!!!!!!!!!!!!!!!!!!!!!!96

表28陕西省(610000SN)代码表!!!!!!!!!!!!!!!!!!!!!!!!!!99

表29甘肃省(620000GS)代码表!!!!!!!!!!!!!!!!!!!!!!!!!!103

表30青海省(630000QH)代码表!!!!!!!!!!!!!!!!!!!!!!!!!!107

表31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NX)代码表!!!!!!!!!!!!!!!!!!!!!!109

表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XJ)代码表!!!!!!!!!!!!!!!!!!!!!110

犌犅/犜2260—2007

表33台湾省(710000TW)代码表(暂缺)!!!!!!!!!!!!!!!!!!!!!!!114

表34香港特别行政区(810000HK)代码表(暂缺)!!!!!!!!!!!!!!!!!!!114

表35澳门特别行政区(820000MO)代码表(暂缺)!!!!!!!!!!!!!!!!!!!1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索引表(按行政区划名称音序排列)!!!1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变更对照表(按表4~表32的

代码顺序排列)!!!!!!!!!!!!!!!!!!!!!!!!!211

犌犅/犜2260—2007

前言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自1980年发布以来,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计划、统计、人

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社会保障、信息化、教育、人事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等诸多领域。实践证明,

此项标准是我国现代化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

GB/T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应与本标准配套使用。

GB/T2260的本次修订,以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期间国务院或民政部对县级及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的批复文件为依据。

本次标准的修订版本为GB/T2260—2007,代替GB/T2260—2002。

GB/T2260—2007与GB/T2260—2002相比,主要变化表现在对应于行政区划变更的代码修订和

区划名称变化,合计为:撤销数字码238个,新赋数字码255个;撤销字母码104个,新赋字母码103个;

区划名称变化182处。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民政部区划地名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小林、张爱、赵艳华、江洲、黄茹、黄智晖。

本标准于1980年12月首次发布,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1年、1995年、1999年、

2002年先后进行了八次修订,本次为第九次修订。

犌犅/犜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数字代码和字母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对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