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河北省委党校主要内容一、区位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区域关系理论四、优势理论五、梯度推移理论六、增长极理论七、辐射理论八、总部经济理论区位理论
最早的区位理论属于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使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古典区位论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大,商品销售与原料地范围越来越大。同时,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如何合理布局产业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学者杜能、韦伯等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杜能(屠能):农业区位论1826年,杜能(屠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这个理论回答了农业怎样布局才能获取最大利润的问题。屠能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杜能:农业区位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没有河川可通舟楫;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杜能:农业区位论
核心观点: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与运费三个因素决定的。在自然条件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在这些方面起决定首先就是特定农场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地)的远近。
三圃农作圈谷草农作圈轮作农业
林业
自由农作圈
城市
北京郊区农业环带结构
代号圈带名称农业类型Ⅰ近郊区蔬菜、奶牛、蛋品Ⅱ远郊区内侧粮食、生猪Ⅲ远郊区外侧粮食、鲜瓜果、林木Ⅳ外围山区林业、放牧、干果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大发展,要求人们把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成为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中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为最低的地方,此外,韦伯还指出应将劳动费用和聚集效应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影响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力作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输指向论一个工厂往往不只是一个原料地与一个燃料地,他假定有N个原料、燃料地,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原料、燃料运费及产品运费之和最小的点。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为方便研究,韦伯提出了一个原料指数的概念。他将原料分为广布原料(广泛分布于各地的原料)与地方原料(只分布于某些地点的原料)两类。地方原料又分为地方纯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完全转移到成品中的原料)与地方失重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一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另一部分作为废物排出了的原料)。以这些概念为基础,他提出了衡量工业布局的指标———原料指数。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原料指数=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重量
按照韦伯的原料指数可将现实中的工业分为如下的三种类型,分别有不同的区位倾向: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如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品业等。制造1吨水泥需要主要原料石灰石1.33吨、煤炭0.43吨,粘土0.35吨。当所有的原料都为地方原料的话,那么,原料指数为2.11。这些工业布局指向为原料地指向。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2、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如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如:生产1吨啤酒一般需要主要原料水10吨,大麦和啤酒花等0.03吨。水可以作为广布原料,而大麦和啤酒花则属于地方原料。这样啤酒酿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5,是典型的消费指向性工业。现实中,啤酒长厂几乎都布局于城市或其周边,即消费者集中的地区。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如石油精制业、机械器材组装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等。这些工业可灵活布局。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劳动指向论
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这个概念:
劳动费指数=劳动费/制成品成本
劳动费指数越大,通过这种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劳动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如在发达国家,纺织业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区位基本是由大城市向都市的周边和农村地域发展,然后,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认为,由聚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规模经济效益首先是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其次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聚集经济效益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分布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这种效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上述产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屠能、韦伯都非常重视运输成本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但对运输本身没有做更深的探究,因此其理论有不符合实际之处。如韦伯将运费视为距离和重量的函数,并且成比例地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费率往往因原料、产品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统一的运价体系;同时,交通网以及运输线路的地形条件不同也影响运费;运输方式不同,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古典区位理论美国学者胡佛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改: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的运输,则企业的布局在交通线的起迄点最佳,因在中间设厂会增加占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地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这是转运点区位论,这一理论为人们在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古典区位理论
艾萨德则根据韦伯地理论,对运输指向的工业做了更详尽地分析。他认为,运费不仅取决于货物的重量和运输的距离,而且还与货物本身的体积、易碎性、易燃性等属性有关。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重视成本因素,尤其是运输成本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此又可以称为运输区位论。运输区位论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也有很多的局限,随着市场因素在产业布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市场区位的研究,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围绕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市场区位论。
现代区位论
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以及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
现代区位论2、区位经济学区位论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缺乏一个统一的,能够囊括全部内容的区位理论,廖什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在书中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现代区位论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并不是寻求收益最大或寻求成本最低,而是寻求最大利润,也就是总收益和总成本之差最大。这是廖什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任何一个经济活动单位要想求生存必须追求最大利润,但如果把单个经济活动单位置于实际空间中去研究,其布局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会遇到竞争者的影响;其次会遇到消费者和供应者的影响。在分析这些因素后,他提出了区位系统平衡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在产业布局过程中,如果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各种经济单位布局的依存关系,就要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经济区位论。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还产生了行为学派与社会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及由其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当作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社会学派则着重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指向性变化
一些过去是原料指向性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指向或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地区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形成的原因是:1、由于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其中的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转化为成品,这就使得一些原料产地原料逐渐转变为地方纯原料。2、许多失重原料在采用技术进步来加工后,可以除掉其中所含的大部分无用的成分,使之接近于纯原料,从而大大降低用它来进一步加工的工业原料指数值,削弱原料地对加工工业的引力。3、消费区可以就地从回收利用废旧物资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原料供应。4、目前在机电工业中,产品轻型化、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5、随着运输技术的改进,运费率普遍下降,但下降最快的是那些量大、装卸方便、途中不易腐败损坏的原材料的运输率6、由于现在一些骨干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消耗原料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使得一个地点原料往往难以满足需要。7、企业的盛衰越来越取决于它的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这就使得企业家倾向把工厂布局在消费区,以便与消费者建立密切的联系,随时了解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狭义:一个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表示为GDP的增加,用实物表示为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除此之外,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的增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的产业布局条件等;软环境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资本、劳动、技术的投入存在两个杠杆: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按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生产要素集中到高效率、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地区必然会获得增长。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的拉动机制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增长。在一个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区域经济增长还可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采取什么方式增长,从理论看,概括起来分为两类: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理论
所谓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同时、全面地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代表人物有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斯特里顿等人。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生活贫困。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中存在若干个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正是这些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持续贫困而难以摆脱。这些恶性循环中,最主要的是贫困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把两个循环联系起来看,发展中国家即使有投资引诱,却缺乏储蓄用于投资;即使有储蓄,缺缺乏投资引诱来消化储蓄。因此这两个循环形成一个牢固的死圈,很难打破。从而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处在经济停滞和贫困的困境中。
产生这两个恶性循环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过低,人均收入过低的原因是资本稀缺,资本稀缺又在于人均收入过低。纳克斯的结论:“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countryispoorbecauseitispoor)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纳尔逊的低水平陷阱理论
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打破低水平均衡,需要平衡增长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利本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0世纪40年代初,罗森斯坦——罗丹受东欧工业托拉斯委托,为其制定一个能吸收一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工业化计划。1943年,他把研究成果以《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为题发表出来,在其中阐述了自己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观点,并提出了有名的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基本思路:发展中国家显著特征是人口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多,收入低下和资本投资规模小。要摆脱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问题,必须实现工业化。大推进理论怎么实现工业化呢?必须增加资本投资,促进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全,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水平很低,市场容量狭小,小量的投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全面的,大规模的在各个工业部门投资,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贫困落后和停滞的束缚,使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的发展,从而迅速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并均等化的目标。大推进理论什么要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的、大规模的进行投资呢?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某种不可分性,由此决定了投资必须是大规模跃进式的。
大推进理论供给方面:发展经济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和设施是不可分的。这些项目规模宏大,互相联系,互为依存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建成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以开始就需要有最低限度的投资作为创始资本。如:建水利发电站:修水库、建大坝、建厂房、买机器、修路、安装通讯设施、建服务设施等。预算大且缺一不可。如果投资量小,或工程不配套,即使项目建成也无法产生效用,只会造成半途而废甚至浪费。需求方面:市场需求具有不可分性。如果投资只集中于一个工业部门或行业,即使这个部门建成了,它也是一个孤零零的独立部门,因为别的工业部门没有建立,它与其他部门没有相互联系,从而它的产品只有被本部门工人购买而没有其他消费者。造成市场狭小和需求不足,最终这项投资将无法产生效益而告失败。大推进理论如果不是投资于一个部门,而是全面投资于多个工业部门,建立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工业部门体系,那么市场需求问题会解决。投资建鞋厂,同时建纺织厂、服装厂、食品厂、机械厂等工业体系,相互购买产品,市场充足而有保证,从而实现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结论是:为了形成广大的、有保证的市场,必须全面的、大规模的在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大推进理论除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不可分性之外,大推进式的投资对厂商和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建钢厂,需要同时建道路、矿山、炼铁厂、轧钢厂等,并需要建通讯设施、服务设施,建学校等。一旦这个钢厂建成,钢厂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其他工厂也能分享外在的经济效益。结果是整个钢铁工业的生产、销售成本会下降,从而提高获利能力,并且整个社会也可以从中受益。孤立的,小规模的投资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只有大推进式的投资,才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社会获利能力。对“大推进理论”的批评1、社会分摊资本并非都是不可分的。2、全面的大规模投资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3、全面发展工业受到生产的配合要素稀缺的约束4、大推进把资本集中到工业部门,忽视农业等部门的发展,反过来限制工业的发展,堵塞经济发展的道路。5、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证明了大推进理论不切合实际。利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与低水平均衡陷阱相联系,为冲出陷阱,必须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实现大规模的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大到足以达到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资力量大力推动经济走出泥潭,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完备,使产业间能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希曼。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产业联系效应前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之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经济增长理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来考虑增长问题,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宜于采取不平衡增长战略;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平衡增长战略又势在必行。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区域关系理论缪尔达尔主要观点由于结构的刚性,由经济增长而提高的国民收入,不可能自然的、自动的、均等的普及到各个地区和各个阶层,以缩小地区间或阶层间的贫富差距。相反,经济的不均衡必然伴随着分配不均,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结构的差异、经济的不均衡、利害的冲突,不仅表现在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反映在国际经济运行机制之内。如缪尔达尔所言:“市场力量趋于累积的加剧国际的不平等,在一方为工业国而另一方为不发达国的两类国家间自由贸易的十分正常的结果,就是后一类国家走向贫困和停滞的累积过程的开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回波效应的力量,大于扩散效应的力量。回波效应包括从工业国进口廉价商品对本地手工业和小规模工业的破坏、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外流、外国投资的有害影响、对生产出口初级产品的飞地经济的偏重等。缪尔达尔主要观点出口初级产品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良后果一方面,初级产品出口市场需求弹性很小,需求量增加缓慢。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大多数人过着糊口水平的生活,普通劳动力供给过剩。因此,出口产品部门任何技术改进所促进的成本下降和价格低廉,不过使进口国家得益,而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和单位产品的收益并不增长。普雷维什、辛格的观点普雷维什和辛格重视从结构差异的角度考察出口初级产品在发展中国家与出口制造品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条件问题。普雷维什、辛格的观点
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是一种历史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初级产品与制造品生产率提高的不同结果)外国投资: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力大小不同,外国投资的利益分配必然偏向于投资国家。(外国投资建立经济飞地,与当地少联系,并将利润回流)普雷维什、辛格的观点普雷维什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世界经济星座中存在着中心和外围的格局。中心指富裕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他们组织起的国际经济体系为它们的利益服务。外围指通过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与中心发生联系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条件和外国投资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而有利于发达国家,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事实上起者把收入从外围吸引到中心的作用。“支配—依附”论弗兰克的理论:在国际关系中,无论是哪一方面,贸易、投资或技术,主要收益者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控制了先进的技术,垄断了发展研究,又是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地,从而具有强大的支配力量。发展中国家即使在进行工业化,仍然不得不依靠发达国家的优势力量,仍然不得不作为外围而受中心的剥削。“支配—依附”论外围因受跨国资本主义影响而形成的依附地位是它难于发展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不发展不归因于前资本主义的传统或制度,而归因于资本主义。全球体系是一种牺牲一部分的利益而让另一部分发展起来的体系。外围的不发展与中心的发展是同时并存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弗兰克看来,不发达并不单纯是非发达,而是不发达国家依附先进国家所造成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形式。“支配—依附”论阿明的理论:阿明认为,世界资本主义由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组成,外围地区的资本主义关系是由外部引进的,但它的构成却和中心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外围地区占支配地位的是输出部门,而输出部门又是按照国外市场的需要而形成并受其制约的。外围国家不过是中心的附庸,中心的发展造成了外围的不发展,并使外围依附于中心。
“支配—依附”论桑克尔的理论:“不发达—发达国家的全球体系在一个时期演进的结果,已经引起了表现为地理上的巨大的两极分化。一方是发达的、工业化的、先进的、北方中心国家,另一方是不发达的、贫穷的、依附的、外围南方国家。中心外围的特点是不平等交换。不平等交换指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也指在投资、技术转移、租税以及和跨国公司等等方面不平等的讨价还价力量。“支配—依附”论
跨国公司吸吮发展中国家本来可以用来作国内发展资金的经济剩余,外围资本造成东道国经济扭曲和政治扭曲。经济扭曲表现在:跨国公司使用加重东道国失业的不适宜的资本密集技术;跨国公司使东道国收入分配恶化;跨国公司改变东道国的消费趣味并促成具有发达国家特点的消费主义;跨国公司把东道国的研究工作和企业决策集中起来,从而使子公司和附属机构不能和东道国的本国经济融为一体。政治扭曲表现在:跨国公司把母公司所在国家的法律、政治以及对外政策的影响带进东道国;跨国公司还可以消弱东道国控制经济的能力,并操纵国际贸易体系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损害东道国的当局。“支配—依附”论卡尔多索的理论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结果,是在这些国家形成一种内在的分裂,并把这些国家经济中最先进部分和国际资本体系连接起来。依附国家的落后经济部门是分离的部门,但又是先进部门的从属部门,只起着内在殖民地的作用。两种部门的差距将继续扩大。这种“二元性”表现出同一统一体的内在分化,它是资本主义扩展的直接结果,反过来又为资本主义扩展效劳。它有助于把工资维持在低水平,又在现代化部门消除了政治压力。在阶级关系方面,工人阶级从属于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又从属于帝国主义中心。不发达国家内部的现代化支配集团,一方面从事与发达结构相联系的活动,一方面从对落后的、边际的、依附的群体的内部剥削,去获取高额收入。无论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社会上,现代化支配集团与发达结构的关系,比与自己的国家的边际化人口的关系,要紧密的多。经济的权势自然产生政治的影响,于是某些阶级的跨国一体化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分裂。发展中国家内部两级分化和阶级冲突反映出国际的两极分化和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支配—依附”论桑托斯的理论
桑托斯认为依附有几种形式:一是建立在贸易和对自然资源的剥削的基础上的殖民依附;二是金融—工业依附,这种依附的特征是支配国师依附国的经济结构适应于它的需要;三是技术—工业依附,这种依附以跨国公司为基础,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中进行投资,使其国内市场适应于自己。
每一种形式的依附都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相联系的,这种内部结构本身也是依附的一部分。例如,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收入不均等、富有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智力上的依赖性、只想寻求外部帮助的陋习,以及崇洋媚外等。依附决不是一种外生现象,而是一种内生现象,有其内在的原因。因此,根除依附的唯一办法是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并使其适应于外部国际结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这样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什么叫绝对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比另一国更有效率(即生产率高),我们称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另一国而言,这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产品加拿大尼加拉瓜小麦(成本)26香蕉(成本)53绝对优势理论的图例分析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美国中国小麦布36124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美国生产小麦,进口布;中国生产布,进口小麦。美国绝对优势:小麦;中国绝对优势:布。利益得失分析产品美国中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312布的劳动投入量64表1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表2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美国中国世界生产净变化小麦+2-1+1布-1+3+2若放弃1个单位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后的净效果为:表1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产品美国中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312布的劳动投入量64表2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产品美国中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312布的劳动投入量68如果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是不是都要靠进口,自己不生产了?(如下表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简而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什么叫比较优势中国: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美国:则均具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美国:小麦中国:布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产品美国中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312布的劳动投入量68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产品美国A中国B小麦X的劳动投入量312布Y的劳动投入量68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产品美国A中国B小麦X的劳动生产率1∕
31∕
12布Y的劳动生产率1∕
61∕
8一国在产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条件为:ax∕aY﹥bx∕bY
结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两优择重,两劣择轻”进行分工生产。美国专门从事小麦生产并出口部分小麦换取中国的布,中国则专门从事布生产,并出口部分布换取美国的小麦,双方在贸易中均可获利。3、分工前后利益分析产品美国中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312布的劳动投入量68表1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表2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美国中国世界生产净变化小麦+2-1+1布-1+1.5+0.5若放弃1个单位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后的净效果为:要素禀赋理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核心思想
推导过程价格绝对差生产成本差异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的供给差异要素禀赋的差异贸易的发生要素丰裕度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成本优势(比较优势)分工生产贸易互利H—O定理的内容:
一国应出口其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而进口其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对彼此都是有利的。区域经济开发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开发梯度推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当一个部门处在创新和发展阶段之间,它是兴旺部门,处在发展和成熟阶段之间是停滞部门,处在成熟和衰老阶段之间的是衰退部门。
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的生产优势区域不同•1、创新阶段:是产品的早期开发与改进期,产品属技术密集型•这一阶段对产品生产影响最大的要素有两个:•①科学与工程技术;②聚集经济大城市是这两个条件最好的地区•大城市优势:①科研信息、市场信息集中和传播的中心;②人才集中,依靠聚集优势加速推动发明创造,节约投资,降低风险。③大城市和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④拥有最好的销售系统。•所以,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布局在大城市地区•劣势:大城市地租、水电、工资、原料价高,成本高。
•2、扩张阶段:产品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时期。•这一时期产品生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管理和资本
•随产品技术成熟、市场销量增加,大城市生产不能满足需要,有管理和投资来源的地区(毗邻大城市的地区和中等城市)成为这一阶段产品的主要产地、生产急剧扩张。•生产转移的原因有:•①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开始转让;技术指向→成本指向•②生产技术定型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使得人口素质不高的地区也能从事生产。
•3、成熟与成熟后期阶段:是产品市场饱和、技术停滞不前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产品生产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租,便宜的简单劳动力,落后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租低,这一阶段产品生产完全转移到落后地区,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理论主要观点有两个:①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②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主要论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宣民组织技术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①局部范围的扩展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②大范围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创新能力的差异,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理论、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像接力赛跑那样,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的转移。
(二)梯度推移的动态效应梯度发展理论认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1、极化效应•一个地区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能力,可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会造成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而落后地区越来越穷的两极分化。其形成原因有:(1)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在发展中积累了巨大优势,加上技术进步和工业布局指向性的变化,更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中获益,从而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两极分化。
2、扩散效应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梯度的上升就会产生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扩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初级产品、初级产业发展;2、产业变迁与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利益或因过度聚集而不经济的产业会逐步向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转移;3、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4、高梯度地区税收增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支持落后地区发展;5、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外流”或分散到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
3、回波效应是扩散效应的对立物,是一种对扩散效应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的回流,阻碍不发达地区的资本积累;•人才的回流,使不发达地区缺乏人才;•竞争能力无法与发达地区抗衡。
在这几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低梯度地区能从中获得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扩散效应”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大小的对比。但总体看来,极化效应是起主导作用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条件:资本积累、科技、交通通讯、市场基础设施与协解等优势,建立了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信息、科研等秕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经济结构。预防产业结构老化的办法:•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来保持其经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还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步淘汰已进入衰退阶段的老产业。
处于中梯度地区的发展战略•处于中梯度地区有两种情况:①由高梯度区下降而成;②由低梯度区上升而成。•对于①,可行的发展战略是: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对于②应采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尽可能使其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政策大力扶持处于发展阶段的产业,并使之逐步发展成地区支柱产业。
处于低梯度地区的发展战略•根据梯度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总体上说不可超越,重点发展具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寻求那些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来仍去运用的技术和产业。•要超越,必须集中力量,寻找经济发展中的突破点,以实现经济起飞。梯度转移理论的应用缺陷1、按此理论把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比较粗略。2、忽略了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双向性。3、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4、会延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造成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5、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后发优势理论
1、落后假说:即穷国具备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所不成具有的重要优势。假说由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2、列维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论:他提出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的问题,并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具体化。——后发优势:1、后发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识丰富得多2、后发者可以采用和借鉴先发者成熟的技术、设备或与之相适应得组织结构3、后发者可以跳跃先发者得一些必要经过得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上4、先发者所达到得较高得发展水平可以使后发者对自己的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期5、先发者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者提供帮助。
•后发劣势:•一是在现代化的范围和速度方面,后发者必须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来实现这个过程,这就很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者往往看到的四先发者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形成这些成果的因素、条件以及成果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内在关系•三、先发式与后发式在现代化上所形成的差距容易造成后发者的失望情绪。3、阿伯拉莫维茨的潜在后发优势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的赶上先发国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他认为后发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1、技术差距,即后发者与先发者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距,他是经济追赶的重要的外在因素,正是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可能。推论:生产率的落后,使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可能。第二个因素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教育等所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质量的政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它是经济追赶的外在因素。引申结论:
与其说是处于一般性的落后状态,不如说是技术落后但社会进步的状态,才是使一个国家具有经济增长的强大的潜力伯利兹、克鲁格曼的技术“蛙跳”模型•说明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不仅体现于跟随性模仿创新,而且体现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国家可以直接进入高科技领域,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某些领域和产业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陆德明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能够逐步缩小,但总一个恒定差距是无法消除的,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转化,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辐射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辐射有这么几个特点:(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2)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5)两个物体的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辐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原理:
(1)辐射源和被辐射地区间是双向辐射,两者之间差距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辐射媒介和辐射方式。(2)辐射从辐射源向周边城市或地区逐步推开,范围大小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3)辐射媒介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4)辐射的内容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形式:(1)点辐射: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2)线辐射: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地区形成的辐射源,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称为面辐射。(二)辐射理论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1)辐射理论认为,任何辐射都是双向的,在这样的双向辐射中,双方可以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在总体上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2)辐射理论更加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3)辐射理论高度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依赖性。(4)辐射理论把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
2、实践意义制定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战略的几个主要问题,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问题;南北、东西经济互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问题;中心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就业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可以用辐射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含义(二)主导部门的意义(三)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与反波效应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含义增长极(growthPole)又称增长核或增长极核,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佩鲁认为,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而且,增长的过程亦各不相同。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他认为,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增长极理论从增长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增长极包括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其次,它有一个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第三,它在上述过程中可以不断向其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增长极理论由增长极的含义,得出以下几个特定的概念主导部门——指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不同阶段中,与之相适应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部门。其中,隶属于主导部门的推动型企业是位于增长极区位的大型企业,它是增长极发挥作用的实体。极化——指在主导部门迅速成长,引起区域内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的过程。增长极通过这一过程得以成长壮大。扩散——指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增长极的成长,增长极所产生的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带动作用不断在空间上传递和波及的过程。
增长极理论主导部门的意义主导部门的条件1.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2.具有高度的增长率;3.与其它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增长极理论主导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前瞻影响: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出现的诱导作用;旁侧影响: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导部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通过隶属于它的推动型企业的成长具体发挥作用的。这种推动型企业往往处于中心地体系中有优良区位的节点位置,拥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它必定是一座大型工厂,或是某些企业的核心机构组成的工业综合体。增长极理论什么是极化效应主导部门中的推动型企业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产生的机制1.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此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企业本身产出量增长而获得。一般而言,随着科学进步,规模经济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生产技术因素、企业区位条件(所在区位的具体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等)以及生产管理技能都会影响规模经济。增长极理论区位经济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从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利益,这就是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来源于企业外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这种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区位的该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增长而产生的。增长极理论城市经济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谓之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来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它与一群工业部门或行业的总体规模而不只与一个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有关。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并非永远起作用,增长极的极化影响到一定程度可能开始衰退。其原因在于聚集经济是有限度的。一个区位集中了某部门或行业的一定数量的企业后,会产生排斥其它企业的力;城市扩大到一定程度,产生城市化经济的各种有利条件将会消失,并会因诸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公共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而出现强大的城市化不经济。这样,就产生了明显的反聚集经济。反聚集经济为增长极的极化强度设置了界限,终于出现与指向极核中心的吸引力相抗衡的向外分散的力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可以对周围亚区域(地区)或次级节点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经历使增长极与周围空间的经济不平衡性减少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长极的成长,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2)增长极的成长,创造和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出量(3)增长极及周围有关部门或行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创造新的原料、能源、基础设施需求,创造新的与工资收入增长同步的消费品需求(4)增长极将会推动创造发明或有效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并迅速将这些发明和技术向有关部门或行业推广,从而使之在空间上得以在区域内逐渐扩散增长极理论(5)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促进进口替代品的生产(6)随着经济发展从增长极向周围空间的辐射,同步地将在空间上形成或扩大不同层次的节点——城镇(7)增长极有关企业及相关部门或行业的全面发展,会产生对周围地区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会形成向周围地区的投资扩散
增长极理论反波效应在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增长极性质或区域条件的原因,增长极的成长也可能产生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反波效应,反波效应将抑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扩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性。增长极理论反波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1)增长极成长所形成的有效需求,会抢先占用区域内稀缺资源(如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从而加剧这些资源的限制性作用,不利于周围地区有关经济活动的发展;(2)增长极极化效应所产生的聚集力,会吸引某些产业活动向增长极区位集中配置并扩大其经营规模,从而使原先分布在周围地区村、镇或小城市的这些产业发生空间转移或因失去地方市场而被挤垮;(3)增长极极化过程,会使周围受教育程度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口,从落后地区向增长极区位迁移,造成这些地区的人才外流,进一步降低这些地区的人口素质;(4)由于增长极生产的高效率,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会强烈吸引周围资金,或造成周围地区的资金外流,或降低这些地区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少这些地区的投资来源。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增长极理论的缺陷
增长中心的极化效应会造成外围地区极大牺牲:资源、资本、人才、贸易条件等。
河北省境内136个县(包括22个县级市),52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区40个,省定贫困县12个)中,有21个县区(国定贫困县区18个,省定贫困县3个)地处环首都区域,形成所谓“环首都贫困县”,其中11个县区隶属张家口市,7个隶属承德市,3个隶属保定市。
“环京津贫困带”
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4和1/10;2004年北京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7000元左右,环京津贫困带农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距首都100公里以内存在着这样大面积贫困化地区,在世界上极为罕见。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理论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国内首次提出的。赵弘研究员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专著——《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定义: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内在机制:
企业按照总部经济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把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由此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心城市的战略资源和欠发达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的集中配置,不但能够使企业资源配置综合成本降低,而且使得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效能释放,同时使得加工基地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密集的制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三个条件“假设”
一是信息经济较充分发展。网络及通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组织成本大大降低,企业有条件实现内部不同组织的空间分离。二是企业在发展中对于战略资源的需求地位上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对于战略资源(信息、高级人才、科研成果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三是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不同区域之间,两类资源的禀赋存在差异。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在欠发达地区,常规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种需求是在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满足解决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人才瓶颈的需求;另一种需求是满足中心城市在规模不断扩张过程中,制造业向外迁移而出现“空心化”条件下城市产业接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上述两种需求在总部经济理论框架下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可以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寻求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心城市通过留下总部、吸引总部聚集带动服务业发展实现城市结构升级、产业转换和功能提升。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五个特点
一是知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二是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总部经济
三是层次性。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具有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国内总部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多种层次,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四是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总部经济
五是辐射性和共赢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同时,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经济的四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提高城市的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该城市创业发展,是该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
第二个条件是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比如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公司总部在这些城市聚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城市天然的区位条件。这些城市天然的港口,为总部物流提供了便利。另外,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也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公司总部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加工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这能够使公司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安警察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福建省南平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第八章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教材课程
- 工厂内部网络光缆铺设合同
- 继续教育学院11级财务会计与审计支部作品电子教案
- 燃气管道班组施工合同
- 休闲度假村装饰工程分包协议
- 环保设备合同管理规范
- 钢铁冶炼挖机租赁合同协议
- 债转股协议范本
- 期末测试卷-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工厂厂房拆除合同范本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四位数乘四位数乘法题500道
-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调试方案
- 高中化学竞赛题--成键理论
- 康复中心组织结构图
- 屋顶光伏设备维保方案
- 装表接电课件
- 机电维修工绩效考核表【精选文档】
- 工资和年终奖最优设计测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