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_第1页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_第2页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_第3页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_第4页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伤发热

北京市医院中医科张华2020/12/181

[概述]一、定义:以内伤为病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内伤发热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分外感发热。2020/12/182

[概述]定义低热多见

少数高热部分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发热形式2020/12/183[概述]沿革:

二、沿革:1.《内经》详于“阴虚则内热”对气虚发热也有所论及,奠定了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虚劳里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开甘温除热之先声。《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2020/12/184沿革3.《太平圣惠方》对烦热的病机、治疗有较全面的阐述。“阴气偏少,阳气暴胜,则热乘于心,故烦热也。”生地黄散、地骨皮散。4.《小儿要证直诀》五脏热病效方,并化裁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发热。5.《脾胃论》详于气虚发热,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6.《丹溪心法》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保阴。还认为多生于郁,六郁之说,补充了内伤发热之病机。[概述]沿革:

2020/12/1857.《景岳全书》论述虚火病因、病机及治疗。内生之热——饮食、劳倦、酒色、七情、药饵、过暖、阴虚。“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治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治疗上主张:“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左右归丸、左右归饮。[概述]沿革:2020/12/186沿革8.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9.《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10.湿郁发热——薛雪、吴鞠通。11.《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发热的论述渐趋完善。

《证治汇补》将内伤发热分为阴虚、阳虚、血虚、气虚、郁火、伤食、痰证、瘀血、疮毒等,有助于本病的辨治。[概述]沿革“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血瘀之轻者…惟月落前后烧两小时,再轻者烧一小时”2020/12/187三、范围凡非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于内伤发热。或初有感受外邪,久而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亏虚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概述]范围:2020/12/188发热的病因分类[概述]范围

感染性发热(>59%):细菌、病毒、真菌结核、艾滋病FUO肿瘤(占第2位):血液系统,实体瘤血液病:溶贫,出血性疾病,骨髓坏死非感染性发热风湿病:SLE,RA等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低热:感染后低热,术后低热,神经功能性低热2020/12/189发热的基本概念诊断分类热型时间口温:>37.3℃腋温:>37.0℃肛温:>37.6℃或昼夜体温波动>1℃低热37.0℃-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慢性低热:体温升高在37.5℃~38℃并排除生理性原因,持续2周以上者。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概述]范围2020/12/1810[病因病机]病因: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赋、久病、外伤出血等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2020/12/1811[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实瘀血阻遏:气血壅遏而内结化热内湿停滞: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食滞痰浊蕴积化热中气不足:脾胃受损,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虚血虚失荣:阴血不足、不能敛阳,阳气亢旺阴精亏损:水不制火、阳气偏亢阳气衰惫:火不归源,虚阳外浮

注意虚实兼挟证型壅结阻遏而发热阴阳失衡而发热或为气虚而虚阳外越,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或为气虚而卫外不固,营卫失和2020/12/1812[诊断]1、特点: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2、热型:多为低热(T<38.0℃),少数高热(T>39.1℃),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3、恶寒:不恶寒,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4、伴随症: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血、阴、阳亏虚症状。5、病因:情志所伤、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伤等病史。6、辅助检查:病原学、造血系统、免疫学、内分泌、病理学、影像等。2020/12/1813[鉴别诊断]内伤发热外感发热病因内伤外邪(六淫或疫毒)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或热、毒充斥于人体

起病缓急病程长、反复发作短热型多为低热、少数高热,或仅自觉发热多有高热,热型有差异恶寒无,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初多恶寒,加衣被不减兼症有实有虚,虚证居多外感症状(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实证为主畏寒,得温则缓,属内伤,是阳气不足而致。恶寒得温而不减,属外感,乃外邪束表,阳气被郁而致。二者虽有区分,但恶寒的轻症,所出现的微恶风寒与畏寒的表现亦很难区别,只有依靠其他兼症方能鉴别。2020/12/1814[辨证论治]辨轻重病程长,热势亢盛,持续发热,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证→重辨虚实实:气郁、血瘀、湿郁虚:气、血、阴、阳亏虚辨证要点主要根据病因、病程、症状、舌脉象辨证2020/12/1815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解郁实火宜泻活血适当配伍清热除湿

益气虚火宜补养血适当配清退虚热滋阴温阳

慎用发散:→伤津耗气苦寒:→败脾胃、伤阴化燥调理阴阳,补虚泻实虚实夹杂分清主次兼而顾之2020/12/1816主症次症舌脉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不欢、喜太息,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而痛,咽干口苦;或纳食不香,大便干结;或月经不调、乳房发胀。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苔少脉数或弦细数。

肝(气)郁发热

[辨证论治]2020/12/1817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热方药:丹栀逍遥散临床应用:胸胁疼痛——加郁金、香附、青皮:行气解郁热甚、舌红、便秘——去白术、如黄芩、龙胆草:清肝泻火(泻青丸)持续低热、热伏血分——加地骨皮、白薇:增强退热月经不调——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兼见阴伤——滋水清肝饮、丹栀逍遥合一贯煎临床辨识:常用于功能性低热、甲亢伴发热、更年期综合症等有效。

[辨证论治]2020/12/1818主症次症舌脉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觉身体局部发热。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躯干或肢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暗或青紫、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瘀血发热2020/12/1819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

临床应用:发热甚、阴血不足——加丹皮、秦艽、白薇:清热凉血肿块肿痛——加丹参、郁金、玄胡、三七:活血散瘀跌扑损伤之瘀血发热——复元活血汤临床辨识:常用于术后发热、肿瘤发热、外伤后发热、产后发热等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伍,血化下行不作劳。2020/12/1820主症次症舌脉低热、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胸闷脘痞、全身困重,头痛如裹,纳呆、渴不欲饮、甚或呕恶、大便不爽或便溏。或见寒热如疟,口苦厌油,身目发黄。舌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

湿阻发热2020/12/1821治法:芳化宣畅,除湿清热方药:三仁汤

杏仁——宣肺降气,开上焦蔻仁(白豆蔻)——芳香化湿,和畅中焦苡仁——健脾渗湿,疏导下焦法夏、厚朴——理气燥湿滑石、通草、淡竹叶——利湿清热,导下焦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群,开上宣中并渗下,湿温初起效堪珍。“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2020/12/1822临床应用:头重如裹——藁本、苍术:燥湿止痛呕恶——加竹茹、藿香、陈皮:和胃降逆;胸闷脘痞——加郁金、苍术、佩兰:芳香化湿;热势较甚、舌红、苔黄腻脉数—加茵陈、黄芩:清利湿热;也可改用甘露消毒丹;寒热如疟,口苦厌油,身目发黄­—合用茵陈蒿汤:清解少阳临床辨识:常用于某些慢性感染性发热,如乙肝、胆囊炎等。外感湿热,病程缠绵,有些学者内伤热病论治。

2020/12/1823主症次症舌脉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精神倦怠,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胸脘痞闷,纳差,便溏,自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弱

气虚发热2020/12/1824治法:健脾益气,甘温除热方药: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自汗多——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敛汗时冷、时热、汗出恶风——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胸闷、脘痞、苔白腻——加苍术、厚朴、茯苓:健脾燥湿气虚夹瘀血——加桃仁、红花、川芎、丹参:活血化瘀气虚兼外感后余热未清——加防风、荆芥、连翘:疏风解热气虚兼气郁,情绪抑郁——合逍遥散气虚兼血虚——合归脾汤:气血双补补中益气芪为君,参术草归柴升陈,益气补中健脾胃,甘温除热效若神。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内伤发热,并非均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也不少见,补药适时、适量。若非虚甚,选用仙鹤草、功劳叶、北沙参等不腻不燥温和之品。“正虚不能运药”,药量宁轻勿重,宁可再剂,不可重剂。非重剂不可时,少量频服(甘温除大热)2020/12/1825临床辨识:补中益气汤抑制体温升高,缓解热势,缩短热程内科原因不明诊断困难或诊断为功能性发热者恶性肿瘤并发感染或坏死组织吸收引起的发热血液系统疾病发热消化,泌尿系统慢性炎症,伴见发热或并发感冒者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长期需要用激素治疗的疾病,治疗期间发热者

气虚发热

2020/12/1826主症次症舌脉

发热,多为低热。面白少华,唇甲色淡,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多梦健忘,或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或细弱。

血虚发热2020/12/1827治法:益气补血方药:归脾汤临床应用:血虚甚而热不退,常加熟地、枸杞、阿胶——加强滋阴补血(肝血)发热甚者——加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心悸多梦健忘——加柏子仁、夜交藤:安心神冲任不足——合四物汤:补血调经腹胀纳呆——去龙眼肉,加鸡内金、山楂、谷芽:消食导滞活动性出血——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止血气血同源——气旺能生血临床辨识:常用于产后发热,血液病发热,病后体虚发热等。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宜,枣仁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2020/12/1828主症次症舌脉

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热而不欲近衣。烦躁,盗汗,口干咽燥。(心肝肺胃肾阴亏)舌体瘦小,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阴虚发热2020/12/1829治法:滋阴清热方药:清骨散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清退虚热鳖甲——滋阴清热甘草——调和诸药或合用青蒿鳖甲汤清骨散为治标退虚热之剂,只可暂用,不可久服,发热一减,则减除蒸退热之品,渐加滋阴培本之药单用滋阴清热药而热势不退,遵“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滋阴剂中加入温而不燥之助阳之品,如:仙灵脾、菟丝子、锁阳、肉苁蓉、巴戟天、肉桂等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二者善透伏热,引邪外出滋阴潜阳,引诸药入阴以清热2020/12/1830临床应用:盗汗——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止汗阴虚较甚——加玄参、生地、制首乌:滋养阴精气阴两虚,头晕气短乏力——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心阴虚——合加减复脉汤(生地、麦冬、白芍、阿胶、火麻仁、甘草)肺阴虚——百合固金汤胃阴虚——合益胃汤肝阴虚——合一贯煎、归芍地黄汤肾阴虚——改用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或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见长,清退虚热稍逊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2020/12/1831主症次症舌脉

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面色晄白,头晕嗜卧,腰膝痠痛。或面色浮红,气短,呼吸气促,倦怠懒言,头晕心悸,大便稀薄。舌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润,或苔黑而润。脉沉细无力,或浮大无力

阳虚发热2020/12/1832治法:温阳补肾,引火归原方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肉桂——温补阳气,引火归原熟地、山黄肉、山药、茯苓——健脾滋养肝肾丹皮、泽泻——清泻肝肾、补中有泻临床应用:短气懒言——加人参:补益元气便溏、腹泻——加白术、炮干姜:温运中焦五更泄泻——合四神丸心肾阳虚,戴阳证—合用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长期应用抗生素、低热不退——阳虚发热2020/12/1833[转归与预后]病程短、证候单一,胃气未败者预后好。迁延日久,证候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