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文言文。(28分)1.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3)柴门何萧条,。(曹植《粱甫行》)(4),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诗词鉴赏。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历历”的意思是3.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登黄鹤楼所见的景色。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沿溯阻绝溯:②属引凄异引:③不及返顾顾: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6.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使文意通顺。【甲】【乙】两文都写“山水之景”,【甲】文主要以写为主要特色,选文按照顺序来写的。【乙】文先写,后写,选文按照顺序来写的。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二、现代文。(2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回忆我的母亲》(节选)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③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④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____________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___________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___________的财产。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⑩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⑪愿母亲在地下安息!7.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选文横线的一项是()A.强壮勉励贵重B.强健鼓励宝贵C.健康激励珍贵8.阅读选文第①—⑥自然段,根据下列表格内容完成填空母亲经历的事情母亲的品质母亲遭遇退佃、搬家、天灾坚强不屈、爱憎分明①远见卓识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的作者许多慰勉②母亲因为劳动惯了,即使作者把她接出来,还是选择回家继续劳动热爱劳动9.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什么?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还)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后生可畏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xīng忪地,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xīng忪12.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被迫备考律师——————帮助穷人打官司13.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对小说内容和主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父子关系紧张。B.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看出我对常远这一代人很不满意,甚至有一点鄙视。C.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对话,先抑后扬,赞美以常远为代表的新青年形象。他们务实。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悲悯情怀。D.常远跑到青海茫崖的矿区演出。是为了接触中国最底层的民众,了解中国最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我逐渐地成熟起来。三、名著阅读。(4分)16.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四、作文。(40分)17.题目: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具有真情实感。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拟名称代替。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2)急湍甚箭(3)狐兔翔我宇(4)晓雾将歇(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啄、湍、歇”
故答案为:⑴谁家新燕啄春泥⑵急湍甚箭⑶狐兔翔我宇⑷晓雾将歇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答案】2.清楚可数3.C【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2.本题考查词语释义。历历的意思是“清楚可数”。
故答案为:清楚可数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颈联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C【答案】4.①逆流而上;②延长;③回头看;④就是。5.①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②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倾泻。6.水;时间;水;山;空间;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附参考译文】【甲】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乙】登山有一里多路,就见飞流汩汩地往下倾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句意:‘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溯:逆流而上;
②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引:延长;
③句意:来不及返回看。顾:看,回头看;
④句意: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即:就
故答案为:①逆流而上;②延长;③回头看;④就是。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许,左右;下,往下。
故答案为:①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②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倾泻。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结合甲文“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选文主要写水,从“夏水”“春冬”可知选文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合乙文“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先写流水;结合“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再写山峰,可见选文按照空间顺序展开。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水;时间;水;山;空间;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7.B8.①节衣缩食,供“我”读书;②支持革命。9.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10.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⑷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强健”指身体强壮。“鼓励”这里指母亲激发、勉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宝贵”这里指母亲给“我”的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是难得的,极富有价值的。
故答案为:B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和人物品质概括。结合“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①概括为:节衣缩食,供“我”读书;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的作者许多慰勉,②概括为:母亲支持革命。
故答案为:①节衣缩食,供“我”读书;②支持革命。9.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不能。“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
故答案为: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10.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这句话写出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平凡的千百万的劳动者中的一个人,但是,中国的辉煌却是由这些像母亲一样的平凡的劳动者制造的,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雅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故答案为: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答案】11.惺12.当摇滚乐队鼓手;弃考去演出;主动备考律师13.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常远复习迎考不认真的态度,表现出他对被逼备考律师的抵触情绪。14.“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具有具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文学想象空间。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15.C【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⑸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11.本题考查汉字的识记。“xīng忪”写作“惺”。
故答案为:惺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根据“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可知第一空的答案是想当摇滚乐手。根据“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可知第二空的答案应;
故答案为:当摇滚乐队鼓手;弃考去演出;主动备考律师13.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例如,总领下文、承_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从手法.上看,“睡眼惺忪”描写的是人物的神态,“翻”写的是人物的动作;从内容上看,画线句子写了常远备考时的状态,他“睡眼惺忪”“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书,而不是认真读书,显然他的心思并没有在备考这件事上,这自然会引起“我”的疑问,为下文“我”和老李的谈话及感慨做了很好的铺垫。
故答案为: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常远复习迎考不认真的态度,表现出他对被逼备考律师的抵触情绪。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可知,全文以我和老李的对话描写为主,通过这些对话,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表现他的叛逆,后表现他的坚持正义与乐于助人,使文章有波澜。同时,对我和老李的描写,又是对常远的侧面描写,使这一人物形象显得丰满真实。再者,我与老李对常远开始是不认可,甚至是不屑的。后来又是敬畏欣赏的。通过这种前后态度的变化,表现了正确看待年轻人的主题。
故答案为:“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具有具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文学想象空间。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15.A.分析不当,“父子关系紧张”原文中没有提到纯属无中生有,文本第六段‘“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虽然写到他爸爸的态度,但没体现父子关系紧张;
B.“很不满意”“鄙视”言之过重,“我”只是对他们的做法不以为然又无可奈何;根据文本第七段,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可以看出“我”表现的烬是无可奈何而没有“很不满、鄙视”的态度;
C.分析正确;根据文本可以看出“我”和李信四个阶段的对话,第一阶段是“我”第一次去律师楼对小伙子的了解;第二阶段是小伙子考律师后逃到青海茫崖矿区当摇滚手;第三阶段小伙子从青海矿区回来,继续考律师;第四阶段小伙子为矿工打官司;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刻画出新时代的青年人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所以分析正确;
D.分析不当,因为对常元山到矿区的目的理解有误“常远跑到青海茫崖的矿区演出,是为了接触中国最底层的民众,了解中国最基层的.现实”不正确;原文中没有涉及到;
故答案为:C.16.【答案】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周恩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及内容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在陕北,作者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领袖,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等。故答案为: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周恩来【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17.【答案】这,让我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口腔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工管运筹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河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云南中医药大学《农业推广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室内专题项目生态性居住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函电与单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协和医学院《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WTO-TBT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活动方案【哪吒版】少年无畏凌云志扶摇直上入云苍
- 【安排表】2024-2025学年下学期学校升旗仪式安排表 主题班会安排表
- 医药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度研究
- 现场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协议书(2篇)
- 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消毒
- 第七章 力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投行竞争格局-洞察分析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青冈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深度预测试卷含解析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 物业管家客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