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1.gif)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2.gif)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3.gif)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4.gif)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2ba891bcaac56dad63c5a18f2d5b196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1.熟悉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
二、教学重点:
品尝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三、选文目的: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和观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名句,增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增加文化积累。
四、教学预备:
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李白是我们非常熟识的诗人了,我们学过不少他写的故事,大家能背诵出几首吗?(同学背诵古诗)
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手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李白,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又多又出名,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诗仙”,(介绍历史背景。)
2.解诗题。“独”是指独自一个人。请同学们看解释了解敬亭山。
师: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朗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心情。
3.检查生字,朗读全诗。
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领读。出示全诗,全班齐读,老师指导古诗停顿并范读。
(三)悟诗意,觉诗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视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安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后两句诗中又看到了什么?
4.读诗句,小组争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悄悄的注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似乎在相互沟通,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好像只有敬亭山了。
6.过度: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古人写诗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情,(了解李白不同时期的诗和他当时的境遇,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怀。)
(四)朗诵全诗,熟读能诵。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二、课前预备
1、事先布置同学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古筝音乐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揭题。
1、今日,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知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
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许多诗,今日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留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解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沟通争论,理解。
2、集体沟通词的意思。(“众鸟”很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独的云;“独”独自;“闲”闲适;“相看”相互看;“不厌”不满意;)
3、小组争论沟通诗句的理解。
4、全班沟通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独孤独 )结合版书:
鸟飞尽
云独闲孤独孤独
山相对
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著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6、假如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境况,你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设计让同学自读自悟,不理解的与同学沟通,争论,目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重视同学的合作参加,让每一位同学有效参加。适时补充李白不得志的材料、设计假如你是李白,你会怎么想?是查找同学与文本的撞击点,引起同学共鸣。由于李白距离同学久远,他们无法理解诗人当时心情,引导他们进行说话,也加强了语言的训练,使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升华。
(四)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配乐朗读朗读。
3、指名读。
4、同学齐读。
5、背诵。
(五)扩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
3、沟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引起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重要是培育生的想象力量,给诗配画一环节也体现了“敬重共性,面对全体”的设计理念,让同学把自己想象的的情景通过画表现出来,使同学的想象力量得到提升,还促进了他们的动手力量的进展。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孤独 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尝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孤独 之情。
学问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味道,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孤独 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查找劝慰的真实写照。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宏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依据同学的背诵相机点拨。《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意、珍友情的李白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仔细,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个词语假如你都熟悉,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任凭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班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挨次读。
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解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终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闲适拘束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答)
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留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观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伴侣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闲适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同学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情愿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悲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悲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境况,写作的背景。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连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留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3、安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情愿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同学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爱我了,只有你情愿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伴侣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8、李白情愿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伴侣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娴熟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重点难点:
领悟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感受李白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李白,他是思乡的游子,是豪迈的侠客,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今日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李白的诗,你将会看到又一个不同的李白。
二、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
有谁知道敬亭山?你来说说。(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很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当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你读得很慢,由于——哦,是由于伤感;你读得很轻,由于——哦,很孤独;你怎么读这么重?——哦,是在感叹!)
3、读课文: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两遍。开头——好!谁来试试!(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谁再来?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里听出了什么感觉?(好孤独!好无奈!好伤感!好寂寥!恩,很有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得出你很擅长思考!)
三、细品诗意
1、李白究竟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知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里分明写了好几样景物,为何李白要说“独自坐在”敬亭山呢?请在诗中划一划,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词语。
好,你找到了什么词语?(“飞尽”是指——)是啊,全部的`鸟都飞走了,敬亭山静静静了。你呢?(“独去闲”是指——),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觉一样)(是啊,好一座安静清幽的敬亭山!)
3、读读这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鸟飞云去之后,静静静地只剩下谁了?诗人注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好像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4、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李白的眼里,还有云么?还有鸟么?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句话是说——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来看去,谁也看不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啊!再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山脉脉相望,紧紧融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四、感悟孤独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万丈,你曾广交伴侣,为什么此刻这么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独)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1、我们一起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那是傲岸的云在弃他而去。再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其实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你们很擅长推想。)
(介绍背景)的确,这时正是李白横遭冷遇,孤独 凄凉的时候。李白曾经七次来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10年以后再次来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满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视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报效祖国的雄心,却被一些权臣小人算计被迫离开长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味道,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增加了孤独与孤独 之感。
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听得出,同学们感悟很深)齐读。
2、老师也来试一试。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乐,范读。
同学们来!(齐读)
3、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
(1)练笔: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2)引读:
啊!鸟儿和云朵也厌烦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不言中(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李白啊!”
五、课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读,感受下这首诗里是怎样的李白?
你来读读。请你读读。很深情。让我们齐读《秋浦歌》。
“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能劝慰劝慰他吗?
李白,这么多人在关怀你啊,你要乐观、顽强、开朗起来。
你还记得《赠汪伦》吗?同学们齐——
还记得《静夜思》吗?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
李白啊李白,我们都在怀念你,你并不孤独!
让我们再来齐诵这首诗《独坐敬亭山》。
六、作业: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相看
独←——————→敬
坐←——————→亭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独坐、敬亭山、烟渚、日暮、野旷、渔灯、风簇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育喜爱我国古诗的感情。
思想教育:培育喜爱我国古诗的感情。
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诗人的资料、古诗的有关图片、插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喜爱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日,我们再学三首,这三首诗想像奇怪,你们肯定会喜爱。(板书课题:古
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沟通。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沟通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独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意)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相互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孤独孤独 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老师范读指导,同学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爱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爱它?
2.沟通。(同学说)
3.把喜爱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其次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齐读)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解释,
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谈论中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同学读。
(检查同学的音准状况。)
3.指导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依据课文解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诗句没有解释的还可以理解。
(3)小组争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可以发挥想像)
(4)提出疑难。
(加强自学力量训练,争论时间10分钟左右)
三、整理汇报自学状况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覆盖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同学可能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新的愁苦?老师要点拨一下:此时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
野旷:野,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放大了的挂图。
(结合图意理解诗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
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心情:此时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落,
水中月,船中人又好像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安慰。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在同学争论时,老师要善导,使同学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以突破重点。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引导同学再次体会诗人情感,突破难点加强力量的训练,同时培育观赏美的情趣。)
2.指导停顿,诗中表达情感。
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
(板书题目)
二、解题,简介
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书字不易理
解,引导同学选字义。)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观察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
2.简介
这首诗的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年)。它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
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
三、布置自学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像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四、指名朗读,试讲,老师精讲点拨,把握全诗内容
1.指名朗读。
2.出示写有诗句的翻版,逐句翻出,引导同学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老师依据同学讲解状况指导订正。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
渔灯出现在河面上。
“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悄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付费平台的技术创新与收益增长研究
- 眼部手术后的营养饮食调整指南
- 消费者对有机绿色食品的认知与消费意愿研究
- 科技产品在电商中的营销传播
- 2025至2030年双路温湿度控制仪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石墨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与用户体验
- 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2025年网安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甲氧基酚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两课时学习任务单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六下第4单元大单元设计
- 小学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 口腔医院客服培训课件
- 04G3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 华为公司员工培训与绩效管理
-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模版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石膏固定的护理教学查房
- 孙燕姿所有歌曲歌词大全(11张专辑)
-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复习群文阅读材料1(School Life 校园生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