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阿炳在1950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勒令(lè)聆听(líng)便携式(xié)衣钵(bō)潇洒(xiāo)步履(lǚ)搀扶(chān)享誉(xiǎngyù)糯米(nuò)截然不同(jié)巅峰(diān)诞生(dàn)旋律(lǜ)耗尽(hào)2.读准多音字重重的一笔zhòng其他读音:chóng组词:重复二、重要词语1.聆听:认真地听。2.稀罕:稀奇。3.继承:①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或权利。②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过来;继续前人的事业。4.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5.当家:主持家务,泛指主持公务。6.潇洒:(神情、举止)洒脱,大方。7.和风细雨:比喻方式温和,不粗暴。8.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9.纯粹:①成分纯正,没有杂质。②副词,表示只具有某种倾向、动机等。10.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的钱或实物。11.施舍:把财务送给穷人、出家人或慈善机构。12.乞怜:显出可怜的样子,乞求别人同情。13.高山仰止:原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欣喜之余景仰之情油然而生。14.巅峰:顶峰。1.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你认为阿炳最值得庆幸的是什么?如果不是黎松寿偶然拉响《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到无锡录音,如果不是吕骥的造访和热心推荐,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点拨:阿炳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遭受了太多的生活痛苦,双目失明、身患重病、生活无着,音乐只能做为谋生的手段,很多曲目没能很好地保存下来,真令人扼腕痛惜。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总算熬到了新社会,遇到了那么多热心于民间音乐发掘的专家、教授,使他6首曲目得以录制和流传。文中四个“如果”看似偶然,实有其必然性。首先阿炳的音乐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加上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一些有高度责任感的音乐工作者,醉心于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热心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1950年必然成为阿炳的幸运之年,也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应该说新中国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他的艺术生命,使他的音乐成为民族的,也成为全世界的了。表面上看来这段话是课文所写几个部分内容的一个概括,是作者为这些人不经意中做的这些事叫好、庆幸。但透过字里行间及文中的背景材料,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对新中国的讴歌,对党的文艺政策的歌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又哪来阿炳艺术生命的新生?阿炳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世的最后两年无锡解放了,中国解放了,是新中国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2.核心图解1.下边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无锡(xī)勒令(lè)携带(xié)B.稀罕(xī)纯粹(cuì)衣钵(bō)C.寡妇(guǎ)糯米(nuò)尽管(jìn)D.立即(jí)推荐(jiàn)琵琶(p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造诣生计千古绝唱千古佳话B.步履生涯不温不火明媒正娶C.道观潇洒如痴如醉缓缓而行D.聆听沦落二泉应月享誉世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年是1918年,阿炳正式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了雷尊殿的新当家。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B.三四十年代的无锡人对阿炳和他的老伴催弟两人步履蹒跚的身影是再熟悉不过了。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C.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编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高山仰止:抬起头望见高耸的山峰,形容尊敬崇拜的情感。D.其实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绝唱”的意思一样吗?请谈谈你的认识。(1)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2)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5.文中说:“1950年是他(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为什么1950年对阿炳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阿炳常到无锡棚下街一带卖唱,因码头、渔船较多。当幽远的二胡声渐渐传来,人们知道,阿炳正向这里走来。人们会拥向阿炳,有人高声喊着出多少多少钱点他的曲子,此时阿炳显得非常得意。如遇知音,阿炳会更加高兴。这时的阿炳和他的听众肯定想不到,若干年后这样的旋律会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音乐作品,会一次次引得掌声雷动,使数不清的人如痴如醉。听过阿炳音乐的人说,无锡地处南方,一年四季和风细雨;无锡人不温不火,喜怒不形于色;无锡人喜吃甜食和糯米,所以阿炳的音乐才格外地婉转柔美。阿炳每天上街卖艺,有人看到他穿着破长衫,戴着一副断了一条腿的墨镜,便认为他是叫花子。其实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杨荫浏教授在《阿炳小传》中写道:他从来没有随便收取人家施舍的一个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道谢,也不争多嫌少。有时人家请他表演,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完全地。B.施舍:把财务送给穷人、出家人或慈善机构。C.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的钱或实物。D.乞怜:显出可怜的样子,乞求别人同情。7.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阿炳非常得意是因为有那么多人来听阿炳的演奏,阿炳可以挣到很多钱了。B.阿炳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他的音乐,以后不必为生计而发愁了。C.阿炳一生热爱音乐,自己的音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因此阿炳非常得意。D.阿炳非常得意是因为有人高声喊着出多少多少钱点他的曲子。8.文中说“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你能说出理由吗?【类文阅览】(2023·山东聊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带套袖的孙犁先生①我产生要当作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菁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做衰老的。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9.“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10.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11.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12.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13.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交流】14.阿炳一生坎坷,却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样的经典作品。你学完本文,一定有所触动,请将你最深的感受写出来。不多于一百字。【体验中考】15.(2023·广西百色中考)综合性学习。(1)中央电视台于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开展了春联有奖征集活动,其中的一副获奖作品是:上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下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请回答问题:①“五十六朵花”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联形象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2)阅读下列百色城区空气质量周报表,回答问题:日期API值(空气污染指数)质量级别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2023年5月2日72Ⅱ良可吸入颗粒物2023年5月3日49Ⅰ优无2023年5月4日59Ⅱ良二氧化硫2023年5月5日82Ⅱ良二氧化硫2023年5月6日70Ⅱ良二氧化硫2023年5月7日52Ⅱ良二氧化硫2023年5月8日50Ⅰ优无①简要概括上表所反映的百色城区的空气质量。②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如何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请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解析:C项中的“尽”读音应为“jǐn”。答案:C2.解析:D项中的“二泉应月”应为“二泉映月”。答案:D3.解析:“高山仰止”的原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欣喜之余景仰之情油然而生。答案:C4.参考答案:不一样。第(1)句中的“绝唱”是指阿炳死前最后的演奏;第(2)句中的“绝唱”是指造诣最高的作品。5.参考答年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曹安和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正是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并使《二泉映月》得以名垂中外音乐史册。所以说1950年是他人生重要的一年。6.解析: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答案:A7.答案:C8.参考答案: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主要靠乞讨来维持生活,而阿炳从来没有随便收取人家施舍的一个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道谢,也不争多嫌少。有时人家请他表演,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9.解析:文章三次见孙犁先生交代得很清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参考答案:第一次见孙犁,他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10.参考答案: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11.参考答案: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作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12.解析:从词语的运用和表达的感情等角度来分析。参考答案:“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研学活动方案6篇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合同范本9篇
-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 中国小动物技能大赛骨科专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大拇指腱鞘炎偏方课件
- 2025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权转让合同样本4篇
-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23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及行事历
- 《GMP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学家华罗庚课件
-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纳米技术简介》课件
- 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