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
(山东
湖北
江苏
河北
广东
湖南
福建)文言文挖空训练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
)宗室以镇天下,故(
)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
)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
)群臣:“遍封宗子(
)于(
)天下利乎(
)?”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
)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
),多给力役,恐非(
)示(
)天下以至公(
)也。”上曰:“然(
)。朕为天子,所以(
)养百姓也,岂(
)可(
)劳(
)百姓以(
)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
)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
)请重法(
)以(
)禁之,上哂(
)之曰:“民之所以(
)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故不暇(
)顾(
)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
)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
)。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
)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
)。以(
)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
)失相半,乖谬(
)已多,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
)!陛下诚(
)能谨(
)择群臣而分任(
)以事(
),高拱穆清(
)而考(
)其成败,以施刑赏(
),何忧不治!”上善(
)其言,擢(
)为侍御史。上患(
)吏多受赇(
),密使左右(
)试赂(
)之。有司(
)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
)曰:“为吏受赂,罪诚(
)当(
)死。但(
)陛下使人遗(
)之而受,乃(
)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上悦(
),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
),傥(
)每事皆然(
),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任(
)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
)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君乐闻直言(
)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
)也,臣者景(
)也,表动则景随矣(
)。
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使强大)宗室以镇天下,故(
所以
)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
即使
)童孺皆为王(
封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语气和缓)问群臣:“遍封宗子(皇族子弟)于(对于)天下利乎(吗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亲善厚待)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高),多给力役,恐非(这恐怕不能)示(显示)天下以至公(很公正)也。”上曰:“然(正确,表肯定
)。朕为天子,所以(用来
)养百姓也,岂可(
怎么可以)劳(使劳苦
)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爵位名称
),惟(
只有)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
平息盗贼)。或(有人)请重法(严格的法令)以禁之,上哂(笑)之曰:“民之所以(原因)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0,故不暇(没有时间)顾(顾及)廉耻耳(罢了)。朕当去奢省费(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哪里要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天下太平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语气词,不翻译)。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用政道询问,状后)。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把持所有事务),不任(信任重用)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没有敢违抗的,宾前)。以(凭借)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天下事),借(即使)使得失相半,乖谬(犯的错误)已多,下谀上蔽(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何待(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诚(如果)能谨(谨慎)择群臣而分任以事(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状后),高拱穆清(自己安坐在朝廷)而考(考查)其成败,以施刑赏(施以刑法或者赏赐),何忧不治!”上善(以之为善)其言,擢(擢升)为侍御史。上患(担心)吏多受赇(接受贿赂),密使左右(身边近臣)试赂(贿赂)之。有司(官员)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的确)当(应当)死。但陛下使人遗(送)之而受,乃(这是,表判断)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用道德加以诱导),齐之以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当面顺从我),傥(如果)每事皆然(这样做),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直言
)。”裴矩任(佞臣
)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讨厌
)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谄谀
奸佞),君乐闻直言(
直言劝谏
)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
如同测影的表
)也,臣者景(影子
)也,表动则景随矣(
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参考译文唐高祖显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徭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即使能够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败而施以刑法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可打印)九月,契丹大举入寇(
)。时以(
)虏寇(
)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
),王钦若临江人,请幸(
)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
)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
)陛下画(
)此二策?”帝曰:“卿姑(
)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
),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
),将臣协和(
),若(
)大驾亲征,敌当(
)自遁(
);不然(
),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
)其师,劳佚(
)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
)弃庙社(
),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
)决,因(
)问准曰:“今虏骑驰突(
),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
)皆虏境也。孰(
)可为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
)速召面谕(
),授敕(
)俾(
)行。”钦若至,未及(
)有言,准遽(
)曰:“主上(
)亲征,非臣子辞难(
)之日,参政为国柄臣(
),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
),以(
)参知政事王钦若判(
)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
)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
)。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
)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
)攻定州,宋兵拒(
)于唐河(
),击其游骑。契丹遂(
)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
)游骑剽掠(
),小(
)不利辄(
)引去,徜徉(
)无斗志。是时(
),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
)然(
),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
)欲穷(
)兵,惟(
)思息战(
)。如(
)许通和(
),即(
)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
)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
)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
)必邀求,朕当决战!若(
)欲货财(
),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宜(
)许之。”契丹犹觊(
)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文言文挖空训练九月,契丹大举入寇(
侵略
)。时以(因为
)虏寇(敌寇
)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
方法谋略
),王钦若临江人,请幸(
巡幸
)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因此
)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谋划
)此二策?”帝曰:“卿姑(
姑且
)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
把他的血涂在鼓上
),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
神明威武
),将臣协和(团结和谐
),若(
如果
)大驾亲征,敌当(应当
)自遁(
逃跑
);不然(
不这样
),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使敌人疲劳
通假字,劳
)其师,劳佚(
疲劳和安逸)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
为什么
)弃庙社(
宗庙社稷
),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
就
)决,因(
于是
)问准曰:“今虏骑驰突(快跑猛冲
),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
黄河以北
)皆虏境也。孰(
谁
)可为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
应该)速召面谕(
当面晓谕),授敕(授予诏令
)俾bǐ(
让
)行。”钦若至,未及(
没有
来得及)有言,准遽(
急忙
)曰:“主上(
皇上
)亲征,非臣子辞难(
躲避危险辞难
)之日,参政为国柄臣(
国家的掌权之臣
),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让
)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兼任
)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派遣
)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军用物资
)。又攻北平砦zhài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
为
┄所表被动)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聚集兵众
)攻定州,宋兵拒(抵抗
)于唐河(
状后,在唐河抵抗
),击其游骑。契丹遂(于是
)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纵使
)游骑剽掠(
抢劫掠夺),小(
稍稍
)不利辄(就
)引去,徜徉(
来回游荡
)无斗志。是时(
这时
),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
认为
)然(
正确
),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
难道
)欲穷(
滥用武力
)兵,惟(
只是
)思息战(
停止战争
)。如(
如果
)许通和(
沟通议和
),即(
立即
)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去往
)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
一起
)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
如果)必邀求,朕当决战!若(如果
)欲货财(货物钱财
),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先例
),宜(应当
)许之。”契丹犹觊(觊觎
)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参考译文
九月,契丹大规模地入侵宋朝。当时因为敌寇深入宋境,朝廷内外震动惊骇。宋真宗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的方法谋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前往金陵;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前往成都。皇帝因此询问寇准,寇准说:“我不知道是谁替陛下谋划的这两个计策呢?”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计策是否可行,不要问出计策的人是谁。”寇准说:“臣想要抓住提出计策的人,杀了他把他的血涂在鼓上,然后北伐!如今陛下神明威武,武将文臣团结和谐,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应当自行逃跑;如果不这样做,那就出奇兵来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来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想要到楚、蜀之地呢,问题在于人心溃散,敌人趁着胜利的形势深入宋境,天下还能够保得住吗?”皇帝的心意就决定了,于是询问寇准说:“现在敌人的骑兵快跑猛冲,而天雄军实际是重镇,万一被攻陷,那么黄河以北的地区都成为敌人的地域了。谁能够担任守将?”寇准举荐王钦若,并且说:“应该快速召见他当面晓谕,授予诏令让他前去。”王钦若到了之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急忙说:“皇上亲自领兵出征,现在不是臣子躲避危险辞难的时候,参政是国家的掌权之臣,应当体察这个意思。”王钦若惊慌恐惧不敢推辞。闰月乙亥,(皇上)让参知政事王钦若兼任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辽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辽军,斩杀辽军副使,俘获了辽军军用物资。辽军又攻打北平砦及保州,又被州砦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亲聚集兵众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击辽军游骑。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守军队,号称二十万,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这时,降辽旧将王继忠对契丹进言议和的好处,契丹表示认同,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难道想要滥用武力吗,只想着停止战争。如果答应沟通议和,立即派遣使者去往契丹军中。”冬十月,派遣曹利用到达契丹军营议和。十二月庚辰,契丹使者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一起来到澶州,请求订立盟约。曹利用进言契丹想要得到关南土地。皇帝说:“辽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理由,如果一定求取,我一定决战!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契丹还觊觎关南,派遣辽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皇帝没有答应他,他就离开了。曹利用最终用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定成盟约回来了。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语文试题文言文挖空训练及参考译文
(全国乙卷适考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文言文挖空训练
戴胄忠清公直(
),擢(
)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诉冒资荫(
),敕令(
)自首,不首者死。未几(
),有诈冒(
)空营(
)者,上欲杀之。胄奏(上奏)据法应流(
),上怒曰:“卿欲守法(
),而使朕(
)失信乎?”对(
)曰:“敕者(
)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
)国家所以(
)布(
)大信于天下也。陛下(
)忿(
)选人之(
)多诈,故欲杀之,而既(
)知(
)其不可,复断之以法(
),此乃(
)忍小愤而存(
)大信也。”上曰:“卿(
)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
)犯颜(
)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
)之,天下无冤狱(
)。郐令裴仁轨私役(
)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祜谏(
)曰:“法者,陛下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
)轻罪而抵极刑(
),臣恐(
)人无所措手足(
)。”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祜为(
)侍御史。上谓侍臣(
)曰:“朕以(
)死刑至重(
),故(
)令(
)三覆奏(
),盖(
)欲思之详熟(
)故(
)也。而有司(
)须臾(
)之间,三覆已论;又(
),古刑人(
),君为之彻乐减膳(
)。朕庭(
)无常设之乐,然常为(
)之不啖(
)酒肉;又,百司(
)断狱,唯(
)据(
)律文,虽(
)情在可矜(
),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
)?丁亥,制(
):“决(
)死因者(
),二日中五覆奏(
),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
)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今门下(
)覆视(
),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
)以闻(
)。”由是(
)全活(
)甚众。其五覆奏者以(
)决(
)前一二日,至(
)决日又三覆奏。惟(
)犯恶逆者(
)一覆奏而已。上尝(
)与侍臣论(
)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
)之,少(
)涉(
)疑似,皆拷讯(
)取服(
),凡(
)二千余人,帝悉(
)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
)其多,试寻(查究)其状(
),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意(
)不敢执(
)奏,尽杀之。”上曰:“此岂(
)唯(
)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
)宜(
)戒(
)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
戴胄忠清公直(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擢(提拔)为大理少卿(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上以选人多诉冒资荫(伪造资历),敕令(下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不久),有诈冒(伪造资历)空营(未自首)者,上欲杀之。胄奏(上奏)据法应流(流放),上怒曰:“卿欲守法(遵守法律),而使朕(皇帝自称)失信乎?”对(臣子对皇上的回答)曰:“敕者(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法律)国家所以(用来)布(公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对皇帝的尊称)忿(痛恨)选人之(主谓间取独)多诈,故欲杀之,而既(已经)知(知道)其不可,复断之以法(以法断之:依法裁断),此乃(是)忍小愤而存(保持)大信也。”上曰:“卿(对臣子尊称)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多次)犯颜(冒犯皇上)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听从)之,天下无冤狱(案件)。郐令裴仁轨私役(役使)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祜谏(进谏)曰:“法者,陛下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犯罪)轻罪而抵极刑(判处死刑),臣恐(担心)人无所措手足(不知所从)。”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祜为(使…担任)侍御史。上谓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曰:“朕以(认为)死刑至重(极为重大),故(所以)令(下令)三覆奏(三次回奏),盖(发语词,不译)欲思之详熟(深思熟虑)故(缘故)也。而有司(负责的官吏)须臾(片刻)之间,三覆已论;又(另外),古刑人(处决犯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朕庭(宫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因为)之不啖(吃)酒肉;又,百司(百官)断狱,唯(只)据(依据)律文,虽(即使)情在可矜(同情),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哪里…呢,表反问)?丁亥(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日),制(下诏):“决(判决)死因者(死刑犯),二日中五覆奏(五次回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主管膳食的)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奏乐)。皆今门下(门下省)覆视(督察),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记下情况)以闻(上报朝廷)。”由是(因此)全活(保全性命)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在)决(处决)前一二日,至(到)决日又三覆奏。惟(只有)犯恶逆者(犯恶逆罪,十恶之一)一覆奏而已。上尝(曾经)与侍臣论(讨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逮捕)之,少(稍微)涉(牵连)疑似,皆拷讯(拷打审讯)取服(迫使服罪),凡(共)二千余人,帝悉(都)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奇怪)其多,试寻(查究)其状(罪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意(考虑)不敢执(坚持公道)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哪里)唯(只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你们)宜(应该)戒(借鉴)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参考译文
皇上(唐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皇上认为举荐入选的官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讲话稿(资料15篇)
- 感恩母亲讲话稿(21篇)
- 愚人节创意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宝宝周岁庆典讲话稿
- 意外保险基础知识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氮化硼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熔盐阀行业发展策略、市场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 吸氧治疗流程图解
- 拿下试卷的秘密武器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改良体位摆放对体位并发症的影响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800道题
- 保险公司2025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眼科护理进修专题汇报
- 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语汇编:材料作文
- 2024年大型风力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礼仪服务合同三篇
- 五上数学简便运算500道及答案
- 2024年3季度青岛房地产市场季度简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