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中国初三复习热点课件_第1页
圆梦中国初三复习热点课件_第2页
圆梦中国初三复习热点课件_第3页
圆梦中国初三复习热点课件_第4页
圆梦中国初三复习热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进入中考复习课堂道通学校历史组张春红2013.4冲刺中考冲刺中考2013年历史中考复习热点圆梦中国

一、习近平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热点聚焦二、回首过去,全党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三、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GDP赶英超法……还有很多梦等待我们去实现。中考预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梦想,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两会的胜利召开,在中国大地上刮起圆梦潮,吃水不忘挖井人,近代化探索;党的重要会议;20世纪站在世纪前列的三位伟人;中共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民生问题都将成为考试的热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考点链接考点一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的启示?中国人民具有精神;

阶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

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不懈的探索地主资产资本主义考点二中共党的重要会议1.中共一大、二大(1921.7.1;1922)2.遵义会议(1935.1)3.中共七大(1945.4)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5.十二大,十三大,十四(1992)、十五大中共党诞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特色

初级市场思想考点三20世纪站在世纪前列的三位伟人

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考点四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考点五关注民生1.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①土地改革(1950—1952)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来至今)2.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健全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B湖北织布局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A点击中考2、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A军事技术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议会制度D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点击中考C4.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B.新道德和旧道德C.民主与专制D.新道德和新文学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A.毛泽东和邓小平B.孙中山和邓小平C.孙中山和毛泽东D.刘少奇和邓小平AA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7.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单位:亿公斤)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12.材料:红船领航92载,搏风击浪一帆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2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2年波澜壮阔,92年壮丽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标志着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事件是什么?(2分)(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代伟人是谁?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到新中国的辉煌外交,他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谁?(2分)(3)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2分)(1)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事件:南昌起义。(1分)(2)毛泽东;(1分)周恩来。(1分)(3)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1.作为中学生,如何去圆中国梦?2.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请为国家献计献策。畅谈中国梦能力提升答题要求:

1.书写认真规范。

2.答题标题化,要点化。

3.提取有效信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祝愿同学们梦想成真!点击中考3.张老师想利用网络查询“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情况,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该是()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戊戌政变D中外纪闻A4.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了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曾强了近代国防的力量C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C13.材料: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的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胡锦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的幸福而有尊严”采取了哪些措施?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3.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就义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点击中考3.张老师想利用网络查询“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情况,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该是()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戊戌政变D中外纪闻A4.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了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曾强了近代国防的力量C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C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0.”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11.“稻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吃袋烟”,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十年“文革”的结束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BB答案(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共“七大”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3)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一.洋务运动二.戊戌变法三.辛亥革命四.新文化运动34、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一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分)(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十五大”又把什么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4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5.内容:兴办军用、民用工业、筹建海军、新式学堂一.洋务运动6.学习层面:3.领导阶级:地主阶级学西方先进技术(学器物)7.结果:失败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洋务派主观目的破产原因洋务运动客观影响维护清朝统治不改变封建制度第一,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二,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评价洋务运动结论:

阶级不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地主二.戊戌变法1.背景:1895年《》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程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2.序幕:1895年,()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公车上书3.领导人物:

资产阶级维新派4.领导阶级:5.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7.学习层面:西方政治制度6.内容:政治:改革(),栽撤冗官,任用()。经济:鼓励私人兴办()。文化:开办()培养人才,翻译(),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军事:训练()。政府机构维新人士工矿企业新式学堂西方书籍新式军队开放言论8.结果:被以()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慈禧失败想一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主观原因依靠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1.时间:2.领导人:4.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5.学习层面:学西方的政治制度1911年三.辛亥革命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制)6.革命结果:推翻了但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袁世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评价性质:功绩:

局限性(失败之处)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民主富强的道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时间:1915年2.领导人:3.口号:民主与科学4.内容:5.学习层面:西方的思想文化6.地位和作用四提倡四反对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四.新文化运动小结根据以下示意图,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点击中考C点击中考2.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来看,孙中山和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万里了,而偌大的清王朝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是因为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资产阶级民主纲领。这纲领是()A扶清灭洋B自强、求富C三民主义D民主与科学C点击中考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C中考动态考试形式:闭卷政史合卷100分时间60分钟题型一卷选择题20个40分二卷史料题4个60分内容比例中古史27分中近现史32分世界史35分济南史6分考试方向:.试题依托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实际,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以史为鉴,学以致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人文性。3.19世纪六十年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同时期的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西方学习的热潮,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比没有学习()A科学技术B思想文化C民主科学D政治制度D点击中考点击中考1.张老师想利用网络查询“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情况,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该是()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戊戌政变D中外纪闻A2.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了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曾强了近代国防的力量C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C名称洋务运动学习对象时间主张口号政治派别代表人物活动内容性质意义作用19世纪60-90年代奕、李鸿章、左宗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建海军、新式学堂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近代化的进程西方经济(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师夷长技(自强、求富)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名称维新变法运动学习对象时间主张口号

政治派别代表人物活动内容性质意义作用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1898年6月-9月)变法图强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