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眩晕课件_第1页
鼓膜穿刺眩晕课件_第2页
鼓膜穿刺眩晕课件_第3页
鼓膜穿刺眩晕课件_第4页
鼓膜穿刺眩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鼓膜穿刺术并发眩晕的技术改进韩英

鼓膜穿刺术是耳鼻喉科门诊一项专科操作技术,主要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鼓膜穿刺术中存在较大风险,术中术后发生眩晕并发症最为多见。总结我科门诊鼓膜穿刺患者742例,分成常温和加温两组进行操作治疗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常温组: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行鼓膜穿刺术共362例,男性194例,女性168例,年龄6岁-85岁。

两组患者主诉为患耳堵塞感、闷胀感,听力下降。耳内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淡黄色或橙红色,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及液体气泡。术前常规行电测听及声阻抗检查均为传导性耳聋。1.2操作方法常温组:【1】根据病历本上的医嘱及听力检查单进行查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用卷棉子沾75%酒精消毒外耳道及鼓膜,将1%丁卡因棉片放入鼓膜表面麻醉10分钟左右。【3】取出棉片,连接注射器与长针头刺入鼓膜前下方进入鼓室,回抽液体,吸尽后拔出针头。【4】抽吸所注药物再次沿针孔刺入鼓室将药物注入,同时观察病人有无吞咽动作,咽鼓管是否通畅。【5】擦拭外耳道内药液及分泌物,耳道口堵塞干棉球,并将结果记录于病历本上。加温组:【1】鼓室注药前嘱病人手握药物进行加温,以避免注入鼓室内药物过凉刺激引起眩晕。【2】如果回抽时负压过大或粘稠的胶冻状分泌物不易吸出的,可在鼓膜紧张部前下方原穿刺点同一垂直线上穿第2个针孔。从上针孔注药后,由于压力作用鼓室内积液从下孔流出,以减轻鼓室内压力。

【3】其余同常温组。

1.3疗效评定标准【1】患者术后无眩晕感。【2】患者术后一过性眩晕。【3】患者术后眩晕较重,需卧床休息。【4】患者术后眩晕严重伴剧烈恶心、呕吐,需进一步干预治疗。2结果常温组:

362例鼓膜穿刺患者,其中248例术后无眩晕感;9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眩晕;20例术后眩晕较重需卧床休息;2例术后眩晕、呕吐剧烈送急诊科留观。3讨论3.1鼓膜穿刺并发眩晕原因分析:【1】患者穿刺前情绪紧张、心理恐惧。【2】体质较弱、饥饿状态下容易并发眩晕。【3】鼓室注药液体过凉。【4】中耳负压大,鼓室内液体粘稠呈胶冻状,加压注射刺激引起眩晕。3.2鼓膜穿刺并发眩晕的技术改进:【1】大部分患者对鼓膜穿刺存在恐惧心理情绪紧张、焦虑,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沟通,并向患者与家属解释鼓膜穿刺的治疗作用,告知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以缓解紧张情绪。【2】体质较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应避免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穿刺,避免引起低血糖眩晕。【4】对于中耳负压大及鼓室积液比较粘稠者,于鼓膜前下方同一垂直线穿2个针孔,以上孔注药后,由于压力作用,鼓室内积液经稀释后易从下孔流出,减轻了压力,从而降低眩晕发生率。

通过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