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篇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四章新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核心: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技术差异。本章主要内容
1.重商主义
2.绝对优势理论
3.比较优势理论
一、产生与发展背景重商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5-18世纪)。
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广泛实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重金属)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扩大货币的积累,以英国实行得最为彻底。第一节重商主义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⑴早期的重商主义: 以威廉·
斯塔福德为代表,又称为货币差额论,主张对外贸易活动中,每笔交易和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⑵晚期的重商主义: 以托马斯·孟为代表,又称为贸易差额论,主张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本国对外贸易总额的顺差。
三、重商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代表,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货币。一国金银货币拥有量的多少,反映该国的富裕程度和国力的强弱。
怎样才能尽可能多的获取金银货币呢?
重商主义认为,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国家干预之外,只有发展对外贸易,才是增加一国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金银。2.一国除了自己开采金银矿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取金银,增加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3.提出了奖出限进对外贸易政策,以保持对外贸易收支的顺差。4.提出国家应积极进行干预对外贸易。四、对重商主义的评论⒈积极的历史意义 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巨额资本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⒉局限性重商主义学说是建立在对国际贸易作用的错误看法基础上的,其政策是以损人利己为目的奖出限入。重商主义的财政思想重于经济思想,只注重考察流通领域而忽视生产领域,认为是一种零和游戏。一、亚当·斯密
(一)亚当·斯密其人(二)代表著作
第二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AdamSmith,经济学之父1723-1790
斯密3岁父亲去世(一说出世前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传记:“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少了一个经济学家”。(二)代表著作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二、提出背景及基本思想(一)18世纪,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二)基本思想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福利的增长,只有自由贸易政策才能使各国按绝对利益进行贸易,以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三)论证步骤交换是人类天然的倾向交换产生分工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每一国家都应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交换本国所需但生产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会从中获利。(1)劳动生产率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Q/L大(2)生产成本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资源L/Q小三、绝对优势的衡量标准举例说明:假设: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生产两种产品:布和酒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即所谓2×2×1模型四、基本假设四、基本假设●
生产中唯一要素是劳动;●两个国家、两种同质产品,各自有占绝对优势的产品;2×2×1模型●机会成本不变;●
没有交易成本;●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规模报酬不变1、封闭经济下的成本格局
英国
法国
1单位布1单位酒100
12012080﹤﹥2、封闭经济下的价格格局
英国法国1单位布1单位酒﹤﹥0.83单位酒1.5单位酒1.2单位布0.67单位布(人/年)3、贸易格局的产生
由于两个国家封闭经济中的同种产品价格(绝对劳动成本)存在差别,就可能会使某些人从事贸易而套取利润。英国:出口布进口酒法国:出口酒进口布
4、专业化的分工格局
英国:专门生产布(不生产酒)法国:专门生产酒(不生产布)
国别产品英国法国布酒分工后2.2单位2.5单位(100+120)÷100(80+120)÷80“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AdamSmith005、价格变化与结构调整
由于贸易的开展会提高英国布的价格,英国人会把越来越多的劳动投入到布的生产中去,因为生产布并且出口可以获得更大利益。法国也是如此。6、贸易条件与收益分配
国际贸易条件即国际市场均衡价格只要处于两国封闭经济下的国内市场价格之间,就可以保证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因此贸易使双方互惠互利。0.83单位酒≤布国际价格≤1.5单位酒1.2单位布≥酒国际价格≥0.67单位布交换结果(在两国劳动总投入不变情况下)若交换比例为1:1国别产品英国法国布酒2.2单位1.0单位1.0单位1.5单位1.2单位2.5单位贸易利益:1、投入劳动不变,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
2、消费的产品不变,节约劳动投入实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社会劳动;自由贸易完全有可能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互惠的贸易条件必须处于两国封闭经济中的国内相对价格之间。三、绝对成本理论评价积极意义(1)第一次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科学地建立双方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2)反对重商主义的锐利武器,加速近代工业的发展(3)最大贡献在于说明国际贸易是互利的不足之处
(1)没有考虑需求因素(2)产业结构和价格调整一步到位的理论逻辑与现实不符(3)单一要素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4)适用范围有限局限性
1单位甲1单位乙100
12080110根据斯密理论,两国间不会有贸易产生A国(人)B国(人)第三节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论
(二)主要内容(三)实例论证
(四)理论简评(一)大卫·李嘉图及其著作(一)大卫·李嘉图
(DavidRicardo,1772-1823)1772-1823,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4岁时被他父亲雇用在自己所开股票交易所工作,27岁时第一次接触经济学,Smith的著作《国富论》激励了家资百万的股票经纪人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二)代表著作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优势(成本)论,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大卫·李嘉图在阐述比较利益论时,是从个人情况谈起的
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的“论对外贸易”一章中讲述“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的例子,“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在两种职业上甲都比乙强一些:甲都比乙强分工制帽强1/5乙制帽制鞋强1/3
甲制鞋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口那些它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比较优势(成本、利益)
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生产X、Y的成本都低于B,但X比Y低的更多,则A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理,B生产X、Y的成本都高于A,但Y与X相比高的少些,则B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二、主要内容1单位甲1单位乙100
12080110根据李嘉图理论,两国间会有贸易产生A国(人)B国(人)按照比较优势(成本、利益)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仍然有利。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大卫·李嘉图(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产品A的相对(B)劳动生产率=(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
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产品A的相对(B产品)成本=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李嘉图举了个已经成为经典的例子,假定英、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毛呢,其中英、葡两国比较优势和分工的好处如表2.2所示。
三、实例论证表2.2英、葡两国比较优势及分工的好处国家酒产量(单位)劳动人数(人·年)毛呢产量(单位)劳动人数(人·年)分工前英国11201100葡萄牙180190合计22分工后英国2.2220葡萄牙2.125170合计2.1252.2国际交换英国11.2葡萄牙1.1251分工前后的福利比较分工和贸易前总产出:2单位毛呢+2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单位酒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2单位毛呢+2.125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2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125单位酒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比较(相对)成本差异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继承了绝对成本说的科学成分,如劳动价值论、专业化分工、自由贸易等,更为重要的是用比较成本观念代替了绝对成本的概念,使自由贸易政策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突出贡献在于:无论参加贸易的双方国家各自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无论经济技术力量强弱,都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分享到各自的经济利益,从而大大扩展了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范围。积极意义:四、比较成本理论简评没有解决贸易交换比例是如何确定的没有说明总的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静态理论相对成本差异只是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国际贸易受许多因素制约,所以,比较成本说只能解释部分国际贸易现象。没有考虑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假设与现实相差太远局限性例题:假设本国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6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8单位劳动;外国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2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4单位劳动。两国各有8单位的可用劳动。(1)哪国在食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哪国在服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2)列举一个能够使两国进行互惠贸易的交换率并计算本国与外国的贸易获利分别是多少?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理论的提出
要素禀赋理论创立者: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1879-1952)和俄林(B·Ohlin,1899-1979)。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了《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俄林,接受了其师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一书,并因此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素禀赋理论也称为赫—俄理论(H-0理论)。2.相关概念
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实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经济资源的总供给。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矿产;而且也包括社会积累的资源,如资本。依据要素禀赋的多寡(如劳动与土地资源及资本的总供给量),可以将国家区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资源贫乏的国家。丰裕程度(1)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
若一国某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的国家,则该国要素相对丰裕;(2)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
若一国某要素的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丰裕
要素丰裕度
衡量方法:(1)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总量来衡量。
假设A、B两国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分别是KA/LA和KB/LB,若KA/LA>KB/LB,则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2)以要素相对价格来衡量。
假设A、B两国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分别是PKa/PLa和PKb/PLb,若PKa/PLa>PKb/PLb
,则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不同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亦即要素的投入比例。在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X和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要素密集度可用K/L来衡量。如果生产Y商品的K/L大于生产X商品的K/L,我们就说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所衡量的是相对量而并非绝对量。要素密集度3.赫—俄理论的假设条件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要素;2)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资源充分利用;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4)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5)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7)没有运输成本、不存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8)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每个国家的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相等。4.生产与贸易模式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分析逻辑
要素需求(相同)(要素报酬、消费偏好)要素供给(要素禀赋差异)要素价格比例差异产品成本差异产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和贸易赫俄理论的推理过程5.具体分析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不同国家的同种商品用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不同的。商品总是由价格低的国家向价格高的国家流动。当两国的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时,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利益。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尽管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但并非有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就会发生国际贸易,还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赫—俄理论认为,交易双方国内商品价格(成本)的比例不同,国际贸易才会发生。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所谓要素价格,是指要素的报酬,即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所获得的相应工资、利息、地租的货币收入。假定各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但各国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由于商品价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乘以相同的生产函数,因此各国的商品价格比例则不同。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赫-俄理论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国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的要素供给不同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丰富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低廉,要素供给稀缺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昂贵。
2023/2/7国际贸易理论58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价值与缺陷俄林认为: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和各国生产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并假定各国间的生产要素的物质生产率是相同的。李嘉图认为:是由国际间生产的特点不同和要素生产率的差别造成的。理论缺陷:1、赫-俄定理依赖的一些假设在当今世界大多是不成立的。2、没有提及国际贸易是否会缩小或消除人均收入的差异。2023/2/7国际贸易理论59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扩展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报酬均等化定理要素相对价格均等BB'0(W/r)*W/r(W/r)1(W/r)2A'APS/PWPB=
P'BPAP'A●●●例题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计算: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进行分工?三、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背景
1947年美国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投入结构
出口
进口劳动力(人数/年)182313170004资本(资本/年)25507803091339资本/劳动力13.99118.18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2)结论
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丰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2.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劳动力不同质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之所以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因为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即在相同的条件下,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劳动生产率的三倍。
(2)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结论受到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要受贸易参加国关税及非关税的限制,这就使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前提下H-O理论不能成立。(3)要素密集度逆转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举例说明:
以甲乙两国生产A和B两种自然资源产品为例在甲国的自然资源产品生产中,由于劳动力比资本便宜,生产者更愿意用劳动替代昂贵的机器设备,因此,用的是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自然资源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而在乙国的自然资源产品生产中,由于资本比劳动力便宜它们则使用较少的劳动和较多的资本,因此,用的是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自然资源产品又成为资本密集型的。
?再比如道路清扫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资本密集型的劳动(4)人力资本说
由美国经济学者凯南等人提出的。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高劳动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资本支出的产物。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处理之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学说。但困难在于难以具体衡量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5)自然资源稀缺美国学者瓦内克在1959年指出,里昂惕夫进行研究时,只局限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假设在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忽略了其他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的影响。
实际上,自然资源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常常是互补的,如果其他要素在产品生产中起决定作用,它就会对资本/劳动的比率产生不同的效应。
(6)技术差距说(技术间隔说)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格鲁伯、弗农等人进一步论证的。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这样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从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
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这样各国技术上的差距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生产消费出口创新国消费创新国出口创新国生产模仿国出口模仿国生产模仿国消费OTT0T11T2T3需求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模仿滞后
(1)需求滞后: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后进国没有意识到它是国内产品的替代品——认识到其价格,有需求。(2)反应滞后:创新国生产、出口新产品——后进国感到其对本国产品的威胁——决定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就长,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因此,反应时滞取决于:规模效益;贸易壁垒;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3)掌握滞后:后进国开始模仿该产品——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水平而停止进口。掌握滞后取决于: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R&D经费;技术基础;生产条件(4)模仿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7)偏好相似理论这种观点试图用国内需求结构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迷。它认为,各国需求偏好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如果国内需求强烈偏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其贸易结构就有可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Q1P0YQcQbQaQQ2Y2YcYbYaY1C国生产和消费A国生产和消费B国生产和消费A国人均收入B国人均收入C国人均收入
国家档次甲国(人均收入高)乙国(人均收入低)一√二√三√√四√√五√六√表收入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需求重叠Sum:
收入偏好相似理论是从需求方面,即由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说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机遇和数量是最大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贸易的潜在障碍,这对俄林理论仅从生产要素供给方面论述国际贸易进行了重要的补充。
1.需求变动是引起生产变动和产生贸易的基础。厂商总是根据本国的代表性需求而调整生产和实现规模经济。
2.收入变动是引起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即需求结构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
3.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需求水平相似或重叠会导致贸易数量增加。
(8)产品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在技术差距说基础上,将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许多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产品创新、产品成熟和产品标准化三个时期,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产品在创新时期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成熟时期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标准化时期产品要素密集型将随之改变。这种理论使得H-O静态要素比例学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产量时间
t0
t1R&D起步期t2t3成长期t4成熟期衰退期评论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新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按参加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分工分为三种类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如图)。图a垂直型国际分工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份额以及这种贸易占比逐渐上升。
水平型国际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如图)。图b水平型国际分工示意图
现代经济发展更多的是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与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如图c)。图c混合型国际分工示意图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tradetheory)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定义: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trade),从统计上讲,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中国美国衣服大米衣服大米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70年代中期以前的经验性研究西方经济学家佛丹恩、迈凯利、巴拉萨和考基玛对产业内贸易作了大量的经验性研究。7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性研究
西方学者格鲁贝尔和劳尔德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了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步入第二阶段——理论性研究阶段。二、产业内贸易的分类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分类: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生产区位不同;制造时间不同。(1)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2)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3)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4)由于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同质的服务进行国际贸易2.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差异产品:又叫异质产品,是具有差别性特征的产品。可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的差别,规格型号的差别,使用材料的差别,色彩及商标牌号的差别等方面。具体又分为垂直差异产品和水平差异产品。三、产业内贸易指数
C=1.0-(X-M)/(X+M)C值的含义:
根据指数发现:
(1)发达国家的C值大,发展中国家C值小
(2)工业制成品贸易普遍,而农产品则反之
(3)产业界定范围大,那么C值则越大,范围小则反之贸易基础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产品的异质性和规模经济贸易流向可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来确定具体流向很难确定收入分配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降低稀有要素的报酬所有要素都可能从中获益要素流动替代关系互补关系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比较技术创新技术差距论技术转移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产品异质性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模型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完全竞争技术不变自由贸易政府干预战略贸易理论第二节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其他国际贸易理论
产生的背景:在传统理论盛行之际,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占世界贸易量的2/3以上;国际贸易中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等。
这些现象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创立了一些新的贸易学说,如:规模经济与贸易、重叠需求论、运输成本、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等。
一、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概念
规模经济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上的规模经济
是指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化
狭义上的规模经济(通常说是的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一经济现象,也称规模报酬递增。见下面数据生产规模↑→AC↓)的数据汽车工业的规模规模报酬产量(万辆)↑0.15102040超过40100平均成本是下降↓10040%15%10%5%成本下降的幅度急剧减少成本反而上升1
设表示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那么,对于大于1的如果:则生产函数对要素、就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对所有的要素同比扩大(缩小)某个倍数,产出扩大(缩小)的倍数要大于要素变动的倍数。
在要素价格不变时,这同时也意味着一定比例的成本增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比例比前者大(即:成本增量﹤产出增量),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经济学中常常把规模经济划分为两种类型: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1.内部规模经济
反映的是某个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与其自身规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它的平均成本随着该企业自身的规模扩大而下降时,我们就说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即:生产规模→AC↓))
2.外部规模经济(“聚集效应”)
外部规模经济
反映的是某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与它所在的行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当它的平均成本随着该行业规模扩大而下降时,我们就说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是“聚集效应”随着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产生的“聚集效应”主要:
A相应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的完善,能使它们更有效地节约成本。
B每个企业都可以从行业规模扩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经验积累,因为知识和技能具有外部性。
(三)规模经济与贸易
规模经济的存在可以使资源与生产技术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之间发生贸易。
下面以一个例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代采购合同范本
- 电网劳务合同范例
- 木地板购销合同范本版版3篇
- 租房借款抵押合同范例
- 净水设备安装合同协议书
- 零星工程合同简单版2024年度
-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与实施合同(2024版)
- 线上教育合作协议合同范例
- 电信项目合作合同范例
- 土建施工合同书范本 完整版范文
-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
- 关于设计阶段监理的控制手段、方法及措施_工程管理
- 方便面成品感官品评(课堂PPT)
- 第六章缝隙天线及微带天线
- 管道探伤焊口计算表
- 江苏定额站对定额疑问的解答
- 室外照明设计规范说明WORD
- 1000字作文稿纸模板(完美版)
- 渠道混凝土衬砌方案
- 初一上册整式化简求值60题(含答案)
- 浅谈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的成因及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