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五石之瓠-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五石之瓠-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五石之瓠-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五石之瓠-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五石之瓠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2.掌握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大意。3.理解该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初步感知庄子的“无用之用”。教学目标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和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约前369一前286)作者介绍作品简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现存33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道家经典之一

惠子,又名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人,做过魏国的相国,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主要倡导者,魏齐楚对抗秦国。根据《庄子》一书,惠子与庄子是有趣的辩友,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的论题有“大而无用”“人故无情”和“鱼之乐”等。惠子(约前369一前286)相关人物介绍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è,石灰)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庄子以石匠的故事描述了知音难求以及多老友怀念的心情;慨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了。

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惠子的困扰?庄子的回答?下图是某画家创作的《大瓠图》,根据预习,画中的庄子和惠子的形象是否符合文章所刻画的人物?『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五石(shí)之瓠(hù)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之种(zhǒng),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pōu)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pìkuàng)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解题:“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píngpìkuàng),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fú)!”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

),其坚(

)不能自举(

)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

)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

)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

()为事()。客闻之,(2)五石之瓠赠送葫芦种植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实:盛放

容纳以之为;把……做成宽大空廓的样子容得下它的东西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击破同“皲”皮肤冻裂漂洗同“纩”,丝绵絮职业

【解释词语

疏通词句】以(之)盛水浆。用大葫芦盛水浆。形作名,硬度

拿起

因为实在,确实形作名,大的东西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鬻技:出售制药的秘方。鬻:卖,出售。同“悦”,取悦;以之悦带兵割地\化地封赏相同,一样有人以:凭借以(之)封于

在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用绳结缀方:药方。制成药涂在手上,冬天可防冻疮。大瓠形似大酒樽,拴在身上可使人漂浮渡水。俗称腰舟。

【解说大意】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植养大,结出果实能容下五石的东西。用它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成瓢,瓢却大得无处可容。(这个葫芦)不是不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打破了它。”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宋国人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物,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聚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这个客人得到药方,就去取悦吴王。

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带领军队。在冬天,和越人水战(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军,(吴王)就割地封赏他。能让手不冻裂,药方是同样的,有人借此得到了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的缘故啊。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系着把它当作腰舟浮游在江湖之上,反却担忧它太大而无处可用呢?可见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

【理解内涵读懂寓意】『学习任务二』《五石之瓠》的寓言体现了庄子怎样的观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庄子为什么要讲《五石之瓠》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问题1:文章是怎样通过“大瓠”和“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不龟手之药宋人→不免于洴澼絖

客→获裂地封侯之赏

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了“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不认同,于是就讲了“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回应: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转换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事物的价值。五石之瓠惠子→庄子→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庄子和惠子对大葫芦之用的分歧在哪里?2、“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有哪些相通的地方?对于大葫芦之用,庄子和惠子的分歧在哪里?惠子:从功利角度理解,强调事物在外在使用价值上的“有用”。庄子: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出发,认为“无用”很可能有大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老子认为世间的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而言的:事物中“无”的部分,能让“有”发挥作用,要重视“无”的作用。

庄子的看法和老子一样,他认为从功利的角度看大葫芦是“无用”的,但这种“无用”也是一种“用’”——无用之用。“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有哪些相通的地方?惠子和宋人:或认为大葫芦大而无用,或只会洴澼絖,都受到自己眼光的限制,不能充分认识事物的价值:只看到世俗的小利,却看不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庄子和客:相同点是都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不同点是客眼光在高,也不过是用它带兵打仗,获得裂地封赏,没有摆脱对事物功利价值的依赖;而庄子浮于江湖追求精神的自由,超越了功利价值的认识,二者境界有高下之分。1.转化视角才能充分认识、利用事物的价值。

2.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超越功利价值的认识,显然和吴王之客是有境界高下之分的。

3.庄子运用寓言式的类比说理,通过如何处置“五石之瓠”,阐释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哲学思想。“五石之瓠”的启示:问题2:庄子为什么要讲《五石之瓠》这样一个寓言故事?1、惠子为什么会认为这个葫芦大而无用?“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肩吾认为接舆的话大而无当。惠子谈论大葫芦大而无用,弦外之音是批评讥讽庄子的思想缺乏实用价值,也是大而无用的。“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引向秀注“蓬者短不畅,曲士之谓。”(“曲士”就是指见识狭隘的人)庄子认为惠子认识狭隘,偏执于一己之见,只能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大葫芦的价值。庄子强调的是事物的价值在某一个角度显示不出来,并不代表它没有价值,“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对待五石之瓠,做到“顺随物性,因物而用”,从而获得精神逍遥的自由。庄子“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江湖”的做法超越了大葫芦的功利价值,悠然潇洒体现了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

2、庄子是怎么回应惠子的讥讽?3、如何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其大蔽牛,絜(xié)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瞒,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通“陌”)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死,指被砍伐)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庄子认为“无用”是大用,因为大树虽然对社会无用,但是“不天斤斧,物无害者”,这种“无用”对自己“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是大用。走近庄子的时代,探究其思想成因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战国策.刘向书录》

庄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庄子认为“无用”是自我保全的途径,“

无用之用”的思想对保全自身、保持精神世界独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导图引路,总结全文《五石之瓠》借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展开说理,突显了小大之辩、“无用”之大用。请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下面的结构导图。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讽惠子固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学习任务三』结合两篇课文,思考老子和庄子阐述“道”有何不同?试分析《老子》和《庄子》不同的论说风格和语言韵味。步步高9在思想上,庄子大体继承了老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们都能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崇尚自然、无为。

庄子并非仅仅对老子的思想进行发挥,本文中的“无用之用”,不仅发展了老子对“有”和“无”的辩证思考,还体现出庄子不为功利所束缚,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

【比较鉴赏】论说风格:

《老子》说理冷静,善于汲取俗世经验,具有辩证色彩。

《庄子》汪洋恣肆,善以寓言故事形象说理,把哲学思想寄托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对话中,留给读者去体悟,将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哲理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庄子创造了一种优美飘逸的说理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语言韵味:《老子》语言简约、表意深刻、表达严谨,具有独特的魅力。

有的直接论说道理,简洁有力,观点一目了然。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有的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说理层层推进,气势如虹,寓意鲜明。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如文中庄子批评惠子“拙于用大”“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拙”“蓬之心”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突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总结庄子擅长转换视角,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庄子批判了惠子固执于事物功利价值的认识。庄子的“无用之用”传承了老子的思想,他运用寓言进行说理呈现出和老子不同的说理风格。

诸子百家关注政治秩序重建,将眼光落在短暂而有限的现实社会中。庄子则企图为人类寻找一个摆脱生命困境的途径,庄子蔑视世俗功利、追求自由人格和逍遥自适的生命境界的精神,恰好和儒家的群体意识、积极入世形成一种互补。李泽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