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备课讲稿_第1页
高考生物-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备课讲稿_第2页
高考生物-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备课讲稿_第3页
高考生物-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备课讲稿_第4页
高考生物-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备课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23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42.特异性免疫5三、免疫失调疾病(连一连)678三、连一连91.脊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

)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他们分化、成熟场所也相同(

)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

)4.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思维判断

106.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7.当受到抗原刺激后,B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变短(

)8.甲流康复患者体内的血清可以对患者起治疗作用(

)9.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T细胞既可参与体液免疫又可参与细胞免疫(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11考点分类抓基础点点击破我能行02整合考点破解疑难12几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及作用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13特别提醒

(1)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其中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其余的细胞都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2)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其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的来源不同: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还可由记忆细胞迅速分化而来。14[应用训练1]

(2012·海南单科)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15[解析]

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在胸腺处分化、成熟的T细胞可存在于淋巴、血液等处。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HIV能特异性识别人体内的T细胞,并侵染、攻击T细胞,使T细胞数量下降。在抗原的刺激下,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

D16[应用训练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17[解析]效应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A正确;分泌淋巴因子是T淋巴细胞的功能,B错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正确;每一个特定的效应B淋巴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特定的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且只能分泌一种与这种特定抗原对应的抗体,D正确。[答案]

B18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比較项目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源头B细胞T细胞作用物质或细胞特异性抗体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19

比較项目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作用过程联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20[应用训练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A.⑤和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侵入人体对⑤和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22[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e为记忆细胞、细胞f为浆细胞、细胞g为记忆细胞,其中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c、d、e、g;⑤代表的是细胞免疫、⑥代表的是体液免疫;HIV主要破坏T细胞,没有T细胞,细胞免疫将不能进行,但还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记忆细胞发挥作用,至少是相同抗原第二次入侵机体。[答案]

C23抗原(1)概念: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2)特性24抗体(1)来源: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2)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也有)(3)特性: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结合、消灭抗原(4)别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淋巴因子(1)来源:由受抗原刺激的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2)作用:能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3)举例:①干扰素几乎能抑制所有病毒的增殖②白细胞介素可以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25[应用训练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共同作用于抗原C.过敏反应是因为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造成的D.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需要有特异性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26[解析]

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特定的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由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淋巴因子不能直接作用于抗原,其作用是促进免疫细胞的功能;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人体产生特异性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答案]

D27[应用训练5]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8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解析]

细胞Ⅲ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Ⅱ是记忆细胞;过程⑦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快、免疫效应更强;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答案]

D29类型特点基本原理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高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识别为抗原从而导致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将正常细胞视为抗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低①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②HIV病毒侵入T细胞,T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30[应用训练6]下列关于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分类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脾脏缺损或发育不全所致的吞噬细胞减少症(极易发生细菌感染)②某人一吃鱼就会全身瘙痒③某人患有一种病,其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导致肌无力A.①自身免疫疾病②过敏③免疫缺陷病B.①过敏②自身免疫疾病③免疫缺陷病C.①免疫缺陷病②过敏③自身免疫病D.①过敏②免疫缺陷病③自身免疫病31[解析]

先天性脾脏缺损或发育不全应属免疫缺陷病;吃鱼瘙痒属过敏反应;免疫系统错将自身正常组织加以破坏应属自身免疫病。[答案]

C32高端突破巧思维攻艰克难攀高峰03探究命题剖解实验33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34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354.疫苗具有“相应传染病病原体”对人体刺激产生相同抗体的能力,区别在于疫苗使人获得免疫力(抗体)的过程可在人不发病(或微弱症状)的情况下获得。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有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36[应用解题]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37A.接种不同的疫苗,均使抗体甲产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38[解析]

疫苗是减毒之后的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可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在真正的抗原入侵机体时,就会快速启动记忆细胞的功能,从而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图中再次注射疫苗相当于二次免疫,但抗原特异性说明不是任何抗原的刺激都能产生同一抗体。抗体的产生应是特异性免疫过程,其增加是由浆细胞的数量及分泌能力决定的。[答案]

B39[理论指导]

1.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实验探究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作用,常采用射线照射破坏骨髓产生淋巴细胞的机能后,输入不同种类淋巴细胞,检测免疫恢复情况的方法:4041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1)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2)选择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3)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4)观察两组生活状况。423.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1)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2)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43[典例分析]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44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1)实验原理: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当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2)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45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的疫苗。(3)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__。46[思维导析]

本题考查免疫学基本原理、过程,以及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是各类生物学科考试的必考点,不同的是考查背景,不变的是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①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用活的生物组织进行培养。疫苗属于抗原,因此在制备灭活病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病毒的抗原物质不被破坏。②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如灭活病毒)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及记忆B细胞;当同种病毒再次侵入机体时,相应的记忆B细胞受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47③在病毒感染中,机体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④依据实验目的“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可以确定实验自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