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1页
第1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2页
第1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3页
第1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4页
第1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介绍课程分为三大部分,主要包含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安装和软、硬件故障的排除等。在计算机硬件基础部分中,主要讲述了如何识别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如,CPU、主板和内存等)、各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采购建议等知识。课程介绍在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安装部分中,主要讲述了Windows2000、WindowsXP和WindowsServer2003等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PhotoshopCS、WinRAR和瑞星2006等常用软件的安装方法。在计算机软、硬件故障排除部分中,主要讲述了系统备份的原理及方法、常用软件错误的修正和硬件故障的排查方式等知识。第1章计算机概述主要知识点: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掌握)二、计算机的特点 (掌握)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四、计算机的种类(了解)五、计算机组成部分 (掌握)六、计算机系统 (了解)一、计算机的发展史1、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特点:体积大(30吨,167平方米)、费用高、不适合个人使用(300多人同时工作)2、70年代,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北极星”诞生在美国。1980年IBM开辟了计算机的新纪元。3、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PC的飞速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以计算机的核心器件的更新来划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年)特点:体积大,可靠性不高。程序语言以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为主。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9~1965年)特点:由晶体管分立电路构成,体积变了

很多,运算速度得到了提高,出现了一些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程序设计效率提高。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5年)特点:体积和重量进一步缩小,性能得到了

提高,此时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5年

至今)特点:体积和重量空前的缩小,互联网得

到了广泛的运用。4、发展趋势巨型化:速度快,容量大,计算能力强,其发展体现

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微型化:指高集成度的计算机特点:体积小、功耗低、灵活性大网络化:使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智能化:通过程序设计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3、存储容量大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存储的单

位为:byte,1KB=1024B)4、工作自动化计算机可按照编写的程序实现工作的自动化。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控制器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主机外部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运算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服务型程序应用软件套装软件应用软件包用户程序四、计算机的种类

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种类,目前常用的划分方法是按计算机的功能和规模进行划分:1、巨型机目前运行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通道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工业技术最为先进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其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小型机其体积较小,结构也较简单,价格相对便宜,通用性强,维护和使用方便,适合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应用3、微型机常用的计算机,也称为PC机或微机,其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灵活性大等特点。五、计算机组成部分微型机结构如下图:微型计算机主机软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主机板CPU内存条扩展卡稳压电源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其他外设打印机绘图仪音响扫描仪

1、微型计算机存储的后援——外存储器外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1)磁盘存储器可分为软磁盘和硬磁盘,由磁

盘片、磁盘驱动器和驱动器接口组成,统

称为:磁盘机。(2)光盘存储器:由光盘、光盘驱动器和接口

电路组成。按其功能分可分为:只读型、一次写入

型、可重复写入型。2、微型计算机的主体———主机主机板又称为系统主板简称主板或母板,主

板上装有:CPU、内存、主板和扩展卡等。(1)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一块包

括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其插在主板上的CPU插座上(有Socket和

Slot两种结构)。

(2)内存

内存插在主板的内存插槽中(SIMM、

DIMM、RIMM),可被CPU直接访问,常

用的内存为DDRSDRAM,容量一般为

64MB、128MB、256MB、512MB。(3)扩展卡扩展卡安装在主板的扩展槽上。在购买

主板时应注意它的总线标准和数量,前者

反映了主板的速度,后者反映了主板的扩

展能力总线标准有:ISA(工业标准体系结

构)和PCI(外部设备互联)。3、稳压电源稳压电源直接影响主机能否正常工作,其功

率应在250W以上,现在常用的电源功率都在

300W以上。4、微机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1)显示器,其通过显示卡连接到系统总线上

(或与内存相连),两者一起构成了显示系

统。其参数包括:屏幕尺寸、宽高比、点

距、像素、分辨率等。

(2)显示卡,插在主板的PCI或AGP上,是连

接CPU和显示器的接口电路,其控制和实

现计算机数据与视频信息之间的转换。(3)打印机,最常用的输出设备之一,有点阵

式、激光式和喷墨式打印机,其技术指标

有:打印速度、打印分辨率、打印纸的尺

寸和打印的噪音等。5、机箱机箱分卧式和立式两种,立式机箱内部空间

大,散热方便,有利于扩充设备;卧式,放在显

示器的下面,占面积小。优质机箱:厚度应在1mm以上的优质钢板。电

源功率应在300W以上;驱动器托架要多,散热

合理,面板采用ABS阻燃塑料,有防灰尘进入的

滑动门,拆装方便。机箱各组件实物图机箱各组件实物图六、计算机系统(一)硬件系统1、硬件系统指计算机的实体,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

所有实际装置的总称(看得见,摸的着的具体物

理设备)2、例如:(二)软件系统1、软件系统是指为计算机运行提供服务的各种计算

机程序和全部技术资料。2、它是保证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为

用户提供一个直观、方便的工作环境。它包括系

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3、例如:4、软硬件只见的关系: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计算机组成部分1、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由它从存储器取

出程序控制信息,分析后向其他部分发出控制信

号,使多个部分协调一致的工作(控制系统的输

入、输出、运算、存取等)。2、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厂”,大量数据的

运算和处理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其运算包括两类:基本算术运算和基本逻辑运算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并根据指令要求供给有关部分使用。存储器是由主存储器(内存)、辅存储器(外

存)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组成的存储器系统,三者

按照存取速度、存储容量和价格的优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