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备课精研+高效课堂】群落的结构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备课精研+高效课堂】群落的结构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备课精研+高效课堂】群落的结构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备课精研+高效课堂】群落的结构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备课精研+高效课堂】群落的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思考: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1.一个池塘中全部鱼()2.一块朽木上的全部木耳()3.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池塘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的季节性种群位置(生态位)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概念)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等。(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种间关系(一)群落的物种组成(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4)群落的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据优势(数量多),对其他生物影响大的种群。(可能不止一个)二、群落的结构(5)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A.正常放牧:羊草占优势。B.放牧强度加大:羊草减少,糙隐子草占优势C.过度放牧:碱蓬占优势,草原生产力严重降低。探究·实践: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5cm(2)取样方法:

法。探究·实践: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①制作取样器:(3)方法步骤:②取样:1.选择取样点,将表土的落叶轻轻拨开2.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平齐。3.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③采集小动物1.诱虫器采集法:a.将取到的土壤样品倒置在金属网上。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b.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70%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防止腐烂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如果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如何做?2.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③采集小动物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4)观察和分类: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或者实体镜观察普通显微镜:在4倍物镜和5倍目镜下观察分类

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5)统计和分析:动物名称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待鉴定××1待鉴定××21、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2、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中的种群数量。如许多、多、较多、少、较少等。

仅仅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因此,在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同时,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那么怎么统计相对数量呢?思考: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吗?(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几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图及能量关系图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25页)资料1

红尾鸲(qu)和鹟(weng)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讨论: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据优势的物种。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答: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答:

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关系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分、无机盐等。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模型现象_______现象_______分布分层决定因素

植物分层:______、温度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________地形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生物__________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光照食物条件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自身生长(三)群落的空间结构镶嵌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挺水层(芦苇、莲)植物菰(ɡū)(茭(jiāo)白)浮水层(浮萍)植物凤眼蓝沉水层植物水车前水生植物1.群落的垂直结构呈分层分布的原因:(1)影响陆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2)影响水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体中的透射能力不同,波长越短透射能力越强,如下图所示:

不是。

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可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下图所示的现象是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为什么?1.群落的垂直结构呈分层分布的原因:(1)影响陆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2)影响水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的波长。(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4)影响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空间。2.辨析对群落结构认识的两个易误点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充分利用分层现象?答案: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此原理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进行套种、立体养殖。(四)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_____和_____也会随之发生_______的变化。阳光温度水分外貌结构有规律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_____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niche)。地位或作用1.概念: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关系(五)生态位2.研究内容(1)研究动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2)研究植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以及它__________________等。栖息空间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p283、生态位的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4、生态位产生原因: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5、生态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