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1.地震的成因岩层倾斜或弯曲岩层断裂或错位能量急剧释放地震波传播地面震动地应力超限地应力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在图中找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地震构造示意2、地震构造震源深度震源震中震中距离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但有多个烈度震级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建筑的质量、地质地貌等有关。(2)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是什么?

(3)地震直接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危害,

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次生灾害有滑坡、地面塌陷、海啸、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等。3、地震指标(1)世界上地震分布有何规律?图1世界浅源地震震中分布图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图2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4、地震分布【读图分析】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2、我国地震灾情分布特点?为什么?西多东少东重西轻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灾情重西南地区多地震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5.地震的危害

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损害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引发次生灾害等6、防御措施?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防震科普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抗震救灾应急能力;健全减灾工作法规体系;国际合作等。如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低分区。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较薄,且内部结构脆弱B.山体高大,对地壳的压力增大C.位于板块交界处的火山地震带D.区域多断层且呈西北—东南走向C2.该地区D点发生强震时,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的破坏程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丁地A.震级高

B.距离震源近C.海拔高

D.地处断层带D7.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难以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阶段防避措施震前防震:树立防震意识;明确逃生路线;掌握自救和互救方法;准备应急救援包震中避震:平房或低层楼房,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高层建筑内就地躲避,防止被坠物砸伤;室外尽量到开阔空地、降低重心,保护头部震后自救与互救: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保护好呼吸系统,减少体力消耗;有顽强的毅力、强烈的求生意识二、滑坡和泥石流类型滑坡泥石流概念山体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殊洪流。1.概念2.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滑坡示意图泥石流示意图滑坡泥石流成灾原因①地势起伏大②岩体土体松动、破碎,存在易滑动面③植被覆盖较差④地震、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稳定性①山区地形陡峻、山高谷深②岩体土体松动、破碎③植被覆盖较差④大量水流(坡陡)(土松)(植少)3.观察图片思考滑坡、泥石流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列表比较滑坡、泥石流的异同点?阿富汗东部山区滑坡云南元谋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地区所需条件影响范围滑坡泥石流山区(斜坡)①岩体较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度较差较小山区(沟谷)较大①地形陡峻

②丰富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大量水流

滑坡泥石流

不同点发生部位山地斜坡上山区沟谷中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较大较小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可以无水的参与必须有水的参与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2022·江苏百校联考)如图是“某不稳定地区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地最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

B.洪水

C.地震

D.滑坡D4.对该地区的开发活动中,最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是A.发展林业B.房屋附近修建鱼塘或小水库C.开采山坡上的矿藏D.山坡处的房地产开发A4、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分布①滑坡、泥石流频发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多发生在(季风区)山区中西部山区西南地区最为集中②滑坡、泥石流频发时间?与降水时间规律一致,明显季节性规律多发生在雨季③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因素影响地质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剧烈,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地震地形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势高差大,山高谷深,易发生滑坡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区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原因毁林开荒、违规开矿、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和岩层的稳定性,易诱发或加剧滑坡、泥石流5、

滑坡、泥石流的危害形成堰塞湖滑坡掩埋聚落泥石流造成铁路中断泥石流冲毁房屋类型滑坡泥石流危害破坏房屋、建筑物、农田、交通线,威胁交通安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往往与山洪相伴。破坏力更大,甚至摧毁聚落(2021·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如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来源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应对措施①加固陡坡、加固岩体和土体②监测和预报③植树造林④正确识别征兆⑤保护好头部⑥垂直于滑坡和泥石流前进的方向逃生⑦避免在灾害多发季节外出,旅游、野营,避开沟谷和陡崖(2022·江苏徐州市模拟)我国西南某地地质时期发生过一次大型滑坡,滑坡体堵江后形成了大型古堰塞湖。古堰塞湖从形成到溃坝后,滑坡体上、下游水文特征均变化显著,对河床地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图为“当地古堰塞湖、滑坡位置示意图”,图中滑坡边界内含滑坡源区和堆积区。据此完成6~8题。6.滑坡体滑动方向及滑坡边界内的河流主要流向分别是A.滑向西南,向北流

B.滑向东北,向南流C.滑向西南,向南流

D.滑向东北,向北流c7.经测定,新、老湖相沉积物形成于距今1~3万年,可推测A.滑坡掩埋阶地的时间约为1万年前

B.古滑坡的发生时间至少在3万年前C.古堰塞湖存活的时长大约为3万年

D.古堰塞湖溃坝的时间约在2万年前B8.能示意该河流河床纵剖面变化的是B9.此次地震导致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可能的原因是A.地震震级较高,震源浅,并且城市人口密度大B.地震诱发风暴潮,海浪大,破坏力大C.处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破坏力大D.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破坏力大2020年10月30日,爱琴海沿岸正是转向冷湿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壁炉里慢慢升起烟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滨海城镇的宁静。萨摩斯岛(37°53′N,26°49′E)当地时间13:51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中心附近的伊兹密尔市数十座建筑瞬间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完成9~10题。A10.10月30日,爱琴海沿岸正是转向冷湿的季节,是因为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

B.受岛屿高山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太阳直射点南移,受盛行西风影响

D.邻近海洋,受沿岸洋流影响降温减湿C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如图示意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泥石流扇分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

据此完成11~13题。11.图示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A.岩体破碎

B.地形险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