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质检卷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质检卷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质检卷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质检卷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质检卷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单元质检卷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越来越被全球各地民众所熟知。应第14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邀请,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于2019年5月14—15日亮相莫斯科,并作为开幕演出,带领当地观众穿越600年历史时光,体验一个最真实、最纯粹的“牡丹之梦”。这说明()①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价值,必须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有利于丰富人民生活④在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由“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越来越被全球各地民众所熟知”可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带领当地观众穿越600年历史时光,体验一个最真实、最纯粹的‘牡丹之梦’”可知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有利于丰富人民生活,①③分析正确;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2.2019年9月23日,以增进中蒙两国人民友谊、让更多蒙古国民众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宗旨的“中国西藏·扎西德勒”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乌兰巴托举行。两国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两国关系良性发展。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各美其美要求认同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②美人之美要求尊重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③美美与共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④携手推动可以依托大众传媒,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各美其美要求认同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①错误;③说法错误,美美与共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②④分析正确。3.2019年9月24日,“山鹰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古代秘鲁和中国文化有许多相同点:比如都使用结绳记事;都崇拜鸟类、虎豹等;都喜欢用羽毛制品和草编制品;都善于作壁画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世界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发展④各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趋同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山鹰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说明世界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发展,“古代秘鲁和中国文化有许多相同点”说明人类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①③分析正确;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错误;④说法错误。4.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英国野马制作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于2019年10月初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中播出。该片通过介绍中国文物,让世界认识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使各国民众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领悟中国,这对推动中英文化贸易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之所以要重视文化贸易,是因为()①文化贸易能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②文化贸易中的商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文化贸易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④文化贸易中的知识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答案A解析题目强调的是文化贸易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①②分析正确;③与题意无关;④夸大了知识品牌在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5.“荫余堂”是一座中国清代的徽派建筑,1997年整体搬迁到美国赛勒姆小镇。当人们走进这座宅院时,仿佛真切地穿行在安徽的村落间。岁月的气息和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美感,使每个参观者都忍不住惊叹。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得到了美国民众的认同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本国文化;②符合题意,“当人们走进这座宅院时,仿佛真切地穿行在安徽的村落间”表明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体现不出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④符合题意,“岁月的气息和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美感,使每个参观者都忍不住惊叹”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6.2019年9月21日,法国迎来欧洲文化遗产日,各地的博物馆、剧院、城堡、部分政府部门、学校、私人花园等,都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一活动旨在()①增加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③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④全面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这一活动可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但不能增加传统文化内涵,①错误;④错在“全面继承”;②③分析正确。7.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201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推出原创微视频《习近平的两会足迹》,回顾习近平下团组中的暖心瞬间,感受他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情。《习近平的两会足迹》微视频的推出表明()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③与题意无关;②④分析正确。8.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①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唯一目的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①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②说法错误;③④分析正确。9.(2019·吉林长春质量监测)针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位学者评论说,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④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至今仍为我们所喜爱,诵读古诗词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虽然时代有所变迁,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读诗词时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传承性而不是民族性,①不符合题意;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未必是相同的,③表述错误。10.(2019·广西柳州高中、南宁二中两校联考)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遗产丰富”——让各种类型、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和资源蕴藏更加丰富多样②“氛围浓厚”——让更多人认同全世界的非遗文化,并自觉地参与非遗的保护③“特色鲜明”——让非遗资源始终保持单一形态,显示鲜明的地方或民族特色④“民众受益”——让非遗保护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②错在“认同”;③错在“让非遗资源始终保持单一形态”;①④分析正确。11.(2019·湖南永州一模)传统中药一抓一大把,一熬一大锅。近年来出现的智慧中药房,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时接收医院开出的处方,由专业药师完成调剂、煎煮、分包,然后交快递送货上门,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缴费、拿药和煎药的麻烦,这体现了()①中医、西医在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不断融合②现代医学取代传统中医是大势所趋③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创新是中医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②错在“取代”;③④分析正确。12.(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考)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为文物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对此,国家文物局要求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之所以重视文物保护,是因为文物()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③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全部记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①错误;④错在“全部记忆”,夸大了文物的作用;②③分析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殿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宝库。提炼、解读其中的优秀元素并转化到当代生活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创作出手机壳、紫砂壶等文创产品,让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网红。经过三年多努力,故宫博物院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浏览故宫文物的信息。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文物展览、实景搭建、虚拟现实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宫廷年俗和传统节庆文化。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展已经走进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探究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红的。答案(1)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公众创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满足大众参与感,增强对我国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深化改革,创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增强大众认同感,充分肯定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3)运用现代科技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提高大众获得感,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4)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提高大众自豪感,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解析该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属于措施类主观题,根据材料,可以从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内容以及科技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14.(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炫酷的观感体验无不体现着编创人员的智慧。(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舞剧《醒·狮》的成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16分)(2)近年来,一些传统技艺逐渐“下沉”进课堂,一些非遗项目正在中国的校园内得到传承。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4分)答案(1)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舞剧《醒·狮》既传承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实现了其内容形式创新,使传统非遗项目再次焕发新的生机。②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醒·狮》的成功离不开创作团队的采风调研。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