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 市获奖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 市获奖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 市获奖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 市获奖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 市获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教学设计淮北梅苑学校曹丽丽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及词的风格,体会其作品中的别样愁情2、背诵全词,把握通过意象分析情感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

艺术的熏陶以及

积极的人生观和思想的引导教学重点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表层,探究诗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情感体验、音乐熏陶、探究学习、比较阅读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跋涉于岁月的长河,漫步于人生的小路,也许你无法记得曾经有多少人与你擦肩而过,但总有一些人让你无法忘怀。多年前的一次相逢,让我无可救药的爱上一位美丽的女子。为此,我为她写了一首诗:《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一泓静谧的湖水一任银亮的月辉轻洒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满怀绿肥红瘦的心事凝作香腮的一颗热泪滴落当雁字离时…/多情的莲荷轻轻摇曳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将婉约的心事揉碎在皎月轻泻的湖面涟漪徐徐绽放…/月辉淡去…蓝蓝的夜色弥漫染透了相思的枫林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古典的长发随风逸动一如羞涩的思念渺渺飘摇…/没有渔舟唱晚的莲池自有鱼儿倾听你蓄盈的心事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当雁字离时你是否仍在吟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她是一个有着怎样绿肥红瘦心事的女子呢?今天我们通过她的词《声声慢》来探寻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二、鉴赏《声声慢》〈

一〉初读课文,感知作者在词中传达的情感学生找到词的主旨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是这首词传达的情感,也是词眼。〈

二〉我们感知了作者的愁,那么愁缘何而来,因何而生呢?下面我们结合背景,探究词中愁的根源和深刻内容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补充‘借梦结缘’故事*(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地边土落)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

金灭北宋

,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漂泊

。1131年: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

离婚

。被

判刑

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点拨:从上我们得知:李清照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了解这些之后,你能深刻了解作者的愁情吗?请指出“愁”的内容国愁,家愁,情愁

/

亡国之恨

飘沦之苦

思念之痛

寡居之悲原来作者的愁包含这么多深刻内容,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愁情/指导:语调低沉、凄婉;节奏不能太快〈三〉抓住意象,品味情感1、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敏感的诗人往往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请找出词中奠定“愁”这一感情基调的句子并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拨:(这个句子的特点是什么?如果把几个词的顺序颠倒一下行吗?为何作者这样安排?)

请大家将课下个人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整合a

叠字运用产生音乐的美感/押韵/觅/戚/息/急/心/积/滴b

动作〔怅惘、失落〕—环境、内心〔寂寞,清冷〕—内心〔悲愁、感伤〕由外到内,逐渐深入c

为这首词奠定了哀婉、愁苦的感情基调【名家点评】2、词的开头由外而内,写出了作者郁积于心的愁,当作者把满怀忧愁的目光投注于世界时,整个世界都染上了忧愁。她看到了什么呢?a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她的愁?〔学生:淡酒

晚〔急〕风

孤雁

黄花

梧桐细雨〕b探究: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意象,结合文本写一段鉴赏文字//

哪个小组先来把你们课下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大家?①淡酒

写出愁的浓度明确: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②秋风

写出愁的速度明确:用急之秋风渲染愁情。酒不能消愁,更何况这急之秋风又突然来袭如何抵挡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③

大雁

写出愁的高度与广度

空间明确:所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大雁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个信使,更是思念和愁苦的象征。但在这里它还有更深刻的内涵。诗人哀伤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勾起她诸多的回忆,有对毁于战火之中的家国的眷顾与叹惋,有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与留恋,有对已故丈夫的无限思念与痛楚……怎不让人伤心呢!④

黄花

写出愁的厚度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明确: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凋落的黄花,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所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同时菊花也是高洁、典雅的象征,与作者相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作者尊崇陶渊明,“易安”之号来自陶渊明诗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⑤

梧桐细雨

写出愁的密度

时间

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明确: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恰如李煜所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绵绵不绝细雨不停敲打桐叶,让人心烦意乱,愁肠百转。秦观有词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教师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得知,作者用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不仅把自己愁形象化、具体化,而且从不同角度写出愁的特点,营造凄美的意境!此时,不仅是整个内心世界,仿佛整个时空都弥漫着作者无法排遣的愁情!纵观全词,作者先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奠定哀婉、愁苦的感情基调,

再用一系列意象有层次地来表达她的愁情

:乍暖还寒的秋风吹动了她的愁绪,想借酒消愁却发现这只是徒劳。于是她将目光游离于天际,希望以此摆脱现实的苦闷,不料南飞的孤雁勾起更多伤心事。断鸿声里,不堪忍受的她将目光收回,却发现庭院昔日盛开的黄花早已凋零,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细雨敲打梧桐的声音,不绝于耳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度日如年的她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愁情,只能任由它喷薄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四)请一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品味情感,感受意境,

试背课文美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让人牢记于心!有人说诗歌偏向于表现内心生活的音乐,此时此刻,《声声慢》不就是流淌在你我心灵深处的音乐吗?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歌曲《声声慢》,沉浸在这凄美的意境中。大家仿佛还沉浸其中,的确,当文学和音乐结合的时候,总能够产生涤荡人心的魅力!三

比较阅读1、《声声慢》是写愁的经典之词,李清照还有一首写愁的名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①这首词与《声声慢》同样写愁,但在内容不相同,你能发现它们不同之处吗?点拨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远游,独上兰舟,触景生情,写下此词。此愁与《声声慢》不同,更多是离别和思念的愁苦。闲

愁2、课下收集其它写愁经典诗句并完成导学提纲上的练习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五、

结语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声声慢》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所谓: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此时此刻,不知道你是否为她的愁所感染,虽然我们无法拥有她相似的经历,但谁都不能绕过愁苦而永远留在快乐的世界里。一棵孤桐,一片孤叶,一位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都经不起秋风的萧瑟。花落无声,叶落无影,就在这一瞬间,繁华尽褪,只留下无声的怅惘与悲愁!梧桐细雨,湮没了往事匆匆;叶落归根,种下的却是一个勃发的希望。无论家国还是个人的命运,都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