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石马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某试样为硫铵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含百分率为21.2%,则试样中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A、1:1

B、4:1

C、1:4

D、任意比参考答案:D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参考答案:A略3.A、B、C分别是三种常见单质;D、E、F则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可能是金属

B.A、B、C中肯定有O2C.D中一定含有A元素

D.D、E组成元素不可能完全相同参考答案:D略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浓盐酸MnO2NaBr溶液氧化性Cl2>Br2B浓氨水碱石灰AgNO3溶液AgOH具有两性C浓硫酸Na2SO3FeCl3溶液SO2具有还原性D稀盐酸Na2CO3Na2SiO3非金属性:Cl>C>Si参考答案:【知识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D5

【答案解析】C

解析: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故不能完成实验;B、本实验中只在硝酸银溶液中通入了氨气这一种碱性的气体,没有加入酸性的物质,故不能说明AgOH具有两性;C、可以根据本实验得到实验的结论;D、稀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杂质,故与Na2SiO3反应生成沉淀的不知道是哪一种气体,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卤族元素元素的性质、物质的两性、SO2的还原性,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B.丙烯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分别是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3-乙基戊烷,错误;B、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丙烯分子中的甲基还可发生取代反应,正确;C、甲苯中的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与苯环共面,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为四面体结构,所以甲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共面,而H原子一定不共面,错误;D、甲烷分子中的含氢量高与乙烷,所以等质量的甲烷与乙烷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氧气多,错误,答案选B。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较大酸性H2CO3<H2SO3B向盛有2ml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0.1mol/L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一定量0.1mol/LK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C室温下,取相同大小、形状和质量的Cu粒分别投入0.1mol/L的稀硝酸和10.0mol/L的浓硝酸中Cu粒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剧烈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用石墨做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阴极上先析出铜金属活动性:Mg>Cu

参考答案:D由pHNa2CO3>Na2SO3可得酸性HCO3-<HSO3-,A不符合题意;向AgNO3溶液先后滴加NaCl溶液和KI溶液,依次生成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两沉淀之间没有转化关系,不能得出Ksp(AgCl)>Ksp(AgI),,B不符合题意;;C选项的现象与接力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由D选项的现象可得氧化性Cu2+>Mg2+,还原性Mg>Cu,故D符合题意。

7.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X、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较:X<Y<Z<WB.X的氢化物沸点高于Y的氢化物C.Y的氢化物稳定性一定弱于W的氢化物D.短周期所有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

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X为6号C元素,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可知Y为O元素,W为16号S元素,X、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可知Z为Na元素。

A、X、Y、Z、W分别为:C、O、Na、S,故原子半径为:Y<X<W<Z,故A不正确;

B、X的氢化物为CH4,Y的氢化物为H2O,而CH4的沸点低于H2O,故B不正确;

C、Y的氢化物为H2O,W的氢化物为H2S,元素的非金属性:O>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故C不正确;

D、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短周期元素中,钠元素的金属性最强,即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故D正确。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B.李永刚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C.Ca(HCO3)2溶液中假如过量KOH溶液:D.Al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参考答案:D9.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3H6与C5H10

B、C4H6与C5H8

C、C3H8与C5H12

D、C2H2与C6H6参考答案:C略10.有NaCl、FeCl3、FeCl2、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烧碱溶液

C、氨水

D、KSCN溶液参考答案:B略11.美国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24小时输出50W的电力。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3H8+5O2→3CO2+4H2OC.电路中每流过5mol电子,标准状况下约有5.6L丙烷被完全氧化D.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0e-+10O2-=3CO2+4H2O参考答案:A略1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合金和高分子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⑦

D.③⑤⑥⑦

参考答案: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将碳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

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参考答案:C略14.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熔点由高到低:Na>Mg>Al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晶格能由大到小:MgO>CaO>NaF>NaCl参考答案:B略15.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该气体用什么方法收集: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棒,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反应需要测量温度,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__________;(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__;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5)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mL0.50mol/L盐酸跟10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参考答案:1.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2.减少热量散失;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并擦干温度计3.ACE4.﹣51.8kJ/mol5.不相等;相等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根据测定中和热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分析;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计上的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温度计读数升高;(3)根据中和热计算公式Q=cm△T中涉及的未知数据进行判断;(4)先根据表中测定数据计算出混合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cm△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计算出中和热;(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解答:解:(1)已知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都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2)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若两个小孔开得过大,会导致散失较多的热量,影响测定结果;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计上的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温度计读数升高,温度差偏低,但使测得的中和热偏高,所以每次测量后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并擦干温度计;故答案为:减少热量散失;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并擦干温度计;(3)由Q=cm△T可知,测定中和热需要测定的数据为: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和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故选:ACE;(4)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m=80mL×1g/cm3=8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80g×=1.036kJ,即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51.8kJ/mol,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故答案为:﹣51.8kJ/mol;(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100mL0.50mol/L盐酸跟10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加,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n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100mL0.50mol/L盐酸跟10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大,注意理解中和热测定原理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参考答案:(1)Cu

只有铜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溶解(2)是

剩余固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质量减少(3)Fe2O3+6H+=2Fe3++3H2O

Cu+2Fe3+=Cu2++2Fe2+(4)n(Fe2O3):n(Cu):n(SiO2)=4:9:10略18.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