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1075.6-2015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钒铝、钼铝中间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作为测定手段,适用于这类合金材料中的碳含量检测。
标准首先明确了试验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将试样置于高频感应炉中进行燃烧,使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利用红外光谱仪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碳含量。整个过程包括了样品制备、燃烧反应以及气体成分分析三个主要步骤。
对于样品制备方面,标准指出了取样规则及样品处理的具体要求,确保所取得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体特性,并且适合于后续的分析操作。此外,还对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高频感应炉、红外分析仪等)及其性能参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YS/T 1075.6-2015》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从如何正确称量样品到设置仪器条件,再到最终的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都给出了详尽说明。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如空白值校正、干扰元素的影响等,也给予了充分考虑,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或建议措施。
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该标准强调了实验室内部比对试验的重要性,推荐定期开展此类活动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鼓励参与外部能力验证计划,进一步提升检测水平。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地提高钒铝、钼铝中间合金中碳含量测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04-30 颁布
- 2015-10-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7712099
H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0756—2015
.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第6部分碳量的测定
: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vanadium-aluminiumand
molybdenum-aluminiummasteralloys—
Part6Determinationofcarboncontent—
:
Highfrequencycombustion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2015-04-30发布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10756—2015
.
前言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部分
YS/T1075《、》8:
第部分铁量的测定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1:1,10-;
第部分钼量的测定钼酸铅重量法
———2:;
第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3:;
第部分钒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4:;
第部分铝量的测定滴定法
———5:EDTA;
第部分碳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6:-;
第部分氧量的测定惰气熔融红外法
———7:-;
第部分钼铝量的测定荧光光谱法
———8:、X-。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YS/T10756。
本部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243)。
本部分起草单位承德天大钒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商洛天
:、、、
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港市东方高新金属材料
、、、
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建新刘建丰庄艾春林雪梅张心红郑伟周恺周永贵柯南陈彩霞
:、、、、、、、、、、
周海收曹海华刘建斌王丽娜单丽华
、、、、。
Ⅰ
YS/T10756—2015
.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第6部分碳量的测定
: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钒铝钼铝中间合金中碳量的测定方法
YS/T1075、。
本部分适用于钒铝钼铝中间合金中碳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0.005%~0.60%。
2方法提要
采用高频感应炉加热燃烧试料放入灼烧过的坩埚中经电磁感应加热样品中的碳在高温条件下
,,,
以及少量的形式释放出来及进入红外检测池进行检测
CO2CO,CO2CO。
3试剂及材料
31载气氧气体积分数不小于
.:(99.99%)。
32动力气氮气或无油压缩空气
.:(0.28MPa)。
33纯铁助熔剂w
.:C≤0.0005%。
34钨锡助熔剂w
.:C≤0.0008%。
35瓷坩埚灼烧至空白值恒定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备用
.:900℃~1100℃4h,。
36标准样品
.。
4仪器
碳硫分析仪包括高频燃烧炉吸尘装置载气净化系统分析气体转化系统红外检测系统
(、、、、)。
5试样
试样应粉碎其粒度应小于如有油污检测结果会偏高需要用有机试剂四氯化碳乙醚
,500μm。,(、、
丙酮等清洗后再进行粉碎检测
)、。
6分析步骤
61仪器预热
.
仪器分析前要充分预热使仪器的各项指标达到设定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电器安装及维修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粉末喷涂手推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移动电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橡胶冷缩式中间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玻璃纤维绝缘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浸入式粘度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缩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桥机司机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车反光牌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超薄型手机信号阻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在网上交流信息教学设计 清华版
- 广西《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材料)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11.1 杠杆 课件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抢救工作制度课件
- LOGO更换普通夹板作业课件
- 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美容师考试与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及试题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路径优化中的实践案例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