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经典课件)讲课教案_第1页
流域的综合开发(经典课件)讲课教案_第2页
流域的综合开发(经典课件)讲课教案_第3页
流域的综合开发(经典课件)讲课教案_第4页
流域的综合开发(经典课件)讲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zìránzīyuán)综合开发利用3.2河流的综合(zōnghé)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页,共49页。最早出现文明地区黄河(huánɡhé)-长江流域印度河-恒河(hénɡhé)流域两河(liǎnɡhé)流域尼罗河流域思考:下图说明什么问题?河流—人类文明的摇篮想一想:①河流会对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呢?洪水灾害②是否有什么有效措施减轻这种灾害?第二页,共49页。1、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总称(zǒnɡchēnɡ),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见图)2、相邻流域间的山岭(shānlǐng)或河间高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一、河流的几个常见(chánɡjiàn)名称:读图思考:①什么是分水岭?②何谓分水线?第三页,共49页。2、特性(tèxìng):特殊性、整体性猜一猜:①图中支流和干流连接(liánjiē)在一起叫什么?河流水系(shuǐxì)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3、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它汇聚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水系②支流等级如何划分的?第四页,共49页。研究和规划(guīhuà)河流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dìl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tiáojiàn)人文地理条件(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有利要素制约要素探寻发展方向探寻综合治理对策方法指引:第五页,共49页。(一)了解流域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气候特点流域的地形特点流域的水系特点和水文特点流域的资源情况(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二、流域开发(kāifā)的背景河流(héliú)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是由什么决定的?第六页,共49页。水位(shuǐwèi)(汛期\枯水期\凌汛等)含沙量结冰期水量(shuǐliànɡ)(流量)水文特征支流(zhīliú)和湖泊的多少流程的长短流域面积大小水系形态(形状)水系特征河道宽窄、深浅、曲直河流的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比降补给方式气候湿润地区大气降水多,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气候干燥地区降水少,河网稀疏,蒸发强烈,径流贫乏。第七页,共49页。(二)了解流域(liúyù)的自然背景人文背景经济基础(jīngjìjīchǔ)人口流域的人文(rénwén)特征第八页,共49页。思考:河流(héliú)流域不同区域开发保护的重点相同否?山地(shāndì):保护(bǎohù)重点:开发方向:河流:保护重点:植被的保护。水能的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开发方向:航运、养殖等河谷平原保护重点:开发方向:植被生态的保护。农业利用分析:流域开发为何不同?第九页,共49页。流域开发的自然(zìrán)背景河流开发的自然(zìrán)背景地形(dìxíng)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流域的开发方向举例—田纳西河第十页,共49页。【思考1】你们认为分析流域开发(kāifā)的自然背景需要哪些资料?(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气候(qìhòu)地形(dìxíng)水系矿产第十一页,共49页。流域(liúyù)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liúyù)位置40°N30°N中纬度美国(měiɡuó)东南部距墨西哥湾不远[方法归纳]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等)等方面描述【探究活动1】描述并评价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要素(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十二页,共49页。流域开发的自然(zìrán)背景多山,地形起伏较大(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利:蕴藏(yùncáng)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地形(dìxíng)丘陵山地丘陵冲积平原第十三页,共49页。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dàxiǎo):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dàxiǎo)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第十四页,共49页。补充:河流的航运(hángyùn)价值分析思路第十五页,共49页。流域开发的自然(zìrán)背景多山,地形起伏较大(上游山地丘陵(qiūlíng)中游丘陵(qiūlíng)下游冲积平原)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地形(dìxíng)丘陵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弊: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利于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联系;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第十六页,共49页。北美地形(dìxíng)对气候的影响流域开发(kāifā)的自然背景气候(qìhòu)【方法归纳】气候成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下垫面(地形、洋流等)

人类活动第十七页,共49页。30°N40°N流域开发(kāifā)的自然背景气候(qìhòu)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十八页,共49页。流域(liúyù)开发的自然背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大),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xiāngduì)较少(水量不稳)利: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光热水资源丰富弊:夏季气温高,但降水少,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易患旱涝灾害;水量不稳定不利于航运气候(qìhòu)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上海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方法归纳]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第十九页,共49页。细节究因:为什么流域(liúyù)内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由于该流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侧,冬春季时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夏秋季时位于夏季(xiàjì)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第二十页,共49页。思考(sīkǎo)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不及。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jìjié)变化有什么特点?答:冬末春初的降水多,河流此时(cǐshí)径流量大,其中3月份时水位最高。夏秋季降水少,河流此时(cǐshí)径流量小,其中10月份水量最少。第二十一页,共49页。答:田纳西河的水热条件匹配不好,冬末春初多阴雨(yīnyǔ),光照少,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在农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需水量大,但是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容易造成旱灾,影响作物生长和成熟。2、从农业(nóngyè)角度,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nóngyè)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发展农业(nóngyè)?解决措施:①修建水库调节(tiáojié)径流的季节变化;②发展农田灌溉。第二十二页,共49页。流域开发(kāifā)的自然背景利: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可通航(tōngháng),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弊: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水系(shuǐxì)第二十三页,共49页。1.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biànhuà)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2.怎样才能改善(gǎishàn)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思考(sīkǎo):改善航运办法是:与农业的需求相结合,将修水库与建船闸结合起来,通过修建水库蓄水和建船闸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以利于通航。由于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会影响田纳西河的通航能力。第二十四页,共49页。流域(liúyù)开发的自然背景矿产资源丰富:主要(zhǔyào)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利:利于发展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弊:但采矿、工业生产易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矿产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jīngjì)优势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水资源第二十五页,共49页。河流开发的自然(zìrán)背景地形(dìxíng)特征气候(qìhòu)特征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流域的开发方向小结:田纳西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的分析第二十六页,共49页。地形(dìxíng)、气候、河流的综合影响多山地形(dìxíng)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系发达(fādá)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冬春多雨夏秋少雨河流落差大陆路交通不便河运作用突出水运发达不利航运水能丰富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业生产第二十七页,共49页。阅读课文P51,思考:田纳西河早期(zǎoqī)是怎样开发以及结果如何?三、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kāifā)及其后果1、18世纪(shìjì)下半叶经济活动: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蔬菜。影响: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青水秀,森林繁茂。2、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第二十八页,共49页。长期高强度种植(zhòngzhí)棉花土地(tǔdì)退化开采(kāicǎi)铜矿破坏地表植被扩大耕地面积砍伐大片森林获取炼铜燃料炼铜酸雨土壤、水体污染,生物绝迹水土流失贫困落后过度索取过度排放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经济问题三、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第二十九页,共49页。位置(wèizhi):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mòxīɡēwān)不远、美国东南部。气候(qìhòu):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水量大水量不稳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洪涝频发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排水不畅水能、矿产、生物、土地、气候资源等人文地理条件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经济贫困落后为何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初的开发会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第三十页,共49页。活动:墨累—达令河流域(liúyù)的开发(1)水库和灌溉区多分布(fēnbù)在河流的哪些河段?(2)河流灌溉开发(kāifā)强度如何?(3)过度灌溉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中上游河段中上游河段灌溉开发强度很大①上、中游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②在极干旱时容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③灌溉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引起土地的盐渍化。第三十一页,共49页。合理利用河流水资源,避免(bìmiǎn)中、上游过多引水灌溉。(4)我们(wǒmen)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训?第三十二页,共49页。【探究活动4】(分组活动)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zōnɡhézhìlǐ)与开发(一条能够探索中国生活和文化的河流)流域的综合(zōnghé)开发实践(shíjiàn)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第三十三页,共49页。湖口宜昌气候(qìhòu)地形(dìxíng)水系(shuǐxì)矿产第三十四页,共49页。看图:试分析(fēnxī)长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dìxíng):气候(qìhòu):水系:资源: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自东向西流,水量大,流程长,中上游支流众多,荆江段河道弯曲,中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第三十五页,共49页。分析河流特征(tèzhēng)开发方向及治理的方法(1)要掌握一条河流的特征(tèzhēng)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tèzhēng)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tèzhēng)。①流向:由地势决定。②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量多少均有关。③流量:与降水量、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④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⑤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⑥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第三十六页,共49页。(2)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yǐngxiǎng),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②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两方面说明,一般(yībān)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③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④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⑤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组合状况有很大关系。第三十七页,共49页。(3)对河流治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②流域(liúyù)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③流域(liúyù)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第三十八页,共49页。四、流域(liúyù)的综合开发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构想流域开发的核心(héxīn):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héxīn):

河流的利用(lìyòng)与治理河流的梯级开发(TVA)2、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结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统一(1)防洪效益:(2)航运价值提高(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4)提高水质(5)旅游业成为流域一项重要收入(6)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流域综合开发防洪航运提高水质旅游发电第三十九页,共49页。P56活动(huódòng):思考(sīkǎo):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它五个方面的哪些变化?第四十页,共49页。

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工农业及其他行业,促进当地经济,从而推动旅游业发展;由于土地利用的扩大,植被的减少,其他生产规模的扩大,污染源的增多,势必(shìbì)造成河流水质下降;植被减少后水土流失加剧,河道被淤浅,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增多,会使航运条件下降;河道的淤积,致使泄洪能力减弱,水库的淤积则使库容降低,从而使防洪的难度提高;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发电没有造成明显影响。第四十一页,共49页。思考:美国田纳西河(tiánnàxīhé)流域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域的开发治理有何启示?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2、因地制宜选择流域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lìdù),提高流域的开放度。4、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田纳西河(tiánnàxīhé)流域管理局。--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对外交流。-----提高环境质量,开发旅游资源第四十二页,共49页。《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年专门做了一期“建坝与拆坝”专题,“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dàbà)呢?”为什么有的国家建坝热火朝天,而有的国家正在悄悄地拆坝呢?问题(wèntí)研究河流(héliú)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十三页,共49页。一.尼罗河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rénmín)从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①为定期泛滥的河水(héshuǐ)带来了肥沃的土壤;②为中下游两岸带来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第四十四页,共49页。1.阿斯旺大坝(dàbà)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2.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kěyǐ)永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kěyǐ)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二.阿斯旺大坝(dàbà)带来的经济效益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灾、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利用水电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减少“三废”的排放。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水的少排放,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水污染;废气的少排放,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第四十五页,共49页。1.阿斯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