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光中学陈发财
2015年9月16日安溪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复习参考材料全国高考背景下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3.溶液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5.化学反应与能量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原理一、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
【201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2012】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2015】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微粒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近5年新课标卷1中的相关试题(选择题):试题分析:常规,以应用为主!建议:计算公式熟练运用,不过多“抠”概念二、溶液
(一)考试说明(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01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2014】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二)近5年新课标卷1中的相关试题:试题分析:出现频率较低,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建议:熟练掌握配制的过程及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三、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2011】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一)近5年新课标卷1中的相关试题:【2012】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三、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一)近5年新课标卷1中的相关试题:【2013】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2014】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2015】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B)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三、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二)试题分析:试题常规,先推断再考察性质及结构;考察的一般是短周期的常见10种元素:HCNONaMgAlSiSCl。一般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含量、元素对应物质的特征性质作为推断依据。侧重点在推断,选项中的结构与性质的考察比较基础。(三)复习建议:1、通过专题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及核外电子排布(“草稿纸默写”)。2、归纳常见元素的特征(含量、特性、用途等)四、化学反应原理近5年(2011~2015)全国新课标卷1相关试题四、化学反应原理(一)考试说明的差异内容福建卷新课标卷分析金属腐蚀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理解新课标卷要求掌握的程度明显更高,但近5年未正面考察过此内容。平衡常数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新课标卷对平衡常数的要求掌握的程度明显更高,考察范围也更广。近5年每年都有考察,虽指明“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实际上计算思维较深,计算量也大,其中2014年28(3)甚至考察KP计算.2015(4)则运用物质的量分数替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均较大。溶液pH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放在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此差异对试题不会明显的影响,新课标I卷仅在2014年第12题的考察了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操作及分析。盐类水解明确提出“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未限制新课标卷要求程度更高,但近5年均没有涉及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的试题(二)、新课标卷试题呈现方式与分数比重年份题号分值2011选择题:10111228非选择题:26(4)………2分27整题………14分162012选择题:11621非选择题:26(4)………4分27(2)、(4)………11分152013选择题:910111835非选择题:27(5)、(6)………428(2)、(3)、(4)、(5)………13分172014选择题:91112B、C13A1735非选择题:26(4)………1分27(4)………6分28(2)、(3)………11分182015选择题:8B10D11131535非选择题:26(3)………2分27(1)(3)………4分28(2)、(3)(4)………14分20分析:
选择题近3年涉及的题数及分值在逐年增加。非选择题分值相对比较稳定(15分~20分),主要涉及2道无机综合题,实验题较少涉及。两道无机综合题中,其中一道以元素化学或其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部分涉及化学反应原理,另一道是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近三年集中在28)。总体上看,近3年化学反应原理试题所占比重较大,占化学题分数的1/3左右。(三)、选择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新课标卷1112131415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与电解原理)√(原电池原理)√(原电池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计算、*活化能电离√电离平衡√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中和滴定√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Ksp的计算√(11和13均有Ksp的计算√沉淀的转化原电池、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尤其是Ksp的计算)是选择题的常考点。其中原电池主要是考察用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新型电池重点考察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离子移动【2011】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2013】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2015】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原电池2电离平衡【2011】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a(HF)C.D.【2012】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2014】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2015】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3沉淀溶解平衡【2013】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浓度均为0.010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B.、Br-、Cl-C.Br-、Cl-、D.Br-、、Cl-【2014】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率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2015】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四)、非选择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知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沉淀溶解平衡及Ksp的计算√√√(五)、新课标卷试题变化特点及应对建议与福建卷相比,新课标卷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命题方式、考察知识的侧重点、思维深度与计算量都有相当部分的差异。总体上讲,新课标卷综合性更强、思维更深、计算量更大,难度也更大。以下几点变化较明显,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平时的教学及高三复习中注意解决。1、反应热的计算
试题特点:
反应热的计算是每年必考的内容,重点是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011~2014年都是放在非选择题中,其中2011年和2012年均需运用燃烧热的概念先写出3个热化学方程式,再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2013和2014则利用已知的3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2015年考察的是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试题的解题思维比较简单,难度主要体现在综合其它知识并且计算量较大。
1、反应热的计算
注意点及应对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燃烧热、中和热等相关基本概念,了解电离、水解等过程的能量变化。2、加强同种类型的计算,尤其是要扎实训练运用2~3个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尤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变换,正负号的变换及计算。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分析
试题特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分析是每年必考的内容。2011年和2013分别是书写甲醇燃料电池(酸性)、二甲醚燃料电池(酸性)的电极反应式;2012年是K2FeO4—Zn碱性电池的电极反应式;2014年是书写电解硫酸溶液阳极反应式。2015年是在选择题中分析新型燃料电池。试题综合了氧化还原、元素化学、离子反应等知识,综合性较强。
注意点及应对建议: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分析
1、先解决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电子守恒观、元素守恒观。2、强化学生在书写时注意周围电解质溶液的影响的意识。3、培养学生写完各种反应式一定要检查的良好习惯。
3、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试题特点:
相比较于福建卷,新课标卷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考察明显增加,所占比重很大。试题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主要集中在非选择题考察,2011-2012年的27题、2013-2015年的28题。2、以上几个知识点同时综合考察,题量大,分数比重大。3、结合图表分析,尤其是近5年全部采用坐标图分析。4、注重用文字解释平衡移动及相关物理量变化的原因,例如2014年28题(3)要求分析压强大小的理由,提高转化率的措施;2013年28题(2)、(3)、(4)分别要求分析浓度、压强、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5、计算思维容量大,计算量也很大。
注意点及应对建议:
1、在夯实各个知识点的同时加强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普通高中高三下半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大学生消防安全用电知识
- 抽血的规范操作
- 汽轮保温施工方案
- 小燕子的演员培训
- 中层管理者面试技巧
- 志愿服务工作培训汇报
- 陕西省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医学影像)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卫生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药类近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教育实习心得体会
- 中医护理咳嗽的护理
-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 2024届湖北省华中学师大一附中数学七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SHAFER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培训
- 古茗招股说明书
-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3分钟三篇
-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悠扬民歌教案
- 消防管道整改安装施工方案
- 2023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