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试 第3单元第2课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试 第3单元第2课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试 第3单元第2课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试 第3单元第2课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测试 第3单元第2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习目标: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1.重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难点: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教材整理1卓有成效的新制1.整顿吏治(1)背景:吏治黑暗,贪污成风。(2)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3)影响:吏治有所好转。2.推行均田制(1)前提: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2)内容: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3)作用: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设立三长制目的配合均田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作用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1)原因:与均田制相适应。(2)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3)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深度点拨]均田制和三长制的关系三长制是为配合均田制而推行的,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1)三长制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为分田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2)均田制为无地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隐瞒户口和曾流亡的农民得以安居乐业,也有利于三长制的实行。教材整理2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政治①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寻求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②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大。(2)经济:平城经济比较落后,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3)军事:平城与北边强敌柔然相毗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4)地理:平城偏居塞上,经略南方困难。2.概况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课中思考]阅读材料P37“学思之窗”:想一想,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提示】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可以成立。教材整理3移风易俗1.目的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2.内容(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2)讲汉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鲜卑族原有姓氏改为汉姓。(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加强民族联系,巩固统治。(5)改籍贯: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影响(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2)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深度点拨]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作用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高了鲜卑族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以均田制为中心的各项新制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打下了深层改革的基础。2.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对鲜卑族的封建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3.孝文帝的改革说明: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探究点均田制史料解读史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抓住第一个省略号前后的两句话这一关键信息。史料二(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孝文帝纪》要理解北魏政府所“均”之“田”是什么田。【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援引史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提示】措施:均田制。原因:“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2)史料二中说“富强者并兼山泽”,北魏均田制能抑制这种现象吗?为什么?【提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史论拓展】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人变成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3)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4)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5)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的文化精华最终融于汉族文化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规范解答】第(1)问中第一小问“现象”,从材料一中“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汉族士大夫”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的信息来回答。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孝文帝改革内容“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以及影响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的角度说明。【答案】(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2)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吸取先进的汉族文化,故A项不是解决题干矛盾的原因,排除;B项是选拔官吏的方法,不是解决贪污现象的主要措施,排除;C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排除;结合史实可知,为解决吏治混乱、贪污成风的现象,北魏采取了俸禄制,统一由国家发放,故D项正确。【答案】D2.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①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的制度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巩固了北魏政权④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前期改革作用的全面认识能力。前期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方面,针对北魏社会矛盾,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改革,但④得益于后期改革,故选C项。【答案】C3.(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解析】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动议在朝廷里引起巨大震动,遭到贵族大臣的反对,说明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A项错误,其余三项都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答案】A4.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①恢复汉族礼仪制度②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④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弄清“封建化”的含义。“封建化”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答案】A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解析】第(1)问措施从材料中“定迁都之计”“革衣服之制”“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死葬河南,不得还北”“诏改姓为元氏”“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对孝文帝的汉化政策的评价要注意全面的、辩证的进行分析其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能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和认识。【答案】(1)措施: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籍贯,迁都之民死后葬洛阳;皇族改姓元氏;仿南朝制定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答出四点即可)(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B.推行均田制C.设立三长制D.推行新的租调制【解析】“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答案】A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整顿吏治 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封建化是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A项不是封建化措施;B项是汉化措施;C项不是具体的汉化措施,只是体现了政治中心迁移对鲜卑封建化的推动和影响;D项是封建化的根本措施。【答案】D3.下面是北魏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对此评述正确的是,该制度()A.是中央官制,加强了集权B.意在减轻农民的负担C.健全了基层行政体制D.使政府对人民的统治松弛【解析】材料所示为地方上的三长制,不是中央官制;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家租税赋役的征收,并没有减轻人民负担;政府通过此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而不是放松;故排除A、B、D三项,选C项。【答案】C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解析】根据“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迁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选D项。A、B、C三项不是根本目的。【答案】D5.下列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提倡鲜卑族说汉话B.上前议事不准说鲜卑话C.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D.在朝廷上不说汉话免官【解析】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也就是提倡鲜卑族说汉话。【答案】A6.下表所涉及的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姓元长孙穆陆贺刘A.使鲜卑贵族变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C.使鲜卑人转变为农业居民D.消灭了鲜卑族的陈规陋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基础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是改革措施中的“改汉姓”,这显然有利于加快鲜卑族的汉化。A、C、D三项与“改汉姓”无关。【答案】B[能力提升]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1)概括材料中孝文帝的改革措施。(2)有人认为孝文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