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RB/T 242.1-2018 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通则》作为中国国家推荐性标准之一,主要针对绿色产品的认证机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该标准旨在通过规范认证机构的行为,确保绿色产品认证过程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结构上,本标准涵盖了认证机构的基本条件、人员能力、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基本条件方面,明确了认证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且拥有与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资源配备。这意味着认证机构不仅需要有合法的身份证明,还必须能够证明其有能力承担起相关认证工作。
对于人员能力,《RB/T 242.1-2018》强调了认证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技术水平。它要求所有参与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过专门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同时,还需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以保持其专业知识更新。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关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如审核员等,除了满足一般性的要求外,还需要掌握特定领域内的知识技能。
管理要求部分则重点关注于认证机构内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根据该标准的规定,认证机构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控制程序、记录管理制度以及不符合项处理机制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保证认证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可能发生的任何争议提供了可追溯的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6-04 颁布
- 2018-12-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0312020
A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
RB/T2421—2018
.
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通则
:
Requirementsforgreenproductscertificationbodies—
Part1Generalreuirements
:q
2018-06-04发布2018-12-01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
行业标准
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通则
:
RB/T242.1—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号
2(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号
16(100045)
网址
:
服务热线
:400-168-0010
年月第一版
20188
*
书号
:155066·2-44796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RB/T2421—2018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通用要求
4…………………3
法律和合同事项
4.1……………………3
公正性管理
4.2…………………………4
责任和财力
4.3…………………………5
非歧视性条件
4.4………………………5
保密性
4.5………………6
可公开获取的信息
4.6…………………6
认证风险的管控
4.7……………………6
结构要求
5…………………6
组织结构和最高管理层
5.1……………6
维护公正性的机制
5.2…………………7
资源要求
6…………………8
认证机构的人员
6.1……………………8
评价的资源
6.2…………………………9
过程要求
7…………………10
一般要求
7.1……………10
申请
7.2…………………11
申请评审
7.3……………11
评价
7.4…………………12
复核
7.5…………………13
认证决定
7.6……………13
认证文件
7.7……………13
获证产品名录
7.8………………………13
监督
7.9…………………14
影响认证的变更
7.10…………………14
认证的终止缩小暂停或撤销
7.11、、…………………14
记录
7.12………………15
投诉和申诉
7.13………………………15
管理体系要求
8……………15
可选方式
8.1……………15
通用的管理体系文件方式
8.2(A)……………………16
Ⅰ
RB/T2421—2018
.
文件控制方式
8.3(A)…………………16
记录控制方式
8.4(A)…………………16
管理评审方式
8.5(A)…………………17
内部审核方式
8.6(A)…………………17
纠正措施方式
8.7(A)…………………18
预防措施方式
8.8(A)…………………18
附录资料性附录绿色产品认证机构及其认证活动的原则
A()………19
附录资料性附录维护公正性的委员会
B()……………21
参考文献
……………………22
Ⅱ
RB/T2421—2018
.
前言
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目前分为个部分
RB/T242《》4:
第部分通则
———1:;
第部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2:;
第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
———3:;
第部分有机产品
———4:。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RB/T2421。
本部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
化研究院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中国建材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
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云华史新波盖红星郝欣隰永才王凌徐晓鹏蔡宇岑魏群宋红茹
:、、、、、、、、、、
石新勇樊亚军吴大川牛东波
、、、。
Ⅲ
RB/T2421—2018
.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累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建设生态文
,,
明发展资源节约关注环境友好消费友好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治国理
、、、,
政的重要方向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解决我国目前绿色产品认证及其标识不统
。、,
一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难配套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难落实等现实问题年月
、、,2015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和建立
《》,“”“
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承担认证标识管理工作
、、”。、
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绿色产品认证标识整合方案建立统一的中国绿色产品合格评定体系以推
,“、”,“”,
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
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作为中国绿色产品合格评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依据
RB/T242《》“”,
和等标准相关内容结合国家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和
GB/T27065—2015GB/T24040—2008,“”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相关要求而制定
“、、”。
本部分参照对绿色产品认证机构提出了通用要求遵循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绿
GB/T27065—2015,
色产品认证机构能够有能力以一致和公正的方式实施绿色产品认证方案促进国际和国内认证结果的
,
相互承认接受获证绿色产品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绿色友好产品进一步减少绿色国际贸
,;,
易壁垒本部分既可作为认可使用的准则文件也可作为政府部门或其他方指定使用的准则文件附
。,。
录资料性包含了与绿色产品认证机构及其提供的认证活动相关的原则
A()。
Ⅳ
RB/T2421—2018
.
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通则
: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对绿色产品认证机构的能力一致性运作和公正性的要求
RB/T242、。
本部分适用于绿色产品认证机构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管理体系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19011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0—2008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
GB/T27000—2006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
GB/T27007
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的运作要求
GB/T27020
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
GB/T27021—2017
第三方认证制度中标准符合性的表示方法
GB/T27023
认证机构对误用其符合性标志采取纠正措施的实施指南
GB/T270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木门产品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调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绿色生态泥水工程分包合同(含雨水收集利用)4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安防设备安装与安全评估合同3篇
- 护士劳动合同(2篇)
- 拆房简单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摩托车整车出口贸易合同8篇
- 武汉2025年汽车租赁车辆保养合同范本
- 道路沥青工程施工方案
- 《田口方法的导入》课件
- 内陆养殖与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 公司没缴社保劳动仲裁申请书
- 损伤力学与断裂分析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车借给别人免责协议书
- 应急预案评分标准表
- “网络安全课件:高校教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素养培训”
- 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及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